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关注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的一个重大课题。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进程中,我党提出并坚持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但随着社会公平问题的日益突出,重新定位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收入分配政策方面适时地由“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向“效率与公平并重”过渡的时机已经成熟。关注社会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公平和效率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两大主题。公平和效率的关系,是人们在评价社会收入分配的合理性时,经常争论的一个热门话题。对此,中共十三大报告的提法是,我们的分配政策,是要“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前提下体现社会公平”;十四大的提法是,“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兼顾效率与公平”;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则明确指出,个人收入分配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这一新的提法,表明我们党对于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3.
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及其实践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能否正确认识和把握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关系社会进步的关键性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加需要科学地看待和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新时期、新阶段,随着改革的深入,影响社会公平的各种矛盾已经成为制约改革稳定发展的重大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下,有效“兼顾公平”,真正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论述,强调了初次分配中的公平问题,于是,有人对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产生.了一些误解.澄清这些误解,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辨析:一是要正确理解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含义,二是不能混淆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领域里的公平和效率,三是要正确认识分配领域中存在问题的根源,四是党的十七大报告的新论断并不否定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  相似文献   

5.
唐慧玲 《党政论坛》2008,(19):28-30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为打破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平均主义“大锅饭”,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其主要分配原则是: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但在党的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也就是说,公平公正实际上已成为中国当前分配制度的首要原则。  相似文献   

6.
论“兼顾公平”的内涵、必然性姜国洲《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个人收入分配"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如何科学理解"兼顾公平"的内涵及其必...  相似文献   

7.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政策的主要价值取向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从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政策的重新定位出发,指出公共政策作为政府干预市场的主要手段,其主要价值目标应以效率为基础,致力于追求和维护社会公平。“公共政策的主要价值目标是效率基础上的公平”的提法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并无矛盾。  相似文献   

8.
关于公平与效率关系的争论,在西方起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在我国,公平与效率问题之争起始于八十年代中期,它是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而产生的。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而且也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不仅关系到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速度,而且关系到经济增长的质量,关系到社会稳定的大问题。经过十几年改革的实践,党在十四大提出了“兼颐效率与公平”,的原则,这是我党对于公平与效率关系认识上的重大理论突破。十四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发展了这一原则,指出“个人收入分配制度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这一原则是我们走出平均主义低效率怪圈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必须坚持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制度中共四川省委党校教授邓佑忠《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制度",这是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的一个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0.
我国公平正义型分配制度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倩 《行政论坛》2010,17(5):81-8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分配制度的变迁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探索效率与公平关系的过程,即经历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一从理论到实践的失衡,公平正义一效率与公平的价值转换与重新定位。“效率优先”一定程度上有效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但也带来收入分配差距的迅速扩大,进而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增长,由此,建构公平正义型收入分配制度体系成为必然,一要高度重视新时期新阶段思想观念的冲突调和,为制度注入伦理;二要进行利益分配格局的重构,实现公平正义的分配。  相似文献   

11.
一、严峻的挑战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收入分配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又指出:“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这就是说,公平与效率都是我们要达到的政策性目标。毫无疑问,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关系到我国改革的成败。因此这不仅是理论问题,也是现实问题。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二十几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大的变化就是经济…  相似文献   

12.
13年前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其实质体现的是新旧体制的转换,是用机会均等的公平观对结果均等的公平观的取代。这一提法具有很强的历史和现实合理性。在实践中,我们存在的问题是没有认真落实“兼顾公平”。目前,为了解决严重的分配不公,我们必须更加重视公平。但在很长历史时期,作为战略方针的“效率优先”不能因目前更加重视公平的潮流而牺牲掉。可以说,以经济发展为基础,在效率与公平之间保持适度关系,应当是我们寻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制度化分配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3.
要历史、全面地看待公平与效率的问题中国经济时报(以下用□):几年前,学术界就对“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政策提出质疑,认为它忽视了社会公平,损害了社会大多数人的利益。您怎么看?刘国光(以下用■):要历史、全面地看待公平与效率的问题。改革开放前,我国是一个绝对平均主义的国家,大锅饭的分配体制,使效率大受影响。20多年前实行市场取向的改革后,逐渐讲求效率,拉开收入差距,“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从农村到城市,经济活跃起来,非常见效。于是,经过10多年,就把“兼顾效率与公平”作为经验总结,写进了党的十四大的决议。但是从十四…  相似文献   

14.
在社保领域中应坚持"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关于公平与效率的组合模式之争,没能结合具体的应用领域,也就没有就相应领域的公平与效率的内涵进行清楚的界定,从而使各方提出的主张过于笼统,观点缺乏说服力。社会保障属于国民经济再分配领域,应坚持“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求知》2006,(5):45-45
中国社科院特邀顾问刘国光撰文指出,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文件有许多新的精神,其中一项是强调更加注重社会公平,而不再提“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其实,如果我们注意,在十六届四中全会的文件中,已经不出这一提法,这次会议继续淡出此题,表明了中央贯彻科学发展观、重视构建和谐社会的决心。这一举措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不再提“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理由是:  相似文献   

16.
效率与公平是现代社会收入分配所追求的两大目标。要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按劳分配充分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就必须明确效率和公平这两个概念的涵义和相互关系。效率是一个经济学范畴,它是指资源的有效使用与有效配置。在经济领域内,任何资源总是有限的,不同的资源只是有限供给和程度不一而已。如何使用和配置各种有限的资源?使用得当,配置得当,有限的资源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反之,使用不得当,配置不得当,有限的资源只能发挥较小的作用,甚至可能产生负作用,这就是高效率与低效率的区别。一定的投入有较多的产出或…  相似文献   

17.
公平与效率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效率是公平的基础,公平促进效率。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要求。实施这一原则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加快经济发展、加快社会保障事业的建设,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  相似文献   

18.
个税改革如何兼顾公平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个税改革应以“公平优先、兼顾效率”为原则,将“公平分配”目标放在首位。个人所得税改革关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在目前已有的三种个税征缴模式中,我国应采用哪种模式?如何实现公平课税?又有哪些措施可以保证效率目标的实现等,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9.
公平与效率的矛盾主要体现在微观层面上,两者的统一则主要体现在宏观层面上."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具有历史合理性.然而就目前现实而言,它存在着加重而不是缓解当前中国所面临的一些重大社会问题,助长畸形的经济行为以及延缓了合理健全的社会政策的制定等负面效应.因此,要努力实现效率与公平的优化结合.关注公平不仅仅是来自公平本身的需要,同时也是来自继续提高效率的需要,改善公平,也是改善效率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用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取代兼顾公平,成为新时期的价值取向。它与效率优先原则并不矛盾,但与时下有人提出的公平优先却不可同日而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