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主要有三个来源:封建士大夫中的有识之士、近代知识分子和留学生。他们热情拥护“十月革命”,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并投身工农运动,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叶淑兰 《外交评论》2013,(6):87-107
在中国崛起的进程中,吸引与培养来华留学生,塑造他们的中国观,对于提升国家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研究从留学生对中国的知识、态度评价、社会融入和情感归属四个角度来衡量他们的“中国观”。通过对561份问卷和48个深度访谈案例的分析,笔者发现留学中国的经历有助于留学生丰富关于中国政治、经济与人文地理方面的知识,也有助于推动留学生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作出正面积极的评价,更好地融入中国社会以及增强对中国的情感认同和归属感。本研究发现,留学生的中国观呈现出质性上的正负面看法并存的对称性,以及量性上的正面看法略微超过负面看法的非对称性分布特征;不同国家的留学生的中国观呈现显著性差异;留学生的中国观随着留学中国时间的变化出现上下波动特征;与中国具有亲缘关系的留学生虽具有更好的社会融入能力,但对中国的评价与情感却比其他人更为负面;同样,经济利益的吸引,也不能有效改变留学生的中国观。  相似文献   

3.
容闳: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的开拓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容闳是近代史上第一位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的中国留学生。经过十六年的酝酿和努力 ,他的派遣留学生“教育计划”终于付诸实施 ,但十年后以中途夭折而告终。这除了与当时国内外大环境有关之外 ,也与时代造成容闳的双重人格有着密切关系。但是 ,派遣留学生“教育计划”的影响并没有随其夭折而停滞 ,它为中国近代造就了一批有用人才 ,对之后中国留学教育的发展和中美文化交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留学生是近代中国女子教育的主要实践者,大批留学生回国后,纷纷以改良教育为己任,以兴女学为目标,积极地创办或任职于各类女校。这批开眼看世界的留学生在近代中国女子教育的发展中发挥了重大的历史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19世纪中叶,大批外国人进入中国,一部分中国人也开始走出去,他们的旅游活动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从而也揭开了近代中国大规模国际旅游活动的序幕。  相似文献   

6.
湖湘文化的近代转型不是以1840年的鸦片战争爆发为起点,而是以1895年的甲午战争失败与湖南维新运动的兴起为开端。其标志是从物质的、制度的、精神的各个层面都表现出时代和社会的近代化特色。但是在从1840年开始为湖湘文化的近代化转型积蓄力量以及1895年湖湘文化开始实现从传统向近代化演变的历史进程中,这种社会与文化的变革彻底扭转了湖南区域文化在古代和近代中国历史中的地位与作用。而其最突出的表征就是湖南近代出现了影响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的五大人才群体。他们的出现是中国近代社会大局以及近代湖湘文化综合作用的结果,并且,也反映出近代湖湘文化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7.
略论──中国近代变法思想的产生与结局吕家毅纵观近代中国社会的历史全过程,我们不难发现,在侵略与反侵略、压迫与反压迫的宏阔历史背景下,中国社会各个阶级和政治派别都提出了代表各自利益的社会变法思想。这些思想良莠列,百态千姿,反映了他们对中国近代社会的不同...  相似文献   

8.
中国近代社会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政治经济的社会变革引发了其他领域的变革。其中近代女子学校教育的兴起与发展,就是引人注目的一场运动。它不仅造就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批德才兼具的知识女性群体,而且开启了对男女教育平等权的追求,在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中国近代女子学校教育的肇起是教会女学。鸦片战争后,随着香港割让,五口通商,大批外国传教士入华,他们获取在华传教办学的特权。各种传教团体在中国沿海地区相继创办各类教会学校,而且是从女子学校开始。1835年9月39日美国公理会传教士郭士立夫人(Mrs.Gutglaff)在澳门设立女塾,…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社会的精通科学技术的人才所掌握的知识缺乏系统的理论体系,不符合近代西方科学技术的标准,只能算是旧式专家.这些旧式专家地位较为卑贱.与显赫的人文知识分子无法相比.伴随着中国近代西学东渐的历史,掌握近代科技的新型专家应运而生,他们先后经历了明末清初的转型失败、洋务运动的小试牛刀,一直到民初才正式形成,并逐步走向成熟,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初,中国赴日留学生以其饱满的爱国热情,对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进行了大量、细致的调查研究,他们用自己创办的刊物登载了许多调查报告及翻译文章,使读者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人民的水深火热,进而试图找到一条民族振兴的出路,留日学生的社会调查实践,宣传了进步思想,开创了严谨务实的学界风气。  相似文献   

11.
对在韩中国留学生的学校生活适应性进行研究发现,中国留学生的生活适应本质为"承受压力"和"挑战未来"。为了更好地为中国留学生的海外生活提供服务,建议韩国政府扩大留学生的就业机会,中国留学生应建立广泛的社会支持网络,中韩外交部等相关机构可通过协商解决中国留学生在韩就业相关滞留资格问题,中国高校或相关部门应提前做好中国留学生出国前的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2.
梁启超和李大钊作为中国近代启蒙思想的重要先驱和传播者,其思想对当时社会以及对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影响都是广泛而深远的。随着当时中国社会背景条件不断发生着巨大变化,他们的思想也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变化。梁启超在追求富国强兵的目的下,反过来就拟建置国家和政治的性质与结构,考虑个人自由与自治的立场。而李大钊所推崇的立宪政治亦蕴含着自由思潮和民治主义。本文通过剖析对比梁启超的个人自治思想与李大钊的民治主义的自治思想,来解读二位思想大家对中国近代思想史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清末民初的留日学生群体,不仅是中国近代社会中的一支新生社会力量,而且也是中国社会变革的最为活跃的阶层。他们以学习法政、军事以及师范类专业为主,力求从社会科学的研究中探寻救国救民的真理,以实现挽救民族危亡与振兴中华的愿望。其在宣传民主进步思潮、参加资产阶级革命以及促进中国近代军事、教育的发展等方面都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推动我国近代化变革的进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有关日常生活的新闻报道当中,中国留学生有时候被再现出一些负面品性。其中最为显著的是将中国留学生的局外性视为“对美国社会的威胁”。总体而言,这个群体是在不断面临困惑,经受苦难,甚至还被赋予像“不诚信”、“自私”、“不理性”等种种负面品性。同时,正面形象的缺乏又很难“平衡”负面形象所造成的排斥留学生群体的社会情绪,进而影响到该群体获得足够的文化认同和尊重。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正规西学教育的冲击和科举制度的废除,中国知识者群体发生转型.以读书取仕为业的士大夫社会角色,消退出中国历史舞台,新式知识分子孕育诞生出来,形成一个新生的知识分子阶层.正是这一支新兴社会群体,学习和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理论,力图运用西学来变革中国社会.他们的理论和实践改变了当时的中国社会,也给其后的历史演进以久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正确引导留学生接触、了解中国文化,对留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道德行为等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着力将传统文化中的尊师重道、孝敬父母、律己宽人、诚实守信等内容给留学生以正确引导,同时努力消除传统文化消极因素对留学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一直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输出国,到目前为止,这一地位依然没有改变,但是被忽视的一点是,2011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十大留学生接收国。研究发现,中国的研究与开发投入占GDP的份额、高等教育入学率,以及中国与十大来华留学生输出国的GDP差距是影响来华留学生的最主要的三大因素。但是,世界前500名大学排名中中国大学数量,在所有因素中影响作用最小。由此可见,就目前来看,相对于中国的经济增长来说,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并不是主要吸引留学生来中国学习的主要因素。但是,目的国的高等教育质量才是吸引留学生的最根本因素。因此,要进一步提升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我国留学生的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戊戌变法运动的推动下,资产阶级维新派首次提出了"男女平等"的口号,倡导女性解放,发展女性教育.在此影响下,中国近代第一批女报人脱颖而出,虽然其数量不多,但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对女性运动的推进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近代尚力思潮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觉醒和呐喊,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振兴中华民族体魄曾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而现代尚力精神则是近代尚力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对现代文明社会因科技异化与社会物化而引发的"新文弱"群体扩大化将起到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近代中国在与世界的碰撞中以对西方器物的认识为突破口,慢慢地波及到整个思想体系上,进而触发了思想界的风暴——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中举起了"民主"与"科学"的旗帜作为中国社会进入现代性启蒙的因素,省思百年,以启当下,我们再去看看新文化运动的来龙去脉,并尝试从民主、科学、文学三个方面入手,来剖析它们对近代中国现代性的启蒙和对当代中国的影响以及值得反思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