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救命恩人崔海涛出现在王森面前时,苦苦寻找恩人的王森已经哭得浑身颤抖。一走下火车,他便张开有力的双手紧紧地抱住崔海涛。说着,1米80的北方汉子王森“扑通”跪地感谢……发生在海南海口火车站的这一幕,深深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  相似文献   

2.
凝望父亲     
董桥在一篇文章中写道:"父亲坐在书房里靠窗那套软垫沙发上,两手捧着一盏新沏的铁观音,白烟袅袅,凄凄切切半蒙住他那有风有霜的脸,沙发的蓝绒底子洒满翠绿竹叶,衬着窗外一丛幽篁,格外见出匠心。"看到这里,我心中蓦地一动:难得他如此用心,把目光定格在父亲身上,为父亲描摹了一幅细腻的工笔。那一刻,父亲像安睡在他目光中的孩子,凝然静谧。细细的美好,茶香一般氤氲着。我只记得看到孩子熟睡时,我才会有如此细腻的心思。孩子在我的前方,我一直注目着她。正如父亲,他的视线里更多的是我。父亲总喜欢  相似文献   

3.
李强 《中国残疾人》2010,(11):42-43
9月3日晚9时,刚从广州赶回肇庆的30岁聋人郭荣乐一到家,就在灵堂跪下,向父亲遗像连磕3个响头,无言的泪水浸润着几小时前刚获得的幸福。  相似文献   

4.
拉姆 《人民公安》2007,(3):21-21
古老的茶壶在通红的炭火上“咕嘟咕嘟”唱着欢乐的歌,我紧挨着父亲坐下,又把安假牙的诸多好处认真严肃地对父亲灌输了一遍,但他仍笑眯眯地说不习惯。  相似文献   

5.
天刚蒙蒙亮 ,白城市医院骨外科主任杨枫家里就闯进一位姓包的老大爷和刚刚病愈的小孙女。爷俩儿从乡下赶来 ,包大爷还未放下手中拎的半袋小米就连声指令小孙女 :“快 ,快 ,快给你的救命恩人跪下 ,磕头。”“扑通 !”———小孙女真的跪下了……面对一次次的“感恩”这种“谢恩”的场景 ,对于医疗声誉甚高 ,从医三十多年的杨枫已经记不清发生过多少次了。那位“感恩”的包大爷收获———一顿丰盛的午宴 ,十一袋大米 (杨枫送的 )加 2 0 0元钱 (杨枫送给小孙女买药的 )。包大爷被送上车时 ,脸上已是老泪纵横。杨枫的家里经常有患者和患者家属走…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东单交警队二警区的警官杨宇,在北京站西街当班巡逻时发现一车违章,欲查司机驾照时,司机70岁的母亲着急赶火车,给他下了跪,杨宇无奈也给她跪下。(据《华夏时报》)从法律的层面上理解,交警杨宇是依法追究、照章办事,用不着向老人跪下,虽然向他跪下的是位70岁的老人。但从人性的角度而言,笔者赞赏杨宇的人性化执法。因为当面对法律价值与人性发生冲突的时候,他选择了一个高阶位的价值,体现出法律的人性化,从而使执法找到了一个非常融洽的契合点。如果眼看着一个着急赶火车的老太太在自己面前下跪而无动于衷,硬着心肠不变通,这样的交警虽…  相似文献   

7.
童年琐忆     
正我家在横七间竖八间的四角土楼里,记忆中比较温馨快乐的事,是骑在父亲脖颈上到邻村象湖赶墟。我们乡一年到头只有两个圩天,一个是大年三十前10天,另一次是清明节。当时还没有修公路,所有东西都要肩挑背扛的,父亲赶圩当然不可能空着手去,可我清楚地记得自己骑在父亲宽厚结实的肩背上,两只小手由父亲攥着走一段上坡路,父亲一边走一边还吭嗨呼气叫号。也许当时父亲背上还挑着东西,或者是别的亲人暂时替了他一程。那时父亲心情很好,我骑在他背上感到很惬意,这个情形在记忆中非常清晰。  相似文献   

8.
父亲是三天前的一个下午进城的。当时无人在家 ,他搁下背兜蹲在门口抽叶子烟。傍晚 ,楼上的张婆告诉我 ,她下楼撞见父亲 ,以为是盲流 ,喝斥他走开。父亲惶惶不安 :“这是我儿家呢 !”我向父亲求证此事时 ,父亲正在厨房择菜 ,他像了错的孩子 ,局促地站起来 ,搓着双手 ,目光游移 ,嗫嚅着说 :“下次 ,我一定穿周正一点。”我本是怕父亲心灵受到创伤 ,欲安慰他一番的 ,岂料他不但没有半点委屈和愤慨 ,反而以为自己丢了我的丑而深感惭愧 ,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痛。家里不宽敞 ,我们把父亲和儿子安排在一间屋里。父亲进屋不久 ,我就听见巴掌落在脸上…  相似文献   

9.
阳秀琼 《当代广西》2007,(20):10-11
她,是一位社区党委书记,总是把“大家”排在“小家”的前头; 她,是一名乡村教师,在大山里放飞着孩子们斑斓的梦想; 他,是村电的党支部书记,领着穷乡亲硬是把大石山变成了金银山;  相似文献   

10.
门外的阳光下,花红柳绿;门内,破肝癌折磨了两个月,瘦得失去了人形的父亲,静静地躺在老床上。那床是他结婚时母亲的嫁妆,三十年了,依然火红火红的,像门口高挂的红辣椒。父亲昏迷的频率越来越快,唯有床头的生理盐水不紧不慢滴着,倒计着父亲的有生之日:四天、三天、两天……他就快油尽灯枯了。 父亲慢慢睁开眼睛,说话没有  相似文献   

11.
父亲的爱     
命运不能替换,要不然,父亲一定会选择自己躺在病榻上,而让我起来。父亲没有说出这话,但我可以肯定,他这么想过。母爱似海,父爱如山,这个比喻太准确了。父爱如山般沉重,但又是无言的,如山一般沉默着。在我瘫痪及瘫痪以来的8年多时间里,父亲没有对我说过爱抚的语言,可我又是那样清晰地感受到他的爱,那如山般沉重的爱。大爱无言,也许真的如此,我不能听到父亲的爱,只能感受到,从他的有意识无意识的行为举止中感受到。  相似文献   

12.
清末至民国年间,在洱海之滨的喜洲镇,活跃着一个著名商帮———喜洲商帮。在它的带动下,喜洲工商业十分活跃,出现了由“四大家”、“八中家”、“十二小家”为核心的商业群体。喜洲因此成为了富甲一方的商业重镇。而在这个商业重镇,最为著名的当属两大商号———永昌祥、锡庆祥,其中,锡庆祥商号的董澄农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民族资本家。这位传奇人物,曾先后任过云南个旧钨锑公司经理、昆明商业银行董事长、昆明煤铁公司、澄和企业公司、云南实业银行、永丰银公司常务董事、云南劝业银行监察、云南省商会第四届会董及第三届云南省商民协会监…  相似文献   

13.
一位日本心理学家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父亲带着6岁的儿子去郊游,父亲钓鱼,儿子在一旁玩耍。在离湖边不远处,有一个很深的大坑。孩子好奇,自己偷偷摸索着下到坑里。他为自己发现新大陆而兴奋,手舞足蹈地尽情调皮了一阵子,后来他发现大坑离地面很高,下来容易上去难。于是,他不得不求助于正在钓鱼的父亲:“爸爸,帮帮我,我上不去了。”但他没  相似文献   

14.
1.方家 晚 门慢慢打开。 赵大元低垂着头站在门口。然后,他缓缓地而又毫不犹豫地跪下。 一双惊愕的眼睛——镜头迅速拉开——方刚站在铁支架里。 又一双惊愕的眼睛——镜头迅速拉开——孙超英抱着熟睡中的小超坐在方刚对面。 他们惊愕的眼睛都望着同一个方向—— 赵大元垂着头,一动不动地跪在地上。  相似文献   

15.
朱玲  廖日辉 《中国保安》2012,(11):26-27
在广西南宁市良庆区治安维稳前线,常常会看到一名中年男子忙碌的身影。他身着灰色保安制服,或是在站岗执勤,或是在辅警整治“五乱”。他,就是南宁市保安服务总公司良庆分公司协管中队长庞伟。  相似文献   

16.
《春秋》2016,(2)
正今年是父亲诞辰100周年,也是他离开我们22周年的日子,虽然过去这么多年,但是我对父亲的思念并没有随着时间而淡忘,他的音容依然清晰地印在我脑海中。放牛娃坚定地走上了革命路我的父亲吴宗先1916年3月生于安徽六安一个贫农家庭,从小放牛受尽了苦难。1929年冬,皖西大地星火燎原,六安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斗争,年仅13岁的父亲毅然参加了少年先锋队,坚定地走上了革命道路。父  相似文献   

17.
辞职     
“真累。”他恼火地嘀咕着,掐灭手里的烟,然后同好心的司机师傅打个招呼,走向那黄昏下的小村庄。他这是回丈人家,接老婆。干自己这行,不着家是家常便饭,老婆不免有些埋怨,唠叨得久了,总有点疙疙瘩瘩的不舒服,于是同那婆娘吵了一架,一时气急,就给了她一个大嘴巴,这下可好,人家红着眼圈回娘家了。“唉,那巴掌的确有些重了。”他叹口气,心想。其实老婆不错,三十好几的人了,没有穿过一件像样的衣服,还费尽心思地把个小家收拾得像模像样的,容易么?还有孩子,正是淘气的年纪,又是个虎头虎脑的男孩,上学接送、吃饭、睡觉以及…  相似文献   

18.
有人说书法家“字如其人”,说画家“画如其人”,说作家“文如其人”。这是由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独特的涵盖功能,能将人的大部分信息集中在一个事物中表现出来,如“字”、如“画”、如“文”。我的父亲是医生,每当我看到他手书的处方时,都由衷地赞道“方如其人”!  捧着父亲手书的处方,即使是写在一张普通的白纸上,也是干净、整齐、舒展、大方。姓名、性别、年岁、日期,一项不少;字迹清晰、工整;药味字数三、两对齐,行是行,列是列;有的方子读起来,抑扬顿挫,韵味十足,给人以美的享受。就连书写配制丸制的说明时也…  相似文献   

19.
大巴山中,一个叫做“忠义村”的小村子 左全明回到老屋时,正遇着父亲下地去。他接过父亲肩上的锄头,来到绿油油的麦地里,他一边锄地,一边告诉父亲,明儿一早,他就要去县里报到,往后回家的时候就少了。 父亲默默地听着儿子的述说,老半天才直起腰来。儿子正看着他,等待他的教训呢。 父亲拄着锄把,说:年轻人要服从分配,不要老想着家里,田里的活,我和你娘能对付。有一句话,无论你今后走到哪里  相似文献   

20.
偶然的情况下,我在一本杂志上 看到这样一篇短文:一天,父亲带儿 子去打柴,父亲找到了一棵枯树,就 把它锯下来。到了春天,他惊奇地发 现,树桩上又萌发了一圈新绿的嫩芽, 于是他说:“我真的以为这棵树已经死 了,冬天里树叶掉得精光,而且光秃 秃的树枝也不断地往下落,好像是一 点活劲都没有了。但是现在才知道,它 确实是活着的。”他看着孩子,接着说: “孩子,不要忘了这个教训,决不要在 冬天里砍树。决不要在闷闷不乐时得 出消极的结论。更不要在情绪很坏时, 做出重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