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约翰先生需要一名勤杂工,于是在一家报纸上登出了"诚聘"广告。广告一经刊出,立即有50多人前来应聘。最后,约翰选中了一个很不起眼的男孩。一位朋友很不理解,便问约翰:"比这男孩强的大  相似文献   

2.
那时候,男孩很穷。男孩每月那点可怜的工资除少部分自己用外,全都寄给了在乡下种田的父母。所以,当男孩交上一个美丽的女孩后,从来没有给她送过一件值钱的礼物。男孩只能在闲暇时牵着女孩的纤纤素手去大街旁的大排档吃饭,或到小摊前买一斤半斤的炒瓜子给女孩嗑。女孩理解男孩的处境,从来都不要求男孩什么。男孩便很感动,又很内疚。男孩便在心里发誓,将来一定要让女孩过上幸福的生活。一个弥漫着花香的初夏黄昏,男孩和女孩在马路上散步。一路上,男孩话很少,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女孩觉得很奇怪,就问男孩:“你怎么啦?有什么心事吗?”男孩很窘…  相似文献   

3.
"往事无须多纪念,神州来日尽春光",这是王恩哥很喜欢的一句话。如今,他已开始为北大"来日的春光"着想。他说:"一个人要有梦想,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嗒滴嗒,嗒滴嗒,小朋友,小喇叭节目开始广播啦!"上世纪60年代的东北,冬天特别寒冷,在沈阳一个普通人家里,一个男孩每天下午四点就会在床上用被子把  相似文献   

4.
《党的建设》2008,(6):61-61
徐向前:继续向前徐向前出生后,祖母看到是男孩,便给他取了个乳名为"银存",意思很明白:希望他前程似锦,发财享福。  相似文献   

5.
正由于担心缺少男老师会造就一代胆小怕事、以自我为中心、柔弱不堪的男孩,多地教育工作者正在课堂中努力强化传统男性角色和价值观。在郑州,学校要求男生承诺要像一个"真正的男人";在上海,校长们正在尝试只有男学生的班级;在杭州,有名为"西点男孩"的夏令营,营训是"我们把男孩变成男人"。当前,全国各地的教育官员们正在积极招募男老师。对更多以男性为中心的教育的呼吁引发了一场有关  相似文献   

6.
戚锦泉 《当代党员》2007,(12):51-51
有一个男孩,从小父母对他管教很严。他很不喜欢这种严肃僵硬的生活环境,于是常常反抗、故意捣蛋。  相似文献   

7.
2011年2月的一天,叙利亚德拉市的一个学校举办了篮球赛。赛后,7个中学生坐在一起侃大山,开玩笑。他们从电视上得知埃及和利比亚发生了政变。这7个男孩是好友,他们都住在德拉市同一个街道。他们谈论了席卷中东地区的起义,统治叙利亚40年的阿萨德家族竞躲过了这波起义浪潮,这几个男孩感到很郁闷。  相似文献   

8.
"郑老师,我是坏孩子。我又给您添麻烦了……"这是一个小男孩在"悄悄话"里写给郑老师的心声。这名男孩课间和女同学玩捉迷藏游戏,把对方追到女厕所门口,行为冒犯。  相似文献   

9.
小蜜蜂     
迪斯尼是大家十分熟悉的名字,它是由"米老鼠之父"、美国人沃尔特·迪斯尼创造的。一天,有个男孩问沃尔特:"尊敬的迪斯尼先生,你画米老鼠吗?"沃尔特回答:"不,我不画。"男孩又问:"那么,你负责构想笑话和点子吗?"  相似文献   

10.
我的班主任生涯中,我教育学生所用的方法是因势利导。例如,我有个学生是一个调皮又任性的男孩,因为父母跑运输经常不在家,学习无人督促,生活无人料理,养成了马虎懒惰不按时完成作业的不良学习习惯和不讲卫生、不讲文明的不良行为习惯。但是他独立生活的能力很强,胆大主意多。为了教育好这个孩子 ?我利用这孩子的优势作为突破口,开学便让他担任班上的卫生劳动委员,一开始,他很吃惊,找着我诚恳地说:"老师,我不行 !"同学们也不理解,纷纷对我说:"老师,他连自己都管不住,怎么能当班干部 ?"对这孩子,我用激将法:"你是否要让同…  相似文献   

11.
作出取舍     
张建伟 《学习导报》2010,(18):54-54
一个小男孩在玩耍的时候,把手伸进了花瓶里,像是在找什么东西。糟糕的是,当他想把手收回来的时候,却怎么也拔不出来。男孩的父亲发现后,帮着他一起尝试了几次,也均告失败。男孩的父亲想把瓶子打碎,好让儿子摆脱困境。可是,花瓶太名贵了,父亲迟迟下不了决心。最后男孩的父亲决定换种方法再试最后一次,不行就砸掉瓶子。"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是一个内心充满着爱和痛苦的伟大的父亲。他的爱之博大。我们完全可以从他的人格魅力和传奇的故事中感受得到。但他内心深沉的痛苦却并不是我们常人所能体味的。毛泽东共有10个孩子。其中杨开慧生了3个男孩。即毛岸英、毛岸青和毛岸龙;贺子珍生了6个孩子。其中3个男孩,一个是下落不明的毛岸红(小毛),一个是在江西出生也下落不明。  相似文献   

13.
换一种方式     
一个失明的男孩坐在一栋大厦的台阶边,脚边放着一顶帽子,手里举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我是个瞎子,请帮帮我。”帽子里只有很少的硬币,一个男子从男孩身边经过,他掏出几枚硬币投进男孩的帽子里。然后他拿过男孩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有一个偏向,就是多去示范点富裕户,多看漂亮光鲜的一面,多听悦耳动听的言词。无论是调研者,还是陪同者,抑或是受访者,基本形成一个电力学上的"回路",循环传导很流畅。偶有调研者打破这个"回路",摆脱既定地点、既定路线、既定对象束缚,就搞得陪同者很紧张很汗颜,打破本身也成了人们乐道的  相似文献   

15.
孙娜 《党课》2014,(13):110-111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男孩在郊游时被锋利的石头割破了脚,到医院包扎好后,同学把他送回家。在离家不远的巷口,男孩碰见了爸爸,他向爸爸哭诉着经过。可是爸爸并没有安慰他,简单交代了几句就走了。男孩非常难过,觉得爸爸根本不爱他,可是,有个同学却很肯定地告诉他,爸爸一定会在前面拐弯的地方回头看他……果然,在那个拐角,爸爸回过头来,眼神里充满了关切。  相似文献   

16.
杨善洲有句名言:"共产党人什么困难也不怕,就怕脱离群众、失掉民心。"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反复品味他的这句话,很有感触。每个人都会有所"怕",也应当有所"怕"。但"怕"什么,反映出一个人的素质和追求,反映出一个人的修养和作风,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境界。杨善洲的"怕",是奋斗不息的角色自觉,是为民一生的道德追求,是甘为孺子牛的崇高境界。  相似文献   

17.
冬宝 《当代党员》2006,(5):39-39
我是一名机关干部,也是一位17岁男孩的父亲,在事业上,我算得上成功,人际关系也不错,但是,在教育孩子上,我承认自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  相似文献   

18.
王震在江西     
丁明 《党史文汇》2005,(8):38-41
1981年 1月,王震在新疆巡视时,曾经饱含深情地回忆起在"文革"期间的一段往事.他说:"农垦这件事,就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我也管着.那时把我下放到江西,也是在一个农场.虽然是‘走资派',但我过得很舒服.在那个农场我是一个很有权威的‘走资派',很有权威的场长.直到现在,那个农场的广大工人,仍然和我保持密切的联系,经常往来."  相似文献   

19.
正他的画简约、凝练。爱他画的人说:"这是一个世界级的艺术大师。"不以为然的人说:"这些画不中不西,难登大雅之堂。"然而不管怎样,画家画出了他人生的率真、儒雅、恬静和优美,也画出了他的悲悯与仁爱,蕴含了他人生的辛苦和坎坷,也映出了他高尚的人格与深远的思想。他就是中国现代著名画家丰子恺。创立"子恺漫画"开中国漫画先河1898年,丰子恺出生在浙江省桐乡市石门镇。丰子恺出生时已是家中第七个孩子,却是第一个男孩,他的出生给丰家烟火得继带来了希  相似文献   

20.
从菜园子里拔出一个萝卜,根部总会带出一些湿泥.我们对这些粘粘糊糊的泥土很是讨厌.而在另外的一些场合,当我们拔出了一个"毒萝卜",很想看看"营养"这个"毒萝卜"的都是些什么土壤的时候,却偏偏看不见,这"毒萝卜"的屁股干干净净,一点儿泥也不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