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家庭养老是中国农村最为传统的养老模式。在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农村逐渐出现养老保险、土地保险等新型养老模式,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养老保障制度成为现代养老保障制度的发展方向。全国八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农村养老以家庭保障为主,  相似文献   

2.
传统农村养老制度已经在社会转型过程中逐步瓦解,现存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由于国家财力支持不足和保险对象错位等原因还不能真正承担起保障农村老龄人口的重任.因此,要从保障方式、保障水平和法制建设三个方面构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障面临着家庭保障功能弱化、土地无法保障家庭养老、社会养老保险水平低、养老保障覆盖面小等一系列问题。为了推动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构建和完善,必须确定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对策,更好地发挥家庭养老保障的功能,继续发挥土地养老保障的作用,明确政府职责、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一直未能完全建立 ,农村老年人正面临着十分严峻的生活风险 ,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本文认为 ,在中国现阶段应该建立“家庭保障为主、社会保障为辅、商业保障为补充”的多层次保障模式 ,促进我国农业的规模化和中国的社会转型。  相似文献   

5.
试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包括养老保障、医疗保障与生活保障三部分。养老保障应采取家庭保障与社会保障相结合的模式;医疗保障宜建立大病费用统筹的新型医疗制度;生活保障可仿照城市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6.
社会养老保障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变革背景下,政府、雇主和雇员多方博弈的结果,它经历了社会养老保险阶段、现收现付的社会养老保障阶段和多元化的社会养老保障阶段.论文分析了国外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构建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探讨了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显著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多层次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扩大养老保障的覆盖面,并实行集中经营的养老保险金管理和投资模式.  相似文献   

7.
完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经济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建德市在加强农村养老保障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存在着不少问题,如养老工作基础薄弱、养老政策不完善、市场机制运用不足、养老社会化程度低等。因此,应努力探索农村养老保障的新途径,在明确责任主体、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完善相关制度、加强模式创新、发展农村养老产业等方面下工夫。  相似文献   

8.
加快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趋严重,土地的保障功能逐渐弱化,传统的家庭养老体制已陷入困境。从长远来看,只有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创新农民筹资模式,加强对农村养老基金的运营管理,不断加快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法治建设,才能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维护农村稳定,推动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农村正处于剧烈的社会转型期,老龄化问题凸显,农村原有的养老保障体系正在被打破,而新的保障体系尚未健全。在此前提下,文:善对金堂县农村养老保险的现状和实施难点进行深入研讨,探索建立农保“政策满覆盖、宣传满覆盖、工作满覆盖”工作机制,对早期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进行根本性改革。同时,在总结提炼新农保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方向、确保农村养老保险有法可依;加强规划、建立多样化差异性养老制度;加大财政扶持、提高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功效;综合配套改革、增强农民自助养老保障能力等建议,力求为构建新型农村社会统筹的基本养老保障制度框架提供参考依据,努力实现农民老有所养,老有所医,为彻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奠定坚实的社会保障基础。  相似文献   

10.
互助养老是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新型养老模式,但是实践中农村互助养老面临多重困境。从优势视角出发,基于农村老人在互助养老中的主体性以及农村的资源性优势,探讨了社会工作嵌入农村互助养老的发展路径。社会工作有嵌入农村养老的专业视角和需求为本的专业理念、方法。通过社会工作嵌入下的资源整合、增权模式下的农村老人主体性重塑、社会工作介入下互助组织的形成,可以有效提升农村互助养老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家庭养老一直是农村养老的第一选择,这种养老模式具有自身的优势,符合我国经济分配、社会心理、道德风俗的要求,有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和合理性。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转型,农村的家庭养老模式受到严重冲击,亟待完善与重构,需要从强化道德保障力度;完善相关制度法规;加快推进农村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方面着手努力。  相似文献   

12.
一、我国现行养老机制的局限性(一)现行养老保障制度的单一性。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的是一种非正式的养老保障制度。土地和家庭是这一制度的核心,空巢家庭的养老保障以集  相似文献   

13.
加快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全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对于统筹城乡发展,切实维护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农村的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应当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一、郊区农村养老保障现状分析北京共有农业人口328万人,占全市人口的29%。其中山区近180万人,占农业总人口的55%。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42万左右,占人口总数的12.8%。目前,京郊农民养老保障主要有以下形式:(一)家庭养老。郊区农民还是以家庭养老为主,靠家庭和子女供养的老人,占老年人总数的58%。但是,家庭养老功能有限且已明显弱化。主要表现在:家庭规模的小型化缩小了家庭养老的照料和赡养源;非农化和农村劳动力…  相似文献   

14.
2003年在贵州省的一个偏僻小镇上召开的余庆县养老金证颁证大会,在贵州省乃至全国计生系统引起了震动,以余庆为模式的养老保障制度迅速在全省推广.屡创经验的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县余庆再出新招,探索创造了切实可行的农村计生两户养老保障制度的成功经验.这一切都得益于余庆县计划生育局局长朱华荣--贵州省计生战线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15.
余庆县是黔北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农业县,全县总面积1623平方公里,山区比例为87.9%,辖10乡(镇)67村(居),2002年年末人口281478人,农业人口比例90.05%。2002年以来,余庆县委、县政府结合县情,以稳定低生育水平为目标,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省率先推行农村计生养老保障新模式,积极探索农村独生子女户、两女绝育户(以下简称为“两户”)社会养老保障的有效形式,全县首次为61名年满60周岁农村计生“两户”按月兑现养老金,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 一、从余庆县人口计生工作看推行农村计生养老保障制度的必要性 1.人口结构背景 余庆县2…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经历了从试点、推广到停滞整顿的发展过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我国主要采取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和社会养老的养老模式.应从实际情况出发,构建多层次的农村养老保险体系,建立广覆盖、低水平、强制性的农民基础养老金,建立差别性的职业养老、商业养老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7.
辽宁省农村养老服务根据供给资源的不同,经历了三个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农村养老服务模式主要以家庭保障和集体保障为主,建立了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计划型养老服务模式。改革开放以来至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的提出,农村养老服务模式经历了逐步探索以居家为基础的社区服务发展阶段。自2006年免征农业税以来,辽宁省开始探索构建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鼓励发展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同时,逐步引入市场力量,经历了由家庭向社会发展的延伸,由服务"机构化"向"社区化"转变的新阶段,进一步增强了辽宁省农村养老服务供给能力。  相似文献   

18.
我国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探索始于1995年。但是,农村低保在保障人数、保障水平、保障资金的筹集、保障管理及保障的认识上都远远落后于城市低保。目前,中国农村全面建立"低保"制度的条件已成熟。本文对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的必要性、基本原则及完善对策等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解决农村养老保障问题成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本文分析了目前农村养老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巩固和完善家庭养老、发挥土地保障功能、加强社区养老文化建设及服务理念、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加快农村养老保障立法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钟建华 《探索》2012,(4):153-155
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变革,对新时期中国农村养老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使中国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为此,应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在重视家庭养老的基础上,从更新观念、提高人口素质、深化农村改革、强化道德文化建设、加大对"三农"的政策支持等方面妥善解决农村养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