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理论》2013,(5)
对内蒙古自治区11所高职类院校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高职类毕业生的求职困境与职业素养和职业自我认知关系密切。数据显示高职毕业生知识技能结构不合理、实践经验匮乏;职场意识薄弱;职业自我认知模糊;求职理念不合理,职业认知定位不准确;自我认知发展不完善。应该从教育体系化、辅导社会化、教师队伍专业化、实训基地化等四个方面来完善高职类毕业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相似文献   

2.
浅论大学生择业就业时的职业准备杨晓苏职业选择与发展是人生的永恒主题。随着我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入,高校原来实行的“统包统分”的就业办法已被“一定范围内的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所取代,并终将全面实行“国家政策指导,大部分毕业生自主择业”的...  相似文献   

3.
《瞭望》1995,(31)
美国大学毕业生实行自由就业制度,政府部门不对毕业生实行计划分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是在市场调节下通过供需双方的相互选择来实现的。学校对毕业生就业进行指导,处于学生与用人单位的媒介地位。 美国联邦政府劳工部、教育部主要负责调查宏观就业、失业、学校培养等情况,进行职业分类统计分析和有关职业前景预测,制定有关法律、法规,从而在宏观上为毕业生提供信息,进行某些调整。美劳工部编印的季刊《职业前景手册》,发行广泛,是最受大中学生欢迎的刊物之一。美国政府通过制定法律、法规确定学生就业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2009年,普陀区总工会在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帮助大学生积累工作经验、提高职业能力的同时,帮助企事业单位发现所需人才,建立“大学生工会志愿者见习基地”,提供见习岗位100个,主要分布在基层企事业单位工会,招聘2009届大学应届毕业生,并向本区困难职工的优秀应届毕业生子女倾斜,  相似文献   

5.
洪萍 《学理论》2009,(32):211-212
法学职业教育对于在缓解就业压力,调节劳动力结构性失业,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缩短毕业生与职业之间的差距方面具有现实意义。而传统的法学教学,长期以来对职业教学重视不够,因此如何将法学职业教学引入法学高等教育中,就成为当前法学教学改革的核心,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法学职业教学模式就成为培养应用性法学人才的关键,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6.
职业心理问题不仅关系到每位学生的切身利益,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更关系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发展。在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攀升、就业压力日趋增加的形势下,本研究尝试调研贵州高校大学生职业心理现状、贵州高校现有职业心理辅导状况、社会机构组织可提供职业心理辅导现状,以及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职业心理要求,为构建科学合理的职业心理辅导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根据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提出高校应该大力推进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来帮助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和提升职业能力,尽快实现就业。阐述了对大学生实施职业发展教育的意义,并提出几种值得我们继续探索和完善的形式和方法,如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职业规划大赛、学生职业发展协会、计算机辅助职业辅导系统、校企合作职业发展项目。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职业前适应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大学毕业生择业意识形成太晚、对职业期望值过高、对家庭依赖感仍强、职业生涯规划欠缺、缺乏创业意愿等方面问题的存在,不利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创业.将这些问题纳入到职业前适应的指导和培训上.并探索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是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9.
林巧 《学理论》2010,(3):140-141
社会对高职人才寄予厚望和高职毕业生社会认可度不高,这一现实矛盾决定高职院校必须将学生的职业素质养成教育放到首要位置。文章明确了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的内涵和基本内容。提出课堂理论教育是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的基础,日常训练是核心,有效评价体系是保障。  相似文献   

10.
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特别是随着毕业生由国家统一分配向毕业生自主择业、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双向选择”制度的转变,煤炭院校的毕业生的择业观—人生观、价值观在选择职业时的具体体现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 一、转轨过程中煤炭院校毕业生的择业观  相似文献   

11.
职业变动中的性别差异是职业变动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10年来河南省高校毕业生职业变动的情况表明:劳动力市场分割和资本对职业变动中的性别差异会产生影响,即高校毕业生所处的劳动力市场不同,拥有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不同,其职业变动就会产生性别差异.为此,需要大力发展生产力,营造公平的劳动力市场环境,强化女大学生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等,为女大学生谋求公平的职业变动空间和职业发展机会.  相似文献   

12.
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辉 《民主》2006,(5):14-16
这几年我国每年有数百万大学毕业生涌向社会寻求职业,这项工作做得好与不好,直接关系到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更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一、大学毕业生是财富不是“包袱”大学毕业生到底是国家的财富还是社会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在岗不签”现象入手,分析了原因和影响,并由此对毕业生就业中的人才流动、就业统计、服务保障、职业适应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5,(13)
随着我国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数量的逐年攀升,各大高校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已不再是孤立的、个别的、暂时性的现象,必须引起政府、社会和教育部门的重视。因此,帮助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对维护高校的有序发展,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有着重大的现实影响。本文从高校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出现的现象和原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如何做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15.
罗平西  温明  王英 《学理论》2012,(35):328-329
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科学化管理存在着难点和盲点。分析和探讨了九江职业大学通过利用网络技术建立毕业生党员网络党支部的渠道。网络党支部通过专门的网站、qq群、党务信息系统等形式来实现对毕业生流动党员的网上教育、管理与服务,是新时期加强高校党建工作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职业地位获得实证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宛恬伊 《青年研究》2005,(12):24-31
本文根据武汉市部分高校毕业生职业地位获得调查,采用Logistic模型和多元回归模型研究分析了大学生人力资本对其职业地位获得所发挥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对大学生职业地位获得进行了相关的探索性思考。  相似文献   

17.
杨裕 《学理论》2013,(12):257-258
研究报告显示,企业对毕业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而综合职业能力分为一般职业能力、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多个方面,这些需要在教育过程中通过多方面工作来使学生逐步掌握,从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教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班级建设四个方面探讨了班主任如何帮助学生培养综合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一、关于法官的选任   德国法官的选任与中国相类似而与英美等国不同。德国允许年轻人从事法官职业,但并非所有的年轻人都可以当法官。德国的法律职业同高等法学教育相统一。年轻人若要从事法律职业 (无论检查官、法官、还是律师 ),必须要有在大学学习法学的经历。没有受过或者没有完成法学高等教育的人只能从事辅助工作。因此,在德国,若想成为一名职业法官,唯一的途径是进入大学法律系接受正式的法 学教育。为了保证所培养出来的大学毕业生都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全日制高等法 学教育成为德国法学教育的唯一形式。   学生通常要经…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在毕业生就业工作实践中,出现了一种“教育围城”现象——非师范毕业生想到教育系统就业,师范毕业生却想冲出教育系统就业。师范院校的毕业生不愿去任教,想冲破教育系统的“城墙”,参与双向选择,每年都有不少的毕业生在打探脱离教育系统的就业途径。在福建省的一项调查表明,高校毕业生中37.8%不喜欢从教,40.3%毕业生表示今后争取改行,假设允许自主择业,只有14%的毕业生首选的职业是中学教师。在非师范毕业  相似文献   

20.
刘伊  吕筠  王洁 《学理论》2014,(32):231-232
在当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背景下,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往届毕业生就业现状问卷调查,并对调查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高职院校培养学生职业素质方面提出了、建议如下:多层面解决高职学生就业观念问题;以日常养成训练为核心,实现职业素质的巩固提高;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实现"职业人"从业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