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家老院子的情思□段振荣1998年2月19日,是一代伟人邓小平同志逝世一周年纪念日。是日上午,小平同志的故居邓家老院子人山人海,广安地区各界群众与来自祖国各地的群众、世界一些国家的友人隆重集会,纪念敬爱的邓小平同志逝世一周年。故居门前,由江泽民同志亲...  相似文献   

2.
孙中山(1866—1925年)的故乡广东省中山市,地处四季常青的珠江三角洲,从广州驱车南行86公里便可到达。对这位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我始终满怀崇敬之情。从上世纪80年代初至今,我曾多次到中山市参观访问。今年适逢孙中山诞辰140周年,我再一次踏上这令人向往的地方。国父之家孙中山诞生和度过童年的翠亨村,位于中山市区东南29公里处。这里丘陵起伏,苍翠环绕,景色十分秀丽。从远处望去,在一片绿荫的映衬下,一幢赭红色的小楼,格外引人注目,那就是孙中山的故居。故居是一座砖木结构的两层楼房,共有六个房间。门前挂着孙中山亲笔书写的一幅楹联…  相似文献   

3.
伟人故里行     
巴山苍苍 ,蜀水泱泱 ,怀着对一代伟人邓小平的无限景仰 ,揣着对伟人故里的崇敬之情 ,四川省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熊树林同志和局党组全体成员率局机关干部职工 80人 ,与小平同志的胞弟、我局退休干部邓先清同志一道 ,于 7月 2 8日前往广安参观学习。“那就是邓家老院子” ,顺着解说员的指向 ,一座普通的川东农家三合院跃入眼帘。走近一抬头 ,江泽民同志手书的“邓小平同志故居”镏金大字赫然挂在正堂屋门前上方。不大的院落 ,简朴的陈设 ,故居的每一物、每一景 ,无不勾起我们对伟人的无限怀念。在小平出生的老式木床前 ,大家驻…  相似文献   

4.
程明  婧红 《现代人事》2000,(3):41-41
邓小平旧居在四川广安协兴镇牌坊村,是一处坐东朝西的三合院式的建筑,青石地板,约两个篮球场大。邓小平旧居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游人前来参观,无数游人都被旧居的楹联所慑服。正东房门前挂着四川著名作家马识途于1983年撰写的楹联:  相似文献   

5.
小平故里行     
中央党校组织的社会调研活动的第一站是四川广安,到世纪伟人邓小平的故里———协兴镇参观游览、接受教育。邓小平故里位于广安市佛手风景区附近,这里山峦起伏,沟谷纵横,风景秀丽。时值隆冬季节,但满山遍野的绿树、翠竹仍充满了生机。为了表达对邓小平同志的无限怀念之情,四川省委、省政府于 2001 年 6 月批准设立了面积达29.91平方公里的邓小平故居保护区,其核心区为现已建成的邓小平故里。邓小平同志故居等多处邓小平童年及青少年时期的活动场所都进行了修缮、恢复,园内 500 多万株植物郁郁葱葱、井然有序。据说,修缮小平故里的消息曾…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有一座全国保存最完好的县级官署衙门,始建于元朝大德八年,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人称“一座内乡衙,半部官文化”。县衙内的主要建筑物门前都挂有楹联。这些楹联对仗工整,笔法遒劲。大多数是为官从政、为人处事的自勉警世之言,含义深远,发人深省,字里行间折射出官员的品德修养,即使今天读来.仍然不失启迪、警示、教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林仕谋 《传承》2012,(15):56-63
楹联文化源远流长。楹联既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文艺形式,它又能熔思想性、知识性、文学性、趣味性于-一炉,雅俗共赏,为群众所喜闻乐道。本文仅从浩如烟海的楹联中,遴选出部分与党史文化发展历程有着息息相关的妙联佳作,并着重从这些妙联佳作的撰写和艺术鉴赏方面,作挂一漏万的诠释,从而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所走过的足迹。本文的另一目的是,在诠释鉴赏楹联文化中,尽量围绕这些妙联佳作的作者,写作背景,以及联语的意境、典故、轶闻等,从另一个侧面折射出我们党所领导的革命斗争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工作中所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铁树开花长联成趣──游小平故居记冯树鉴四川省广安易协兴镇牌坊村是邓小平同志的故乡,走入那郁郁葱葱的林荫小道,小平故居屋前闻名遐迩的铁树在向我们招手。这株铁树,继十年连续开花后,去年春天再放奇葩,令中外游人大饱眼福。它高近两米,干头古朴遒劲,枝叶终年葱...  相似文献   

9.
而今,古典诗联辞赋,早就被边缘化,丢到犄角旮旯了;“楹联论世”,莫不是痴人说梦?再者,杂文家激浊扬清,抨击世事,尚属本分,弄楹联对对子,能玩出什么动静?  相似文献   

10.
《传承》2015,(10)
广西钦州市大芦村有"广西楹联第一村"的称号,当地居民以劳氏为主,其古建筑群内保存有三百余副明清时期创作的楹联,对这些楹联按照其创作目的和手法分为写景状物联、抒情寄怀联、叙事述史联、格言哲理联和技巧妙趣联五类进行整理,是比较合理的一种分类方式,这也有利于对其内涵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1998年2月13日下午,新华社记者刘前刚、杨力轻轻推开了唐伦辉的家门。房中的唐伦辉正全神贯注地为江泽民总书记亲笔题写的“邓小平同志故居”匾牌最后一个字描金,记者迅速地按动快门,拍下了这动人的镜头。2月19日,是一代伟人邓小平逝世一周年的纪念日,新华...  相似文献   

12.
社稷,这个古老而又有生命力的名词,目前在眼花缭乱的影剧院视屏幕上,不时撞击人们的眼帘和耳膜。享有“西湖三杰”之一的于谦故居里,有一副“重社稷、保社稷,百代馨香惠社稷;咏石灰,赞石灰,一生清白胜石灰”的楹联。那么,社稷为什么代表国家呢?  相似文献   

13.
在徽州(今黄山市)富足瑰丽的人文景观中,那些产生于明清时期至民国初年的旧式楹联遍及古徽境域的民宅园林、祠堂庙宇、古迹名胜与亭台楼阁之中,时至今日依然随处可见。它们或取瓷、石、铁为材料镶嵌人弧面与平面长木条中,或用墨、漆书写在绢布宣纸等物料上.其字体凡隶正篆草均有,其联文及书法作品大多出自徽籍人士之手,亦有属外省人士居留或客访徽州时所题写,这批数量可观、精美难得的联作珍品使得黄山地区人文景观更加熠熠生辉。楹联,这种在六朝律赋和唐代律诗基础上首创的相对独立的文学样式,是中国独特方块字及其书法艺术同丰…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故居位于广安城中心北面7公里外的协兴镇牌坊村。该镇面积40平方公里,人口3.3万余人,系四川省100个重点小城镇走农村现代化、城市化道路的试点镇之一。乘车从广安城出发,十多分钟后,汽车拐进柏油路旁边的一条长约300米的水泥公路,便隐约可见小平同志的故居了。  相似文献   

15.
目前,达州市聋人协会的聋人朋友赴四川广安开展了红色旅游活动。此次活动是由市残联、市聋人协会共同组织。参加活动的聋人们异常兴奋,纷纷用手语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在邓小平故里,聋人朋友们瞻仰了邓小平的故居,并参观了华蓥山游击队红色旅游遗址。  相似文献   

16.
《中国妇运》2002,(10):19-19
8月22日是邓小平同志诞辰98周年纪念日,妇联系统“我为小平故里植棵树”活动启动暨全国“三八绿色工程”示范基地揭牌仪式在小平同志的故乡——四川省广安市邓小平故居保护区隆重举行。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沈淑济出席了活动仪式。  相似文献   

17.
近查赣县北部重镇湖江夏府村戚氏家谱,发现了孙中山为夏府戚氏祠堂———聚顺堂题写的楹联。查诸有关孙中山的文集,未发现有此楹联的记载,系佚联。  相似文献   

18.
从古未有别创一格──昆明大观楼长联赏析马树国对联本是一种应用文体,然而我总是拿着它当诗读,不知是古典诗歌中常常有文辞瑰丽的偶句出现,还是楹联作者往往是将自己的作品融进了蓊郁的诗意,也许这两方面因素都有?鲁迅评《史记》,说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相似文献   

19.
1977年5月,邓小平同志复出,举国欢腾。原北京卫戍区副司令员张西帆同志为表达衷心拥戴和无比欣幸之情,同时也为痛斥党内极少数人阻挠小平同志进入中央政治局主持工作,挥毫书就楹联一副。消息传出,引起异乎寻常热烈而广泛的反响,各界人士、名流竞相题跋,道出了亿万人民共同的心声,一时传为佳话。本期特刊出有关此一壮举的采访记,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四川广安旧居有一副500字长联,上联的前四句“小事宏观,大事微观,成事纵横观,败事主客观”,做为领导干部的思维方式,十分恰当。我反复研读,心胸豁然开朗,试诠释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