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中国监察》2010,(9):9-10
中央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监督检查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纪委、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监督检查领导小组: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强烈地震后,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高度重视,对抗震救灾工作迅速作出部署,实施了坚强有力的领导。4月17日,胡锦涛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全面部署了当前青海玉树抗震救灾工作,强调必须以更加顽强的精神、更加迅速的行动、更加科学的方法,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坚决做好抗震救灾各项工作。加强监督检查,是抗震救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抗震救灾工作健康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周潇 《中国监察》2008,(20):25-25
水利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监督检查的指示精神,全面部署对抗震救灾水利资金物资的监督检查工作。及时成立了水利部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监督检查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并要求受灾地区各级水利部门都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形成水利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监督检查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3.
为加强抗震救灾中职务犯罪查办和预防工作,确保救灾款物用于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近日,省检察院制定下发了《关于充分履行检察职能,在抗震救灾中同步开展职务犯罪查办和预防工作的通知》,对全省检察机关充分履行检察职能,在抗震救灾中同步开展职务犯罪查办和预防工作作出了具体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4.
《中国监察》2010,(10):20-20
本刊讯 近日,青海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监督检查领导小组组长仁青加主持召开省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监督检查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会上,传达学习了中央纪委、中央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监督检查领导小组关于认真做好青海玉树抗震救灾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精神。  相似文献   

5.
《中国监察》2008,(14):10-10
中央纪委、监察部7月8日在京召开纪检监察系统抗震救灾先进事迹报告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出席报告会并讲话。他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在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大力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以抗震救灾英模为榜样,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不断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6.
《江淮法治》2008,(12):4-5
中央政法委员会要求全力以赴做好抗震救灾和社会稳定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5月23日下午召开会议.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继续做好抗震救灾工作的一系列部署和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研究部署政法系统抗震救灾和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会议强调,全国政法机关和广大干警要继续把抗震救灾作为义不容辞的重大政治责任,继续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能打硬仗的优良作风,积极主动地做好抗震救灾和维护礼会稳定的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7.
张婷舒 《中国监察》2008,(13):64-64
《中国监察》第11期、第12期连续两期拿出巨大篇幅,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地对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工作进行深入报道。这组报道既有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在抗震救灾第一线指挥救灾纪略,又有全军和武警部队十万官兵参加抗震救灾的全景扫描;既有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迅速行动投身抗震救灾工作的纪实,又有广大纪检监察干部抗震救灾的群英谱;既有富有冲击力和感染力的图片报道,  相似文献   

8.
《中国监狱学刊》2008,(3):F0002-F0002
5月25日至26日,司法部部长、部抗震救灾领导小组组长吴爱英和部党组成员、中纪委驻司法部纪检组组长岳宣义赶赴四川灾区,看望慰问连续奋战在抗震救灾一线的广大司法行政干警和法律服务工作者,指导抗震救灾工作。吴爱英一行先后深入都江堰市司法局、都江堰市浦阳镇司法所、新源监狱、德阳市司法局、德阳监狱指导抗震救灾工作。  相似文献   

9.
张由涛 《中国监察》2008,(14):46-46
危急显本色,患难见真情。在抗震救灾这场严峻斗争中,灾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视灾情如命令、视时间如生命,把抗震救灾作为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全力以赴、奋不顾身地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中,一方面带领群众抗震救灾,一方面认真履行纪检监察职责,用满腔热忱和扎实工作践行了“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的要求,充分展现了纪检监察干部可亲、可信、可敬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10.
陈英凤 《江淮法治》2010,(17):38-38
据说,某地为推广抗震救灾歌曲、弘扬抗震救灾精神以及表达本地人民对援建的感恩之情,将本地所有手机、座机、大灵通和小灵通用户的彩铃和炫铃音陆续更换为指定的抗震救灾曲目。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该不该弘扬?该!人民对援建的感恩之情该不该表达?该!但是,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和表达感恩之情,却不该以强制更换用户的彩铃和炫铃音的方式进行。因为“我的彩铃谁做主”不仅关乎法治社会下政府权力的边界,更关系个人权利的保护与私人空间的自治。  相似文献   

11.
《人民调解》2008,(10):4-5
据9月3日《法制日报》记者柴黎报道:司法部今天在京召开全国司法行政系统抗震救灾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暨先进事迹报告电视电话会议。司法部党组书记、部长吴爱英和部党组成员出席会议并为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代表颁奖。吴爱英在讲话中强调.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和广大司法行政干警、法律服务工作者,要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扎实做好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为夺取抗震救灾斗争全面胜利作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12.
《中国监察》2009,(1):46-46
四川省把抗震救灾作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第一课堂,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抗震救灾的思路和行动,积极推进科学廉洁救灾。  相似文献   

13.
方兴 《中国监察》2008,(14):26-26
近日,国家审计署发布了汶川地震抗震救灾资金物资审计情况公告,曝光了3起违规违法案件。其中既有擅用捐赠资金以权谋私的,也有挪用“抗震救灾特别费”为本单位职工谋利的,还有利用手机短信骗取赈灾募捐款的。这些问题的出现,为我们加强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的监管敲响了警钟。  相似文献   

14.
李晓珍 《中国监察》2008,(14):17-17
6月30日,在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座谈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是我们党和军队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这是对抗震救灾精神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的精辟揭示,也是对四川汶川大地震以来全国抗震救灾伟大实践的深刻总结。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4月19日出席中央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监督检查领导小组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精神,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加强中央关于青海玉树抗震救灾决策部署落实情况和资金物资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工作,为夺取抗震救灾胜利提供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6.
《中国监察》2008,(12):9-9
5月31日,中央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监督检查领导小组副组长马馼带领专项检查组抵达四川省成都市,会同审计署审计长、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监督检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刘家义,听取了四川省有关部门对抗震救灾款物管理使用监督检查情况的汇报,研究确定了检查工作方案,  相似文献   

17.
《中国监察》2009,(7):F0002-F0002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河南省对口支援四川省江油市震后恢复重建工作。为加强对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的监管,河南省各级成立了由纪检监察机关牵头的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监督检查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紧紧抓住资金和物资的接收,拨付、管理和使用等关键环节,多次组织人员到抗震救灾款物保管单位及援建一线进行监督检查,  相似文献   

18.
邵志强 《中国监察》2009,(11):24-24
震惊世界的汶川特大地震已经过去一年了。这一年里,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以惊人的意志、勇气和力量,组织开展了我国历史上救援速度最快、动员范围最广、投入力量最大的一场抗震救灾斗争。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抗震救灾斗争中,全国人民用理想凝聚力量,用信念铸就坚强,用真情凝结关爱,培育和弘扬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成为党和人民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  相似文献   

19.
5月12日,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按照省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统一部署,省人大常委会及机关加强领导,全力以赴,迅速行动起来。在组织做好相关震后防范工作的同时,积极支援灾区,开展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为我省抗震救灾工作的全面胜利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20.
电话举报揪出一贪院长“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灾区广大干部群众发扬万众一心、不屈不挠、友爱互助、自强不息的抗震救灾精神,积极投入到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英雄模范。但是,在大灾面前,虽有大爱,却也总有那么极个别的想趁机发“国难”财的龌龊小人。为严肃抗震救灾纪律,尽快恢复生产、重建家园,从中央到省、市、县都层层制定了诸多纪律规定和制度规定,加强了对抗震救灾款物的管理和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