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脚跛,无法在农村干粗重活儿,他9岁上山做和尚,每天煮饭扫寺,拜佛念经。然而,佛门净地,竟捆不住他那颗躁动的心,四年来,他常偷偷下山,网罗一帮狐朋狗友,疯狂盗、抢,犯下了一桩又一桩佛门所不容的罪孽——  相似文献   

2.
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析字联”又是对联中的一朵奇葩,变化无穷,妙趣横生。现辑录几则,以飨读者:传说,康熙求才若渴,一旦发现,便不拘一格地重用。一天,康熙听说一位和尚很有学问,便请他来宫中下棋。康熙连输三盘,出上联试和尚:“山石岩下古木枯,此木为柴。”此联析“岩”、“枯”、“柴”三字而成,文字连贯。不料,和尚随口而出:“白水泉边女子好,少女更妙。”康熙一听,和尚妙析“泉”、“好”、“妙”三字,对得无懈可击,心中十分高兴,便委以重任。  相似文献   

3.
法号与道号     
宗教是人类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我国自生的宗教主要有佛教和道教。凡脱离“尘世”,出家为僧尼、道士者,便不再称原来的俗名,而由师父另起名字,佛教谓之法名,道教则称道号。 取法名有几种情况:一是佛教徒受戒时由授戒师所取,亦称“戒名”;二是信教者剃发为僧时由师父所取,这是最常见的;三是僧人出师时由师父所取,如藏族僧人学完所学科目  相似文献   

4.
《乡音》2013,(2):55-55
[人物名片]太如法师,阜平县政协委员,阜平县神仙山古北岳恒山寺住持,阜平县佛教协会会长。太如法师1980年开始学习佛法,1990年在陕西乾县铁佛寺礼上正下文老方丈剃度出家,1991年8月在江西省永修县云居山真如禅寺修学,同年在该寺受三坛大戒。戒满后他到西安卧龙寺参学,后回乾县铁佛寺,随师兄回阜平弘扬佛法。当时阜平佛学基础十分薄弱,弘法办道场,资金极为短缺。困难时,他和师兄就住在一  相似文献   

5.
几经周折,记者终于在北京见到了嵩山大法王寺方丈释延佛。他身着黄色僧衣,坐在轮椅上,神采奕奕,交谈时,双目凝视,面带微笑,神态祥和平静。虽然话不多,但已经把他64年的人生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他还兼任尧山佛泉寺、广东隐贤寺、山西明灵寺、陕西铁佛寺等十多个寺院的方丈。同时还是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委员、河南省政协委员、河南省残联名誉副主席。话题从中国孝贤文化开始。  相似文献   

6.
吴忠才 《传承》2004,(3):33-35
百色地区这块红色土地上,曾成长起许多英雄模范人物。优秀的共产党员、忠诚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红军老干部黄松坚同志(1902—1986),就是非常值得我们怀念的一位。黄松坚同志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年代,得到同志们“封”给他的两个绰号:“和尚”、“家长”。这两个绰号,凝聚着他的革命精神,显示了他的革命风范,体现了他的人生价值。(一)黄松坚同志回忆他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中期领导创建滇黔桂边区革命根据地的历史时,说道:“当时云南、广西的反动报纸大版大版地报道了,说我是匪首。那时我的真名他们不知道,只有部分同志晓得。我在右江工作时,快30…  相似文献   

7.
周晓冬 《世纪行》2008,(7):28-28
“和蔼、博学、睿智”。这是笔者日前在天台寺与释悟乐方丈交谈后留下的深刻印象。悟乐方丈还有许多社会兼职:湖北省佛协副秘书长、黄冈市佛协副会长、红安县佛协会长。他还是黄冈市政协委员、红安县政协常委。  相似文献   

8.
今年春季应大理白族朋友的邀请,我们去参加大白族的传统节日绕三灵。白族称“绕三灵”为“观上”,意为“游逛圆林”。我们早上7:00钟赶到五台峰下,见圣源寺方向已是人山人海。看来我们是来晚了,这真是:“起个大早,赶个晚集”,没办法,还是赶紧往前吧。在赶往圣源寺外的公路上,各村寨一队队“绕三”的队伍向圣源寺赶来。  相似文献   

9.
读《水浒传》,到鲁达上五台山一节,对智真长老收留剃度鲁智深甚觉有趣,品之思之再三。北宋渭州经略府提辖官鲁达路见不平三拳打死了地痞郑屠,逃至代州雁门县巧遇被他所救的金氏父女,金氏父女的主人赵员外引荐杀人在逃犯鲁达去五台山文殊院出家,因“我祖上曾舍钱在寺里,是本寺的施主檀越。”这里的檀越就是施主。  相似文献   

10.
悟“空”     
禅宗修身,以悟“空”为本。所谓“空”,就是禅学认为,一切现象都有因和缘,事物本身并不具有常住不变的个体,也不是独立存在的实体。照这种说法,面对某一事物,在理念上把它化没了,就算是觉悟了。只有悟“空”,才能达到最高境界。如何悟“空”,我不懂,但记住了一个故事,它做了形象的说明。五祖弘忍和尚年高,考虑后事,想选一个接班人。他召见众弟子,出了一个试题,说:“你们各自写一首偈子,我将选取得法者,传为第六代祖师。”神秀是大师兄,众增的教头,最有资格做接班人。进入佛门之前他是三榜进士,还颇有文才。神秀很快呈…  相似文献   

11.
李强 《中州统战》2002,(6):28-28
在钟灵毓秀的大别山巅、淮河之源,绿阴掩映着一座阅尽千年沧桑的豫南名刹——水帘寺。寺中有一位年届花甲的住持禅师,他立身佛门,心系苍生;偏居山隅,胸怀华夏;深交善缘,广种福田;匡世济国,殚精竭虑,不遗余力。他就是河南省政协委员、河南省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南阳市政协常委释妙侠。  相似文献   

12.
春游净居寺     
净居寺素有佛教天台宗祖庭的地位,是我心仪已久之地。从光山县城乘车向西南,就到了古镇扬帆桥,此地距净居寺还有一段距离。才下车,路边的三轮车夫就上前拉客。我倒是乐于步行,因为到了佛门净地,理当徒步,不为超脱生死轮回,只为心中的那份虔诚。嗅着田野的花香,伴着蝴蝶的漫舞,我们来到了同根三异树下。树本是银杏树,但主干上又生出红檀和柏树。这就让人惊叹了。树的主干不高,却坚实粗壮,散开的枝丫伸向四面八方,蓬勃威武,展示了生命的伟大。凝视中,我想起发生在这里的一则故事。北宋大诗人苏轼因“谤讪朝廷”而遭贬黄州(今湖北黄冈市),路过…  相似文献   

13.
在钟灵破秀的郎山山麓,暮鼓晨钟的有王寺侧,有一座古朴典雅的建筑。它就是曾被原民政部部长崔乃夫赞誉为“五朵金花”的浙江省都县五乡镇定幢敬老院。疯和尚·“阿庆嫂”·看山老汉那是1984年10月,一个深秋的夜晚。她第11次来到凉台上,脑子里镇党委书记的话象颗重磅炸弹:“包玲梯同志,敲定了:佛岭庵几间小屋,3万元钱,半年时间,叫18名五保老人到敬老院报到!”“当过十几年行政村支书的她,刚到敬老院,就接收了三个特殊“院民”第一位是宝幢街上妇孺皆知的疯和尚,法名修法,俗家姓陈,无名。因他5岁父母双亡,由有王守玄真法师收…  相似文献   

14.
《新东方》2004,(6):50-50
《水浒传》中第四回中有一个情节,写鲁智深在五台山出家: 监寺引上法座前,长老用手与他摩顶受记道:“一要归依三宝,二要归奉佛法,三要归敬师友:此是三归。五戒者:一不要杀生,二不要偷盗,三不要邪淫,四不要贪酒,五不要妄语。”智深不晓得  相似文献   

15.
北京东直门内北边有一个民安胡同,胡同深处藏着个“锦灯阁”,阁主是扎花灯艺人一一89岁的老先生黄松清。一天,我慕名拜访了他。他住在一个简陋的大杂院,里面住着11户人家。踏进院子,打眼一扫,一家门楣上“锦灯阁”三个醒目大字,窗户上面的两个圆牌上还写着“花灯”两个  相似文献   

16.
缅甸被称为“万塔佛国”缅甸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家,全国有80%以上的人信仰佛教。男青年到一定年龄都必须出家为僧,短则三个月,长则超过一年,还有的终生当和尚。因此修建寺庙、佛塔是缅甸人  相似文献   

17.
鷄足山在雲南省賓川縣的西北方與著名風景區大理相距一百公里,因山勢前分三支,後為一支,形似鷄足而得名。山上松柏茂密,寺廟星羅棋布,素有“無峯不奇,無石不峭,無寺不古”的美譽,是我國佛教名山之一,也是西南地區的旅遊勝地。悠久昌盛的歷史相傳兩千五百年前,佛祖釋迦牟尼的大弟子飲光迦葉僧來我國雲南境內傳播佛教。他走遍名山胜水,最後圓寂在鷄足山。在山上,他曾開華首門為禮拜、誦經、行道的道場,此門壁立千仞,猴猿難攀,仰觀蒼穹無邊,俯看萬丈深淵,平視則見岩壁自然形成為兩扇門,門縫寬約三四米,好像通往“西方世界”的佛門。公元三世紀的蜀漢時期,鷄足山上建有小庵;到了唐代(六一八——九○七年),相繼建起了迦葉殿、金爛寺、圓覺寺、龍華寺等。迦葉殿是為紀念迦葉僧的廟宇。公元十三到十七世紀的元、明時期,這裹又興建一批寺廟,發展成八大寺、七十二叢林的規模,各寺中都供奉有大型銅佛像,  相似文献   

18.
去过杭州虎跑寺的都知道,那是我国著名爱国佛教徒“弘一法师”出家之处。弘一法师,原名广侯,字叔同,浙江平湖人1880年出生,今年是他诞生120周年。他自少酷爱文学艺术,诗、书、画、篆刻、音乐、戏剧皆有很高造诣。20岁时就与名画家任伯年、书法家高邕之等,组织书画公会,出版了收录所藏名刻与自刻的印章《李庐印普》和诗  相似文献   

19.
距成都市南郊重镇石羊场不远,有一座被渠水环绕、翠竹掩映、红墙环抱的寺院,这便是始建于明代的古刹———铁像寺。铁像寺因建寺时从地基中掘出一尊铁铸佛像而得名。全国第一所培养年轻佛门女僧的专业学府“四川尼众佛学院”就设在寺内。佛学院院长是年届耄耋、名扬中外...  相似文献   

20.
中学生(尤其是初中生)特别喜欢听故事。如果我们利用班主任工作或思想政治课阵地适度进行“故事教学”,就会达到其他教学手段所难达到的效果,产生“故事教学”的特殊效应。 1.警觉效应。一次检查寝室卫生时,我发现男女寝室里都满地是米(我校住校生自己带米蒸饭)。班队活动课,我没有直接批评学生,只是讲了冯梦龙《警世通言》中的一则故事:某宰相府大量浪费米饭,每每米饭流入阴沟入寺院地段时,和尚们看了倍感心痛。方丈令小和尚捞起,洗净、晒干、储存。久而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