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对完善利益协调机制提出了新要求,要求利益协调机制能够调节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保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引导群众理性表达诉求。当前,完善利益协调机制面临一些突出问题。为了完善利益协调机制,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树立"公开、平等、有序"的利益协调观念,引导群众依法有序表达合理诉求;查处领导干部职务犯罪及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广泛接受舆论监督;进一步关注和改善民生,解决好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2.
文正再  丁文胜  晏计生 《求实》2007,2(9):51-53
追求社会和谐是我们努力奋斗的目标,而考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形成因素又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基本方面:一是源于人民利益的是否满足以及满足的数量多少和质量好坏;二是源于政府对各种利益关系协调和利益制度安排的必要性、科学性、合理性以及人们对这种制度优越性的认同和信任。因此,人民利益的切实满足和有效整合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3.
利益和谐就是要满足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合理需求。利益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和根本。要实现利益和谐进而达到社会和谐,就要实行区域发展战略,加快农村建设,打破垄断,实行调控政策;要进一步完善民主选举制度,完善监督机制,加强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4.
利益协调与社会和谐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国 《求实》2006,2(3):55-58
协调好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和基础;目前我国利益的急剧分化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要从提高利益对象有效供给的水平、承认个人利益的合理性、强化制度协调在利益协调中的基础性功能、完善利益的表达机制、坚持公正平等有序的原则等五个方面入手,协调好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5.
进入新世纪,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原有的社会利益格局已被冲破,社会利益关系产生了重大的变化,各种利益矛盾显露.强化利益整合,促进社会和谐,成为重要理论与现实课题.利益整合是社会主义社会处理内部利益矛盾的基本方式;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客观要求;也是提高党构建和谐社会能力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社会和谐虽然必须在利益平衡的机制中实现,但社会和谐首先建立在社会利益的不断增长这一物质基础之上,更有赖于以和谐文化为内涵的超利益因素的支撑.利益增长、利益平衡、超利益因素,应该被视为社会和谐的三大维系力.  相似文献   

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时期全党工作的重点。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以发展求和谐,努力构建和谐福建。今年初,胡锦涛总书记视察福建,再次提出扎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问题,表明构建和谐社会的极端重要性。我们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过程中,一定要以人为本,始终将构建和谐福建放在重中之重来抓,坚持人民唯大、人民唯重、人民唯先,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着力点,加快和谐社会建设。胡锦涛总书记将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概括为: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六个方面无一不是与人相联系的,都是以人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人  相似文献   

8.
在“树新风正气、促和谐发展”主题教育中,集安市把“以人为本、民生优先”作为各级党委政府的“执政纲领”,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9.
高菖 《党建》2013,(4):21-22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强社会管理,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当下,伴随着改革驶入“深水区”和“攻坚区”,中国的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利益多元化和利益分化明显加速,进而导致社会矛盾凸显,社会不稳定隐患增多,社会的“风险性”不断放大,直接影响到了中国未来的发展。因而,如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化解社会矛盾,成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和谐党群关系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标志,是和谐社会的基石。营造福州农村和谐党群关系,要求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1.
促进社会和谐局面的形成,需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要始终把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着力点,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继续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相似文献   

12.
周贺 《新长征》2011,(10):44-45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人民群众的希望、社会和谐的基础,也是发展成果的体现。长春市宽城区在全面推进“改造大铁北,建设新宽城”战略的同时,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民生,从百姓生存性、安全性、发展性民生需求人手,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人民得实惠,为百姓谋福祉,吹响幸福宽城建设冲锋号。  相似文献   

13.
曾庆军 《当代贵州》2009,(21):52-53
在实际工作中,金沙县以解决煤矿职工和矿区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着力点,创建了一批安全、稳定、环保、诚信、文明的和谐煤矿,初步营造了矿区人与人、人与企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氛围。  相似文献   

14.
我国正处于由“现代化”向“现代性”转变的过渡时期,现实生活中人民内部各种利益矛盾不可避免地引发了各种社会问题。要切实维护民众合法权益,就必须准确把握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实质.通过优化利益协调机制、畅通利益表达机制、健全矛盾调处机制、完善权益保障机制等机制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体系,达到在改革发展中解决矛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强调:“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作决策、定政策充分考虑群众利益和承受能力,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切实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能力。”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利益和谐关系的基本理论,对当代中国利益关系和谐进行了探求.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利益关系和谐的基础和机制;生产力发展和共同富裕是利益关系和谐的原则和目标;利益关系协调和法制建设是利益关系和谐的主要途径和保障;利益表达和利益保障是利益关系和谐的重要方法和手段.这一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利益关系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7.
王秋波 《理论学刊》2007,1(5):55-5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一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系统工程。本文试图将经济利益关系与人民内部矛盾问题放在构建“和谐山东”的大背景下进行研究,既分析经济利益关系的新变化,又研究由其引发的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既将利益关系和利益矛盾作为分析的重点,又在此基础上有所拓展、延伸;既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又注重提出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诸多的社会经济关系中,劳动关系是一种最基本的经济关系。它对社会和谐、有序发展起着直接、重大的影响。因为一个社会的劳动关系,不仅反映着一个社会的劳动性质、劳动者的利益和社会地位;而且关系着劳动的效率和质量。只有当生产关系适应  相似文献   

19.
和谐的党群关系应该具有党群互信、党群合力、党群同利的特征。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的和谐关系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新时期要正确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解决好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持之以恒开展反腐倡廉,从而更好地构建和谐的党群关系。  相似文献   

20.
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党的十六大报告六次提到“和谐”:一是人民和谐相处,二是社会更加和谐,三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四是巩固和发展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五是必须保持长期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六是推进多种力量和谐并存。这是一个伟大的创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对为祖国富强而贡献力量的社会各阶层人们都要团结,对他们的创业精神都要鼓励,对他们的合法权益都要保护,对他们中的优秀分子都要表彰,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和谐的思想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