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国政协特邀委员、中国首善陈光标表示,贫困人家的孩子根本上不起大学。他为此建议名牌大学的思想应再解放一点。富人的子女要读这些名牌大学,差一点分都可以收,但要高额收费。然后把这些富人掏出来的钱,用来帮助穷人的孩子上大学,最终实现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2.
正为防止穷人偷窃富人的东西,秘鲁首都利马的一道高墙将穷人区和富人区隔开。图为穷人区的孩子张望墙那边的世界。  相似文献   

3.
相比之下,亚洲学生的高考负担就重多了。在日本,上大学不难,但是上好大学却很难。日本人特别看重名牌大学学历。  相似文献   

4.
近日,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周刊公布最新的全球大学排名。每年类似的大学排行榜,都会吸引家长、学生和媒体的关注。一些国内的名牌大学似乎也特别在意。不能说西方的指标体系不好。它们的确有一套具体标准,比如SCI、IEEE等各类论文数量,论文"影响因子"等等。但是,一流大学是靠论文堆积成的吗?如果北大、清华等只盯着这些"硬杠杠",一味地学欧仿  相似文献   

5.
最近在网上看到两条新闻,一条是“贫困男子跳江救起3名女孩拒绝酬谢”,另外一条是“贫困大学生冰窟救人”。好了,光是这个标题就让人感到不舒服,救孩子本来是好事,却被编者用贫困作为人的定语使之低人一等。救人跟贫困有什么联系?如果跳进河里救人的是个富人或者是一个中产阶级的人,编者会不会加上“富人”或者“富裕家庭的人”呢?贫困学生和富裕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不应该去区分这种差别。我们还常常看到新闻中讲到大学中贫困学生的事情,社会上的贫富差距已经严重地冲击着校园,对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产生着巨大的负面影响,也阻隔…  相似文献   

6.
虽然在过去十多年里,考取大学在中国成为一件越来越轻松的事情,一些大学校长甚至担心生源危机的到来,可这并不意味着进入名牌大学的机会会继续提高。  相似文献   

7.
谈到美国的高等教育,人们一定首先会想起那些闻名遐迩的名牌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等。但这次在美国考察高等教育,一所看上去极为平常的大学——安提亚克大学,却给笔者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她以70余年来始终不渝地坚持合作教育而享誉全美。  相似文献   

8.
张鹏 《求贤》2010,(12):47-47
乔治王巧克力公司是久负盛名的跨国企业.登陆中国后.公开向社会招聘员工.顿时应者云集.其中不乏清华、复旦等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但录用的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竟是一所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大学的学生。  相似文献   

9.
楚清 《党建文汇》2002,(8):24-24
北京有个“宏志班”,“宏志班”的孩子爱流泪,是因为他们穷吗?不!是因为他们感受的东西比别人更多。有句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宏志班”的每一个孩子都在自强不息,都在奋发向上。“宏志班”的孩子100%都考上了大学,85%以上进入重点大学。“宏志班”的孩子走向了清华、北大和国外……这是为什么?本版选编的文章的作者都是“宏志班”的学生,读着这些特困家庭孩子们自身的经历和感受,相信读者会找到相应的答案。  相似文献   

10.
2014年,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克迪(Thomas Piketty)的新著《21世纪资本论》(Capitalinthe Twenty—First Century)一经出版便引起强烈关注,成为了本年度全美畅销书。作者指出,近几十年来世界的贫富差距正在严重恶化,而且据预测将会继续恶化下去。当前的美国正在走向一个富人主导的社会,而且这些富人的财富许多源自遗产继承,而非工作。美国现有社会制度只会让富人更富,穷人更穷。  相似文献   

11.
声音     
搞了房地产就不想再搞其他行业了。——内蒙古包头一位房地产开发商称开发一个项目除去成本净赚2亿 有的富人到国外臭显摆自己多有钱,明星们穿昂贵的美衣华服,为什么不能少浪费这些钱,多建点坚固的学校?——冯小刚炮轰富人  相似文献   

12.
李婧 《学习月刊》2012,(1):41-42
一、被误解了的"贵族精神"如今,中华神州富人遍地,很多富裕起来了的暴发户想方设法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英国上贵族学校,希望他们毕业后可以成为贵族。但当他们发现即使是英国最好的贵族学校——伊顿公学的学生,睡硬板床,吃粗茶淡饭,  相似文献   

13.
在城市化大背景下,脱离农业生产的乡村富人为什么会回村参与基层治理?基于洪村的个案表明,富人治村的出现,是经济资本扩大后的乡村富人为谋求社会地位的提升使然。富人治村实现后,洪村"面子"文化推动了对乡村富人社会地位的认可,乡村富人的社会行动也继续强化公共领域的公益倾向。洪村富人治村的实践说明,在分化日益加剧的洪村,乡村的"面子"文化中存在着一种对乡村富人道德期待的非正式规范,是引发富人治村的另一种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4.
《共产党人》2012,(Z1):117
在宁夏,许多边远地区的孩引门,因为家境贫寒,尽管考上大学也因无钱读书而放弃上大学的机会,看到这一幕,陈逢干的心很沉重,仿佛看到自己童年也因无钱辍学的影子。"一定要让这些孩子读上大学!"2005年,陈逢干出资成立的"宁夏陈逢干大学生助学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资助那些宁夏籍的,  相似文献   

15.
在汶川大地震这场灾难中,许多孩子失去亲人,成了孤儿.如何给这些可爱又可怜的孩子一个健康成长的生活环境,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地震发生后不久,一位姓林的先生给本刊打来电话,咨询收养孤儿的程序.他是私营企业主,妻子是大学教师,经济状况很不错.夫妻二人都四十多岁了,有一个在国外上大学的女儿.他们希望收养一个"地震孤儿".  相似文献   

16.
在这里,把镜头对准那些被许多外在表象掩盖住的几种特殊的心态。因为,正确地把握分析这些心态,并且从个人、学校、社会各方面寻找原因,这对更好地贯彻“因才施教”的原则,更有效地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恐怕是不无裨益的。心态:一份无奈、一番挣扎、一丝迷惘师范专科学校——这一介于大学与中学之间的特殊层次,使得一些师专生比起名牌大学的天之娇子们,心灵的画布上要涂抹上更多的杂色,粗略归纳一下,大致有以下几种类:  相似文献   

17.
《理论与当代》2012,(8):59-59
孙颥在6月15日的《联合时报》上撰文指出:建议改革现行高考制度。他说,有一位教育考试院的朋友,向我介绍过高考考卷设计基本思路。考卷中百分之五十到六十的题目属于基础分,考基本知识;有约百分之三十的题目,属于提高分,能够回答这部分内容的考生,有希望进入本科大学;最后百分之十左右的题目,属于难题了,这是为想进重点大学特别是名牌大学的考生设计的。  相似文献   

18.
《理论与当代》2013,(5):56-57
张敬伟在3月4日的《羊城晚报》上撰文指出:杭州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是中国首富,作为人大代表,他在"两会"前坦承,自己因商务和孩子在美就学而拥有美国绿卡,但他和家人已全部注销美国绿卡,今后也不会移民。中国富人和名人移民海外,并不稀奇。但是作为人大代表和政  相似文献   

19.
事业成功人士的思维与老百姓有很多差异,也因为这些思维差异,大多数老百姓一直富不起来。如果我们能学习富人的思维方式并落实在行动上,就可以走上自己的创富路。  相似文献   

20.
邵衡宁 《党课》2014,(8):91-93
我十几年以孩子为重心的生活,随着孩子到大学报到,戛然而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