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贵华 《党建文汇》2009,(11):13-13
国民党再次做承诺和保证 马英九在担任台湾当局领导人后又兼任党主席,此间舆论普遍认为国民党开始了一个全新的“马英几时代”。在就职演说中,马英九强调,2005年4月,国民党主席连战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发表的“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对两岸关系发展具有正面积极作用,建议本次党代会继续将其列入国民党的政纲。  相似文献   

2.
1962年上半年,台湾蒋介石集团错误地估计中国大陆形势,企图利用大陆出现的暂时困难和不利的国际环境以军事反攻大陆,乘机实现其“光复大陆”的野心。中央军委以高超的斗争艺术,彻底粉碎了台湾当局随后对大陆进行的渡海武装袭扰和海上军事进犯活动,使海峡两岸海军力量的对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特别是两次海上战役的胜利,标志着国民党海军在台湾海峡的军事优势已成为过去。  相似文献   

3.
车治国 《世纪桥》2005,(9):52-55
2004年,在“3.19”的诡秘子弹帮助陈水扁成功连任之后,台湾政坛的独派势力一度甚嚣尘上,两岸关系则跌落到历史新低。民进党针对年底“立委”选举发起的“割喉战”一旦奏效,则“公投制宪”与“法理台独”将不可逆转地接踵而来,两岸关系的前景更难预料。然而,就在2005年的春天,两岸关系突然“柳暗花明又一村”。国民党主席连战和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的接连访问大陆,重新打开了两岸交流的大门。两岸关系何以发生这一系列翻天覆地的变化?其间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内幕?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5月26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和他率领的国民党大陆访问团全体成员,并同吴伯雄举行会谈。胡锦涛在会谈中回顾了两岸关系一年来取得的一系列重要进  相似文献   

5.
今年3月18日,在台湾执政了几十年的国民党丧失政权,一贯主张“台独”、代表民进党的候选人陈水扁当选台湾地区新的领导人。台湾当局将把台湾引向何方?新领导人有没有诚意改善并发展两岸关系?台湾政局的变化牵动着两岸关系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引起海内外的普遍关注。“善意和解”缺乏诚意“就职”演说包藏祸心台湾新领导人和他所代表的民进党一贯主张“台独”,早在1991年就将所谓“台湾独立建国”写入党纲。但在选举期间,面对岛内大多数民众反对“台独”并要求和平、稳定与发展两岸关系的强烈呼声,这位领导人改称要走“新中间路线”…  相似文献   

6.
正早在两岸关系还没有打开之前的1978年,我就开始与来自岛内的台湾同胞直接接触。那时我在中国驻日本大使馆任领事部主任,领事部的职责之一就是办理各方面人士到大陆的签证,这其中就有台湾同胞。尽管当时台湾当局限制民众到大陆探亲,但是那些思乡心切的台湾同胞还是甘愿冒着风险,绕道这里偷偷地办理到大陆旅行的签证。1978  相似文献   

7.
吴军 《党史文汇》2000,(10):27-31
台湾问题一直是举世关注的热点问题。尽管当前国民党在台已失去执政地位 ,但其 5 0年来的大陆政策 ,依然对两岸关系的未来走向 ,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认真研究国民党败退台湾后对大陆的政策 ,对于增强对“台独”的斗争力度 ,实现祖国统一 ,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蒋介石主政时期 :图谋“反共复国”、“光复大陆”1949年 10月 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宣告了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终结。国民党并不甘心失败 ,仍以台湾作为最后一块阵地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政权进行殊死斗争 ,妄图“光复大陆”、“反攻复国”,并围绕这一总目标 ,制定和实施…  相似文献   

8.
1954年至1955年期间,中国大陆同台湾当局在台湾海峡发生军事对抗,出现了第一次台海危机。虽然这次对抗以人民解放军1954的“九三”炮击为起点,但导致这次危机的真正根源却是国民党当局。1958年,台湾海峡发生第二次危机。这次危机虽然以人民解放军“八二三”炮击为标志,但根源仍然是国民党当局不断袭扰大陆、美国企图制造“一中一台”。然而,海峡两岸之间的紧张局势并未就此消失……  相似文献   

9.
历史上的复杂原因,使得祖国的宝岛台湾分裂在外。然而,那浅浅的海峡阻挡不住两岸血浓于水的亲情,阻挡不住世界经济一体化带来的两岸日益密切的交流与往来。1990年11月21日,为应付两岸关系发展的需要以及推行有限的大陆政策,台湾当局成立了“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简称海基会  相似文献   

10.
何柳 《学习月刊》2011,(12):30-32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共产党相继出台和颁布了多项对台政策。在这些政策的影响下,两岸各项交流和人员往来不断加强,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迈出了重大步伐。本文对这30年间的对台政策进行简单梳理,旨在考察其对台湾当局的大陆政策及两岸关系造成的影响。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提出和发展(1979-1986年)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看民进党的成立和国民党开放党禁,台湾逐渐进入7竞争性政党政治时代,当代中国境内出现了一种新的政治形态.经过20多年的发展演变,台湾政党政治在经历了以国民党为首的泛蓝和以民进党为首的泛绿两大政党集团对峙的"二元化多党制"之后,"两党制"格局已渐次清晰.针对台湾政党政治轮流坐庄的特点,大陆方面既要致力于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长效机制,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促进国家最终统一,还要充分估计到台湾竞争性政党政治对大陆造成的影响,为两岸的政治性谈判早作预案,未雨绸缪.  相似文献   

12.
看过电视剧《潜伏》的观众们应该还记得:当蒋介石政权兵败大陆时,国民党特务组织保密局也随之土崩瓦解。然而,不甘失败的国民党在逃往台湾前,在大陆留下了大批特务,随后还不断向大陆派遣特务。这些特务分子组织反动机构,  相似文献   

13.
4月底5月初的北京,春意盎然,桃红柳绿。祖国大陆迎来了世人瞩目的两个访问团———连战率国民党大陆访问团访问南京、北京、西安、上海;宋楚瑜率亲民党大陆访问团访问西安、江苏、上海、湖南、北京。这两个访问团应中共中央和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的邀请前来大陆访问,不仅是党际交流中的大事,而且也是当前两岸关系中的大事。人们欣慰地看到,近几年被李登辉“两国论”和陈水扁“一边一国”干扰而陷入僵局的两岸关系开始活跃起来;被“台独”分裂势力破坏将尽的两岸政治对话以党际交流新的对话模式重新启动。诚如胡锦涛所言:“从你们踏上大陆的…  相似文献   

14.
周华 《党建文汇》2002,(14):12-12
台湾当局日前推出了一个所谓“公务人员品德及忠诚特殊查核办法”。这一十分特殊的“查核办法”规定,初任、调任涉“国防”、“外交”、科技、情治、财经、大陆事务的公务人员,必须接受个人品德及“忠诚度”的调查。  相似文献   

15.
1987年底,台湾当局迫于民意,允许台湾民众赴大陆探亲祭祖。这一举措,令台湾民众大为欢悦。禁令—开,早年赴台人士特别是离家旷年的老兵、下层员工,纷纷申请来大陆探亲。大陆各界人士对此表示热忱欢迎,各地准备热情接待台胞,相应设立了台湾事务办公室(简称对台办),机场、车站还一度设立了台湾同胞接待处,给予台湾同胞往来方便。隔绝了近半个世纪的两岸的亲缘终得以连接。  相似文献   

16.
借鉴与参考     
《理论与当代》2020,(3):57-60
弃“九二共识”?国民党不能病急乱投医,《人民日报海外版》2月11日刊登王平的文章说,台湾岛内“大选”过后,中国国民党内出现了一些奇怪的声音。有人说要对大陆强硬,不排除中断“三通”,有人说要放弃“九二共识”建立“反统一”论述。如此奇谈怪论,令人惊诧。自马英九2008年胜选以来,“九二共识”一直是国民党的制胜法宝,能够处理好两岸关系是中国国民党区别于民进党的最大特色和核心优势。然而,国民党内一些人对此懵懵懂懂,老想做点明珠暗投、弃明投暗的傻事。  相似文献   

17.
台湾当局被迫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以来,涉台婚姻现象逐渐出现,涉台婚姻介绍业务应运而生。某些电视节目制作人也组织台胞来大陆搞征婚性质的联谊活动,这些涉台婚姻介绍活动,不仅给我民风和社会风气带来不良影响,也易造成并助长我民众的“崇台”倾向。两岸通婚,有利于进一步消除隔阂,增进两岸民间的相互了解和认同感,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利于两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但是,鉴于目前两岸关系不正常的实际状况及涉台婚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又不能将涉台婚姻视为一般的婚姻问题来对待和处理,必须加强管理。为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相似文献   

18.
“3·20大选”后的两岸关系出现新的危机,民进党政权的政治实力上升,主导台湾政治发展方向的能力和条件增强。但民进党政权的政治危机导致台湾政治不稳定,同时对两岸关系带来挑战。但两岸关系的主导权不在台湾当局手中,没有美国的支持,“台独”也不可能实现。因此,未来4年的两岸关系仍在可控制的范围之内。但民进党政权并没有真正放弃“台独”选项,两岸关系能否从危机变成转机,仍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19.
国民党统治结束前,陈水扁已成为台湾在野党阵营中 声望最高、最有实力的人物。2000年3月18日,陈代表民 进党击败国民党候选人,当选为台湾当局领导人。上台后, 陈虽一度对其激进的"台独"主张有所收敛,但他从来就 没有放弃其"台独"思想。几年来,在"四不一没有"的 幌子下,他不断地运用执政资源大肆进行"渐进式台独"活 动。去年7月以来,伴随岛内外形势的变化,陈水扁在两 岸政策上的谈话日趋强硬,8月3日,陈水扁一改其伪善面 孔,悍然抛出海峡两岸"一边一国"论。陈水扁激进的"台 独"宣示,是对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公然 桃衅,必将对两岸关系造成严重的破坏,影响亚太地区的  相似文献   

20.
进入新世纪后,台湾岛内第一次出现政党轮替,以"台独"为党纲的民进党上台执政。面对陈水扁政府一再推动两岸分裂的现实风险,中共中央将对台工作的首要任务明确为遏制"台独"势力,打消陈水扁政府的"急独"幻想。中共中央还通过积极团结岛内一切可以团结的政治力量以及争取岛内民心,促成连战等台湾岛内在野党领导人访问大陆,为未来两岸关系实现突破埋下了伏笔。2008年5月,在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国民党重新上台执政。在海峡两岸的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从僵持走向和缓,两岸经济文化人员互动频繁,和平发展成为两岸关系的主流声音。"六点意见"的提出,集中体现了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对于两岸关系的深入思考,丰富和发展了对台工作的大政方针。中共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接过了历史的重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谋划着两岸关系的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