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气》1997,(5)
介休市大胆提拔办案有功人员,明确规定:完不成查案任务的不表彰奖励,不提拔使用。今年该市共提拔乡镇纪检干部6名,其中4名担任了正科级职务,2名担任了乡镇党委副书记,都是连续几年受到表彰奖励的办案能手。市纪委一名常委,连续三年包查大要案件10多件,被提升为市纪委副书记。介休市大胆提拔办案有功人员$介休市纪委  相似文献   

2.
在干部选拔任用中实行失察追究制度,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党政领导个人推荐干部失察追究制度。对在推荐干部中违反规定,向被推荐人泄露推荐意向或许愿的,推荐明显不具备条件人选的,推荐明知有严重问题人选的,推荐跑官要官者造成不良后果的,党组织要严肃批评教育直至追究推荐人的责任。二是干部考察失察追究制度。对在考察中工作不严谨,作风不扎实,考察不负责任造成失误的,要给予批评教育直至必要的处分;对因能力水平不胜任考察工作,出现两次以上考察失误的,要调整其  相似文献   

3.
无悔的选择     
我是从事纪检工作 18年的一名老兵。先后在澄城县纪委、富平县纪委、临渭区纪委工作。 1990年,被评为陕西省“优秀纪检干部”。 1996年 7月,所在单位被省纪委、监察厅评为先进集体;同年 10月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被中纪委、监察部评为先进集体;就在这一年,我自己也光荣地被评为“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受到了江泽民、李鹏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接见。   十多年的苦乐年华,使我深深地体会到,查处违纪违法案件是纪检监察工作的应有之义、应尽之责。纪检干部有案不办是失职,办不好案件是不称职。作为纪检机关的领导干部,必须抓…  相似文献   

4.
顾保荣 《唯实》2004,(8):124-126
中共中央颁布的《干部任用条例》,要求实行严格的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制度。这既是依法治国要求在干部工作中的体现,又是强化干部选拔任用责任、提高选人用人质量的根本保证。《干部任用条例》的颁布虽然加大了用人失察失误责任的追究力度,但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难这一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笔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颁布的《干部任用条例》 ,要求实行严格的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制度。这既是依法治国要求在干部工作中的体现 ,又是强化干部选拔任用责任、提高选人用人质量的根本保证。《干部任用条例》的颁布虽然加大了用人失察失误责任的追究力度 ,但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难这一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笔者认为 ,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 .责任标准难把握。要追究用人失察失误 ,首先要判断使用哪类干部属用人失察失误 ,即失察失误的标准是什么 ?客观情况是比较复杂的 ,准确界定这一问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干部的优点、成绩、错误或缺点…  相似文献   

6.
纪检干部、省级办案能手凌晨遇刺,生命垂危之际留言:这一定是谋杀。案情惊动中纪委,高层领导指示: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作案凶手被擒后吐出真情:公安局长夫人是幕后策划人!纪检干部死里逃生立场更坚定:纪检监察这一行不好干,可总要有人干,我都死过一回了,还怕什么?  相似文献   

7.
顾保荣 《唯实》2004,(9):124-126
中共中央颁布的《干部任用条例》,要求实行严格的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制度.这既是依法治国要求在干部工作中的体现,又是强化干部选拔任用责任、提高选人用人质量的根本保证.《干部任用条例》的颁布虽然加大了用人失察失误责任的追究力度,但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难这一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笔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8.
郑坚白 《廉政瞭望》2014,(22):11-11
近期,记者采访了多名办案一线的纪检监察干部。他们说,铁面执纪是纪检监察干部的职责所在。查处人之后,遭到“冷遇”,“嘲讽”,也是常事。 一名刚调任某市宣传部门的官员跟记者讲了他在纪委工作时的事。某次,他带队调查了一个正处级干部,对方最后降职为副处。在一次私人饭局上,两人不期而遇。几杯酒下肚,那名被降职的官员就开始对他冷嘲热讽,旁人纷纷劝止。孰料那人越骂越起劲,还顺带说起纪检机关来了。  相似文献   

9.
实行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制度,体现了权力和责任相统一的原则,有利于增强选人用人的责任意识,提高选人用人的准确性。去年,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联合查处了曹忠武造假骗官案,经中央同意,中央纪委对在曹忠武任用上负有失察失误责任的4名省部级干部分别给予党纪处分,并责成有关单位追究了20多名局级干部的责任,中央纪委和中央组织部还  相似文献   

10.
54岁的苗元礼是临汾市人民政府原副市长,在2007年8月被公示为“省直正厅级职务拟任人选”期间,被群众举报有严重违纪违法问题,纪检部门据此展开初查。一名地厅级无党派干部没能通过公示监督关,这在山西省是首例,在全国也不多见。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乡、村干部中的不廉洁行为的滋生蔓延,直接影响了党在群众中的形象。而乡镇纪委查办案件难,成为一个普遍问题,也是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课题。   乡镇纪委办案难的原因:   一是纪检干部被“挪用”。相当部分乡镇纪委书记被党委“挪作他用”,纪检工作打了“捎带”,纪检专干大多由文、秘书兼任,整天忙于其他事务,根本无法专搞纪检工作。   二是一些乡镇领导对纪委工作支持不够。乡镇党委支持是搞好纪检工作的前提和保证。一些乡镇领导认为纪检工作是“额外负担”,影响中心工作。个别乡镇领导甚至出现阻挠办案现象,…  相似文献   

12.
数字     
《廉政瞭望》2012,(18):14-14
57名 据香港《文汇报》统计,纪检监察系统共有57名中共十八大代表。他们中既有来自中央纪委、监察部的高宫,亦有办案经验丰富的基层纪检干部,阵容强大。  相似文献   

13.
<正>干部合格不合格职工说了算。3月份,农一师三团对职工考评不称职的17名干部动了真格,正职被降为副职使用的有11人,撤销现任职务的有2人,末位淘汰的有4人。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广元市朝天区纪委组织召开纪检组织负责人述责述廉大会,60名乡镇纪委书记、部门纪检组长(纪委书记)向区纪委全委会述责述廉,接受“全面体检”。根据述责述廉情况和平时反映出的部分纪检监察干部“理念不新、能力不足、激情不高、落实不力、律己不严”  相似文献   

15.
说到“引咎辞职”人们并不陌 生。在国外,不管是因为责 任事故还是政绩平平,是因 为经济危机抑或金钱丑闻,每年都 有官员主动下台。在中国古代,引 咎辞职的也不乏其例,诸葛亮用人 失察,致使街亭失守,在挥泪斩马 谡之后,也自降三级。据报道,去年 包括4名省部级干部在内的100多 位官员因重大责任事故受到相应 处分.这在我国可谓是迈出了出现 重大事故向负有直接责任官员问 责的可喜一步。然而,上级问责与 官员请辞不一样,存在着被动与主 动的根本性差别。事实上,人们至 今还未见一位官员为洛阳火劫、 “毒米事件”、“黑心棉…  相似文献   

16.
《先锋队》2000,(5)
河南省规定 ,对10种个人行为和对党风廉政建设贯彻不力的6种组织行为必须受到责任追究。对于有问题不查、不追究责任的 ,要追究纪检机关领导责任。为了保证责任追究落到实处 ,他们先后出台了5个配套制度。河南省委着重从6个方面加大责任追究力度 :对下属发生严重违法违纪问题 ,而上级失职失察的 ,追究上一级党政主要领导的责任 ;对集体违纪的 ,追究决策者的领导责任 ;对因工作失职造成重大事故、重大损失的 ,追究主要领导者的责任 ;对下属或家属成员管理教育不力 ,导致其违法乱纪的 ,追究领导人的责任 ;对用人失察造成恶劣影响的 ,追究…  相似文献   

17.
《正气》1997,(5)
交口县纪委同县检察院在深入反腐败斗争的实践中,积极探索纪检、检察联合办案的新路子。县检察院将5名纪检、监察干部聘为特约检察员,并赋予一定的检察职能,并通过建立例会制度等有效形式,互通案源信息,共同研究案件工作,使案件查处工作达到稳、准、狠的良好效果。交口县15名纪检、监察干部受聘为特约检察员$交口县纪委  相似文献   

18.
沈亮  魏娟 《廉政瞭望》2010,(8):19-19
“监督官员者”将被监督 现在,若是用人失察,倒霉的将不仅是被查的贪官,选拔官员的组织部、干部考察组、监督官员的纪委,也将为此付出代价,遭到问责。这是3月31日公布的,由中办印发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以下简称《责任追究办法》)中的新规定:  相似文献   

19.
<正>干部合格不合格职工说了算。3月12日,农一师三团对职工考评不称职的17名干部动了真格,正职被降为副职使用的有11人,撤销现任职务的有2人,末位淘汰的有4人。今年,三团根据团职代会通过的干部管理规定,将干部考核分为优秀、  相似文献   

20.
对领导干部实行监督,是我们党和政府的一贯传统,历代领导人对此都有明确的要求。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再次强调,“要加强对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监督”。全体党员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必须受到监督。但由于监督管理体制不科学等多种不利于监督因素的存在,使当前领导干部的监督工作仍然不够有力。 双重领导不利于监督。我们现行的“以块为主,以条为辅”的双重领导体制,给纪检机关履行监督职能带来诸多问题。一是监督职权缺乏独立性。纪委实行双重领导以同级党委领导为主的体制,决定着纪检干部的职务身份、物质生活、办案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