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我国加入WTO后,建筑市场开放的程度必将越来越大,建筑行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国外企业进入国内建筑市场参与竞争,必将对国内企业在建筑市场竞争中带来冲击形成压力。但同时也为我国企业全面走向国际建筑市场参与竞争提供广阔空间和机会,也有利于促进我国建筑行业体制创新,转变经营机制,提高技术管理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促使资源优化配置。因此,我们应积极应对,把握机遇,迎接挑战。一、在WTO框架下我国建筑行业面临的发展机遇入世后,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提高,经济结构顺应国际市场调整的力度逐步加大,外贸增长和投…  相似文献   

2.
企业的国际化程度决定着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大小;而进入WTO后,我国建筑企业面临着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因此需要认清我国建筑企业国际化程度的大小.文章在简要介绍我国建筑企业国际化现状的基础上,运用德尔菲法对我国建筑企业国际化程度进行了评价.结论认为,尽管我国建筑企业国际化起点较高,但近年却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新世纪以来,非洲的国际地位不断上升,国际社会对非洲关注有加。然而,某些西方大国在加紧对非渗透的同时,却对中非不断升温的友好关系大吃其醋。一边老调重唱“中国威胁论”,一边炮制所谓“中国对非洲实行‘新殖民主义’”,其深层意图在于阻挠中国企业进入非洲市场与欧美企业竞争,维护少数西方国家在非洲的既得利益。6月,温家宝总理在出访非洲7国时明确指出——把2006年定位为中国外交的“非洲年”似乎并不为过。今年是中非开启外交关系50周年。4月,胡锦涛主席访问摩洛哥等非洲3国;6月,温家宝总理访问埃及、加纳等非洲7国;11月还将举行中非合…  相似文献   

4.
从我国建筑企业国际化现状出发,在波特等人提出的竞争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建筑企业国际化双钻石模型.并运用此模型对我国建筑企业的国际化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国际化战略.结论认为,提高我国建筑企业国际化程度的战略和措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从提高国际市场应变速度、改进人力资源管理、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来调整建筑企业的竞争策略;从建立统一的行业组织、进行不断的制度创新、鼓励承包企业组建战略联盟等方面推进建筑业的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5.
在国际国内较为严峻的形势下,作为世界最大的新兴市场,非洲值得浙江企业重点关注,加快发展对非经贸也将成为我省进一步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6.
房价将会下降“入世”后,根据关贸总协定的规定,国外建筑企业可以平等地进入我国建筑市场,这在资金、技术、管理方面对国内建筑企业威胁极大。国内建筑企业提高服务质量、技术含量并降低产品价格是必然趋势。 进口汽车价格下降成趋势中国“入世”,汽车价格下降到接近于国际水平,再  相似文献   

7.
在’99华东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上,外经贸部宣布将于近期出台一系列的鼓励政策,通过提高机电产品出口退税、加强金融支持、完善保险和担保机制,鼓励50家机电生产企业走出国门,到拉美。非洲等重点市场建厂设点,安家落户。由此可见,组建和发展我国的跨国公司,提高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水平正当其时。我国企业跨国投资和经营的现状分析1979年间月,北京友谊商业服务公司与日本京丸一商业株式会社合资在日本开办京和股份有限公司,成为我国最早的境外投资企业。从此拉开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和经营的序幕。20年来,我国境外企业的数…  相似文献   

8.
所谓现代企业制度是指能够适应社会化大生产需要,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企业真正成为面向国际、国内市场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的一种企业体制。其基本特征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也是国有建筑企业改革的方向.国有建筑企业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建立真正的公司法人制度,使其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对国家承担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组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9.
中色在非洲     
黄瀚影 《当代广西》2012,(18):42-43
今年7月中旬,笔者跟随中国有色矿业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色集团)党委书记、副总经理张克利率领的高访团组到非洲赞比亚、刚果(金)所属企业跟班学习考察,亲身感受我国有色金属矿业企业最早“走出去”的中国有色集团为促进非洲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中非人民传统友谊作出了突出贡献的国际化企业的风采。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记者宗闻)在我国作为主场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场馆设计招标中,国内建筑设计咨询机构基本上出演的客场角色。国际招标中这种主客场易位现象,不仅显示国内设计咨询机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也表明国内设计领域加强国际交流的必要性。将于10月在京召开的2005(北京)国际建筑装饰设计高峰论坛,有望对此把脉。今年是我国加入WTO的第四个年头,国内建筑市场国际化的步伐加快,企业在国际建筑市场上的工程承包额快速攀升,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五大国际工程承包输出国。但不论是在“国际化打法”日益明显的国内建筑市场,还是在竞争愈演愈烈的国际建筑…  相似文献   

11.
<正>在许多非洲国家,一些中国援建的项目成为当地的标志性建筑,大部分非洲人见了中国人都感觉很亲切,不少企业在非洲实现了双赢。然而,也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情况夹杂其中。我有位朋友到加蓬进行短期工作。在首都利伯维尔一下飞机,机场警察见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名牌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热点.这表明我国纤济已步入质量竞争和品牌竞争的阶段品牌是产品整体概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把产品创优工作当作促进企业发展的一条主要策略,实际上就是树立名牌意识。建筑名牌既是建筑业发展水平的标志,也是建筑业的形象。名牌代表着品质优良.在选择施工企业或承包商时,业主首选目标是能够生产优质产品的名牌企业。因此.建筑企业争创名牌,大大有承揽建筑工程,对企业生存、发展,增强竞争力.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树建筑名牌,是“两个转变”的结果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  相似文献   

13.
搞好对外经贸,既要开拓发达国家市场,也要开辟发展中国家市场。随着非洲政治形势趋于稳定,经济发展速度日益加快,非洲正成为国际投资的又一热点。 过去,我们对非洲了解甚少,一提到非洲,就是饥荒、战乱、愚昧、瘟疫。“穿衣一块布,吃饭靠大树,花钱靠救济。”实际上这是一种偏见。去年,我有机会去非洲访问,  相似文献   

14.
浦江两岸日新月异的上海世博会建设工地上,不时可以看到一位干练的年轻人热情洋溢地向一批批远道而来的非洲朋友介绍世博会的最新进展。 这位年轻人就是何烈辉。尽管刚跨过而立之年,他却已经是一家在非洲颇有影响的民营企业——达之路国际控股集团的掌门人。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中非经贸投资合作呈现出广阔空间与全新性质.中非合作在给非洲带来新的希望与机会的同时,也让历来视非洲为其后院的西方深感不适.一些西方势力视中国为其在非洲传统利益的严重威胁而对中国横加指责,用意识形态的冷战思维无限夸大中国个别企业在非洲的不当行为并将其政治化.这些带有明显偏见与双重标准的指责在国际上形成一定规模,虽然不会从根本上左右中非关系的总体走势,但对中非关系的干扰和对中国国家形象的消极影响也不容小视,中国政府应坦然面对、充分关注,与非洲国家开展更积极有效的合作,推动非洲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与西方开展对非政策的对话,为中非关系长远发展创造更好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16.
李云龙 《人权》2009,(2):28-31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非关系发展迅速,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大家认为,中非关系推动了非洲经济发展,提高了非洲的国际地位。但是,在中非关系对非洲人权发展的影响问题上,人们有不同的认识。为了正确认识中非关系对非洲人权发展的影响,我们首先要全面深入地理解中非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一、第二届非洲减轻灾害风险部长级峰会在肯尼亚召开。2010年4月16日,由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与非洲联合委员会共同举办的第二届非洲减轻灾害风险部长级峰会在肯尼亚内罗毕召开。主要议题包括:讨论并延续2006-2015年减轻灾害风险非洲区域战略实施行动计划;建立区域机制和资源平台以协助、支持和监督2006—2015年减轻灾害风险非洲区域战略实施行动计划的实施进展;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出现一批实力雄厚、国际信誉高、发展势头良好的外贸出口企业,对外贸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近几年,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被控“倾销”的案件不断出现,欧美政府据此对我出口产品征收高额反倾销税,有的甚至高达127%。这对我国外贸出口事业的发展构成严重阻碍,同时也反映了我方出口企业对国际市场状况、反倾销税等商业惯例还缺乏了解,没有制定行之有效的国际市场营销策略和手段。本文试就反倾销税问题谈点个入浅显的看法。当代国际贸易中各国企业间的商业竞争加剧,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反倾销税就是在这种背景…  相似文献   

19.
加入WTO迫切需要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影响国际竞争力变化的诸因素中,企业处于核心地位,国家竞争力的强弱最终通过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来体现。随着加入WTO的临近,迫切需要我国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来求生存谋发展。企业国际竞争力是由多要素构成的,通过与世界级企业的比较,找出我国企业的差距,在此基础上选择对策,并通过政府的运作效率和公共政策来影响企业竞争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保险制度是一种社会保障制度。针对我国目前保险诈骗犯罪的新特点,现有的刑事立法对保险诈骗的打击尚欠力度,应该借鉴国际保险立法、司法的先进经验,建立专门组织,协调全国对于保险诈骗的打击,完善刑事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