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突破“三八”经过军汉城突破“三八线”,进军汉城,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次战役的目标。“联合国军”在遭到志愿军第一、第二次战役打击以后,全线崩溃,被迫撤至“三八线”附近地区转入防御。此时,英、法等参战国主张战争在“三八线”停下来,但美国从其全球战略出发,决意重新考虑对朝鲜战争的军事战略和政治方针。在军事上,美第8集团军司令李奇微部署了一条从临津江至“三八线”的总战线。将问个师另3个旅约20万兵力,布防在横贯朝鲜半岛250多公以正面、60公里纵深的防线上。将南朝鲜军为主设置在第一道防线上,“联合国军”设…  相似文献   

2.
三八线 1945年8月,日本投降时,美、苏两国首脑商定以朝鲜国土上北纬三十八度作为美、苏两国对日军事行动和受降范围的临时分界线。此线以北为苏军受降区,北线以南为美军受降区。这条线通称“三八”线。 反绞杀战 1951年,侵朝美军为取得军事和停战谈判的有利地位,在地面向我发动攻势的同时,从8月中旬开始,以大量航空兵对朝鲜北部铁路干线及交流枢纽实施历时将近一年的“绞杀战”,妄图切断我后方交通运输线,分割我前后方,窒息我作战力量。对此,我志愿军在战斗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加强了后方的对空防御,加强了对交通运…  相似文献   

3.
1950年6月25日,美帝国主义唆使南朝鲜李承晚军队,悍然进攻朝鲜,很快突破了“三八线”,我国沿鸭绿江一带的边防城镇居民遭到敌人空’军、炮兵的轰击,造成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在朝鲜政府的请求下,我国毅然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支援朝鲜。经过中朝两国军队并肩浴血奋战,终于把敌人赶回“三八线”以南,赢得了胜利,赢得了和平。抗美援朝战争至今已近四十八年了,当时,我就在志愿军总部机要处工作,亲身经历了那血与火的战争岁月。英明决策适时出兵1950年7月,海南战役之后,部队正在休整,我在十五兵团工作。一天,突然接到中央军委俞令:…  相似文献   

4.
程娟 《党史博览》2013,(10):46-50
从1950年10月19日至1952年11月6日。吴信泉率领志愿军第三十九军。在朝鲜经历了750多个日日夜夜,从鸭绿江边一直打到“三八线”以南的汉城,经历了五次战役和阵地防御作战。与兄弟部队一起打败了“联合国军”和李承晚军,共歼敌6万多人。吴信泉“能打仗、会打仗、智勇双全”,是一位名副其实、无坚不摧、无敌不克的常胜将军。  相似文献   

5.
耿耿 《党史博览》2011,(8):54-56
志愿军老战士黄铮铮:这个美国兵是自己越过三八线跑过来的,在朝鲜东线高地鱼隐山躲了好几天,被我们六十三师俘虏了。10张照片都是林维松拍摄的,他参加了板门店谈判  相似文献   

6.
抗美援朝战争,彭德怀作为第一个打败美军的中国将军,享誉国内外。我曾是志愿军总部参谋,亲眼目睹了彭德怀指挥抗美援朝的过程。临危受命,运筹帷幄,迅速扭转了朝鲜战局1950年10月8日,即在美军越过三八线北进的第二天,由毛泽东提议并经中央政治局一致通过,决...  相似文献   

7.
在抗美援朝战争第三次战役中,志愿军第116师冒着零下20多度的严寒,将7500余人、70余门火炮潜伏在距敌前沿150米至300米的地域一天一夜后,仅5分钟就率先突破麦克阿瑟自诩为“铜墙铁壁”的“三八线”防线,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的一大奇迹。 1950年12月,以美国为首“联合国军”遭我志愿军连续打击后,撤至“三八线”及其以南地区。麦克阿瑟纠集了美、英、韩军等13个师另2个旅,  相似文献   

8.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10月1日,美军越过“三八线”向平壤推进,战火一直烧到鸭绿江边。与此同时,美国军舰炮击我商船,美国飞机轰炸我边境城镇,形势极其危急。不仅朝鲜人民面临灭顶之灾,新中国的独立和安全也受到严重威胁。为了支援兄弟的朝鲜人民,为了保卫刚刚诞生的新中国,为了远东及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9.
正第四章"保供应就是保胜利!"打过三八线,突破就是胜利。"第八集团军司令谨向中国军队总司令致意!"是日夜,北京的天安门广场,爆竹震天,烟花绚烂,成千上万的群众涌上街头,彻夜狂欢第二次战役后,敌人败退到三八线以南。志愿军领导考虑到不能与敌人之间拉开太大距离,所以,志愿军主力略事休整后,又急速开进到三八线附近。志愿军司令部也相应向北前移到距成川郡西南5公里的君子里(君子洞)。  相似文献   

10.
志愿军“喀秋莎”火箭炮部队炮兵二十一师是 1951年 2月赴朝参战的。第一批出国的有二一、二二、二三 3个炮团。后来又有几个炮团先后出国,到 1953年朝鲜战争停战前,因炮二十二师领导机关未能组建,这样,在朝鲜战场上,炮二十一师所属共有 7个火箭炮团。我随第一批 3个炮团出国,是炮二十一师政治部宣传科的采访员。   1952年 10至 11月间,我随“喀秋莎”炮二九团参加上甘岭战役。这是我在朝鲜战场上度过的最难忘的日子。   1952年 9月,志愿军为了大量杀伤敌人,改善防御态势,发起了秋季有目的的进攻。志愿军炮兵二十一师…  相似文献   

11.
一管军号退敌一个营 这个“奇迹”,发生在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中的追击作战中。 1950年12月31日,三八线附近风雪交加,气温骤降。黄昏,我志愿军和人民军在西起临津江口,东至麟蹄的200多公里正面上发起第三次战役。“联合国军”的阵地被我军迅速突破。1951年1月1日,志愿军全线转入追击作战。当时,我50军第149师和39军第116师,分别向高阳和汉城方向迅猛  相似文献   

12.
张民 《党的文献》2001,(2):65-70
一、美国政府支持李承晚集团在南朝鲜单独“建国” ,关闭了全朝鲜和平统一的大门 ,是朝鲜战争的起因。二、朝鲜战争的结局是和局 ,是中国人民援助朝鲜人民、将美国等侵略军从中朝边境赶到三八线地区后与美国达成的和局。这一和局 ,意味着中国人民抗美援朝取得伟大胜利和美国发动侵朝战争的失败。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刚过半年,朝鲜战争爆发了,美国无视中国政府的严正警告,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严重地威胁我国的安全和世界和平,中国人民被迫组织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使朝鲜战争实质上变成中美之间的一场大战,朝鲜半岛成为世界两大阵营对抗和冲突的战场。毛泽东高屋建瓴作出抗美援朝的决策,充分显示了在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指导下,勇敢地保卫祖国的胆略和气魄。 毛泽东无意介入朝鲜冲突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形成了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他们在朝鲜以三八线为界,成立了南北两个独立政府,接着美苏军队撤出朝鲜半…  相似文献   

14.
这场争论发生在1951年1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第三次战役以后。第三次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一举突破“三八线”,解放了北朝鲜国土,无论是从政治上还是从军事上,都胜利地完成了任务。特别是把美军和南朝鲜李承晚伪政权赶出汉城,打出了军威,震惊了全世界。就在中朝军队30万官兵冒着零下20度的严寒,流血牺牲,忍饥挨饿,苦战八昼夜,攻占汉城,其前锋到达三七线时,彭德怀突然下令停止追击,结束第三次战役。命令传到各部队,指战员们很不理解,甚至有人以为听错了命令,纷纷打电话到志愿军司令部核实。此时,…  相似文献   

15.
甘愿奉献我平生──记志愿军一等功臣周永安苏雄昌1952年10月下旬,朝鲜金城地区,白雪皑皑,银装素裹。连日来,志愿军第12军军部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向立功将士致敬”,“向功臣们学习”的大幅标语,耀眼醒目。25日一大早伴随着震耳的鼓乐,嘹亮的歌声,军...  相似文献   

16.
1951年,我们高唱着志愿军战歌“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了鸭绿江,奔向了烈火硝烟的朝鲜战场。经过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到达了朝鲜谷山郡上村洞——志愿军三兵团司令部的驻地。  相似文献   

17.
1980年,朝鲜领导人金日成到北京参加抗美援朝30周年纪念活动,邓小平会见了金日成,时任北京军区司令员的秦基伟会见时也在座。金日成顺便向邓小平打听原志愿军十五军的战斗英雄柴云振。邓小平转问原志愿军十五军军长秦基伟,秦基伟回答说:“柴云振是原志愿军十五军的一名战士,在朝鲜江原道金化郡相达峰战斗中英勇顽强,志愿军总部授予他一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8.
“这笛子陪伴我半个世纪了,简直就算是我的第二条生命。” 郑行余一直喜欢音乐,参军前就喜欢吹笛子,于是他一个战友的父亲就送了他一支笛子。不久,当他成为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的时候,就带着这支心爱的笛子。吹笛子成为他在战场上的一大乐趣。特别是对着朝鲜冬天的皑皑白雪,他就情不自禁地想家,想老母亲。  相似文献   

19.
五、英雄儿女(三)张积慧击毙美军“空中英雄”戴维斯至1951年底,美国空军的“绞杀战”进行了4个月,据中朝联合铁道运输司令部统计,美军共出动飞机21284架次,在我后勤运输线的咽喉“三角铁路”地区共投弹63515枚,炸弹总重合31755吨,平均每公里落弹359枚,合170余吨。共破坏线路和车站5618处次,破坏桥梁288座次,对志愿军的物资运输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但美国空军也遇到朝鲜战争以来最大的挑战,志愿军空军与美空军F-86、F-84混合机群打了几次一二百架飞机参加的大规模空战,志愿军空军越战越勇。1951年11月21日,美国空军参谋长范…  相似文献   

20.
<正>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在板门店签订,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中国志愿军将士按照志愿军总部的统一部署,分批回国。辽宁,作为中国距朝鲜最近的省份,作为抗美援朝的出征地之一,理所当然地承担起迎接志愿军将士回国的重任。因此,辽宁也成为迎接志愿军归国的“欢迎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