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祖远 《党政论坛》2009,(20):37-37
开国大典上,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这是令许多中国人永生难忘的历史时刻。为了能使国歌演奏得和谐、统一、庄严、激昂,一名年轻的乐队指挥付出了巨大的心血。他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的创始人之一、著名指挥家罗浪。  相似文献   

2.
1949年9月25日,在毛泽东、周恩来召集的关于国旗、国徽、国歌、纪年、国都问题的协商座谈会上,国旗方案很快就确定下来,接下去讨论国歌问题,会议一时冷场。在各位代表苦思而无良策之际,徐悲鸿站起来提议:“用《义勇军进行曲》代国歌怎么样?徐悲鸿的建议,立即得到了周恩来的赞同。周恩来说.《义勇军进行曲》这支歌曲雄壮豪迈,有革命气概,而且节奏鲜明,适于演奏。他认为作为代国歌是很合适的。刚从美国回来的宗教界代表刘良模补充说,国歌是一个国家的歌,它的产生应该有历史背景,像法国的《马赛曲》,还有《国际歌》。这…  相似文献   

3.
2001年7月,中央派我和刘淇同志带队去莫斯科为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在这期间,有一次我们在我国驻俄罗斯大使馆宴请俄罗斯政要和莫斯科市长卢日科夫等。事先了解到卢日科夫市长是个音乐爱好者,我们的大使便在宴会上请来了俄罗斯的音乐家助兴。当乐队演奏起《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这首乐曲时,卢日科夫问:“你在莫斯  相似文献   

4.
在著名的避暑山庄,不仅有秀丽的山水风光,雄伟的古代建筑,而且还有一个闻名遐迩的古老的音乐组织——避暑山庄清音会。十五名乐队队员穿着清代服饰,演奏的是清朝宫廷音乐,其北  相似文献   

5.
在新旧千年之交,俄罗斯总统普京又一次以其特有的执著、务实的风格,有条不紊地推动党派林立的议会通过了一揽子有关国家象征的法律草案,将国歌以及国徽、国旗和军旗用法律形式确定下来,从而结束了持续数年的国歌之争,激励了几代人的苏联国歌那优美雄壮的旋律将重新在俄罗斯上空回荡。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国内关于国旗和国徽的争论较少,但关于国歌却是争吵不断,反映俄罗斯社会不同时期的尖锐矛盾和各种政治力量之间南辕北辙的立场。可以说,伴随着民族的百年兴衰,俄罗斯的国歌也饱经了沧桑。沙俄时期的国歌是《保卫沙皇》,也有人称…  相似文献   

6.
《党政论坛》2009,(16):57-57
听单簧管,一定要听莫扎特;听双簧管,一定要听巴赫。真的,百听不厌。他们将单簧管和双簧管的能量发挥到极至,或者说单簧管和双簧管就是专门为他们而设,莫扎特和巴赫与单簧管、双簧管天造地设,剑鞘相合。莫扎特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作品622),是为当时维也纳宫廷乐队的单簧管演奏大师斯塔德勒而作,因此又叫做斯塔德勒协奏曲。这支协奏曲第一乐章的轻快,  相似文献   

7.
国歌史话     
据考:世界上最早设定国歌的应属荷兰王国,早在15世纪初,该国就设定《威廉颂》(Willem van Nassau)为国歌。英国其次。  相似文献   

8.
作为所有现代民族国家的一种基本象征,国歌被认为具有激发爱国主义情绪和认知、强化国家认同的作用,本文通过设计一场政治心理学实验对此进行验证。实验以国歌音乐情绪(热认知)为自变量、国歌推理认知(冷认知)为中介变量、国家认同为因变量,基于问卷和心理生理测评工具测量了31名中国大学生。相关实验数据证明:第一,国歌与其他正性音乐相比,能够显著地诱发被试的情绪反应;第二,提高国歌推理认知水平有助于增强国家认同建构。同时,实验也发现了一种"反常"现象:被试的国歌推理认知水平和国家认同水平越高,其音乐情绪的波动越趋于平静。这一发现意味着,能够保持"平常心"的冷静听众或许是更加理性和真正的爱国者。可见,如何有效地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培养国歌的"倾听者",是塑造国家的"倾心者"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柏林专电 柏林,1990年10月3日零点。一面长10米、宽6米的黑红黄三色旗在施普雷河畔国会大厦前冉冉升起,聚集在大厦前广场上的十几万人顿时欢声雷动。乐队奏起了国歌。这一历史性时刻,标志着分裂了41年之久的德国从此又统一起来。 “您现在的心情如何?”记者在国会大厦前的人群中问一位名叫里特克的人。“我们又成为一个国  相似文献   

10.
刘莉莉 《党政论坛》2013,(18):59-59
第一次见到加勒比人敲击钢鼓时,我着实吃了一惊——鼓槌敲击在一个个笨重的“汽油桶”上,发出的竟然不是粗陋的闷响,而是清脆的金属音,有着荷兰风笛的婉转悠扬,也有着木琴音色的干净和清脆。那是在安提瓜和巴布达的女子学校。几个瘦小的黑人女孩穿着统一的制服,略带羞涩地把一个个大小不一的钢鼓搬上舞台,其中大号的完全就像汽油桶一般,小一些的如同普通架子鼓那样大,被称为“钢盘”。表演时,女孩们抛开了一切拘束,边敲鼓边随节奏扭动着身体。她们用这一个个“汽油桶”演奏出安巴的国歌和中国著名的《茉莉花》。我们惊叹不已,钢鼓这种看似简陋的乐器,竟然有着如此悠扬的音色和广阔的音域。  相似文献   

11.
楚庄 《民主》2009,(9):31-32
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传(1949—1976)》一书中,有一条有关中国民主促进会和马叙伦以及决定国歌的史料。马叙伦作为中国民主促进会的代表参加新政协筹备会担任常务委员,并担任“拟定国旗、国歌及国徽方案”的第六小组组长。1949年7月10日.第六小组以新政协筹备会的名义发出了由周恩来签发的《征求国旗国徽图案及国歌辞谱启事》。  相似文献   

12.
听说李双江真的被大连郊区那支“迷人的乐队”迷住了。今年他已去过5次大连,不仅辅导了这支农民乐队,还与他们同台演出。 他刚从大连回来,我特意去看他。他脸色黝黑,精神焕发,一开口就是那支农民乐队,而且手舞足蹈,眼里闪着兴奋的光亮。  相似文献   

13.
说奴隶     
我国国歌的第一句,就是对不愿作奴隶的人们的呼唤。电影《夜半歌声》中,也有这样的呐喊:“谁愿意作奴隶!”  相似文献   

14.
孙大光 《侨园》2015,(4):72-74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读者一听就知道,这是我们的国歌,也叫《义勇军进行曲》。每当人们唱起国歌都会情不自禁表情庄重,热血沸腾。但殊不知,人们对国歌的耳熟能详还不仅如此,在国歌之前,有几个年轻人曾最早写出义勇军军歌。最近,有媒体对此事有所披露。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为了  相似文献   

15.
晋仁 《民主》2015,(3):48
<正>1949年9月25日晚,毛泽东、周恩来在中南海丰泽园召开座谈会,听取关于国旗、国徽、国歌、纪年、国都问题的意见。参加者有:郭沫若、沈雁冰、黄炎培、陈嘉庚、张奚若、马叙伦、田汉、徐悲鸿、李立三、洪深、艾青、马寅初、梁思成、马思聪、吕骥、贺绿汀。据《毛泽东传(1949—1976)载:"在这次座谈会上,马叙伦提议用《义勇军进行曲》暂代国歌。"座谈会上,作为主持拟订国旗、国徽、国歌方案的新政协筹备会第六小组组长,马叙伦是第一个发言:"我们政府就要成立,而国歌根据目前情况一下子是制作不出来  相似文献   

16.
郑逸梅琐忆     
世界上长寿的老人不少,但长寿而健康的老人却不多,长寿、健康并能写作不辍的就更少了。我们听说过托斯卡尼尼(Toscanini)85岁仍能指挥乐队演奏,爱迪生84岁还有创造发明,贺姆斯(Holmes)90岁仍从事法律修订工作,哥德80岁完成《浮士德》第二部,等等,不由得为这些长寿的指挥家、发明家、作家所折服,但是,你可曾听说过一位98岁的老人仍能每日笔耕二三千字而从无倦意?  相似文献   

17.
美国的社会教育比较注意对大众进行爱国主义思想的教育。美国的历史不长,典籍不多,但美国人也和其他民族一样,喜欢追溯历史,宣扬民族传统和爱国思想。华盛顿与林肯的名字以及有关他们的故事,家喻户晓。美国人很会就地取材,从普里茅斯最初美国移民登陆的地方到奥克兰杰克·伦敦住过的小屋,从第一次驾机横越美国东西部的女英雄上过的小学到反法西斯战争中立过赫赫战功的旧军舰,都成为他们进行民族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活教材。美国人对国旗和国歌非常崇敬。在很多地方,甚至在有些居民的家门口,都悬挂着国旗。一谈起国旗和国歌,他们…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词作者田汉,1898年出生在湖南长沙一个清贫的职员家庭。田汉从小聪明过人,上学读书过日不忘。参加革命后,在现代文化戏剧界才华横溢,声名显赫,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剧作家、诗人,被誉为“当代关汉卿”。  相似文献   

19.
《民主》2009,(9):53-54
李亚威说:“当钱和艺术放在一块的时候,我肯定先选择艺术。我对艺术崇敬到可以用生命来换。”李亚威说:纪录片其实是在用生命记录另外一个生命,我是用“心”在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 李亚威做导演,其实是半路出家。沈阳音乐学院毕业的她曾经是一名小提琴手.在长影乐园参加过许多电影音乐的演奏。  相似文献   

20.
日本参议院最近继众议院之后通过了正式立法,把“日之丸”旗和《君之代》歌定为日本的国旗和国歌,从而使百余年来的日本国旗、国歌最终实现法制化。此举反映了日本政局日益右转的政治倾向,并引起亚洲国家的普遍不安和担心。人们知道,“日之丸”旗早在100多年前的明治时期被官方允许悬挂在商船和战船上,以用于表明船籍的标识。1870年大政官(相当于内阁)在《商船规则》中还详细规定了“日之丸”旗的尺寸等。后来,不仅在船舶上,而且在驻外使馆和通商港口所在地等处也悬挂“日之丸”旗。再说,《君之代》的曲子作于1880年,其歌词出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