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朱正 《瞭望》1988,(41)
一天,遇到一位青年朋友,闲谈了几句,他忽然说:“那本《社交书信大全》我已经看到了。” 我没有听明白,问:“什么书信大全?” “《社交书信大全》。怎么?你不知道?那里面还编进了你的几封信呢。” 他告诉我,他的同事有这书,他无意中在书里翻到了我的信,还以为我早知道了哩。我确实从来不知  相似文献   

2.
这样的奉献     
英国的一位老太太,她有三个儿子,老大决定当一名志愿者教师,到非洲去办学校,不幸被土著给杀了,老太太非常伤心。二儿子对她说:“妈妈,大哥死了我很难过,但非洲那些人好可怜,他们没有文化,您让我再去哥哥原先办学的地方,替他完成未完成的教育使命,好吗?”老太太点点头答应了。不久,传回了坏消息,二儿子也殉职了!同样的要求被三儿子提了出来。但过没几年,老三也死在土著的手上。三儿子的遗体运回了英国,就在追思礼拜上,老太太脱稿说了一句话:“我好后悔!”全场的人似乎也都可以体谅她的难过与不舍,岂料,她接着说:“我为什么没有第四个儿子呢!…  相似文献   

3.
最近一位准备买车的朋友问:你说我是不是应该等一下再说,眼看咱们就要“入世”了?还有一位退休的老同志忧心忡忡地问:我一辈子那点积蓄都放在门口的银行里,你说“入世”后咱们这些银行会怎样?我那点钱不会就没了吧? 随着“入世”的临近,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 9月17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相似文献   

4.
姑妄测之     
美国总统里根遇刺,这是一件引起全世界哄动的大新闻。人们的关注之点和谈论的话题是那个凶手,那个名叫约翰·欣克利的二十五岁的青年。 这个欣克利为什么要刺杀里根?他的动机是什么?除了一则消息报道他和一个右翼组织有关系以外,没有其他材料可供分析,因此至今仍是一个谜。 就在这当儿,《华盛顿邮报》四月二日刊载了一个有趣的材料。说是在欣克利住的旅馆房间里查到了一封他在开枪刺杀里根前给一位名叫乔迪·福斯特的电影女演员写的一封信。信中表示,他非常爱她,并且希望她对他会逐渐感兴趣。 耐人寻味的是,欣克利在信中明确地说,他刺杀总统的“尝试”,就是为了要以此打动乔迪。他说:“我  相似文献   

5.
温家宝来信     
张扬 《党政论坛》2008,(2):46-47
2006年12月27日上午,忽接湖南省人民政府电话,说是有我一封信,印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字样的公文信封上用毛笔写着“湖南作协转张扬同志”,下方签名“温家宝”。来电说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到温总理给个人的信,问是怎么一回事。  相似文献   

6.
某刊载1978年9月,一位干部给当时任广东省委第二书记的习仲勋同志接连写了两封信,反映了“官司走后门”、“营私舞弊”等问题,未闻回音,也未作任何处理.这两封满篇言语刺耳的信,习仲勋同志在省委会上宣读了,并说;“下面的干部敢讲话,这是一种好风气,应当受到支持和鼓励.不要怕听刺耳之言,写信的同志相信我不会打击报复他,这是对我的信任”.后采,习种勋同志给写信人回了信,表示“诚恳接受”,并分别将批评信和复信的复印件发给了地委、县委.另外还写了一封自我批评的公开信,信中说:“对我的批评,是对我们党内至今还严重存在的不实事求是、脱离群众的坏作风的有力针砭,应该出一身冷汗,警醒过来”.  相似文献   

7.
<正>(1956年1月21日)亲爱的允若:……你写来这封信,当然又暴露了你的一些思想问题,这很好一既然有了问题,向我,向同志们说出来,总比不说要好。因为不说,不等于没有问题,问题还是存在;说出来,你的同志,你的亲属,才好帮助你。你说,你在写这封信以前。"仍然犹豫要不要写这些",你"感到写这些没有用"。你写这些,不是没有用,而是很有用。我欢迎你写这样信给我,  相似文献   

8.
寓贬于褒     
战国时期,魏国吞并了中山,魏文侯(名斯)把这块新占领土分封给了自己的儿子。事过不久,他问群臣:“我是一位什么样的君主?”群臣齐答:“仁君。”然而大臣任座大声说:“您得了中山,不封给自己的弟弟,却封给自己的儿子,达怎么能说是仁君呢?”(当时列国的习惯,这样的地方都封赏给君主的兄弟)文侯听后火怒,任座也吓得急忙逃离。此时魏文侯又问翟璜,翟说:“您是仁君。”文侯又问:“你为什么这样认为?”翟磺回答说:“我听说,君主宽厚,大臣才耿  相似文献   

9.
心灵洞箫     
天地之间的散步鸟在天上散步,鱼在水里散步,风在梢头散步,人呢,在天地之间散步。我必须承认,自己先前并不会散步。一上路,就要大步流星地往前赶。“你头顶的云彩有阵雨?”最要好的女友曾这样问我。我不清楚她是在用这样的话嘲笑我走得太快,却傻傻地反问她:你怎么知道? 后来,也许是被一只无形的蜗牛教化过了罢,我学会了散步。头顶一方青天,脚踏一片大地,我在天地之间从容行走。  相似文献   

10.
著名的机械工业专家沈鸿同志,怎么和小小的缝衣针打上交道了呢?这得从去年十月中旬轻工业部部长杨波同志接到他的一封信说起。那封信中还装着八根缝衣针和一叠照片。信上写道:“兹特寄上缝衣针八枚,其中有外国货,也有我国青岛制针广生产的。我做了目测手试比较,彼此质量差距还不小……“缝衣针不值钱,确不大为人们所重视,但它是千家万户的日用品。为了老太太、小媳妇、大姑娘和爱缝缝补补  相似文献   

11.
正为什么要入党?这个问题,每个党员在入党时都回答过,不少人还能声情并茂地讲述一段家族史。然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党委副书记徐川认为,很多大学生谈到的入党动机都是"大而无当、无比正确的废话"。他在个人微信号上写了一封信,批评"从小爷爷对我说"的入党动机,而认为"你入党应该是你自己的事"。徐川的信火了,更火的则是这封信所引发的讨论。不用回避地说,入党可以给年轻人带来许多"实惠"——比如,在学校里获得参加党员活动的机会,毕业求职时给自己的简历  相似文献   

12.
在李先念主席和夫人林佳楣出访土耳其的前夕,上海第三女子中学十三岁的女学生王晴给土耳其总统埃夫伦爷爷和总统的外孙女阿伊查各写了一封信,并把她被评为上海市三好学生而获得的一枚奖章,一起托林佳楣带到土耳其,送给埃夫伦总统。王晴在信中表达了她对他们的思念之情,她对埃夫伦爷爷写道:“您这么关心我,我一定勤奋学  相似文献   

13.
嗐摸个啥哟     
阅历大概是注意力的指南针。我在读韦君宜的《思痛录》时,对她的丈夫杨述特别注意。她说杨述青年时代下笔千言,“但是,到后来他在党内工作的时间越长,地位越高,写东西便越来越谨慎,文字也越来越短,思想越来越不放开了。”怎么会不放开呢?因为他习惯于“摸精神”。摸到精神以后就按所摸的来行文,不越雷池一步,文章“索然寡味”。韦君宜说得这样严重,也许有亲者严的成份在里面,然而韦君宜所说的地位越高越写不出好文章的现象则是大量的。“文革”前,我就有那么一位同杨述地位旗鼓相当的顶头上司——中共中央华东局宣传部的副部长。我们小青年常在背后议论他不会写文章。中年的同志说他会写:“不会写,50年代怎么当省报总编?”话虽在理,可我们总是见不  相似文献   

14.
闲聊监督     
N:可以吸烟吗?X:请便。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地方法规,给老兄这样的烟民带来了许多不便吧?N:弄个“请勿吸烟”或“无烟室”的标志就可以了,还立什么法?管得太多了!抽烟的人受到的限制越来越多了!别扭!X:我的妻子前些年发生多痰、剧咳和憋气,医生怀疑是肺有毛病,我生怕她得肺癌,经过活检取样诊断是肺结核。大夫问她,你吸烟吗?不。家人有抽烟的吗?没有。那么您同一个办公室的人有吸烟的吗?有好几个,而且都是大烟囱。原因找到了!长年被动吸烟也可以酿  相似文献   

15.
据《墨客挥犀》载,王雱只有几岁的时候,有个北方人送给他家一头獐和一头鹿,一笼关起,放在客厅里。客人开玩笑地问王雱:“别人都说你人小聪明,我问你,哪只是獐?哪只是鹿?”王雱从来没有见过这两种稀罕的动物,看了半天才回答:“獐旁边的那只就是鹿,鹿旁边的那只就是獐。”客人大奇。 王雱是王安石的小儿子,小小年纪,倒也机智,明明不懂,居然也能回答得振振有词。表面看来,他的回答并没有错,獐边确是鹿,鹿边确是獐;可是究其  相似文献   

16.
二十世纪初,一位17岁的在校住读的青年给当时已如日中天的奥地利诗人里尔克写了一封信,述说自己虽然整天和许多同学在一起,但仍然时时感到寂寞。令他没有想到的是,里尔克很快就回了信,他在信中说:“亲爱的先生,你要爱你的寂寞。”这话听起来,就像是一种恳求,似乎寂寞是一件轻柔、贵重的东西,必须小心翼翼、充满珍视地加以保护。我们今天的人能理解这份珍视吗?  相似文献   

17.
《侨园》2018,(11)
正你算过自己一天会制造多少垃圾吗?装菜的塑料袋,中午的外卖塑料盒,下午的咖啡纸杯,下班回家还得收个快递……如果把一周的垃圾都积攒起来,你会不会有被陷进"垃圾城"的感觉?而有一位中国姑娘在长达两年时间里仅仅制造了一小罐垃圾。媒体称她为"中国零垃圾女孩"。2018年7月以来,媒体的争相报道让她成了"网红"!  相似文献   

18.
一九八三年“八一”建军节前夕,成都部队年近花甲的女诗人杨星火的一种杂乱、急促的叩门声,敲开了我家的房门。我看见她两眼布满血丝、一脸倦色。我诧异了:星火大姐是个性格开朗的人,从未见她为什么事发愁,今天是怎么啦? 请她坐定之后,我开门见山地问:“大姐,你这是怎么啦?”  相似文献   

19.
文字笑话也会因书写者及其工具、字体和方法而显出不同的时代特点。甲骨文、小篆扣隶书姑置不论,这里先从草书说起。有个县官写字潦草——即不讲结构规范的瞎草。这一天,官老爷要请客。写了一张叫差役今天去买猪舌的字条。谁知县太爷把这个“舌”字写得太长,分得走开,差役一看“买猪千口”。急急忙忙跑遍城郊各乡,好歹总算买到五百口。他一想今儿完不成任务,便向老爷求情,先交这五百口。县官一听大怒道:“我叫你买猪舌,谁叫你买猪啦?”差役拿出字条应声道:“老爷的草字难认啊!下回倘若妥买肉,您老千万写得短点,妥不我还以为您是要买‘内人’呢。”  相似文献   

20.
常城 《民主》1999,(10)
在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十周年华诞的日子里,抚今追昔,心潮起伏。我夫人是共和国的同龄人,适逢祖国五十年诞辰,我对她说:“你真有福气,全国各族人民在欢度国庆的同时,也给你们这些共和国的同龄人过了生日。我看今年你的生日蛋糕上可以写上普国同庆了。”我夫人说:“既然你自我感觉良好,那你的生日蛋糕就该写上普天同庆”,因为我是联合国的同龄人……1985年第四十届联大开幕,当我步入联合国总部大会厅,看到里根总统、撒切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