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民事诉讼法,是国家制定的、规范法院与民事诉讼参与人诉讼活动,调整法院与诉讼参与人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从其在法律体系的地位来看,它保障民法、经济法等重要实体法在社会生活中的贯彻实施,作为法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法律部门,其地位仅次于宪法,与民法、刑法、刑事诉讼法等法律部门一样,居于基本法的地位,其作用十分重要。因此,学好《民事诉讼法教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理论与当代》2002,(8):39-40
一、民事诉讼的概念和特点 民事诉讼是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审理和解决民事案件的活动以及在这种活动中产生的各种法律关系的总和。民事诉讼活动表现为人民法院、当事人及诉讼参与人的各种诉讼行为,它会引起诉讼上法律后果的发生;诉讼法律关系表现为人民法院与各诉讼参与人之间在民事诉讼中形成的各种权利义务关系。诉讼活动如何进行、诉讼主体之间权利义务关系如何,都取决于民事诉讼法的规定。 民事诉讼的整个过程由若干个诉讼阶段组成。我  相似文献   

3.
文章认为,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并列为现代国家的三大诉讼支柱,调整一个国家的各种诉讼关系。这三大诉讼法,同属国家的基本程序法,都是为保证实体法律关系的贯彻实施所规定的诉讼程序法律。同时,三大诉讼法在调整对象、目的和任务方面存在着重要的区别。  相似文献   

4.
诉讼文书送达难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送达是指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的方式和程序 ,将诉讼文书或者法律文书送交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行为。它是人民法院的一项重要的诉讼活动 ,也是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项基本诉讼制度 ,是人民法院审结案件必不可少的程序。但在司法实践中 ,法院尤其是基层法院“送达难”问题比较突出 ,极大地影响了诉讼效率的提高 ,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同时也不利于维护法律的尊严。因此 ,有必要对法院“送达难”的原因做一分析并提出解决的对策 ,以改变当前因“送达难”而使法院办案效率低下的局面。一、送达难的原因1、送达方式、程序的法律限制。民事诉…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有的民事诉讼体制作为计划经济体制时代的产物,忽视了当事人之间合意对民事诉讼解决纠纷的积极作用,导致我国的民事诉讼规范和程序在本质上缺乏与市场经济社会相一致的精神——民事诉讼的契约化。诉讼和解作为诉讼契约的一项核心内容应当在民事诉讼法的修改中得到完善。诉讼和解制度通过确立一种程序上的选择权,来缓解民事实体法与民事诉讼法之间固有的张力。它可以使得诉讼的结果更富有生命力,而免遭逻辑和历史的摆布。一、诉讼和解的概念和功能(一)诉讼和解的概念民事诉讼中的和解(有时也称为诉讼上的和解),通常是指在法院的诉讼程…  相似文献   

6.
正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明文规定了环境公益民事诉讼。其第55条规定:"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与一般的民事诉讼相比,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在证明对象、证明责任等方面具有特殊性,而且证明标准与证明对象、证明  相似文献   

7.
民事小额诉讼程序于2012年民事诉讼法中首次规定,自2015年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出台后进入全面实施阶段。然而,由于小额诉讼的法律规范较为原则,导致实质上各地适用率普遍较低,不能在实践中发挥应有作用。对此,须基于小额诉讼的基本法理、结合小额诉讼程序在我国的运行现状、借鉴域外小额诉讼制度的立法经验,从小额诉讼程序的启动模式、救济制度、调解制度、适用次数等方面进行改进,以期更好地指导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8.
王三海 《党史博采》2006,(11):32-33
我国现有的民事诉讼体制作为计划经济体制时代的产物,忽视了当事人之间合意对民事诉讼解决纠纷的积极作用,导致我国的民事诉讼规范和程序在本质上缺乏与市场经济社会相一致的精神--民事诉讼的契约化.诉讼和解作为诉讼契约的一项核心内容应当在民事诉讼法的修改中得到完善.诉讼和解制度通过确立一种程序上的选择权,来缓解民事实体法与民事诉讼法之间固有的张力.它可以使得诉讼的结果更富有生命力,而免遭逻辑和历史的摆布.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我国法院涉及范围面广、数量日益增大的民商事案件,迅速、便利、公正的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节约当事人的诉讼成本,提高法院的诉讼效率,新民事诉讼法专门新增了小额诉讼程序,为快捷化、简便化地解决小额民商事纠纷提供了诉讼程序的保障。但民事小额诉讼程序立法较为概括,在各地法院实际司法适用中存在许多困难,降低了小额诉讼程序实际的司法适用。为更好地完善民事小额诉讼制度,需要对小额民事诉讼制度在实际司法适用中存在的缺乏统一管理、程序混用、适用范围不明确等问题进行探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离婚案件,是人民法院受理的民事案件的一部分。离婚案件除了必须遵守民事诉讼的一般规则外,我国民事诉讼法还对离婚诉讼作了一些特殊规定。主要有:女方在怀孕和分娩不到一年期间,除有特殊情况,男方不得起诉离婚;法院调解是必经程序;当事人双方对离与  相似文献   

11.
邹学荣 《探索》2003,19(1):135-137
民事诉讼法的价值———一个古老而又现实的命题 ,一直困扰着我国的理论界和实践界———“工具说”、“车轮说”、“独立价值说”、“统一价值说”———众说纷纭 ,各树一帜 ,事实上价值是一个关系的范畴 ,是指诉讼法满足诉讼参与人的程度 ,满足诉讼法法律主体查清案件事实、正确适用法律 ,作出合法公正裁判 ,实现“公正与效率”的有机统一的程度。离开这一价值的理解 ,民事诉讼法的价值研究就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2.
李康 《理论建设》2010,(4):76-77
<正>一、民事证据时限制度的引入《民事诉讼法》第125条、第153条和第179条等的规定说明我国法律采取的是证据随时提出主义。当事人不仅可以在第一审中的法庭辩论终结前的任何阶段向法院提出新的证据,"当事人在法庭上可以提出新的证据"(第125条);即使诉讼进入了第二审程序,当事人还可以向法院提供新的证据(第153条);甚至在判决生效  相似文献   

13.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民事诉讼中的第三人是指对原告和被告所争议的诉讼标的认为有独立的请求权,或者虽没有独立的请求权,但案件的处理结果与其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而参加到正在进行的诉讼中的人.  相似文献   

14.
各国民事诉讼模式之共同发展趋势:协同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珉  王竞 《理论建设》2008,(3):58-61
从世界各国民事诉讼法制的改革与发展实际来看,无论是采用当事人主义还是职权主义诉讼模式的国家,其民事诉讼都呈现出一种当事人与法院协同诉讼的发展趋势。我国的民事诉讼也应努力适应这个共同趋势。  相似文献   

15.
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第一次规定人民法院可以按照民事诉讼程序,审理法律规定的行政案件,这标志着我国行政诉讼开始进入司法试验阶段;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标志着我国“民告官”行政诉  相似文献   

16.
民事诉讼法是国家的基本法律,是规范民事诉讼程序的基本规则,是检察机关开展民事检察监督的重要依据。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已于2013年1月1日施行。如何尽快适应修订后的民事诉讼法,准确把握民事检察工作新的切入点,进一步加强民事审判监督,充分发挥宪法赋予的职能,是当前民事检察工作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  相似文献   

17.
我国民事诉虽然立法上赋予了当事人诸多的诉讼权利,但在司法实践中,不论是法院还是当事人,都只注重当事人进入诉讼程序之后的权利;而在进入诉讼程序之前,当事人本应享有的确定管辖的权利则往往被忽略。本文拟对民事诉讼当事人确定管辖的权利进行探讨,以期对进一步规范民事诉讼活动,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有所启益。 一、当事人确定管辖权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刑事民事诉讼法教程》一书简明、全面地介绍了目前我国刑事、民事诉讼活动中的法律规定。本书在结构上将刑事诉讼法与民事诉讼法合二为一,比较特殊,所以,掌握学习方法,明确学习重点,对于学好这门课程至关重要。一、学习《刑事民事诉讼法教程》的方法1、比较的方法《刑事民事诉讼法教程》将刑事诉讼法与民事诉讼法合二为一,所以在学习的时候,首先应该注重采用比较的方法进行学习,既要比较两者之间的相同之处,又要比较两者之间的区别。通过比较加深对两者的了解,全面把握刑事与民事两大诉讼法的内容。2、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刑事诉讼法和民事…  相似文献   

19.
反诉制度是我国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的制度,但是我国现行法律并没有对其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规定,只是在《民事诉讼法》第52、126、129条以及《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56、184条比较原则性的规定了反诉制度。主要只是涉及"反诉是被告的一项诉讼权利"、"反诉  相似文献   

20.
行政诉讼法是规定行政诉讼程序的法律。它既是人民法院处理行政案件所遵循的规则,又是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进行行政诉讼活动所必须遵守的法律准则。 我国行政诉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