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巡视工作的性质对巡视干部队伍素质提出了较高的求。目前巡视干部队伍还存在责任意识不足、素质参差不齐、缺乏有效激励机制、权力行使缺乏有效监督等问题,不适应巡视工作的求。为此,必须加强巡视干部队伍建设,强化责任意识,提高巡视干部的素质;健全巡视制度,增强激励机制的有效性;强化巡视监督力度,提高巡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
全面从严治党要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有效推进制度治党,既要有完善的党内法规制度,又要增强制度意识。增强领导干部的制度意识,有助于在全党范围内形成尊崇制度的氛围,破除党内"潜规则"、彰显党内"显规则",提高领导干部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自觉性。仍存在部分领导干部制度意识薄弱的原因主要有:党的制度建设长期发展中对党内法规制度的执行力度不够;官本位文化、权力至上、人情关系等的消极影响;西方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少数领导干部理想信念不坚定,等等。增强领导干部制度意识,要严格党内法规制度执行,为增强领导干部的制度意识提供制度基础;要加强党内政治生活和政治文化建设;要提高政治鉴别力,为领导干部筑牢思想防线;要坚定理想信念,为增强领导干部的制度意识夯实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反腐倡廉制度执行中存在的六个主要问题,剖析了制度执行不力的四个方面原因,探讨了提升制度执行力的五点对策措施:强化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建设,强化领导干部亲自带头执行维护制度机制,强化依法行政和责任意识,强化制度执行文化建设,深化八个方面的改革,破除制度执行的瓶颈,提升制度执行的合力。  相似文献   

4.
通过无记名问卷调查和座谈会等形式,对安徽省80位乡镇党委书记,就提高乡镇领导干部执行力问题进行专题调查研究。乡镇领导干部执行力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低效执行、被动执行、隐性不作为、虚假执行、歪曲执行、机械执行等。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乡镇管理体制问题、政策制度不合理、执行中缺少良好的方法、作风不良、忽视检查监督等。提高我省乡镇领导干部执行力,必须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提高乡镇领导干部素质和能力,创新乡镇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机制,加强乡镇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强化乡镇领导干部的执行意识。  相似文献   

5.
提高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是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加强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当前正在全党县以上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开展的“三讲”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为了解决领导干部在党性党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全面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为了全面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当前特别需要大力增强宗旨意识、规范意识和责任意识。一、大力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惟一宗旨,树立起坚定的宗旨意识,是对党员干部基本的素质要求。努力实现这个宗旨,是我…  相似文献   

6.
当前,面对21世纪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对各级领导干部素质提出的新要求,认真探索如何从制度上、机制上进一步端正学风,强化领导干部的理论学习,巩固、发展学习成果,确保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进入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是提高领导干部素质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一、正确评价当前领导干部理论学习现状党的十四大以来,漳州市各级党委更加重视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理论学习。各级党委中心组率先垂范,坚持领导带头、增强学习意识、大局意识、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切实加强自身理论学习,  相似文献   

7.
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提高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重要方面。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就有什么样的工作绩效。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在强化敬业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表率意识上下功夫。一要强化敬业意识。敬业意识是做好本职工作的根本要求,是取得政绩的前提和保证。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如果缺乏敬业精神,对本职工作心猿意马,敷衍了事,甚至出现失职、渎职问题,就会妨碍国家事业建设的顺利推进,损害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因此,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强化敬业意识,时刻牢记肩上的重任,以求实为本,以落实为责,自觉地在本职…  相似文献   

8.
《实践》2015,(6)
<正>新常态下,领导干部要不断增强责任意识、法治意识、保密意识,提高学习能力、协调能力、办事能力和自律能力,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新的贡献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新的贡献,是我们每位领导干部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在新常态下,领导干部要不断增强三个意识,提高四种能力,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三个意识。一是责任意识。干部的责任意识直接关  相似文献   

9.
强化党内监督关键是要提升党内监督的科学有效性。要从权力控制角度、职能界定角度和政治文化角度科学全面的认识党内监督,强化监督意识、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将对科学决策的监督、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和对党规党纪执行情况的监督作为党内监督重点,着力提高党内监督制度体系的可执行性,充分发挥监督主体的作用,同时注意党内监督效能实现的保障性要素建设,发挥党内核心价值的引领作用,强调制度建设与组织建设同步推进,健全党内监督考核评价体系,切实提升党内监督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0.
党员领导干部的道德责任是基于党政领导干部身份角色的一种道德责任形态,它是政治责任和法律责任的道德基础。这种道德责任应当具有先进性、自觉性、公共性、政治性和契约性等特点。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的道德责任建设已经成为一项紧迫的时代性课题。提高党员领导干部道德责任素质既要从客观上强化制度、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建设,又需要从主观上强化党员干部的自我修养,增强道德责任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