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父亲对相声事业的倾心倾力是源于对党和国家的崇敬,对人民的热爱。父亲说过:"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侯宝林,要入我就入共产党。"父亲对党的热爱深深感动着我。虽然直到临终,父亲依然没能加入党组织,但他没做到的事情我做到了。  相似文献   

2.
2011年4月28日上午,福建省永安市小陶镇吴地村小吴地中洋自然村村民陈亨尧拿出了自己的传家宝——父亲陈海照的一张遗照和当年红军将领方方送给陈海照的一副绑腿。他告诉前来采风的记者:"我的父亲名字叫陈海照,9岁到11岁时经常给红军送信,被国民党抓去两次没有牺牲。当时的红军将领张鼎丞、方方等经常来到我的家里,和我父亲同吃同住。这副绑腿是红军留给父亲的作纪念。红军留给我父亲的还有一件棉袄。"  相似文献   

3.
一我的父亲是一位没有经过长征的"长征干部"。"文革"期间,我陪着父亲写了一年的各类检查。父亲被审查的历史问题之一就是:为什么逃避长征?有一天,他气不打一处来:"什么逃避?他们是突破重围跑出去的,要我们坚守根据地,说他们很快会打回来。我怎么会知道,主力红军已经撤走了,我们还以为自己是在主战场的主力红军呢。"  相似文献   

4.
正"我的父亲母亲就是我最好的榜样。父亲是一名红军老战士,一身正气、为党奉献;母亲是一名家庭主妇,教育我平和做人、凡事谦让。这正是我的家风,我要把它传承下去。"近日,鞍山市一位老干部向我们讲述了自己的家风家教故事。家风家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正能量。鞍山市纪委切实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开展廉洁家风促党  相似文献   

5.
《党建文汇》2007,(7):F0002-F0002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今天的我。”“我13岁时看着母亲饿死,14岁离家打工。父亲告诉我,将来有了钱一定要救穷人。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今天的我。我这样做,没有任何要求,只想回报党,回报人民,回报社会……”  相似文献   

6.
正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是抗大建校80周年,也正好是我们亲爱的父亲、开国中将刘忠诞辰110周年。父亲已经离开我们整整14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一直在我们身边,好像他并没有走远,只是静静地微笑着看着我们。忠孝难两全我们常听到有人说:"成功人士大都是孝子。"我的父亲就是一个孝子。2004年秋,我前往四川省雅安市追寻父亲战斗和工作过的  相似文献   

7.
正"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当硝烟散尽、河山重整,那段悲壮的历史、那份真挚的情怀,却不曾改变。家住贵阳市的老红军安仲华,出生在四川省青川县板桥乡。父亲早逝,母亲改嫁,留下幼小的他和奶奶相依为命。1935年初,红四方面军来到青川,开展了打土豪、分田地、分财物的革命斗争,并建立了县、区乡苏维埃政权组织。"15岁的我,就是在这个时候参加红军的,当时就一个念头,跟着红军部队有饭吃,还有枪来打坏人……"安仲华说。  相似文献   

8.
85年前,在红4军党的"七大"上,曾经围绕"要不要设立军委"的问题爆发过一场公开争论,这是红4军历史上的一次大波折。这场争论的分歧由来已久。自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以来,关于红军和根据地建设的问题,就在红4军党内和军内产生了一些不同意见和主张。但由于当时斗争形势十分严峻,分歧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反而愈演愈烈,从永定湖雷的前委会议开始,争到上杭县的白砂、连城县的新泉,再争到龙岩的"七大",最终演变成一场波及全军的大争论。这场争论看似是  相似文献   

9.
我的入党路     
父亲是一名小学教师,曾经递交过3次入党申请书,但由于种种原因,至今还没有入党。当兵离家的前一夜,父亲捧着一个红布包来到我的房间,当时我还在猜想是不是给我钱。但当父亲打开布包的时候,我仔细一看,红皮本上赫然印着"中国共产党章程"几个大字。父亲严肃地对我说:"海娃,明天你就要去部队了,这是好事。我们杨家总算出了一个当兵的。在部队你要  相似文献   

10.
父亲的肩膀     
<正>我的父亲离开我5年了,可他宽大的肩膀却常常浮现在我的面前。父亲临走时非常坚强,没有说一句话,我守在他的身边,哭得肝肠寸断,看着他骨瘦如柴的身影,心里就如寒风吹袭一样。我的父亲出生在一个相对富裕的家庭,爷爷读过私塾,在当时的中国,职位和收入都还算理想。父亲兄弟姐妹们六个,他排行老五,但世事无常,在父亲8岁的时候我的爷爷就被日军抓青壮年当兵走了,从此再也没有回来过,在那个动荡的年代,父  相似文献   

11.
我从16岁就离开香港,去了美国上学。当时我是学校里面最年轻的大学生。去美国是我自己要求父母亲让我去的。当时我真的胆子很大,在美国我一个亲属都没有。我爸爸妈妈给了我机票以后,我以后再没有向他们要过任何钱。  相似文献   

12.
《湘潮》2021,(9)
正我的父亲谭炳文是一位老红军。他出生于一个贫苦雇农家庭,在家排行第六,3岁时父母双亡,7岁时就给地主放牛。一家人住在茅草棚里,没有被子,晚上只好钻进玉米叶堆里睡觉。由于饥饿,缺营养,他长得很瘦小,入伍时身高才1.54米。1935年1月,他在贵州老家参加红军,被分配到红六军团十七师,当时还不足16岁。同年,他随红六军团长征,开始了艰苦卓绝的革命生涯。  相似文献   

13.
我的好父亲     
<正>亲爱的父亲,您36岁时生我,72岁时离开我,陪我整整度过了36年。您离世已15个年头了,但您却好象从来没有离开过我,您永远活在我心里。对我而言,女儿认为您是天底下最优秀的父亲。正如一首歌中所唱的:"做您的儿女我没有做够,央求您下辈子还做我的父亲,我的好父亲!"  相似文献   

14.
1933年春天,由张国焘、陈昌浩领导的以徐向前为总指挥的红四方面军到了我的家乡四川省沧溪县.红军的到来,给我们这些世世代代受地主剥削和压迫的穷苦人带来了希望,带来了光明.红军在我的家乡打土豪,分田地,宣传贫苦人要团结起来打倒旧军阀,推翻人压迫人的旧社会.我们被红军革命精神所感动,我和父亲、姐姐都投入到革命洪流中来了.我父亲被村里人选为第一任村苏维埃主席,后来又担任村川陕苏维埃总社的社长.我也参加了赤卫队.1933年8月,我与父亲、姐姐分别参加了红军.我当时只有14岁,参军后被分配到红四方面军89师独立营当战士,在与国民党军浴血奋战一年多后,于1935年初开始了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为了北上抗日而会合的艰苦长征.  相似文献   

15.
徐海平 《党史纵览》2006,(10):16-20
当兵就要当红军,处处工农来欢迎. 官长士兵都一样,没有人来压迫人! …… 我是听着这首歌长大的.父亲徐兴华是当年从皖西六安走出来的红二十五军老战士,曾经在中央军委的直接领导下,于1961年和1982年先后两次负责"红二十五军战史编辑委员会"的日常工作.父亲留下的多篇记录红军战斗故事的文章和多首曾经伴随他闯过枪林弹雨、度过峥嵘岁月的红军歌谣,是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  相似文献   

16.
当兵就要当红军,处处工农来欢迎. 官长士兵都一样,没有人来压迫人! …… 我是听着这首歌长大的.父亲徐兴华是当年从皖西六安走出来的红二十五军老战士,曾经在中央军委的直接领导下,于1961年和1982年先后两次负责"红二十五军战史编辑委员会"的日常工作.父亲留下的多篇记录红军战斗故事的文章和多首曾经伴随他闯过枪林弹雨、度过峥嵘岁月的红军歌谣,是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  相似文献   

17.
颜慧平  刘永路 《党史纵横》2014,(6):16-18,20
正父亲走了,走在清明节前夕,走在刚刚过了100岁的时候。2014年清明节早晨,我们在殡仪馆为他送行,挽联上写着三代子孙们对他一生的评价:"万里长征百战沙场,千秋功德百岁将军"。望着鲜红党旗覆盖下那留着18处战伤的遗体,我为父亲这位开国少将、百岁将军的一生而由衷的自豪!父亲安详地走了,我的思绪追寻着他的人生脚步,穿越枪林弹雨,跨越万水千山……长征路上九死一生父亲颜文斌1915年出生于江西永新县。6岁那年,一场温疫夺去了全家11口人性命,只有他一人活了下来。1931年春天父亲参加了红军,他参军第二天就参加一场伏击战,第一次放枪子弹就飞了,差点打着前边的连长。连长是旧军官出身,  相似文献   

18.
《湘潮》2016,(12)
正我的父亲叶子龙原名叶良和、叶佐臣,出生在湖南浏阳县(今浏阳市)石湾乡平安洲村一个贫农家庭。少年时代,父亲就开始接受进步思想,追求革命真理。1930年8月,父亲14岁时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2月加入共青团,参加了粉碎国民党对红军的第一次"围剿"战役;1932年初调红一军团总  相似文献   

19.
田培良 《实践》2008,(6):12-13
一我是读着《党的教育》长大的。最早见到这本杂志,是1960年的冬天。那年我只有九岁,是包头一所小学的三年级学生。那是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我见父亲用母亲绱鞋用的锥子和纳底用的麻绳在装订一摞书,就凑到跟前去看。那些书跟我们的语文课本一样大小,但比语文课本要薄好多,我数了数,一共24册,父亲把它们订成二本。我拿起已经订好的一本,见封面上的4个字写得很潦草,就问父亲:"这是什么书?"父亲告诉我:"是《党的教育》,是给党员们看的。""我看看可以  相似文献   

20.
父亲的毛驴     
正假日里的北京动物园如同故乡逢大集的街道一样,人头攒动,看猴子的人自然比猴山上的猴子密集多了。我和近70岁的父亲就出现在这个动物园的人流中。我是要让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来北京的父亲好好开开眼界,近距离地看看他只在电视里见到过的凶猛的老虎、威风的狮子、丑陋的河马、笨重的大象、美丽的孔雀……我相信父亲看到这些他从来没有见过的动物时一定是惊喜和开心的然而,父亲的表现并没有我所预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