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殷,广东中山翠亨村人,与孙中山同村共里,毗邻而居.早年追随孙中山革命,后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党的"四大"和"六大",1929年8月30日壮烈牺牲于上海. 杨殷是省港大罢工、广州起义的领导者之一,是著名的工运领袖,又是党的保卫工作、情报工作的开拓者.杨殷一生的事迹很感人,特别是他长期在隐蔽战线所从事的活动,不但充满革命英雄主义和传奇色彩,而且在革命运动中产生过广泛、久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工人运动的先驱──杨殷今年8月30日,是彭湃、杨殷、颜昌颐、邢士贞四烈士牺牲70周年纪念日。70年前的那个傍晚,在戒备森严的国民党龙华淞沪警备司令部内,四烈士唱着《国际歌》走向刑场,为他们所追求的革命理想,流尽了最后一滴血。烈士们的生命是短暂的,但他们为中国革命立下的丰功伟绩永远留存人间,他们与革命同志之间结成的深厚情谊永远为人们传颂。杨殷1892年出生于广东省中山县翠亨村,与孙中山是同乡。早在1911年,他就加入了同盟会,追随孙中山进行革命活动。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使执着追求救国…  相似文献   

3.
<正>《红广角》编辑部(以下简称"编"):杨殷同志是解放前广东籍共产党员中职务和地位最高的革命者。您是杨殷的外孙女,想请您扼要谈谈您外公的概况。崔静薇(以下简称"崔"):我外公杨殷是党的第一代领导人之一,祖籍中山市翠亨村,住宅与孙中山先生故居仅百步之遥。外公年轻时积极追随孙中山投身民主革命活动,辛亥革命后一度成为孙中山的侍卫副官。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他毅然选择加入共产党,在1928年6月召开的中共六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  相似文献   

4.
《广东党史》2011,(4):F0004-F0004
杨殷 杨殷(1892-1929),男,汉族,广东省中山市人,中共党员。 杨殷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被派往苏联学习。  相似文献   

5.
杨殷同志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工人运动的著名领袖.他与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同系中山翠亨村人.1911年加入同盟会,追随孙中山革命.1922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从一个民主主义者到共产主义者的根本转变.大革命时期,曾任中共广东区委监察委员会委员,参与了筹备中共三大在广州的召开,是省港大罢工的重要领导者.党的八七会议后,先后担任中共广东省委常委兼工委书记、中共中央南方局委员兼军事委员会成员.  相似文献   

6.
杨殷(1892-1929),广东中山人,是著名的革命活动家、中共早期重要领导干部。曾担任孙中山的副官,领导过省港大罢工、广州起义,1929年与彭湃等被反动派秘密杀害于上海龙华。1933年10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  相似文献   

7.
正杨殷是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1925年8月廖仲恺被刺事件后,杨殷以其敏锐的洞察力,注意到情报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着手进行了大量工作。1925年12月,中共广东区委决定由杨殷负责情报工作。杨殷开展情报工作非常出色,不仅善于布"闲棋冷子",而且注重情报人员的"平庸无形",为中共早期培养了一批隐蔽战线人才,成为情报保卫工作的一位重要开拓者。  相似文献   

8.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广东成为全国革命运动的中心。在广东大革命的洪流中,许多杰出的共产党人,曾在此从事革命活动,留下了闪光的足迹。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杰出领导者,省港大罢工和广州起义的重要领导人之一杨殷便是其中的一位代表。  相似文献   

9.
潘琦 《党史博览》2014,(5):10-13
正"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中共广东区委迁至香港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5日,国民党在广东发动反革命政变,白色恐怖笼罩广东全省。4月17日,中共广东区委秘书长赖玉润(赖先声)召集在广州的区委成员穆青、杨殷、冯  相似文献   

10.
正2015年8月5日下午,我和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的同志来到抗战老兵冯忆罗家。老人家对我说,现在很多媒体都把杨殷的照片当成罗登贤的照片了,请你在博客上声明一下。为什么让我声明呢?因为我到过罗登贤的儿子家,而且他家的照片我基本都翻拍了。杨殷(1892年8月—1929年8月30日),名典乐、夔礼,字孟揆,化名吕云峰,广东省香山县人,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是1925年省港大罢工的重要领导者之一、1927年广州起义的组织  相似文献   

11.
黄建东 《党史文汇》2011,(11):26-29
1921年4月,广州国会非常会议决定组织中华民国正式政府。5月,孙中山就任非常大总统,再次举起护法旗帜,积极筹划北伐,但却遭到广东军阀陈炯明的反对。陈炯明于1922年6月勾结帝国主义和直系军阀,公然炮轰孙中山总统府,发动武装叛变。孙中山被迫避走永丰舰,后转赴上海。这时中国共产党充分估价孙中山在民主革命运动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当发现孙中山再次遭遇困难处境时,决定给予热情帮助。  相似文献   

12.
在广州,从1917年至1927年的十年之间,中国国民党几次在此建立过政权。计有:1917年,“护法”国会议员南下,召开国会非常会议,选举孙中山为陆海军大元帅,在广州设立中华民国军政府;1920年,粤军自闽返粤,孙中山恢复军政府,并于翌年被国会非常会议选举为大总统,在广州设立中华民国政府;1923年,孙中山组织“讨贼军”,驱逐了陈炯明,在广州设立大  相似文献   

13.
《党课》2014,(23):122-122
1917年,孙中山在广州任海陆军大元帅时,一些人倚重他的声望想请他写推荐信求差事,搞接待的工作人员每次都会仔细检查来者的相关证件。如果来者的毕业证书有假,他就担心若孙中山写了推荐信,接收单位一问起来,就会坏了孙中山的名声。孙中山却认为,有的人实在找不到门路,可能会走一些旁门左道,关键是看来者有没有真才实学。听了孙中山的话,工作人员还是有点担心,但孙中山总是使前来求差事的人满意而去。  相似文献   

14.
1883年,孙中山从夏威夷归国,进入香港中央书院学习。毕业后他开始思考救国之道,“决定做一个医生,用医道来为人民服务”,于是他进入广州博济医院附设医院学堂读书。1887年,孙中山又到香港雅丽氏医院继续深造,在那里他遇到了对他一生有重要意义、担任教务长的康德黎博士。此后,康博士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业上,都给予孙中山以无微不至的关怀。1892年,孙中山以全校之冠的优异成绩毕业并获学士学位,教务长康德黎为西医学院能够培养出孙中山这样的优秀学生而感到由衷的高兴,特意设宴邀请50人祝贺。  相似文献   

15.
李桂华  朱腾飞 《前线》2023,(3):90-91
<正>孙中山成立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1922年6月16日,因反对孙中山北伐,粤系军阀陈炯明叛变革命,派兵包围总统府,并炮击粤秀楼。8月,陈炯明回广州就任粤军总司令,孙中山则被迫远走上海。这意味着,第二次护法战争宣告失败。陈炯明的背叛使孙中山深受打击。他十分痛心地表示:“顾失败之残酷,未有甚于此役者。”  相似文献   

16.
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在中共倡议和苏联帮助下,于1924年5月在广州黄埔创建的陆军军官学校。孙中山为何会让蒋介石来担任黄埔军校校长?周恩来在1943年春为重庆中共中央南方局干部学习会上做的报告《关于一九二四至二六年党对国民党的关系)中,对此曾有精采的叙述。蒋介石与孙中山先有接近后而得到孙的信任。蒋与孙的接近是通过陈其美的关系。陈其美早年参加孙中山组织的中国革命同盟会,同时又在上海加入青帮为大头目,辛亥革命后任沪军都督。陈其美自从事政治活动起,始终追随孙中山。1914年孙中山组织中华革命党时,要求参加者在誓词上打手…  相似文献   

17.
杨殷是我党我军早期的重要领导人,是我党的第一任军事部长,实际上也就是党的第一任军委主席。他为党的革命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并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早期革命活动杨殷,字孟揆,又名典乐,1892年  相似文献   

18.
杨殷     
《兵团工运》2011,(7):20
<正>杨殷(1892-1929)男,汉族,广东省中山市人,中共党员。杨殷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被派往苏联学习。1923年回国后在广东从事工人运动。1926年起任中共两广区委委员、区委监察委员会书记。1927年八七会议后任中共广东省委常委兼军事委员会主任,10月至11月任中共中央南方局委员。  相似文献   

19.
萧涌 《红岩春秋》2009,(3):66-68
1912年2月,孙中山被迫辞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位,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从此中国进八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之后,中国实际上存在着两个政权,一个在北京,由北洋军阀把持的北京政府;一个在南方,由孙中山与南方各省军人首脑联合组成的广州政府。  相似文献   

20.
广州设立“鲍公馆” 俄国十月革命成功后,宣布同情和支持世界各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废除了沙俄与清政府签定的不平等条约。孙中山对此十分赞赏,逐渐倾向于列宁领导的苏俄。1923年8月,孙中山派出以蒋介石为团长的“孙逸仙博士代表团”,赴苏联考察学习,并寻求援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