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借鉴与整合:从英国ACAS看我国劳动争议调解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劳动争议处理体制改革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在人们对仲裁和诉讼关系以及制度设计详加探讨的同时,却未给予调解足够的重视.我国现有劳动争议调解制度已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环境下劳动关系发展的需要.借鉴英国ACAS的制度和组织,在比较两国差异的基础上从信用的视角提出我国劳动争议调解制度改革的方案,整合现有资源,以发挥调解制度的作用,促进劳动争议的解决.  相似文献   

2.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进程已然启动,作为世界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东盟不少国家与我国的劳务合作领域在不断扩大,各种劳动纠纷亦不可避免。了解、综合分析东盟各国劳资争议处理法律制度诸如劳资争议处理机制的内容、处理程序、机构、处理方式等意义重大,有利于我国劳动法律制度的完善,也有利于推进未来10年中国—东盟合作框架的落成。  相似文献   

3.
珠三角近年多发的集体停工事件,标志着"法外权益诉求难以满足"成为劳资矛盾的症结,劳动关系进入主要基于权益"法外化"的集体化转型阶段。劳动关系的转型态势主要表现在劳动力市场供求、劳动者诉求与维权、争议标的与争议形式等方面。转型阶段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应重点加强法外权益集体劳动关系立法,建立完善争议处理制度;准确界定劳资矛盾性质类型,依法妥善处理集体争议和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4.
针对社会转型期劳动争议的特点,改革现行“先裁后审”的单轨处理劳动争议体制,建立“或裁或审”的劳动争议双轨处理体制;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实施必要的举证责任倒置,以利于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用人单位严格依法履行劳动合同,预防和减少劳动争议案件的发生;借鉴香港的做法,建立快速处理个人劳动争议的劳动法庭等改进和完善处理制度的对策建议,以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5.
信息超市     
《工友》2007,(2)
劳动争议处理立法列入2007年全国人大立法计划一方面是劳动争议案件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一方面是劳动保障法制建设相对滞后——针对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的尴尬处境,1月19日在京召开的“中英劳动保障合作成果发布会”传递出这样的信息:借鉴英国劳资关系调整机制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其劳动咨询调解仲裁委员会(英文简称ACAS)的经验,对于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研究及相应的制度设计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谢克伟 《工友》2007,(2):46-46
一方面是劳动争议案件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一方面是劳动保障法制建设相对滞后——针对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的尴尬处境,1月19日在京召开的“中英劳动保障合作成果发布会”传递出这样的信息:借鉴英国劳资关系调整机制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其劳动咨询调解仲裁委员会(英文简称ACAS)的经验,对于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研究及相应的制度设计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雇佣裁判所作为英国裁判所体系的成员之一,2007年依据《裁判所、法院与执行法》从行政系统划归司法系统,苏格兰于2013年完成这一改革。通过对苏格兰爱丁堡雇佣裁判所的考察,可以发现,"司法化"的雇佣裁判所在更为规范、中立的同时,也保留了便民、经济的原初特性,这一特性因2013年收费制度的引入而有所削减,收费制度也影响了雇佣裁判所与其它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之间的关系,行政与司法在劳动争议处理中的功能呈现历史性回归。合理定位不同劳动争议处理机构的角色与功能,是英国雇佣裁判所制度之于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随着劳动制度改革的深入发展 ,劳动争议案件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如何妥善地、及时地处理好劳动争议已成为当前社会上关注的问题。劳动争议仲裁是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一调一裁二审制”中的重要程序之一 ,在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劳动争议仲裁能够及时处理劳动争议 ,并且程序比较简便 ,不像司法部门那样复杂 ;与企业调处相比 ,又具有权威性。目前 ,大约40 %以上的劳动争议解决在仲裁阶段。虽然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已形成一定体系 ,但是 ,现实工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 ,一是仲裁依据的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得过于笼统 ,使仲裁员…  相似文献   

9.
中山市从2003年开始,用3年时间使全市辖区内有10家以上企业或企业用工人数达1000人以上的行政村(社区)建立起村级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截至今年4月,基层调解网络已覆盖18个镇区共161个行政村,组建率达到97%。村级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自设立以来,使劳动争议处理渠道大大拓宽,劳动争议处理数量和质量大大提高,为及时有效地化解劳资矛盾,预防劳资纠纷的激化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初步实现了“关口前移”、“调解不出村”的目标。一、进一步加强对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的领导,加快组建村级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中山市目前有100多万外来工,大都集中在非…  相似文献   

10.
处理劳资矛盾需要新思维广东省委党校课题组在《改革内参》2006年第34期发表报告认为,当前,我国正处在体制改革、经济结构调整、社会历史性变革的转型时期。劳动争议总量和集体劳动争议数量持续大幅上升,涉及人数剧增,对抗性增强,劳资谈判机制在我国还没有真正形成,在劳动合同制度中,劳动者的意志凭个人的力量无法与雇主的意志抗衡,劳动关系基本呈现出劳资关系易激化、劳资对立社会化的特征。为此,课题组提出推进我国劳资谈判的建议如下:(一)立法角度:健全法律法规基本框架,提供应有的法律支撑。目前,劳资依法谈判的运行仅依靠《劳动法》、…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结构和劳动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劳动争议已成为当前社会矛盾的主要内容,正确调解劳动争议问题关系到人民生活,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正确调解劳动争议是我国现阶段长期的、艰巨的、坚定不移的基本国策,是党与政府的长期工作任务,全体公民,包括劳动者、资产者、工会工作者和法律工作者,都有责任和义务创造和谐的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12.
浅议我国基层劳动监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监察作为一项劳动法律制度,负有保障劳动法体系全面实施的功能。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完善,原来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劳动监察制度已不适应当今形势的需要。由于我国劳动监察立法和执法的缺陷,导致在基层劳动监察执法的困难。因而,我国应强化劳动监察执法权力,完善执法程序;改革劳动监察管理体制,实行省以下垂直管理;着力完善劳动监控制度,以科学分类为基础,同时做好查处和服务;多途径招纳、培养人才,提高队伍素质;提高监察装备水平,加强应急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3.
我国“劳动法”对接CPTPP劳工条款有利于我国融入国际经贸规则体系,也有利于避免社会倾销调查。我国“劳动法”对接CPTPP劳工条款的制度框架包括原则性条款、实体权利条款、组织性条款、实施条款和纠纷解决条款。我国“劳动法”与CPTPP劳工条款接合的法律方案可分为国际和国内两个层面。国际层面可利用双边协议争取劳工标准实施的缓冲期、利用程序性规定防止争端解决程序滥用、适时推进结社权和集体谈判权相关公约的批准。国内层面可在海南自贸港提前试行CPTPP劳工规则:在强迫劳动方面,重点推动服刑人员报酬制度改革;在职业歧视方面,重点推动户籍制度改革以消除基于户籍的制度性歧视;在结社权和集体谈判权方面,可参考借鉴CPTPP缔约国越南和新加坡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在坚持《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总结现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实践经验和不足,对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做了进一步完善,尽最大可能将劳动争议案件解决于基层,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同时《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颁布实施,一方面赋予了工会更广阔的履职空间,另一方面也为劳动者提供了公正高效的法律救济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和谐社会背景下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模式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谐的劳动关系有赖于劳动争议处理模式的积极有为和高效运转。由于片面强调劳动争议的私法性,导致我国目前的劳动争议处理模式面临一些困境。解决问题的出路在于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模式的创新,即针对不同性质的劳动争议分别采取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强制劳动仲裁的方式来处理。  相似文献   

16.
自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协定》首次纳入劳工标准以来,自贸协定纳入有执行力劳工标准已具 有区域劳工规则构建意义,其中《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的劳工标准最具代表性。该协 定要求缔约国在国内法中接受载明的劳工权利,使劳动争议受制于争端解决机制,并允许采用制裁措施,赋予劳 工标准可执行力,实现国际贸易与劳工标准挂钩。中国政府已明确表示,将积极考虑加入CPTPP,这充分彰显了 我国支持多边主义的一贯立场。然而加入CPTPP,我国将面临与有执行力劳工标准有关的挑战。研究认为,我国 已进入新发展阶段,应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统筹推进劳动法领域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积极参与区域劳 工规则的构建。  相似文献   

17.
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制度已经诞生,目前渊源主要体现为大量零散的部、省、市级行政性文件。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工作成效显著,人民调解制度不妨碍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的统一立法,统一立法能填补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制度的作用盲区,统一立法的条件基本成熟,统一立法应当对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设立的区域范围、三方组建原则、工作职责及具体程序规则等作出恰当规定。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现行法律对于劳动争议采取"一调一裁两审"的单轨制解决途径,在内部调解机构调解之后和国家公权力介入进行强制裁决之前,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因其独有的模式、独特的成员构成、高效的运作方式以及相对经济的仲裁成本在解决众多劳动争议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因为我国目前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本身存有的问题引起了各方越来越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工资作为劳动关系运行的重要内在变量,直接影响着劳动争议的发生,而劳动争议作为劳动关系运行的一种冲突形式,必然与劳动关系法制有着密切联系。由此可见,工资和劳动法制是影响劳动争议的两个重要因素。因此,为减少劳动争议,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会应从党政主导转向积极维护劳动者权益,实现其角色的本位回归,从而有效地预防和妥善处理企业所发生的劳动争议;政府则应当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建立选择性劳动争议解决方式,让实体权利能够通过程序予以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