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得与失     
风浪中,船沉了。惟一的幸存者被海浪推到一个荒岛上。每天,这位幸存者都翘首以待,希望有船驶来,然而,盼到“花儿都谢了”,仍然是失望。为了活下去,他千方百计弄来一些树木枝叶,千辛万苦搭建了一个“家”,每天千虔万诚地祈祷“救世主”的出现。可是,上帝没有求到,却招来了“恶魔”——一天,他外出寻找食物时,一场大火把他的“家”化作了灰烬。他悲痛交加,绝望至极。  相似文献   

2.
从前,有一个脾气很坏的男孩。他的爸爸给了他一袋钉子,告诉他,每次发脾气或者跟人吵架的时候,就在院子的篱笆上钉一根。第一天,男孩钉了37根钉子。后面的几天他学会了控制自己的脾气,每天钉的钉子也逐渐减少了。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实际上比钉钉子要容易得多。终于有一天,他一根钉子都没有钉。他高兴地把这件事告诉了爸爸。  相似文献   

3.
临近岁末,田间农事已经基本结束。然而,一师三团十一连职工江云舟却没有因此而清闲。每天清晨,他都要把从自己自用地挖出来的藕用三轮车拉到农贸市场去卖。他种的藕又大又嫩,绿色环保,在市场特别好买。团场实行农业结构调整后,头脑灵活的江云舟没有像别的职工自用地那样种棉花或栽果树,而选择了在自用地种藕。从2006年开始,他在自己家的一亩自用地里种了7分地  相似文献   

4.
李振民,很多人都称他李老师,这是因为他曾经在农村干了10年的教师。李老师今年60岁,但是生活的磨砺和岁月的沧桑使他显得比城市里的同龄人更大一些。从小右胳膊就残疾,所有工作都要靠左手来完成,然而他硬是凭着自己的坚强毅力和对生活的信心,用左手学会了生活自理、学会了写字教书、学会了自强自立。  相似文献   

5.
正父亲今年80岁了,他把自己一生最宝贵的时光,留在了农场的土地上。父亲属牛,他像一头默默耕耘的老黄牛,埋头于脚下的这片军垦大地。我父亲孙广俊,河南省杞县人,1962年从河南百泉农大毕业,支边到新疆兵团农八师石河子总场四分场三连,担任农业技术员。记得小时候,有一年夏天,父亲的气管炎犯了,每天咳嗽不止。这时候,也是棉花生长的关键时期,他仍一如既往地忙碌在每一块棉田。每天中午回到家,父亲浑身  相似文献   

6.
每当我走进我们家的院子,不禁思绪万千。算起来,爸爸在这里生活了整整20年。爸爸是非常钟爱我们家这个院子的。他每天都要在院子里散步。这里的每一棵花、草、树木都已经成为他的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跟随着他的脚步,一天天长大,一年年成熟……  相似文献   

7.
正十师北屯市雪嵘公司物业一部经理刘孝江,一个其貌不扬,从事平凡工作的平凡人,用心认真工作,用爱孝顺老人。作为一个物业人,在工作中随时都有业主反映问题,他就像一位"兵",接到电话就是命令。有时候下班回到家,刚端上热腾腾的饭,电话来了,他立马放下碗就出发了。在刘孝江管辖的物业区域内有2000多户人家。很多老人都认得刘孝江。每次见面的时候,老人们都高兴地称呼他,"小刘,来了。"尽管今年已经53岁的他,但在老人的眼里,他的勤快劲依然像个小伙  相似文献   

8.
<正>无论春夏秋冬,无论天气寒暑,在农七师一三0团团部共青镇的一条街道上,每天早上都可以看到一个40多岁的中年男子风雨无阻地匆匆走着,每天都可以看到他来到朝阳里小区一户人家后,首先吃力地帮助一位老人穿上衣服,然后来到厨房,熟练地烧上一锅大米粥,炒了两个小菜,将两位老人扶到桌前坐下后匆匆出门,向着距离团部一公里处的十七连走去。这位中年男子名叫周新义,两位老人分别是他的父亲周登芳和母亲刘瑞玉。1998年,75岁的周登芳突患脑梗塞,留下了半身不遂的后遗症,从此生活  相似文献   

9.
他知道,自己的生命每天都在一寸一寸地被病魔拦截,死神随时都会剥夺他活的权利.正因如此,他把每一天都当做生命中的最后一天来珍惜,用全身唯一会动的手指成就了精彩的人生.他,就是身患"进行生肌营养不良症"、年仅33岁的大兴安岭地区图强林业局青年李云峰.  相似文献   

10.
正陈明生是农五师八十九团中学的一名英语老师,他和妻子王俊玲都经历了一次家庭的变故,共同的经历,使他们走到了一起,也使他们倍加珍惜得来不易的幸福生活。陈明生的爱人王俊玲是一位小学音乐老师、音美教研组长,她经常为学校编排舞蹈、为学生练鼓练号,工作很辛苦。陈明生每天早上八点起床,给妻子做好营养可口的早餐,每天下了班,他匆匆地往家赶,给妻子和孩子端  相似文献   

11.
<正>"年轻人,劝你还是不要开车了。"孙斌栋指指自己的肚子,"每天都不走路。肚子很快就大起来了。"这位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的家里有两辆轿车,一辆他开,一辆归妻子用。孙斌栋的家在普陀区万里地块,工作地点在闵行区东川路(华师大闵行校区)。小轿车单程耗时一个小时,打车费用每次100多元。对一位毕生研究职住平衡问题的地理经济学家来说,每天对角线穿过大上海城区,被"套牢"在"钟摆式"通勤当中,多少有一  相似文献   

12.
正每天早上,农十三师红星二场养鸡大户李金维都会早早地开着面包车把成箱的新鲜鸡蛋送到哈密市中型超市和场商店、超市里。李金维的妻子张毅和3名工人在家要给2万多只鸡喂食。这些工作是他们每天的"必修课"。今年36岁的李金维是红星二场老职工子女。2005年,李金维和妻子在哈密铁路技校承包了两栋鸡舍,开始了养殖蛋鸡。在克服了技术难题后,他们的养殖业开始红火起来,每年收益都在5万多元。有了市场,有了技术,他不再满足于眼前的小打小闹,开始想自主创业,想建一个规模化、专业化的养殖场。2009年5月,李金维回到团场后听  相似文献   

13.
曾颖 《当代党员》2010,(9):65-65
朱爷爷90岁.耳不聋眼不花,能自由出门喝茶÷细究他长寿的秘密,有几个小口诀——一是“赚到了”.他说,生命是一种偶然。偶然的机遇下生,偶然的状态下死,对于一个高龄的老人来说,每一次入睡都可能是一次死亡,而每天早晨能睁开眼并利索地起床,便是赚来了一天。你说,我能胡乱潦草地混过这一天吗?  相似文献   

14.
最美的陪伴     
<正>父亲是爷爷的养子。父亲的生母在他出生后不久就去世了,家里还有两兄一姊。在那个困难的年月,父亲被送到了爷爷奶奶家。我出生前一年奶奶就去世了。从我记事起,就看到父亲每天都在悉心照顾日益年迈的爷爷。爷爷70岁时摔坏了股骨头,不能下床。父亲每天很早就起来给爷爷接尿、洗漱,母亲则给爷爷煮奶熬粥。爷爷大小便失禁,父亲总是耐心收拾,从来没有不悦之色。他是那样细心、小心,  相似文献   

15.
在五师八十七团,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维吾尔族职工,他用一只手撑起一个家,赢得了妻子、女儿的爱;用一只手开拓了一番事业,年育肥羊500余只,创利润6万元;用一只手创造着自己美好的生活,在人生竞技场上精彩表演。他叫阿不都汗,有人戏称他为"羊司令"、"单手司令"。20多年前的一场意外爆炸事故让阿不都汗永远失去了左手,成为一名残疾人。当笔者在团文化中心见到他时,发现他仅有的一只手却是乒乓球运动高手。在场的近10名乒乓球爱好者竟然都不是他的对手。"在生活中,每天找快乐,运动。改善生活,热  相似文献   

16.
谢谢你来了     
吴奎 《实践》2021,(2):59-59
我叫李保祥,今年50岁,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家住鄂伦春自治旗乌鲁布铁镇新发村。2018年7月的一天,村里来了一位满洲里市派来的扶贫干部,他叫陈晓辉。提起他,我还真有些惭愧。一开始,我看他每天夹个小包走东家、串西家,以为他来了也解决不了我家的实际困难,有点不爱搭理他。但小陈时常上门走动,礼貌、耐心、详细地了解我家的情况,给我留了个人联系电话,让我有困难就找他这个帮扶人。日久天长,我逐渐对小陈同志有了几分好感,越来越愿意跟他唠嗑了,有时候还主动去找他求助。  相似文献   

17.
正贺龙元帅之女贺晓明回忆,哥哥贺鹏飞上初中时,一次踢足球腿部骨折,按理说,父母心疼都来不及。可是一个星期后,父亲就让打着石膏的哥哥去学校,而且不允许坐他的专车,在街上包了一辆人力三轮车每天负责接送。就这样,贺鹏飞每天坚持拄着拐棍坐三轮车上学,贺晓明说:"我们家有一条规矩,不允许以父亲的名义向学校、组织要求特殊的照顾和待遇……"1963年9月,贺鹏飞第一次报考清华大学失利,眼巴巴地等着父亲出面  相似文献   

18.
正吴伯润,印江自治县罗场乡清河村支书,在妻子心中,"他是老实人",在群众眼中,"他有点拗"。"炉火已经烧好了,一会儿你记得添煤。"每天一大早,吴伯润都要把家里的事安排妥当,用手语与妻子沟通好后,才出门办理公务。妻子罗继华虽然是先天性聋哑人,但是热情好客。夫妻俩结婚30年来,吴伯润一直用心照顾妻子,每天回家他都耐心地比划手势与妻子沟通一天的见闻和感受。妻子把家里打理  相似文献   

19.
老李其实并不老,才50多岁,可全矿职工都这样叫他,这充满了浓浓的敬意和爱意.当工会主席4年多,他无怨无悔地为职工、家属们的大小事奔走着.他就是昌平矿业公司104煤焦厂的工会主席李兰见.自从来矿工作至今,他先后干过采煤、掘进、运输、带班等工种,对职工的苦累有着深刻的体会与理解.2007年,李兰见经过煤焦厂职工选举,以百分之九十九的选票当选了工会主席,同时兼任保管员及煤炭销售等工作,他肩上的担子很重,但全矿的职工信任他,敬重他,常听他说的一句话:咱们每个职工就是一个细胞,构成了工会组织这个大家庭,家就要有家的样子,家和万事兴,如果家都不和,如何把全部的精力用干矿山工作.  相似文献   

20.
我的姑姐名叫汪萍,今年49岁,是九师一六一团一名普通职工。15年前,姑姐78岁的婆婆由于患有老年痴呆症,生活不能自理,有好几次因为找不到家而走失。当时姑姐在基建公司每天干的都是搬砖、筛沙子的繁重体力劳动,丈夫又在地方乡场当老师,一个月才能回家一趟,照顾婆婆的重任都落在了姑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