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0 毫秒
1.
在校学生是未成年人中一个最主要的群体,他们的犯罪问题成为令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近几年来,在校生犯罪占未成年人犯罪的比例在不断上升。据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检察院统计显示,在2002年该院受理审查起诉的未成年人涉嫌犯罪的案件中,在校生占未成年人总人数的36.1%;2003年在校生占36.2%;2004年在校生占23.6%;今年截止今年11月在校生有26人占39.8%,已超过去年的同期。一、对在校生犯罪一般采取非监禁措施世界各国法学家和司法工作者在反思刑罚惩罚功能的利弊时,刑罚之预防功能日益显现,尤其是在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理上,利用非监禁化、轻刑化和…  相似文献   

2.
1993年,上海市未成年人刑事犯罪上升势头较猛,据1—9月提供的数据,全市批捕未成年刑事案犯比去年同期上升58.8%,占批捕刑事案犯总数的6.56%,比去年同期上升了一点五个百分点.其中杀人、抢劫、强奸三类暴力性犯罪比去年同期上升54.1%.尤以抢劫罪上升势头最猛,比去年同期上升71.2%.在批捕的18名劫车案犯中,未成年犯竟占56%,实在令人吃惊.财产型犯罪仍居高不下,盗窃罪占首位,1—9月全市批捕未成年盗窃犯比去年同期上  相似文献   

3.
当今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与部分中小学生长期迷恋网络、沉醉于网吧密切相关。根据随机抽取山东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在押1000余名未成年犯的调查,了解未成年人被捕前迷恋网络的情况,以及违法犯罪的基本现状,从而分析中小学生网瘾网恋与违法犯罪的关系,并在对所得数据统计整理的基础上进行了归因分析,从而为预防未成年犯罪而建言。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象日益突出,违法犯罪率一直居高不下,且呈上升趋势,而最令人担忧的是中小学生违法犯罪人数明显增加。据福建省检察院统计的数字,1995年批捕的未成年人1629人,其中在校学地286人。1996年批捕未成年人2364人,在校学生321,比1995年同期分别上升24%和12%。1996年全省平均每天有5.4个少年沦为罪犯。其中学生犯罪占未成年犯罪的比例均为11%左右。为剖析我省未成年人及在校学生违法犯罪的特点、原因,探索预防控制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对策,从去年开始,我们在全省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情况作了一次较为系统的专题调查,现就调查结果和我们的分析,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在1993年中,上海市的学生犯罪出现了上升的势头。据上海市公安部门统计,1993年全市查获的刑事案件作案成员中,在校学生共有1375名,比上年上升48.6%;其中初中学生所占的比重最大,共有773名,占查获的刑事案件学生作案成员总数的56.2%,其绝对数则比上年增长52%;其次为高中学生,共有347人,占了学生作案成员总数的25.2%,其绝对数则比上年增长32.4%;再次为小学生和大学生,分别为217名和38名,分别占了学生作案成员总数的15.8%和2.8%,其绝对数则比上年分别增长69.5%和40.7%。另据上海市检察机关统计,自1990年以来,全市刑事检察部门批捕的学生刑事案犯人数曾连续三年下降。1990年比上年下降12%;1991年比1990年再次下降12%;1992年则又比1991年下降25%。而到了1993年,却出现了反弹,当年批捕的学生刑事案犯人数在近四年中首次呈上升势头,比上年上升了35%。为此,我们着重对1993年上海市批捕的学生刑事案犯的情况作了调查。  相似文献   

6.
信息窗     
犯罪年龄呈现明显低龄化未成年人犯罪十年增长八成1994年全国未成年罪犯38388人,2004年已增加到70086人,十年之间增长了83%。97年开始,未成年人犯罪率上升速度再次加快,平均每年增长幅度接近10%。"十五"期间增长的势头更加明显,2000年的时候未成年犯占总体罪犯的6.52%,到2000年的时候占到6.68%,2002年的时候占到7.13%,2003年的时候增长到7.93%,2004年的时候占了整个犯罪的9.17%。青少年犯罪数量在随90年代初社会总犯罪率下降的趋势呈现走低曲线后,再次出现缓慢回升。其中,18- 25岁的青年犯罪数量略有下降,未成年人犯罪数量却明显猛增。(摘自红网http://china.rednet.cn2007-09-29)  相似文献   

7.
根据英国警方记录,1999年3月至2000年3月,全国刑事案件比前一年上升3.8%,2000年3月至2001年3月,散案件减少,全国发生犯罪案件520万起,比上年减少2.5%。主要是财务犯罪减少,其中入室盗窃案和盗车案件显著下降,但暴力犯罪有所上升,抢劫罪明显上升。据《2001年英国犯罪调查》表明,接受调查者报告的个人受害犯罪个案也是过去十年中最低水平。英国1999年10-17岁的未成年人5,266,073人,占总人口的10%,其中男性为2,704,392人。未成年人犯罪180,900人,其中男性罪犯145,000,男性犯罪高峰为18岁,女性为15岁,2000年《青少年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打开了长期封闭的国门,为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但一些腐败丑恶现象也趁机沉渣泛起,死灰复起,毒品犯罪现象又象幽灵般地在游荡.80年代初,广东的中心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开始遭到“白色死亡”的渗透.少数国际毒品犯罪分子企图趁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之机,把毒品非法带进我国,然后走私偷运往境外其他国家和地区,牟图巨额暴利.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出现了贩毒、吸毒合为一体,以贩养吸的恶性循环,其时已出现了青少年受毒害的现象.1988年至1990年广东破获的毒品案已相当于前8年的总和,而查获的吸毒人数也成倍增长,1989年比1988年上升了5.7倍,1990年比1989年上升了7.1倍,其中的70%为青少年.而局部地区更为严重,如其时的宝安县沙井镇,青少年吸毒的比例占当地吸毒人员的90%以上.  相似文献   

9.
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的独生子女犯罪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所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据笔者近期专题调查,某省少年管教所、女子监狱目前在押未成年犯中系独生子女的(以下简称独生子女犯)共有188名,已占到未成年犯总数的17.62%,是1990年的6倍,并继续呈上升的趋势,从调查分析独生子女犯的特点可以看出,他们的犯罪与家庭教育缺陷有着密切关系。一、独生子女犯的构成特点(一)侵财犯占多数侵财犯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攫取公私财物或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的行为。在押188名独生子女犯中盗窃的72名,抢劫的69名,奸淫幼…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犯罪居高不下,是多年困扰瑞安市社会治安工作的一个突出问题.1991—1993年,检察院批准的犯罪青少年分别为315人、395人、693人.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本着对人民负责、对下一代负责、对历史负责的宗旨,从1994年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为了下一代”系列活动,对青少年实施了学校、家庭、社会、司法“四大保护”,取得了明显成效.当年青少年犯罪人数下降为673人,比1993年下降2.8%;1995年又略有下降.特别可喜的是少年犯罪1995年比1993年下降34.6%;在全市16万名在校生中仅1人受逮捕.我们的基本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实施学校保护,寓保护于教育之中学校保护的主要特点是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通过多种内容、渠道和方法,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制观、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相似文献   

11.
当前,青少年犯罪率上升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无锡市教育工作者尽管已想方设法采取了很多对策,但在校生犯罪率仍以“势不可挡”之势上冲。以1991—1992学年度为例,无锡市区不仅少年凶杀案屡屡发生,而且在校生犯罪率也比上学年度猛增129%。面对居高不下的青少年犯罪现象,社会有识之士无不为之担忧。无锡市委更是高度重视,并于1992年底将遏止在校生犯罪率上升强制性地纳入市级精神文明目标,明确要求以1993年在校生犯罪率有无明显下降作为对市教委的考核指标。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无锡市教委全体德育工作者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精力,对在校生的犯罪情况作了调查研究。广泛的调研和严谨的分析使我们认识到,控制在校生犯罪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在校生犯罪有增无减,社会与家庭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通过对学校“防犯”工作的剖析,可以看到学校内部仍有很多漏洞要堵。冷静的反思带给我们的结论是:在校生的“防犯”工作应做到声势大,人员精,措施好。一年来,无锡市广大教师通过扎实艰苦的工作,围绕上述三点工作思路狠下功夫,取得了1993年比1992年犯罪率大幅度下降的好成绩。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12.
自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山东省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日益突出,呈现大幅度上升趋势。为切实掌握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基本情况,笔者通过调查山东省公安厅、省人民检察院、省高级人民法院、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女子监狱、少教所等有关机关和单位,并在未成年犯管教所组织了对在押1600余名未成年犯的大型问卷调查活动,对2001年以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情况及其原因进行了专门调查,现将有关调研结果情况汇总如下:  相似文献   

13.
在未成年人犯罪占比下降,而社会对未成年犯罪的恐惧感却急速上升的背景下,有必要对未成年犯罪加以研究.本文以中国裁判文书网2019年L地区56份一审刑事判决为样本,分析未成年犯罪人76人.在归纳整理罪名、类型、刑期、犯罪具体情况及犯罪人个人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分析未成年犯罪心理特点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14.
自1975年联邦司法统计局开展被害调查以来,1992年受犯罪侵害的家庭数最少.1975年,受侵害家庭比重为32%,而1992年仅为23%.在这次涉及49000个家庭的近100000名居民的调查中,约1/4的家庭受暴力或财产犯罪侵害,5%的家庭受至少一次的暴力犯罪侵害.联邦司法统计局引用人口统计资料进行了分析:城市家庭比郊区和乡村的家庭更多地受犯罪侵扰,而从1975年至1985年,城市家庭的比例以32%下降到29%;多成员家庭、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广东省未管所服刑未成年犯的一般状况及网络使用状况的调查,揭示了影响未成年人犯罪的家庭及自身因素;显示了未成年犯的上网特点。本次调查为认识未成年犯的心理特点提供了新的视角,为从家庭因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提供了新的思路,为进一步认识网络在未成年人犯罪中所扮演的角色提供了新的探索,同时就如何预防未成年人网络成瘾和犯罪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16.
八十年代以来,美国少年杀人犯曾一度下降,但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显著上升,1994年全美2800名少年杀人犯,近1984年的三倍.少年杀少犯中,12岁以下的占1%左右;12-14岁的所占比例也很少,但人数在1984-1994年间上升174%;大多数是15-17岁的少年杀人犯,1980-1994年增加195%.少年杀人犯使用枪支杀人的比例不断增加,从1983年的53%增加到1994年82%.1980-1994年间,男性少年杀人犯中使用枪支的占72%,女少年用枪杀人的占42%.分年龄统计,15-17岁的少年杀人犯用枪的比例子最高为71%,12-14岁的以下为54%.1994年合伙杀人的少年是1980年的近2.5倍,在少年杀人中占的比例从1980年的43%上升到1994年55%,1980-1994年间,少年杀人案件中合伙人占50%,其中25%为二人干的,79%为三人以上干的,在杀害陌生人的案件中,合伙杀人占近70%.30%的少年杀人犯有一个成年伙伴,事实上,有成年加入的少杀人占全部少年杀人的60%.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思想、信念和追求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未成年犯的改造。为了探求对未成年犯有效的教育内容和手段,上海少年管教所对在押452名罪犯进行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谈话,了解了在押犯主体构成情况以及捕前生活状况,明确了在押犯对现行教育的态度和评价,同时,希望通过调查寻求对未成年犯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2000年我市公安机关抓获犯罪嫌疑人达7千多名;2001年抓获犯罪嫌疑人比上年上升39.7%;2002年1至6日抓获的犯罪嫌疑人与上年同期相比上升60%。据法院统计,1999年我市青少年犯罪判刑的2300多人,2000年我市青少年犯罪判刑数比上年上升7%。青少年犯罪上升有两个明显特点:第一,在外来暂住人员中,同乡作案以盗窃、绑架勒索、伤害等案件居多。深圳是外来暂住人口与常住人口倒佳比例最大,流动人口之多,也在全国名列前茅。  相似文献   

19.
从矫治青少年不规范行为,预防和遏制青少年犯罪角度出发,上海市卢湾区人民法院对1991年至1993年该院判处的25件32名少年犯案件进行了调查,并对其中18名重点对象进行了跟踪回访。现就造成青少年犯罪的主客观原因,尤其是对形成当今青少年犯罪急剧上升的一些社会原因进行剖析,并就今后如何对青少年犯罪问题进行综合治理,以及法院如何在加强青少年教育和预防青少年犯罪方面进一步发挥审判职能,提出一些初步设想及对策思路。 一、基本状况 通过对1991年、1992年、1993年近三年来该院判处的32名少年犯调查分析:(一)从犯罪类型来看,犯盗窃罪25人,占78.1%;强奸罪3人,占9.4%;伤害罪2人,占6.3%;抢劫罪1人,占3.1%;放火罪1人,占3.1%。(二)从犯罪对象来看,待业在家13人,占40.6%;在校学生9人,占28.1%;在职职工4人,占12.5%;外地民工3人,占9.4%;  相似文献   

20.
美国少年犯罪问题的现状怎样?少年法庭运作情况又如何?美国少年司法制度及青少年犯罪预防办公室(OJJDP)2000年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反映如下:一、美国少年犯罪问题的现状1、青少年犯罪率有所下降。截止至1998年的统计数据表明,青少年凶杀案的案发率处在1987以来的最低点,比1993年高峰时的案发率下降了52%。1994年至1998年间,15至17岁青少年犯谋杀、抢劫、强奸等严重暴力犯罪案件的案发率下降了32%,14岁或以下年龄段的严重暴力犯罪案件的案发率下降了27%。2、少年严重的暴力犯罪者所占比例不等。在二十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美国的青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