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山东省寿光市迅速行动、广泛动员,将疫情防控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最重要任务,把志愿服务作为战胜疫情的生力军,全面攻坚疫情防控“最后一公里”,为抗击疫情贡献新时代文明实践力量。  相似文献   

2.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大兴区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聚合功能,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凝聚起强大的正能量。一、发挥优势展现战"疫"决心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以党建为引领,组织调动各方力量,密织“防疫网”。区委宣传部、区国资委等21家成员单位的155名党员干部直沉一线,参与防控工作。一批实践所、站成为疫情防控的“指挥部”。志愿者们采取“六个起来”,即宣传橫幅挂起来、防控知识讲起来、政策法规传起来、微信群里点起来、体温检测动起来、暖心服务走起来的方式,形成群防群治、联防联控的疫情防控格局。  相似文献   

3.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按照中央和市委的统一部署,北京市1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34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694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志愿服务队伍行动起来,充分发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覆盖优势,发挥“三个中心”贯通融合的传播优势,及时组织志愿服务力量和基层群众力量,抱团齐心,共同打贏疫情防控阻击战。  相似文献   

4.
在交通卡口,有他们的日夜坚守;在防控前沿,有他们的辛劳奔波;在演练现场,有他们的忙碌身影……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江苏省建湖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4个镇(街道、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248个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2万余名志愿者闻“疫”而动,奔赴抗疫一线,积极开展志愿服务,筑起疫情防控“铜墙铁壁”,用汗水和奉献吹送抗疫一线的温暖“春风”,护佑全县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5.
“各位志愿者,刚刚新增了一条志愿服务招募令,请支援……”新一轮疫情发生后,一个近500人的“大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群”吹响了“集结号”。“我报名!”“我有空,马上就位!”一时间,在江北新区大厂街道各个疫情防控点位,站满了“红马甲”。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大力发挥志愿者的爱心与热情,在“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两条战线作出贡献。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组织采取灵活多样、切实有效的服务方式,通过创新服务项目、丰富服务内容的途径,为防疫阻击战作出贡献。归纳起来,南海区志愿者主要有六条“双贡献”的经验,值得总结推广。  相似文献   

7.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文明办深入贯彻中央和区、市党委、政府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按照“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工作”的要求,扎实做好文明实践和社会宣传等工作,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营造了良好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8.
新冠肺炎疫情来袭,浙江省苍南县迅速发布疫情防控志愿者招募令,全县95家志愿服务组织一呼百应,积极投身于疫情防控工作中,用实际行动为打赢疫情防控战贡献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力量。一、积极做好联动宣传的"传达人"。一是网络传播正能量。志愿服务团队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媒体资源,推出疫情防控专题,及时转发相关通知公告、倡议书、温馨提示、防控知识、网络辟谣等,传播社会正能量,构建疫情防控网络宣传矩阵,让百姓足不出户了解防控情况。  相似文献   

9.
《精神文明导刊》2020,(4):64-64
2月6日,新华社北京电,为认真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部署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提高文明素质和自我保护能力,进一步凝聚人心、鼓舞士气,中央文明办近日发出《关于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有针对性地开展精神文明教育的通知》。《通知》强调,要运用媒体公益宣传等多种形式,增强人们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加强对健康理念和传染病防控知识的了解;教育人们养成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的健康生活方式,强化尊重自然、保护动物的生态文明意识;引导人们保持枳极乐观、理性平和的良好心态,坚定战胜疫情的信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和融媒体中心要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因时因地制宜,创新工作方法,切实发挥好服务群众、教育群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浙江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切实肩负“三个地”的使命担当,充分发挥扎根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着力发挥宣传教育、组织服务、人文关怀的功能,众志成城,主动作为,为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总体战、阻击战凝聚起强大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11.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系列重要指示和在京调研指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中央文明办《关于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有针对性地开展精神文明教育的通知》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首都文明办在全市组织开展“文明有我健康行”主题宣传实践活动,从六个方面持续发力,引导市民群众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2.
正今年以来,崇左市宁明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紧紧围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结合疫情防控、乡村振兴等中心工作,扎实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讲党史厚植爱党爱国情感  相似文献   

13.
天津市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中,努力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截至今年11月底,天津已建成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4个、镇(街)新时代文明实践所228个、村(居)新时代文明实践站5121个。这些不同层面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协同联动各展优势。  相似文献   

14.
为全面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重要部署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牢记总书记视察和平区朝阳里社区对精神文明建设及志愿服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紧扣全国宣传部长会议和中央文明办《关于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有针对性地开展精神文明教育的通知》要求,制定出台《文明和平战“疫”20条,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一和平区关于在打贏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有针对性地开展精神文明教育的若干措施》,聚焦“强信心、聚民心、筑同心、暖人心”,坚定必胜信念.提升文明素质,增强防护意识、汇聚战疫力量,助力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相似文献   

15.
王萍 《中国人大》2020,(6):15-18
导读:在中国的广袤大地上,无数张奋战的“代表面孔”点亮了这个春天。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紧要关头,包括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在内的260多万名各级人大代表牢记初心与使命,迎难而上,积极投身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从冬天战至春天,代表们奋战在疫情防控的不同战线。疾风知劲草,疫情就像一杆秤,称出了新时代“代表担当”的含金量。  相似文献   

16.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城市里每个人的生活节奏,也对上海社会治理能力提出了新挑战。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面对复工潮大量人口导入流入,宝山区运用“社区通”,以“互联网+社会治理”织就了一张疫情防控网,让党组织和党员第一时间“站”出来,通过移动端发动社区居民居家测温、报告线索、预约口罩……一场全民参与的疫情防控战在宝山打响!  相似文献   

17.
薛丁辉 《甘肃理论学刊》2021,(1):5-11,F0002
习近平总书记善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解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不同阶段存在的问题,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战“疫”科学思维方法论。习近平关于疫情防控重要论述中蕴含的辩证思维是我国疫情防控实践逻辑的重要环节,也是治国理政科学思维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关于疫情防控重要论述中的辩证思维主要体现为以普遍联系的观点统揽疫情防控全局,以坚持发展的观点把握疫情防控全过程,以矛盾分析法认识和解决疫情防控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把握习近平关于疫情防控重要论述中的辩证思维方法,对全面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推动我国公共卫生治理现代化实践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8.
《精神文明导刊》2022,(6):32-32
清明节期间,长沙市按照市委、市政府“奋战清明节、打赢歼灭战”的总体部署,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清明祭扫,坚持精准指导、立体宣传、创新服务,积极倡导市民健康祭扫、安全祭扫、文明祭扫、绿色祭扫,有力营造文明、健康、绿色的节日氛围,助力筑牢疫情防控防线。  相似文献   

19.
郇庆治 《人民论坛》2022,(14):46-49
2020年以来,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跌宕反复的大背景下,我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着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围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学习与阐释这一主线,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而随着“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尤其是“双碳”战略的制定实施,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流域)战略的深入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的顺利主办,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也保持了扎实推进的良好局面,并与国际上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而出现的各种不和谐现象形成鲜明对照。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要旨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稳定的政治文化共识与大众性实践。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市大兴区林校路街道依托辖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基地力量,以“邻里守望聚林校,和谐共筑新时代”为主题,在社区中广泛开展“和谐、和美、和睦、和畅”系列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活动,积极探索实施志愿者积分管理模式,推进志愿服务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精准服务辖区居民,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品牌,共筑“邻里情,林校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