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哈尔滨铁路局满洲里站是全路最大的陆路口岸站,地处祖国边陲,生产生活较艰苦。近年来,满洲里站“三线”建设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历经了一个从“局部推进”到“系统谋划”、从“功能完善”到“品质提升”、从“注重外美”到“强化内实”的发展变化过程。回顾我站走过的“建线”之路,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2008年4月,我从屯留教育电视台调入屯留县委统战部,转眼两年过去了,我从一个对统战工作知之甚少的“门外汉”,到连续3年被评为“长治市优秀信息员”,这让我在学习与实践中体会到别样的充实与快乐。  相似文献   

3.
“在微软中国,我是领袖,一呼百应,是带着众人走。而在盛大,我是辅佐者,是军师,要推着一群人向前走。” “可以这样说,我在微软是学习了很多,获得了很多,在盛大则是经历了很多。” “先不要看我拿到了多少,应该看我以后能给企业带来多大的价值,到时再回头看看我拿10亿元是否有所值。” “从某一天看,我的工作价值肯定值不了那么多钱。但从一段时间看,我可以毫无愧色地说:值!” “职场成功之道无它,唯三作也:做人、做事、做秀。” 1亿——4亿——10亿!从微软中国总裁到盛大总裁,再到新华都集团总裁兼CEO,翻倍递增的天价收入精彩诠释了“打工皇帝”唐骏的事业“三级跳”。  相似文献   

4.
翻开《公民导刊》2012年第12期,洪丰、林墨撰写的题为《从“不满意”到“满意”》的文章深深吸引了我,这与我6年前在巫山人大工作时老朋友陈庸俊先生写的《从“高票否决”到“高票通过”》文章何其相似。  相似文献   

5.
计生干部从“被动工作”到“主动服务”,基层群众从“要我计生”到“我要计生”,由我区首创的诚信计生打破以往单一的行政强制方式,建立了政府诚信、群众守信、村民互信的“双向承诺,充分自愿”的模式,受到基层干部和广大群众欢迎。诚信计生铺设的和谐惠民路,不仅为我区加快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营造了更加有利的人口环境,而且也为全国计生工作探索了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6.
从工地到军营,从山沟到城市,一路过来虽然干的都是粗活,虽然一辈子喜欢读书也没能读个“黄金屋”出来,如今,喜好摄影的我想想还是沾了不少“读书”的光。  相似文献   

7.
李易桓 《台声》2001,(4):25-26
“我喜欢生活在祖国大陆,我喜欢生活在北京。”这是台商袁铿在经历了从台北到纽约,再从纽约到北京的多年奔波、劳顿后,发出的由衷感叹。  相似文献   

8.
从叫嚣“把我放了,给你600万”的“土地奶奶”,到“请百度一下”的政府网站回复……近期来,类似“雷人”之语,时有耳闻。  相似文献   

9.
“呀,采访就直接到我家里来嘛,这样你还可以尝尝我做的台湾菜。”这句网络留言,让我在采访前,就体会到陈香陵的直爽好客。 从台湾到北京 梳着娃娃头的香陵一边像迎接老朋友一样自然地招呼我进门,一边为我送上了一杯香醇的咖啡。“尝尝看,这是我妈妈自己种的咖啡,我家乡的特产,是用中药培育的绿色食品喔!”  相似文献   

10.
在过去的七八十年中,从乡下到城里,从国内到国外,从小学、中学、大学到洋研究院.从“志于学”到超过“从心所欲不逾矩”,曲曲折折,坎坎坷坷,既走过阳关大道,也走过独木小桥;既经过“山重水复疑无路”,又看到“柳暗花明又一村”,喜悦与忧伤并驾.失望与希望齐飞,我的经历可谓多矣。要讲后悔之事,那是俯拾皆是。要选其中最深切、最真实、最难忘的悔,也就是永久的悔,那也是垂手可得,因为它片刻也没有离开过我的心。  相似文献   

11.
参加了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两次集中培训,我感到大开眼界,受益匪浅。 第一次的任前培训使我明白了“我是谁”“为了谁”这两个最根本的问题,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作用和地位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了理性,当选人大代表的光荣感也变成了当好代表的使命感。这次的履职培训,使我学到了人大代表应该“做什么”“怎么做”,让我对履职过程有了清晰的了解,有了当好代表的信心和勇气。  相似文献   

12.
忙碌了一周,总算到了我的休息日,本来想“偷得浮生半日闲、躲到江南做布衣”,可是还没有启程,手机就急剧地响了起来。 “林紫老师,一位来访者非常希望今天见到您,她从国外回来,明天就要走,很急很急!”助理气喘吁吁地说,好像来访者的急切已经传染到了她那里。 我问:“她想要咨询哪方面的问题呢?’ 助理说:“婚姻、人际、情绪……好像都有。她不愿多说,情绪很激动。” 我的“非专业的”恻隐之心又开始作祟,约在下午吧,我说。 家谱图:  相似文献   

13.
刘梅  Lisa 《台声》2023,(1):84-87
<正>我是刘梅,“80后”湖南常德人,远嫁到宝岛台湾,如今居住在高雄。“刘小妹,生日快乐!这花送你。”张先生一进门就开始喊。我高兴地迎出去,心想这个憨老公可算开窍了。没想到张先生从背后拿出一束假花。看着我明亮的眼神逐渐暗淡,张先生赶紧说:“这花多好,能开到80岁都不凋谢!”我一下子就被逗笑了,“好,比上次的花椰菜可强多了。”这就是我和台湾老公的生活日常。  相似文献   

14.
朱余生 《两岸关系》2008,(10):40-41
王国达1959年出生在台湾,1989年开始到大陆寻找商机。1992年底他在上海七宝镇开创力国针织有限公司,从事袜子生产,至今已15个年头。“我的祖先从大陆移居到台湾已经是第8代了。1992年我从台湾移居到七宝镇,从我算起我是第一代……”回忆这段经历,王国达无限感慨。  相似文献   

15.
苦脸面对法国菜张玫从我们这个以“吃”闻名的大国,到人家那个以“食”获誉的友邦,免不了要苦脸面对法国大菜。初到法国的一个月,没有了米饭、面条,每天都是面包、奶酪、牛羊肉,真把我吃怕了。当时“祖国”的概念几乎等同于面条、饺子和我爸做的红烧肉。可是刚刚到国...  相似文献   

16.
2007年,我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江苏省东海县委统战部工作。 4年来,我逐渐适应了由一个中学教师到机关公务员的角色转变。从最初对统战工作的一无所知到如今工作上的轻车熟路,我深深地感受到:“勤”到深处情更浓。  相似文献   

17.
学历与学问     
甲:我从报上看到,现在有些省市,用人已不只看学历和学位,而主要是看应聘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你对这件事怎么看?  乙:用人之道,从“开后门”发展到“看文凭”是一大进步;再从“看文凭”发展到“看实际工作能力”,这又是一大进步。  甲:但是有些人认为,学历高的人学问总是大一些,在工作中比较有“后劲”。所以选用人才不能只看一时的“实际工作能力”。  乙:我认为,从一般情况来看,学历与学问大致是有正比关系的;也就是说,学历越高,学问很可能越大。但是,我不认为这种正比关系具有必然性。再则,工作中的“后劲”主…  相似文献   

18.
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将对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恢复行使主权。那一天,将标志着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长达150年中国国耻的洗刷;那一天,英国的“米”字旗将在香港各处被降下,中国的五星红旗将在香港上空猎猎飘扬!我曾三次到被喜树为“乐方明珠”的香港。第一次是1937年初,当的以中共广西省工委书记自历到香港,找设在香港的中共南方临的工作委员会联系汇报工作。“南临委”书记薛尚实接待了我,打留我在港参用真举办的为期15天的党员干别训练班。第二次罡1937年8目匠帮9目矾我又从桂林到香港成“南临委”,目的…  相似文献   

19.
纳税遐思     
我少儿时生活在“广阔天地”,那时十分羡慕城里“吃公家饭”的人。1977年恢复高考我是首批考上的,当时很为自己跳出了“农门”,吃上了不虞生老病死的“国家俸禄”而欣喜。参加工作后,我先在县文教、组织部门,后到市政府机关工作,拿了近二十年从国库中发放的薪水。以前,我总以为这些钱是国家的,竟未细想所谓“国家的钱”实际上全是来自纳税人,那个时候、税的概念、意识很淡薄。  相似文献   

20.
我不是给你们讲在国外的感受的合 适人选,因为我已经在国内生活了。虽然我在国外生活了11年,但我没有加入美国国籍。因为在中国做律师必须是中国公民。 经常有人问我,现在有一种趋势,留学生侧重于“留”而非“学”,你在美国拥有良好的职业和生活条件,为什么还回来。朋友教我一句最简单的答案——“爱国”。我是为了回来而离开的。从1986年到美国的第一天起我就没想在那儿呆着。当然回来的时间却整整耽搁了8年半。 小时候,我家住在国务院宿舍里,当时有一个“摘帽右派”,他是原北平朝阳大学毕业后到山东开办律师事务所的律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