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0 毫秒
1.
2001年巴西形势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1年巴西政坛上两件事值得关注 :一是刚上任的参议院主席雅德尔·巴尔巴利奥因在任帕拉州州长时挪用公款和贪污被迫辞职 ;二是就 2 0 0 2年 1 0月将要举行的总统选举所进行的民意测验结果引起巴西政府、政党和民众的关注。 2 0 0 1年巴西经济得到微弱增长 ,其经济发展受到国际和国内众多因素的制约 :“九一一”事件和美国经济的衰退 ;阿根廷的经济衰退和金融危机导致巴西无法实施原定的出口计划 ;遭遇百年大旱 ,导致电力供应紧张 ,影响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巴西500年历史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牙占领巴西改变了业已存在的印第安人社会形态 ,导致与印第安人社会不同的巴西社会的形成。印第安人被征服 ,其社会发展秩序被打破是巴西社会形成的前提条件。“引进”黑人对巴西社会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大的历史作用。经济周期的变更与人口的流动致使经济重心相继转移 ,促成巴西社会形成与发展并使疆土得以实际占领。巴西人的国家意识因巴西社会的形成与经济发展而增强 ,最终导致独立国家的建立。随即产生由帝国到共和国的政治发展历程 ,并于 2 0世纪 30年代开始进行国家现代化建设。在 5 0 0年的历史演变中 ,巴西表现出诸多发展特征。时至目前 ,巴西虽然尚未实现现代化目标 ,但它已是世界经济 8强之一。  相似文献   

3.
巴西500年回眸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 15 0 0年 4月 2 2日葡萄牙航海家佩德罗·卡布拉尔率船队首航巴西并宣布这块土地为葡萄牙国王所有至今 ,已过去整整 5 0 0年。其间巴西经历了殖民地、封建帝制和资本主义社会 3个时期。展望未来 ,巴西的发展将呈现以下特点 :在政治领域 ,尽管巴西历史上多次发生重大政治事件和政府非正常更迭事件 ,但今非昔比 ,不仅国际潮流有利于巴西保持政治上的稳定 ,而且国内许多因素也决定了止乱趋稳趋向 ;在经济领域 ,由于存在各种有利因素 ,巴西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一 国有企业转制的尝试自 2 0世纪 30年代瓦加斯政府执政后 ,为了发展本国经济 ,特别是发展工业 ,政府开始干预经济 ,建立和发展新兴产业。当时 ,巴西的大庄园主在经济中占有一定地位 ,但对于建立和发展基础工业来说 ,他们的资金和技术是望尘莫及的。因此 ,发展工业 (民族工业 )的重任很自然地落在政府肩上。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世界掀起发展民族经济的浪潮 ,建立国有企业成为巴西发展民族经济的头等大事。 1 942年 ,政府利用美国在东北部地区建立军事基地的计划 ,从美国贷款 2 0 0 0万美元 ,建立了年产 2 0 0万吨钢的钢铁厂和国有钢铁…  相似文献   

5.
20 0 3年是巴西经济的过渡时期。2 0 0 2年总统选举产生的“卢拉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 2 0 0 3年的巴西经济 ,特别是 2 0 0 3年上半年的经济形势。这种影响在外资方面表现得最为明显。 2 0 0 3年上半年巴西吸收外资 35亿美元 ,比 2 0 0 2年同期 96.1 7亿美元减少了 63%。其中 6月吸收外资仅 1 .86亿美元 ,是 1 995年 4月份以来吸收外资最少的月份。 1~ 9月吸收外资 64.67亿美元 ,较2 0 0 2年同期的 1 2 7亿美元减少 49%。巴西央行为此 4次调低外资预期 ,从 1月的 1 60亿美元下调到 1 0月的 90亿美元。 2 0 0 3年是 1 995年以来吸收外资最…  相似文献   

6.
受总统换届选举的影响 ,2 0 0 2年巴西的经济形势出现某些动荡。“卢拉效应”是影响巴西经济形势的最主要因素。尽管经济形势比较动荡 ,但2 0 0 2年巴西经济仍取得了一定的增长。首先 ,在汇率方面 ,自 4月份以来 ,巴西雷亚尔对美元的汇价持续走低 ,甚至一度跌到 4∶ 1的水平。巴西地理统计局 ( IBGE)统计数据显示 ,截至 1 1月中旬 ,雷亚尔较年初贬值 3 4%。尽管大选后雷亚尔有所升值 ,但与美元的汇价仍然维持在3 .6∶ 1左右的水平。雷亚尔贬值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 ,股市动荡、债务增加、通货膨胀率上升。巴西金融市场动荡的原因主要是卢…  相似文献   

7.
巴西贫困与反贫困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经过历届政府的努力 ,巴西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巴西已成为世界第 8经济大国 ,1 998年其国民生产总值达到 7580亿美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 4570美元1。然而 ,国内仍存在十分严重的贫困问题。 2 0世纪 70年代 ,巴西的贫困人口发生率一度下降较快 ,但自 80年代初起 ,尤其是债务危机以后 ,其贫困人口发生率有所上升。据世界银行的统计 ,1 995年每天生活在不足 1美元的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 2 3.6%2。另据巴西应用经济研究所统计 ,1 999年巴西有贫困人口 570 0万 ,占总人口的 35%3。贫困人口的大量存在不仅有碍于经济发展 …  相似文献   

8.
193 0年的瓦加斯革命是巴西现代化进程的重要转折点 ,旧共和国的垮台为瓦加斯开辟了一个经济上的发展主义与政治上的威权主义相结合的时代 ,揭开了 2 0世纪巴西现代意义上的政治转型过程。在这期间 ,1 891年因政教分离而被迫退出政治中心的巴西天主教会 ,从支持 1 93 0年革命开始 ,以“布道者”与“政治家”的双重身份 ,或者说“披着布道者外衣的政治家”的身份 ,从“边缘化”逐步走向政治核心 ,深入影响巴西的政治转型 ,特别是 6 0年代后从威权向民主的转型过程。有些权威性的研究著作 (如亨廷顿的《第三波》和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剑桥…  相似文献   

9.
巴西现代化的起始与社会转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巴西现代化起始于 2 0世纪 3 0年代。在 3 0年代工业发展呈现出改变国民经济结构特征并成为其增长的带头部门。与此同时 ,形成了实现现代化的社会力量以及政治方面的前提条件。1 93 0年是巴西传统社会逐渐转入现代社会的标志年。在传统社会中 ,外来因素的刺激成为巴西社会发展的强劲力量。在 1 850~ 1 93 0年的社会转型中 ,社会财富得到急剧积累 ,同时形成新的社会势力 ,但并未形成巴西特有的发展思想 ,制约发展的基本社会问题也未适时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0.
编者的话     
<正>巴西作为新兴大国所具有的良好发展前景受到国际舆论的高度关注,但最近3年来,巴西经济持续处于下行态势,国际上"唱衰"巴西的论调也随之而起。《巴西经济转型:成就与局限》一文指出,1994~2002年是巴西经济转型的关键期,巴西政府通过以"雷亚尔计划"为中心的一系列改革,抑制了恶性通货膨胀,实现了由内向发展模式向外向发展模式、由国家主导型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文章从投资与经济增长、外贸形势的变化、工业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