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搞乱了中东之后,又立马加剧了与俄罗斯和中国的紧张关系。美国不能停顿的"战车行为"既是资本"利维坦"所塑造的"战车体制"之必然,也是300年世界政治时代性的一种延续。中美在充分展现其合作关系、而且还将继续合作的同时,结构性冲突也不例外。中美之间的结构性冲突将深深地影响着世界政治的新走向。  相似文献   

2.
"理解日本"是当代中国人面临的一个大难题:日本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邻居?作为一名有历史感和良知的中国知识分子,又应当如何应对中日之间的历史鸿沟和现实冲突呢?  相似文献   

3.
左林  春燕 《中国保安》2005,(14):26-27
2005年7月初,“洋笑星”大山带着他的双语经典童话系列《大山叔叔讲故事》来到重庆签名售书,受到好客的重庆人热烈欢迎。大山向重庆媒体透露,他的妻子是一个标准的重庆妹子,岳父是重庆荣昌人。那么,大山和他的妻子是如何是相识、相恋的呢?他们是否有文化观念上的冲突呢?他们又是如何经营婚姻的呢?“洋笑星”大山,加拿大多伦多人,本名MarkRowswell。1988年大学毕业后,他来到北京大学进修汉语言文学。大山对中国的语言非常感兴趣,遂拜师学习中国的相声艺术,后在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和姜昆合作表演小品《夜归》而一鸣惊人,他因剧中人物名字叫“大…  相似文献   

4.
<正>"零和"游戏的空间逐渐萎缩,合作共赢,正成为各国的普遍抉择。中美之间"谁也难以离开谁"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幕式致辞中,提议中美共同努力,走出一条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之路。这是打破历史上"强国必斗"的传统逻辑的崭新思路,不仅对中美关系的未来发  相似文献   

5.
城管与摊贩的冲突是当前城市管理工作的难题之一,二者冲突是如何形成的?除了冲突是否还有别的状态?要如何全面准确地描述并加以破解呢?通过分析GY市HX区城管和摊贩行为,发现二者呈现出"流动中的博弈"和"静默中的盯守"两种状态,是一种动静结合的"互动"过程。因此,有必要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从人本意识、源头治理、清单制度和管理能力四个方面采取措施,改变城管游击式运动执法风格,构建摊贩与城管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目标。  相似文献   

6.
冯薇 《小康》2011,(12):65-67
对中美经济前景是否乐观?美国大学生的就业情况如何?当遭遇"陌生人跌倒、落水、车祸"时中美青年选择是否一致……在斯坦福中美学生论坛上,我们得到了坦诚而有趣的回答初冬,在北京大学正大国际中心二楼,一场年轻人的宴会正在谈笑声中上演,主角是分别来自中国和美国的40名青年。  相似文献   

7.
《小康》2016,(6)
正"不少国家都愈发依赖一个并不符合实际的愿望——中国的双位数增长能够长期持续、永不间断,以此拉动全球增长。但要知道,旧时的增长模式已经过时了。"保尔森表示。当前,全球对中国的关注点无疑落在两处——中美两国之间究竟是否存在"修昔底德陷阱"(Thucydides's trap)?"中国经济放缓拖累全球"一说究竟是否合理,或该如何适应?要回答这两大难题,美国前财长、中国的老朋  相似文献   

8.
王生  韩佶 《岭南学刊》2020,(3):15-21
中美两国关系经过40多年的全面合作与发展,业已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高度融合的利益关系。中美关系的影响已经完全超出了双边关系的发展范畴,并对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繁荣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责任,中美两国逐渐迈入了一个合作共赢与博弈冲突交织前行的新时代。新时代亦召唤着新的中美关系的治理方案,两国应该基于40年交往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进行重新审视、深化合作、管控分歧,在动态中寻求平衡,避免产生两败俱伤的"新冷战"。对此,中国应保持乐观自信的心态,持之以恒地推进开放发展的战略,以"中国之治"为引领,深刻把握新时代中美矛盾本质,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框架下持续推进中美复合体建设,为世界持久和平、繁荣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透明吗啡 《乡音》2013,(1):49-49
您是否曾经站在窗边,眺望着满眼的高楼大厦,看着路上行人匆匆的步伐,呼吸着污浊的空气,感到过一丝迷茫和失落呢?是否曾经有过回归田园做个农夫的冲动呢?是否做着一家老小、男耕女织、其乐融融的梦呢?是否幻想过三五知己把酒话桑麻的那份悠然呢?现在城市里就有这样一群白领亲手辟地种植起了放心菜,他们每逢周末就会开私家车去郊区种种菜,养养花,当回城市农夫,有别墅的一些人还在自家小院开辟了一片田园。特别是红心鸭蛋致癌风波,多宝鱼药物事件,对"城市农夫"更是推波助澜。在我居住的小区门外,有一片青草覆盖鲜花飘香的绿地可没有谁知道  相似文献   

10.
主场外交往往与元首外交、大国外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近年来,中国主场外交活跃,这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表现。"一带一路"主场外交体现了中国的大国外交,也折射出了中美俄三角关系。"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三位一体。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态度,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中美俄三角关系的试金石。  相似文献   

11.
倪方六 《乡音》2013,(7):42-43
汉昭帝始元六年,桑弘羊代表京官集团,在盐铁会议上与60多名"基层代表"就盐铁官营、酒类专卖等政策进行激辩。图为讲述盐铁会议故事的连环画封面中国古代有"两会"吗?那么,古代中国又是如何表达民意、上交"提案"的呢?  相似文献   

12.
在繁忙工作后的偶尔闲暇,您是否曾经站在窗边,眺望着满眼的高楼大厦,看着路上行人匆匆的步伐,呼吸着污浊的空气,感到过一丝迷茫和失落呢?是否曾经有过回归田园做个农夫的冲动呢?是否做着一家老小、瓜田李下、男耕女织、其乐融融的梦呢?是否幻想过三五知己把酒话桑麻的那份悠然呢?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16,(13)
正高雄"二二八公园"里"洪素珠事件"在台湾内部和两岸间炒得沸沸扬扬的,这一波看似已经终结已久的省籍冲突,又因为"洪素珠事件"爆发出来,全台蓝绿政治人物无不强烈谴责,但到底为何因为"洪素珠事件"又再次挑起台湾内部"省籍冲突"乃至两岸网民那最敏感的神经呢?台湾政治的"省籍冲突"由来已久,自从"解严"以来,每一次的选举都是台湾"省籍冲突"的撕裂。随着时光的演变当眷村也已经成为记忆时,台湾内部  相似文献   

14.
在学习完我国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之间的一致关系以后,一个经常在课堂上发表"奇谈怪论"的同学突然提出了一个问题:"道德与法律总是一致的吗?如果道德与法律之间发生了冲突,我们在生活中应如何选择呢?是遵守法律而违背道德呢,还是遵循道德规范而去违法犯罪呢?"问题一经提出,马上在课堂上引起了激烈争论。我意识到这位同学提出了一个很有探讨价值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资讯     
声音"希望香港青少年做爱国爱港的薪火传人。"——中国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在看望参加第六届"相聚国旗下"活动的香港青少年时提出希望。"新一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展示的是‘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相信对话的成果会进一步坚定双方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信心。"——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特别代表、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第五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联合开幕式上发表讲话时表示。  相似文献   

16.
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是中美两国为规避"修昔底德陷阱"的共同探索。随着两国围绕海洋领域的矛盾争端日益凸显,中美海洋关系已成为两国关系最具影响力的议题之一。在当前中美关系新常态下,应提出"中美新型大国海洋关系"这一概念,并在充分界定其内涵和论证其重要性的基础上,依照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原则,探索"中美新型大国海洋关系"的构建路径。  相似文献   

17.
《现代人事》2000,(3):22-23
11月15日,中美两国终于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签署了双边协议,从而为中国“入世”扫清了最大障碍。那么,“入世”对我们的生活会有怎样的影响呢?有关专家、学者对此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18.
<正>80年前鲁迅先生曾写过一篇很著名的杂文《拿来主义》,稍念过点书的人大概都读过。先生谈了当时中国人的"送去主义",并主张和强调"拿来主义"。那么,外国人或者说西方人是否也注重"送去"和"拿来"呢?最近,读美国的中国近代史专家史景迁的著作《改变中国》和《大汗之国》,对此颇有些感触。在笔者看来,《改变中国》体现的就是西人的"送去主义",而《大汗中国》论述的则是西人的"拿来主义"。  相似文献   

19.
《台声》2018,(17)
正美国当地时间8月13日,美方签署"2019财年国防授权法案"。该法案涉华内容充斥冷战思维,渲染中美对抗,干涉中国内政,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破坏中美两国两军关系发展氛围,损害中美互信与合作,中国军队对此坚决反对,并已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问题事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核心问题。我们坚决反对任何国家与台湾开展任何  相似文献   

20.
2008年在中国历史上无疑是重要的一年,原因众所周知——国人百年期盼的奥运会在北京召开。不仅中国人对这一年期待良多,外国人也寄予厚望,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在2007年底就大胆提出:2008年是全球政治和经济"脱美入中"的第一年,也是从"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Pax Americana)转变为"中国主导的世界秩序"(Pax Sinica)的元年。然而,世界是不是真的正转变为由中国主导呢?在连续一个多月的环球穿梭外访中,笔者不禁对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