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5 毫秒
1.
子睿  张琳 《理论视野》2008,(5):5-8,27
今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突出了对民生问题的关注,提出要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这表明党中央和政府对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视和决心。在进一步深化改革,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如何从制度上切实保障民生和持续改善民生?为此,我们特地采访了长期从事民生研究的全国人大常委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的民生主张来自对传统文化中民生思想和国际视野下民生理论的继承和超越。在解决民生问题的过程中,中国政府始终坚持共建与共享双向促进、政府与市场双轮驱动的渐进式中国式民生发展路径。为进一步改善和保障民生,在政府职能定位与绩效考评上,坚持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并重;在纵向管理体制上,确保不同层级政府间财权与事权相匹配;在横向部门关系上,构建解决民生问题的跨部门协同机制;在民生解决机制上,实现政府部门与非政府组织合作。  相似文献   

3.
许端 《学理论》2013,(22):91-92
民生问题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是社会建设的核心命题。科学认识当前中国的民生问题,是我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始终坚持以民生为本、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关键前提和重要基础。主要介绍了民生问题的现状、产生的原因、与社会建设的关系,从而提出解决民生问题的举措,为我国顺利进行社会建设尽一点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4.
张水金 《学理论》2008,(4):8-11
关注民生不应当是政府和社会在特定时期针对一定的社会问题或为保持社会稳定而采取的权宜之计,它反映了执政党执政理念的进一步理性。我们认为,认识民生、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在于要找准具有现实可行性的切入点。政策行为应倾注充分的人本关怀,不断拓宽基层民众的生存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5.
<正>"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国之本在于厚民生。民生改善如何,民众感受最深。当代中国民生问题之复杂,解决难度之大,堪称举世无双,但今日中国所谓之"民生问题",其意境已明显然不同于往昔,也不同于他国。当前,民生问题已成为我国新一轮改革和发展着重解决的重点问题。"中国梦"就是"民生梦",对民生问题的求解正成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民生问题该怎样解决?中国将  相似文献   

6.
张玉玲 《学理论》2011,(30):48-49
民生是国家和社会组织活动的基本内容和根本目的。民生问题是民生领域中的突出矛盾,是社会价值和利益分配不和谐的表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一直关注民生和重视民生,为改善民生和解决民生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性的民生思想,积累了丰富的解决民生问题的实践经验,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来阐述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对解决民生问题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论民生保障与政府公共性的重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生问题凸现在一定程度上是政府“公共性”缺失在民生领域的反映。改善民生状况,是中国社会目前十分迫切的问题。民生问题之解决与政府行为密切相关,解决民生问题,提高政府民生保障水平,必须重构政府公共性。重构政府公共性的途径,一是加强行政伦理建设,确立和弘扬公共精神;二是不断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大力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三是不断健全完善社会政策,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四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服务型政府建设;五是不断提高公共政策的公共性。  相似文献   

8.
民生主要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能力和基本权益的状况。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蕴含着丰富的民生思想,这些思想已构成完整的逻辑体系,这个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是发展民生的先决条件;关注人民群众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民生的根本出发点;“民生异化”是导致民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实践活动是改善民生的途径;无产阶级国家政权是民生的根本保障;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是民生实现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9.
于淼 《学理论》2011,(16):48-50
民生问题关系国家发展与社会和谐,高度重视民生问题是我们党和国家一以贯之的理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生问题得到了显著改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民生问题也在改革发展中不断变化。如今的民生问题,已由过去单纯注重物质生活需求转向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要求并重。当前,党和国家政府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就业是民生之本,教育是民生之基,分配是民生之源,社保是民生之依,稳定是民生之盾,民生问题已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迫切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10.
作为关乎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性议题,民生问题是中国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和首要解决的重大课题。由于长期以来,民生问题主要由政府自己定自己办,特别是政府与群众在视角上的差异等因素,地方政府在解决民生问题时往往面临“政府决策与群众需求相脱节”“有限资源如何合理配置”“项目推行难”等难题。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是浙江省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民生项目的制定引入人大制度轨道,通过多主体参与来解决民生难题的实践创新机制。它通过民意聚合机制、民主决策机制和监督评估机制,分别实现了决策与民意、协商与票决、监督与助推的结合,并发挥了推进地方政府民主决策、确保公共资源合理配置、保障民生项目有效落实、发挥地方人大职能作用和构建地方新型治理格局等五种基本功能,成为当代中国地方人大破解民生难题、发挥代表职能和优化地方治理的一种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1.
民生问题事关民众利益,涉及到民众的基本权利和社会发展的公正,关系到国家的稳定与发展。民生问题通过市场无法实现有效的供给,个人更无力解决,解决民生问题是政府公共服务的核心目标。当前我国民生问题凸显在于政府责任缺位造成的公共服务缺失。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政府的公共服务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民生取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是否关注民生,如何关注民生,能否为解决民生问题提供理论支撑和价值支持,是民众接受和认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标尺。民生取向应成为转型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只有回归"生活世界"、注重人文关怀、彰显人民的主体性,才能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3.
表现为经济、社会问题的民生问题,实质上是一个政治问题。民众生活质量的提高是民生政治的时代特征。以民生为本位的民生型政府是民生政治的内在要求。确立民生型政府的价值取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3,(1)
民生问题是关系到国民的生计与生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利益问题。要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同时必须坚持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内在统一,必须始终坚持把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观点新闻     
《疏导》1998,(6)
政府的职责是解决民生问题经济学家胡鞍钢日前撰文说,政府的主要职责,应从追求增长转向解决民生问题。他认为,衡量各级政府的业绩不能只看经济增长指标,老百姓关注更多的是切身利益和需求目标。经济增长率与民生问题并不一定是必然联系的,只有当政府的政策能够促进民生的解决,经济增长才能够与百姓密切相关。如职工的医药费问题,退休人员的养老金问题,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费问题等等,这些比经济增长率是否达到8%更重要。胡鞍钢说,人民关心的是民生问题,而政府应当解决人民关心的问题,政府的职责就是切实解决民生问题。台湾安泰…  相似文献   

16.
民众的生存、生活、生计、生命是社会的基本民生问题。在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下,民众提出更高的民生要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更加突出。我们应当坚持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的社会价值观,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用民生为本思维推进政府、社会和民众的公共治理,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辩证统一;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引导下,掌握好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科学方法论;应坚持公有制基础和按劳分配的原则,完善按要素贡献分配的激励保障体系,构建共同富裕取向的主体利益协调共享机制。  相似文献   

17.
杨兴林 《理论探索》2012,(1):68-72,102
着力改善困难群体民生既是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价值追求,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我国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社会的整体民生得到了重大改善,但仍然存在相当数量的困难群体。现阶段,进一步解决困难群体民生问题既极其重要和迫切,又有特殊的难度和条件。立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着力改善困难群体民生,根本途径仍然是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努力增强综合国力,同时要积极创新收入分配制度,坚持公平与效率并重。在此前提下,关键是立足民生问题的公共属性,牢固确立公众在解决民生问题上的主体地位;转换问题的解决思路,民生政策设计首先应以改善困难群体民生为思维原点;针对困难群体的民生实际,创新公共服务方式,对症施策。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3,(31)
民生问题,不仅是党的历届领导集体高度重视的问题,而且是全国人民关注的热点。党和政府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也十分关注民生问题,并提出"中国梦"的新理念,"中国梦"的实现与民生建设息息相关,它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就是民生建设。  相似文献   

19.
金辉 《学理论》2014,(4):10-11
民生问题,不仅是党的历届领导集体高度重视的问题,而且是全国人民关注的热点。党和政府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也十分关注民生问题,并提出"中国梦"的新理念,"中国梦"的实现与民生建设息息相关,它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就是民生建设。  相似文献   

20.
"十二五"规划建议明确指出,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民生问题越来越引起各级政府的极大关注,那么家乡的情况怎样呢?带着这个问题,笔者走访了巴彦县人民政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