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3月20日 伊拉克当地时间5时30分左右,伊首都巴格达、南部城市巴士拉等城市遭到美军第一轮导弹袭击。美军此次代号为“斩首”行动的空袭拉开了伊拉克战争的序幕。 6时15分(华盛顿时间19日晚22时15分)布什在白宫发表电视讲话,宣布美国和盟国对伊拉克的战争正式开始。 8时35分,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发表电视讲话,猛烈抨击美国的侵略行为,号召伊拉克人民抗击美  相似文献   

2.
华庥 《瞭望》1996,(38)
这些天,美国导弹袭击伊拉克(美谥之为“惩罚”),闹得全球风雨。 美国大选四年一度。大选临近,竞选双方互相攻讦,无所不用其极。外交经常成为大选赛场中攻打对方的牌。“惩罚”伊拉克就是美国外交事务受制于国内党争的宿疾的又一次大发作。通常说“外交是内政的继续”,是指外交一般要服从国内政治和国家利益的要求。但,这句话在美国已经变形,变成“外交是党争的继续”。不仅大规模袭击伊拉克如此,美国对待其他国际事务,如波黑战争、对华政策等,都曾经成为党争中的筹码。 共和党和民主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都刚刚开过。多尔和克林顿正式摆开争夺总统宝座大战的架势。多尔在内政外交多方面找岔儿,  相似文献   

3.
美国9月3日在联合国安理会散发了一份有关解决伊拉克问题的“新决议草案”。“新草案”要求安理会授权建立一支由美国将领担任总司令、接受美国“统一”指挥的“多国部队”,接替美英联军在伊拉克的军事“负担”,并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持伊拉克的安全与稳定。“新草案”还呼吁联合国各成员国为解决伊拉克问题提供各种支持。美国的“新草案”牵动了各大国的神经,各大国纷纷以不同方式表示自己的立场。美国的两大盟友法国  相似文献   

4.
《瞭望》2003,(48)
事件美国总统布什21日正式结束了对英国为期3天的国事访问。布什此行是20多年来美国总统首次对英国进行的国事访问。访英期间,布什与布莱尔重点就伊拉克局势、打击恐怖主义和谋求国际支持等问题进行了磋商。日本防卫厅22日首次制订并公布了日本自卫队“部队行动基准”,以便对派遣到伊拉克执行任务的自  相似文献   

5.
美国对伊拉克政策的调整能走多远及效果如何,仍面临不少变数近来伊拉克问题急剧升温,美国的伊拉克政策走向备受高度关注。这是因为,一是共和党输掉了中期选举,表明布什政府的伊拉克政策“公决”失败。拉姆斯菲尔德和博尔顿两个“鹰派”头面人物随后被解职,代表两党的“伊拉克研究小组”12月6日提交政策建议报  相似文献   

6.
张刚 《瞭望》2006,(13)
伊拉克战争已爆发3周年,而伊拉克离美国最初宣扬的建立中东国家“民主样板”的目标却仍相去甚远 3月20日当天,伊拉克境内的暴力袭击事件造成十多人死伤。这在伊拉克3 年来已是平常事,因此也就没有丝毫“纪念日”的气氛。反倒是美国和一些欧洲国家的民众连日来不断举行游行示威,谴责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要求外国军队立即撤出伊拉克。阿拉维,这位伊拉克前临时政府总理  相似文献   

7.
美英战机 2月 16日突袭巴格达,这是自 1998年 12月以来美英首次袭击“禁飞区”以外地区,也是美国新总统布什上台以来对伊拉克采取的第一次重大军事行动。   分析人士认为,美英对伊拉克的这次军事打击是在伊拉克逐步加大反“禁飞区”和反制裁力度,国内国际形势趋于好转,以及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即将访问中东的背景下发生的。美英此刻袭击伊拉克,目的就是要表明美国新政府的强硬立场,打击伊拉克的“气焰”,并试图通过这次军事打击来警告那些同情和支持伊拉克的国家。   布什上台还不到一个月就迫不及待地对伊拉克“禁飞区”以外目标…  相似文献   

8.
美国总统布什10月16日正式签署了美国国会上周通过的授权总统对伊拉克使用武力的决议,随着国会的授权,布什政府预计不久就将正式向联合国安理会提交对伊新决议草案,与此同时,各国要求政治解决伊拉克问题的呼声也日益高涨。从16日开始,安理会就伊拉克问题举行为期两天的公开辩论,绝大多数国家主张在联合国框架内政治解决伊拉克危机。有关各方在联合国内围绕如何解决伊拉克危机展开的争论将随着美国新决议草案的正式提交而进入最后阶段。  相似文献   

9.
刘顺 《瞭望》2002,(Z1)
随着阿富汗战争基本结 束,种种迹象表明,美 国已把下一步打击恐怖主义的矛头对准了伊拉克,布什总统在1月底发表的国情咨文中更是把伊拉克列入“邪恶轴心”。据悉,美国政府已经决定对伊拉克采取军事行动,并制订了对伊动武计划。目前美国军事打击伊拉克只是个时间问题,用美国中东特使的话说,现在对美国来说不是“是否”而是“何时”对伊动武。 据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日前披露,美国国防部的军事策划人员已向美国总统布什提交  相似文献   

10.
近一段时间,关于美国要军事打击伊拉克一事,国际社会出现了强烈的反对声音。一些国际组织及国家领导人纷纷发表声明,表示反对美国对伊拉克使用武力。国际社会为什么反对美国对伊拉克动武,这种反对是否会阻止美国“倒萨”的军事行动,美国军事打击伊拉克的战略企图是什么?  相似文献   

11.
深谙军事理论,又对游击战深有研究,成为一些美国人眼中拯救伊拉克战局的最后希望作为美国总统布什为推行其伊拉克新政策而进行的人事调整的一部分,2月10日,美国陆军中将戴维·彼得雷乌斯接替乔治·凯西,在巴格达正式就任驻伊美军最高指挥官。对于这位拥有博士学位的“儒将”而言,在目前这个非常时刻任此要职,不仅要对14.5万名驻伊美军的身家性命  相似文献   

12.
伊朗总统哈塔米前脚离开, “伊拉克副总统拉马丹后 脚即来。如果说德黑兰与莫斯科“眉来眼去”,已经让华盛顿忐忑不安,那么巴格达与莫斯科“勾肩搭背”,无疑令华盛顿怒火中烧了。不管美国高兴不高兴,俄罗斯与伊拉克之间关系在不断“升温”。 重压之下必有勇夫 4月17日至21日,伊拉克副总统拉马丹对俄罗斯进行了正式访问。这是自1991年海湾战争结束以来巴格达对莫斯科进行的最高级别的访问。访问期间,拉马丹同总统普京。总理卡西亚诺夫等俄罗斯领导人着重讨论了国际社会解除对伊制裁和加强双边经贸以及军售合作等问题。这次访…  相似文献   

13.
近日美国增兵伊拉克,第二艘航母战斗群也奉命奔赴波斯湾。人们纷纷猜测“布什舞剑,意在伊朗”。但新任国防部长盖茨和国务卿赖斯则公开表示,美国“并未计划对伊朗发动战争”。究竟美国会不会对伊朗动手?一旦动起手来,伊朗会成为第二个伊拉克吗?伊朗不是伊拉克。虽然两伊在海湾  相似文献   

14.
就在美国在伊拉克陷入困境,伊拉克安全局势持续恶化之际,美国盟国的人员在伊拉克连遭武装人员的猛烈袭击。11月29日,7名西班牙情报人员和两名日本外交官在伊遇袭身亡,次日,两名韩国工程技术人员在伊被袭丧生。与此同时,伊反美武装针对与美国合作的伊拉克人的打击也在不断升级。分析人士指出,伊拉克反美势力正继续将其“枪口”转向美军以外更易袭击的目标,即所谓“软目标”,其目的在于分化美国的盟国、阻止国际社会参与伊重建进程,并在美军占领下的伊拉克制造更大的混乱。  相似文献   

15.
如果说阿富汗战争是美国为清除基地组织及其庇护政权塔利班而进行的一次拥有广泛国际支持的反恐战争的话,那么美国为发动伊拉克战争而摆出的许多理由。则更多地属于“莫须有”性质。这场战争将给世界带来一些变化: 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与美国“一超”霸权图谋之间的碰撞将更加激烈。伊拉克是布什政府“先发制人”战略的实验场,是美国实施“一超”战略的关  相似文献   

16.
国际要闻     
《瞭望》1996,(38)
美国空袭伊拉克 世界反应强烈 美国军队9月3日和4日根据总统克林顿的命令,在24小时内连续两次向伊拉克境内的“军事设施”发射了44枚巡航导弹。伊拉克5日称,美军还袭击了首都巴格达,但美国予以否认。 8月下旬,伊拉克库尔德民主党和库尔德斯坦爱国联盟在伊拉克北部发生严重武装冲突,31日,伊军进入伊北部库尔德人地区打击库尔德斯坦爱国联盟武装。美国认为这为它再次对伊进行军事打击提供了借口。美在空袭伊的当天,克林顿宣布扩大在伊南部设立的“禁飞区”,即把原来的美、英、法3国规定的“禁飞区”从北纬32度扩大到33度。伊拉克7日宣布,伊防  相似文献   

17.
美国小布什新政府正在为重新研究对伊拉克的战略而大为伤神。自 1991年海湾战争以来,美国经历了三届两个总统,不仅没有拔掉萨达姆这枚钉子,相反,被磨得更为尖厉了。 现在,轮到小布什来拔了。 小布什对伊拉克的战略目标是明确的,那就是把萨达姆赶下台,把“专制的”伊拉克变成“民主的”伊拉克,以维护与巩固美国在中东的地位和利益。但究竟用什么手段达到这个战略目标,看来,小布什的心中是模糊的、摇摆的和信心不足的。 小布什上台不到一个月,就对伊拉克发起了自 1998年“沙漠之狐”行动以来规模最大的空袭,这是为制订新战略而发…  相似文献   

18.
里作 《瞭望》1990,(41)
纵观当前海湾局势,两相对垒的一方是拥有绝对化学威慑实力的美国,另一方则是中东头号化学武器大国伊拉克。分析家们认为,目前海湾地区业已形成战争史上少有的化学威慑格局。伊拉克可能在初战中以化学武器反击美国“外科手术”式的攻击,以优补劣。美国则奉行“实战加威慑”的政策,实施有限目的的化学报复。 今年4月2日,伊拉克总统曾向以色列发出警告,如果以色列进攻伊拉克,他就将以新式的二元化学武  相似文献   

19.
鲍申 《瞭望》2002,(41)
美国总统布什10月7日在 辛辛那提举行的一个集会 上就伊拉克问题发表了态 度十分强硬的电视讲话。布什讲话 的目的是为了打消美国公众对可能 对伊拉克进行军事打击的疑虑。他 称,虽然美国并非马上就要对伊发 动军事行动,战争也并非不可避 免,但如果伊拉克不销毁大规模杀 伤性武器,美国将率领盟国“解除 伊拉克的武装”。布什是在国会即 将讨论伊拉克问题之际和美国内 对可能对伊拉克动武颇有争议 国际社会对此也表示普遍反对的 情况下发表上述讲话的。  相似文献   

20.
素有“铁血”外交官之称的约翰·内格罗蓬特正式出任美国常务副国务卿还不到一个星期,把出访首站选在了中国,这位67岁的前美国国家情报局局长很可能已经成为布什心目中取代赖斯、打破伊拉克困局的绝佳人选,他的到任也将有利于中美两国关系进一步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