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舒云 《党史博览》2007,(11):13-16
林彪犹豫再三,打不打锦州 1948年秋,东北的国民党军缩在沈阳、长春、锦州三个大城市里,死也不出来,害得东北野战军无仗可打.虽然攻打大城市的条件还不十分成熟,但也只有这三锤子"买卖"了.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主张打锦州,而东北野战军司令员林彪认为长春好打一些.经毛泽东同意,东北野战军首攻长春.  相似文献   

2.
杨槐 《党史纵横》2015,(2):23-25
一1948年夏末秋初,东北人民解放军参谋长刘亚楼奉司令员林彪之命,造访东北局社会部,与汪金祥部长、陈龙副部长商谈辽沈决战中的情报战的问题。刘亚楼从随身的皮包里拿出作战地图铺在桌子上,招呼汪金祥和陈龙上前观看。地图上,东北人民解放军各纵队攻击方向的红色箭头,全部指向锦州。刘亚楼张开双手,做了一个包抄锦州的手势,言简意赅地说:"毛主席是这样考虑东北问题的,他提出先打锦州这个蛇头,扼住东北国民党军的七寸,这条巨蛇就难掀大浪。毛主席把这个作战目标叫做关门打  相似文献   

3.
中央作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为东北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难得发展机遇.这引起了锦州市委的高度重视.我们提出了东北大振兴的概念,并开展了"东北大振兴,锦州怎么办"的大讨论活动.我们把中央部署的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开展"东北大振兴,锦州怎么办"的大讨论活动,同步部署,一起安排,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有效地解决了干部的学风问题,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1948年9月,攻克锦州以北义县扫清锦州外围据点之后,我东北野战军主力把锦州城内的蒋军围得水泄不通。蒋介石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我军一旦攻克锦州,长春和沈阳之敌只有被歼的恶运。为解放锦州之危,他亲自跑到东北坐阵指挥,急调华北、山东战场7个师,加上锦西原有4个师,从10月10日向我塔山阵地猛攻,但始终未能突破我军阵地。廖耀湘第9兵团的11个师又3个骑兵旅,从沈阳增援锦州被阻击在黑山、大虎山地区。蒋介石见  相似文献   

5.
辽沈战役前夕,我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第九纵队第二十六师任师长,参加了整个辽沈战役的全过程。回顾此次战役,我最难忘的还是锦州攻坚战。1锦州是联络东北和华北的战略要点。打下锦州,切断北敌南逃的去路是辽沈战役胜利的关键。国民党东北“剿总”副总司令范汉杰曾说过:“锦州的得失,关系东北整个国民党军的安危。共军如果攻占了锦州,就犹如关闭了东北的大门O”正是鉴于锦州的重要战略地位,1948年3月,国民党成立了“剿总”锦州指挥所,由范汉杰亲自挂帅,指挥第六兵团及所辖第九十三军和新八军等7个多正规师,连同冀热辽的…  相似文献   

6.
李炳侯 《党史博览》2014,(10):25-27
正人一生走过无数的路,有的路走过就忘记了,而有的路却能记一辈子。1948年9月30日,我随东北野战军辽沈战役前线指挥所(以下简称"前指")秘密列车,从双城堡出发,沿西满交通线驶向锦州的路,什么时候想起来都胆战心惊,难以忘怀。一1948年8月辽沈战役准备期间,我从长春前线东北野战军十二纵队被调回到哈尔滨新华社东北总分社。8月下旬,又从东北总分社调到为报道辽沈战役组成的新华社东北野战军总分社。此时,东北野战军与东北军  相似文献   

7.
1948年,东北国民党军队在遭到我军强大攻势打击后,被迫龟缩于长春、沈阳、锦州三个孤立地区,妄图凭借坚固设防,负隅顽抗。为了加速全国胜利的早日到来,9月,我东北野战军在中央军委、毛主席的指示下,发动了解放全东北的伟大秋季攻势。我第二纵队接到参加锦州战役以后,10月3日,六师命令我十八团从长春以南的公主岭昼夜  相似文献   

8.
1948年春,时任国民党东北"剿总"副司令兼第一兵团司令和吉林省政府主席郑洞国,奉命率10万大军死守东北名城长春。10月中旬,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克锦州。危急之下,郑洞国不得不作出最后的选择,率军投诚。  相似文献   

9.
1995年8月10日至16日,原中顾委常委伍修权偕夫人一行,在锦州视察,我奉命安排视察活动。在锦期间,伍老一行视察参观了锦州港口开发区和辽沈战役纪念馆。在陪同活动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伍老对锦州的山山水水怀有特殊感情,尤其是对辽沈战役纪念馆的景物更是格外亲切。伍老是日本投降后被中央首批派来东北的六位领导人之一,担任过东北民主联军和东北军区的第二参谋长,他不仅是东北解放战争的直接参加者和一位指挥者,而且是辽沈战役纪念馆的重要筹划者之一。据锦州市委和纪念馆的领导同志介绍,从1986年4月,  相似文献   

10.
正解放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为争夺抗战胜利果实展开了尖锐复杂的斗争。中共中央根据国内外的具体情况,把战略重心放在争夺东北的斗争上,提出了发展东北,"独霸东北"的口号,但由于苏联对美、蒋妥协及国民党军在美国支持下,于1945年11月攻占了山海关,夺取锦州,使我党已不可能独占东北。党中央审时度势,及时把战略重心转到建立东北根据地上来。在这场斗争中,以毛泽东、刘少奇为首的中共中央审时度势,采取了一  相似文献   

11.
1948年9月30日,我作为新华社东北野战军总分社的一员,随东北野战军辽沈战役前线指挥所(简称“前指”)秘密列车,从哈尔滨火车站开出,沿两满交通线向锦州进发。  相似文献   

12.
锦州攻坚战是辽沈决战的决战之役,是最为重要、最为关键的一场战斗,对东北解放战争的最终胜利具有决定性意义。攻锦外围战1948年秋,国民党军在锦州投入的兵力有8个师共10万余人。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锦州指挥所主任范汉杰指挥所部在锦州市内设置了交通大学、神社、中纺公司、老城车站以南、中央大街以东5个守备区,这些守备区明堡暗堡交错,堑壕工事呼应,易守难攻。此外,锦州城四周的敌人也设置了数道封锁线。  相似文献   

13.
塔山阻击战     
正塔山既无塔也无山塔山,位于辽宁省西部,东临渤海,南接葫芦岛,西依白台山,北靠锦州,处在辽西走廊交通要道,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48年9月,辽沈战役打响,东北野战军主力迅速向锦州集结,为阻止国民党东进兵团由葫芦岛登陆支援锦州,解放军在塔山一线组织了一次空前的阵地阻击战,成功击退国民党东进兵团多次进攻,打破了国民党东西夹击东北军的幻想,保障了锦州的顺利解放,从而保证了辽沈战役的胜利。1948年,经过两年作战,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的力量对比发生显著变化:人民解放军已增至280万人,其中正规军  相似文献   

14.
关于东北全部沦陷的时间,以往史家曾有“三日失辽宁,百日丧东北”之说,迄今有关史论,一般仍持“百日”说,此说不符合史实。“百日丧东北”之说,是以1932年1月3日锦州的陷落,作为东北全部沦陷的标志。此时距“九一八”事变106天,约数“百日”。或三个多月。然而锦州的陷落,只是宣告辽宁省幸存  相似文献   

15.
正辽沈战役的关键是拿下锦州,以形成关门打狗之势,而我军要拿下锦州,必先攻占锦州的北面屏障义县。义县是一座古城,城墙是仿造锦州城建造的,十分坚固,城墙高7.6米,底部宽7米,顶部宽3.5米。此时,城墙外有堑壕、地堡群、鹿寨、铁丝网、雷区等6层防御设施,易守难攻,号称"固若金汤",守军为国民党93军的1个师万余人。东北野战军炮兵司令员朱瑞奉命率领炮兵部队配属韩先楚的三纵攻打义县,1948年9月27日炮兵部队开始进入预设  相似文献   

16.
1948年10月26日至27日,我东北野战军第六纵队(后改为四十三军)在辽宁省黑山县的励家窝棚一带,经过两天一夜的浴血奋战,终于堵住了敌军东逃沈阳的退路。这是继攻克锦州后迫使长春敌人起义和投降后,我纵协同从锦州返回的我野战军主力在辽西全歼廖耀湘兵团10万余人的大会战,也是我军战史上最成功的一次大规模歼灭战。它是辽沈战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948年9月12日,伟大的辽沈战役开始了。我东北野战军  相似文献   

17.
1948年10月15日,在解放军即将攻克锦州的关键时刻,一支国民党部队——暂编五十五师响应我党号召,举行战场起义,对东北咽喉重地锦州的解放做出了贡献。现将该师师长安守仁同志的回忆文章刊载如下。  相似文献   

18.
1948年9月,我东北野战军第八纵队来到双羊店驻防。任务是扫清锦州外围紫荆山之守敌,为攻打锦州奠定基础。紫荊山地处锦州城东,山峦起伏,山脉绵延,与百股河紧紧相连,是城东近郊的最高峰,挺进锦州城必经之路。攻克紫荆山,八纵九连二排担任主攻任务。当时九连二排长  相似文献   

19.
正1945年冬,是东北人民自治军非常艰难的一段时期。山海关保卫战失利之后,锦州地区作战也未达到既定目的。与此同时,苏联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对国民党和共产党采取两面政策,时而支持国民党,时而支持共产党。因此,中共中央、东北局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经过充分酝酿,决定不与国民党争夺东北大城市和主要铁路线,而以主要精力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这一战略方针被通俗地概括为"让开大路,占  相似文献   

20.
<正>从1947年年初建立,到1949年年初撤销,锦西情报站在两年时间里获得、传送情报数百份,为我军顺利攻克锦州立下了汗马功劳,为我人民解放军取得东北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1947年年初,经过三下江南和四保临江战役,东北民主联军粉碎了国民党军"南攻北守"的战略计划,战场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冀察热辽中央分局社会情报部决定将宁城(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