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哥达纲领批判》是马克思阐明无产阶级国家作用和演变、共产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等问题的文献,是科学共产主义的重要纲领性文献之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哥达纲领批判》的汉译文在《先驱》创刊号上部分问世,译者为重远(邓中夏),是《哥达纲领批判》百年汉译历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本文通过文本考释,旨在探析邓中夏译文的译介动因、传播特色及其与2012年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中《哥达纲领批判》译本的对比,以此深入理解该译文在《哥达纲领批判》汉译传播史中的重要价值,并对新的时代背景下溯源《哥达纲领批判》百年译介传播脉络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
正晚年马克思以其深邃的思想和遒劲的笔意,于1875年抱病写就《哥达纲领批判》,这是马克思探索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到科学、共产主义理论从青涩到成熟的一个新的重要的里程碑。从《共产党宣言》到《哥达纲领批判》,其中一个重要的理论意象是马克思主义的系统化形成。其中,《哥达纲领批判》有关"过渡时  相似文献   

3.
《哥达纲领批判》第一章第三节思考题解答张大军如何正确理解和贯彻按劳分配制度?在社会主义社会即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劳动者个人消费品的获得,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是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反复阐述的一个基本思想。由于在这个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对还...  相似文献   

4.
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通过对拉萨尔主义“公平分配”理念的批判,系统揭示了共产主义社会分配的前提、对象、原则和实现形式,进一步指认了生产资料由社会占有是共产主义社会分配的根本前提,明确了分配在本质上由生产所决定,提出在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在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实行按需分配的设想。透过《哥达纲领批判》深入研究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社会分配理论,启示我们在看待分配的问题上要认识到实现公平的分配制度的渐进性、实现共同富裕的长期性,尊重生产决定分配的社会发展规律,只有不断发展生产力、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能逐步实现我国分配领域的公平。  相似文献   

5.
《党课》2013,(7):18-18
关于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时就曾提出过一些原则性的设想。在《共产党宣言》《哥达纲领批判》等著作中,马克思把取代资本主义的未来社会划分为三个阶段,即“过渡时期”、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和共产主义“高级阶段”。  相似文献   

6.
科学社会主义视共产主义为最高价值归宿,马克思恩格斯将共产主义作为毕生论证和探索追求的理论体系。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从与拉萨尔主义无情斗争的批判路径,到论证共产主义何以可能的建构路径,再到阐释言说共产主义的话语路径等三种路径系统,体现共产主义出场的逻辑原点、逻辑生成和逻辑演变,展示共产主义的理想性与现实性的有机统一,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有着深刻的现实价值意蕴。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对社会发展进程的预见是:资本主义经过一个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过渡时期,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自身又是从第一阶段不断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这一预见蕴含着非常深刻的道理.<哥达纲领批判>全面彻底批判了拉萨尔主义的错误,精辟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原理,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光辉.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对社会发展进程的预见启示我们:对社会发展进程的认识,必然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与时俱进的;必须在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同时,清醒认识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必须准确把握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制度首先在一些经济文化比较落后、没有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国家建立以后,要经历哪些发展阶段才能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这是社会主义在实践中提出来的一个新课题。马克思、恩格斯在世时,尽管在《哥达纲领批判》等著作中,预见到共产主义社会要经历“第一阶段...  相似文献   

9.
《哥达纲领批判》是马克思平等思想的集中表达。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讨论了两种前后相继的平等形态,即“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按劳分配的平等和“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按需分配的平等,宣示了平等具有高低不同的位阶,即平等不是共时态静止不变的,而是历时态不断演进的。通过批评按劳分配平等所体现的“资产阶级权利”,马克思阐明了他对平等的根本信念,认为平等必须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并最终消灭阶级;平等必须超越自我所有原则并反对天赋的应得;等等。马克思相信,随着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人们所能拥有的平等将变得越来越多和越来越好,最终达到人类平等的理想范型和完满状态,即共产主义按需分配的结果平等。  相似文献   

10.
张超 《奋斗》2014,(11):60-62
《哥达纲领批判》是马克思在1875年4月至5月间撰写的一部划时代的科学著作,其主要内容是对德国工人运动中爱森纳赫派和拉萨尔派合并起草的纲领的批判。该纲领在哥达城通过,故称为《哥达纲领批判》。《哥达纲领批判》通过对渗透进德国工人党纲中的拉萨尔机会主义的尖锐批判,阐明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和国家学说的一系列重要原理,对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世纪的来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在一些同志的头脑里已开始淡化,有的同志甚至怀疑在新世纪里,这一理论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否还具有长远指导意义?显然,这些认识是不正确的。其所以产生,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这些同志没有深刻领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科学内涵,充分认识其地位和作用,以及对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丰富和发展 为了批判德国工人党哥达纲领草案的机会主义观点,马克思于1875年4~5月撰写了《哥达纲领批判》,提出了共产主义社会两阶段论,即共产主义社  相似文献   

12.
正早在19世纪中期,马克思、恩格斯就在《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巴枯宁〈国家制度和无政府状态〉一书摘要》《哥达纲领批判》等经典文献中,提出了他们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一些原则性设想,如生产资料全部由社会占有(公有);生产要素由社会中心统一调配(计划调节);消费品在共产主义低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而进入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则实行按需分配。这几个方面彼此相互依存,是马克思、恩格斯为未来社会构建的基本制度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13.
无产阶级专政是阶级斗争在新形式下的继续无产阶级专政不是阶级斗争的结束,而是阶级斗争在新形式下的继续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一文中曾说:“在资本主义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横着一个从前者进到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合的也有一  相似文献   

14.
阅读和应用经典著作,应当按照马克思所要求的那样:"按照作者写作的原样来阅读自己要加以利用的著作"。马克思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哥达纲领批判》中,详细地、完整地论述了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论。首先是废除私有制,"建立一个集体的、以生产资料公有为基础的社会",这只是达到未来理想社会的第一阶段,而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才是"人类发展的目标"、"人类社会的形态"。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理论也不断深化。从19世纪40年代中后期马克思开始探讨未来社会形态到1875年《哥达纲领批判》的写作完成,共产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理论经历了一个提出、完善和成熟的过程。根据马克思思想发展的脉络,我认为这个理论形成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9世纪40年代中后期,马、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共产主义原理》等书中所阐述的思想,表明他们已初步看到未来社会发展要经历几个不同的阶段;1849年至1867年,马克思从经  相似文献   

16.
一关于共产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最初是由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在1875年的《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的社会将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长久的陈痛”,由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革命转变时期,又叫过渡时期;第二,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又叫低级阶段,第三,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这一理论是以当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英国为对象进行研究的,对于经济落后的国家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问题则只在个别场合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对《哥达纲领》的“国家帮助”论调进行了批驳。指出:纲领中所提到的“自由国家”不过是一个缺乏社会历史根基的空泛概念;未提供任何由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可资利用的条件;“铁的工资规律”与“废除工资制度”之间存在明显的言语矛盾;在劳动人民的监督下由国家帮助建立生产合作社的想法,取消了工人阶级在社会主义构建中的主体地位。这一论调隐含着“维护资产阶级统治、消磨无产阶级革命斗志”的拉萨尔主义的理论用意。马克思对这一论调的批判给我们的启示便是:在资产阶级掌权的国度,无产阶级要想实现自身解放,决不可寄希望于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的“施舍”。  相似文献   

18.
一、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分配制度的光辉思想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一文中论及未来新社会的分配制度时,着重阐述和论述了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也就是后来列宁所说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按劳分配原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按劳分配理论的确立。 首先,马克恩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总产品的分配原理。他指出,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社  相似文献   

19.
张云飞 《前线》2015,(3):64
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深刻地阐明了阶级斗争在实现社会转变中的伟大作用,科学论证了打破资产阶级国家、用无产阶级国家代替它的必然性和重要性,并论述了消灭资本主义和建成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历史使命的科学思想。在坚持革命主题的前提下,马克思第一次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关于共产主义发展阶段和发展过程的科学理论。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通过清算拉萨尔主义的错误,马克思形成了完备的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理论。第一,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第一阶段(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20.
第一节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一、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两个阶段马克思把代替资本主义社会而建立起来的新的社会叫作共产主义社会。他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并且第一次科学地预见到在共产主义社会将出现程度不同的两个发展阶段,即“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和“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通常,我们称前一阶段为社会主义社会,称后一阶段为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都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这就决定了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