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实现中国梦的途径,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此必须处理好人类文明发展规律性与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关系,做到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相统一,遵循历史唯物主义揭示的客观规律,走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过去我们不仅误解了普遍规律,而且忽视了价值理想。人的彻底解放就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价值理想。制度的价值的外化、价值的躯壳,是实行价值理想的保障;而价值是制度的灵魂。价值理想是一以贯之的,始终有效的,便于检验的,既难以空谈和忽悠,也不会搞成空想误导实践。实现中国梦,必须始终坚持、更加突出社会主义的价值理想。这既是充分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而且也应该成为中华民族对世界的重大贡献,我们应该有这样的价值自信。  相似文献   

2.
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的深刻含义,就是要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实现中国梦统一起来;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的深刻含义,就是要弘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和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的深刻含义,就是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来凝聚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和平发展的深刻含义,就是中国通过争取和平环境发展自己,然后以自身的发展来维护和平。  相似文献   

3.
蔡威 《前进论坛》2013,(8):23-24
实现国人期待的"中国梦",就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农工党上海市委会将坚持用"中国梦"团结凝聚广大上海市农工党党员,坚持用"中国梦"不断凝聚共识、增进共识、坚定共识,引导广大党  相似文献   

4.
中国之治顺应了"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时代主题,体现了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中国之治的稳定性与可靠保障源于多方面因素,如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扎根中国实际、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勇于自我革新、从严治党管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等。为此,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加强制度创新,切实把我国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等等。  相似文献   

5.
加强中国特色经济学的意识形态建设,有利于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有利于敏锐地把握新时期经济学意识形态斗争的新特点;有利于打胜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这场硬仗;有利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人类社会前所未有的崭新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6.
探讨和梳理"中国梦"的青年向度,是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的从事者和研究者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青年"中国梦"的形成,紧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民族理想,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青年"中国梦"的践行,寓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之中,既饱蘸一腔热情、热血,又充满干劲、冲劲;青年"中国梦"的实现,筑基于每个人的奋斗汗水之上。在对青年"中国梦"的形成、践行和实现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基础上,推动"中国梦"融入青年文化,成为青年文化的主题,是"中国梦"思想引领青年的必由之路。青年面对"中国梦"的行为取向也是青年研究必须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实现"中国梦"的过程必定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挑战的伟大进程,作为最直接和主要的公共力量的政府必须发挥重要的保障和推动作用。管理型政府模式被证明难以很好地担当实现"中国梦"的重任,政府要保障和推进"中国梦"的实现,必须实现自我转型,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实现了伦理价值重塑、治权共享、服务导向和实质公共性的服务型政府将在服务支撑、价值输出、社会协调和制度供给等方面为实现"中国梦"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从坚持人民性与"中国梦"人本立场统一中形成新文化思想价值维度,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发展创新统一中形成新文化思想历史维度,世界文化交流与增进共识中形成新文化思想开放维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提高中华民族文明素质统一中形成新文化思想实践维度,四维度逻辑序列清晰,有机结合,成为一体,充分体现其新文化思想形成的逻辑性和科学性,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从坚持人民性与"中国梦"人本立场统一中形成新文化思想价值维度,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发展创新统一中形成新文化思想历史维度,世界文化交流与增进共识中形成新文化思想开放维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提高中华民族文明素质统一中形成新文化思想实践维度,四维度逻辑序列清晰,有机结合,成为一体,充分体现其新文化思想形成的逻辑性和科学性,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0.
"中国梦"的生成可从历史沉淀、理论依据、现实场域、文化基因和意识形态五个维度进行考察。"中国梦"的生成深受历史的纠缠,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贯穿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的具体表达,"中国梦"受到社会存在的制约,是对人及其生活实践的重视;"中国梦"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的概括和凝炼,回应了中国现实问题;"中国梦"是"梦"文化在当代中国的新诠释,能更大程度地达到"形而下"的物质期盼和"形而上"的理想追求的结合;"中国梦"话语体系的背后,折射着执政态度与执政理念,以期在国际上搭设合作对话的平台,在国内凝聚话语共识。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中国梦发展战略与党的群众路线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实现中国梦必须要走群众路线;中国共产党坚持走群众路线,其重要的目标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一、中国梦的内涵和群众路线的本质要求相一致;二、中国梦的实现目标与群众路线的价值追求相一致;三、中国梦的实现主体决定了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四、中国梦实现是群众路线提出的直接动因;五、中国梦的最终实现需要党以创新的精神贯彻群众路线。  相似文献   

12.
<正>"筑我中国梦,风好正扬帆"。2014年,是农工党开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的开局谋篇之年,农工党把开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以"农工党30条"为指引,以"中国梦·农工情"为主题,紧紧围绕"健康中国"和"美丽中国"两条主线,凝聚共识,奋发有为,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贯穿于思想、理论、组织、制度、作风建设和参政议政、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3.
"中国梦"本身逻辑体系极为严密,不仅涵盖了价值同一性的人本指向,强调了国家目标和目标要素之间的内部贯通,也强调了梦想的包容性及创建和谐世界的愿景。在"中国梦"实现进程中,不仅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还要提升生产力整体发展效能,强化法治建设,凝聚中国力量,早日圆梦。  相似文献   

14.
政治认同是社会成员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对所属政治体系产生的一种同向性的情感和支持行为的有机统一。对于急剧变革的当代中国而言,政治认同具有特殊的意义。"中国梦"作为当前党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执政理念,与政治认同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中国梦"是形成政治认同的基础和条件,政治认同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动力和保障。当前在"中国梦"的背景下,必须不断加强政治认同的构建,使广大人民群众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从而唤起人们对"中国梦"的高度认同和积极参与,助推"中国梦"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5.
"中国梦"是具有内在张力结构的理论体系,从内涵上,"中国梦"的主体定位与本体定位都统一于人民群众,"中国梦"实现了情感理想与理性认识的统一。从特征上,"中国梦"实现了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民族性与开放性的统一;从功能上,"中国梦"实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中国梦"的内涵、特征以及功能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脉相承性,体现了唯物史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它具有六个基本特征:指导思想上,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前提下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结合中国国情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及其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领导和依靠力量上,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前提下不断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工农联盟,通过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扩大社会主义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政治制度上,在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的前提下努力拓展各种政治参与渠道,不断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推进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经济制度上,在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和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方向的前提下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效率和物质文明;分配制度与价值目标上,在坚持按劳分配主体地位的前提下不断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社会公正、社会和谐;精神文化上,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准确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对于继续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人为主义之本,社会主义是一种价值,是价值基础上思潮、运动和制度的统一;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价值的"回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是一种价值,是旗帜引领下道路、理论和制度的一体。我们要努力实现全社会的价值自觉,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8.
闫莉 《理论月刊》2014,(1):30-33
"中国梦"的主旨内容和目标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它的提出符合我国基础国情,契合人民群众的根本需要,凝聚了社会共识,激发了创造活力,具有客观历史必然性。"中国梦"具有丰富的内涵,体现为理想与现实、国家与个人、民族与世界的统一,从而得出实现"中国梦"的应然路径,即"把中国梦付诸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寻找中国梦与中国力量的共同支点"和"把中国梦与中国精神相融合"。厘清"中国梦"生成的逻辑、精神实质及其实现路径,对于引导民众正确理解中国梦内涵本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当代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是一种现实制度,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深刻体现了科学主义价值理想,是现实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必须坚持的最本元的核心价值观。贯彻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构建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价值体系,就必须遵循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逻辑,将自由民主、公正共富和新集体主义等置于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关键地位。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程的全部主题线索。在人学理论之本质规定上,人的本质、人的需要、人的价值、人的发展是"中国化"的首要前提,其贯穿于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历史进程;在人学理论中国化之逻辑形态上,须把握"人学理论"与"发展历程"的历史脉动、逻辑联动、现实张力与理论活力"四大关系";在人学理论中国化之现实发展进态上,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中坚持利民为民的发展指向、彰显以人为本的价值旨趣、筑牢增民福祉的途径保障、提升现代之人的精神涵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四个自信",是创造发展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价值实践旨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