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主》2021,(8)
正1991年,在中国共产党建党70周年之际,重庆市歌剧院复排《江姐》,领导决定让我扮演江姐。这对于刚刚毕业的我来说,机会与压力并存。在我小的时候,就读了《红岩》这部小说。书中的江姐给我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后来跟着老师在歌乐山烈士墓前举手宣誓,加入了少先队。站在展览厅里存放的江竹筠烈士遗像前,我含着热泪久久不愿离去。一种崇高的感情在我心中冲击着,汹涌着……没想到十年以后的1991年,在庆祝建党七十周年之际,我有幸扮演江姐,我感到非常荣幸和自豪。  相似文献   

2.
林雪 《各界》2008,(9):12-16
陈联诗是小说<红岩>中"双枪老太婆"的原型.她的母系和父系都是明清时期出过翰林的大家族,她自己却与当过放牛娃的革命青年廖玉璧自由恋爱结为夫妻.陈联诗在南京东南大学读书时参与了"五卅运动",后因特务追捕回到家乡,参与了华蓥山区从1926年到1948年的三次武装斗争.……  相似文献   

3.
浙江萧山国际酒店歌舞厅最近上演了一出《许云峰英勇就义》的“小品”,将烈士许云峰、江姐和叛徒甫志高的形象篡改得面目全非,且表演低级下流不堪入目。观众提出抗议,主持人却说只是为了博取一笑而已。 小说《红岩》以重庆渣滓洞的残酷斗争为主线,成功地刻划了共产党员许云峰、江姐等一批坚贞不屈、矢志不移的英雄形象,饱含着坚定信仰、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成为激励新中国数代人忘我奋斗、不断进取的宝贵财富。然而,该歌舞厅为了搞笑,赢得更多的经济利益,竟不惜丑化英雄,美化叛徒,肆意对崇高加以亵渎,演出了这样一幕丑剧。 这的…  相似文献   

4.
《民主》2021,(8)
正2008年7月和2011年9月,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先后为庆祝建院20周年和建党90周年,两次排演红色经典歌剧《江姐》。作为一名民进会员,我有幸扮演了江姐这一角色,在整个排演过程中,我一步步走进了这位伟大的共产党员——江姐的内心世界,开始了对江姐这一人物的探寻和塑造。江姐,全名江竹筠,1920年8月20日出生于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江家湾的一个农民家庭。她在中学读书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担任中共重庆新市区区委委员。  相似文献   

5.
宫文婧 《学理论》2011,(30):81-83
美国国家档案管理局(NARA)于2000年、2007年先后两次解密有关日本细菌战档案资料,10万页的解密档案揭示了二战后一直被掩盖的日军发动生物战和细菌战的罪行记录,以731部队的文件、电报、照片、日记、报道、证词、审讯记录等确凿的史料证实了日军进行细菌武器研究、实验、生产以及发动细菌战争的历史事实。在对美国解密的日本细菌战档案进行筛选、整理、翻译的基础上,结合以往调查研究掌握的相关资料,从日军对细菌战攻击方式的研究入手,以日军在江西发动的细菌战为例,揭示了日本公然违反国际公约进行细菌战的罪行。  相似文献   

6.
大石 《侨园》2012,(7):51
江竹筠,1920年8月20日出生于四川省自贡市大山浦江家湾的一个农民家庭.1939年入党.1948年6月14日,由于叛徒的出卖,江姐不幸被捕,被关押在重庆渣滓洞监狱,国民党军统特务用尽各种酷刑,但江姐誓死不屈.  相似文献   

7.
刘悠扬 《各界》2014,(3):28-28
2013年是著名抗日爱国将领杨虎城诞辰120周年,最近,杨虎城之孙杨瀚出版的《杨虎城与西安事变》一书,在解密档案和大量当事人私人文件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8.
《侨园》2016,(1)
正2015年11月初,纪实电影《两个人的海岛》正式开拍,该片讲述了一对夫妻为国守岛30年的感人故事。孤悬黄海的开山岛仅相当于两个足球场大小,却是海防要塞,1939年日军攻占连云港时,正是以此为跳板。因海风呼啸、人迹罕至、无电无淡水,这座堪称"海上水牢"的小岛,一度难寻守护者。农民王继才、王仕花夫妇,却在此勇建"孤岛夫妻哨"。尽管差点命丧于此,连妻子生孩子都要他充当"接生婆",且时常面临犯罪分子的威逼利诱,这对贫穷夫妻却不为所动,甘把青丝熬成白发,终将一座荒岛变成了坚不可摧的"绿色王国"!  相似文献   

9.
闻名中外的歌乐山烈士陵园坐落在重庆市的西北郊。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是“中美合作所集中营”所在地。中外反动派对被关押在这里的革命志士进行了惨无人道的迫害,并于1949年11月27日杀害了200多名共产党人和爱国者,造成了“11·27大屠杀惨案”。革命志士以“失败膏黄土,成功济苍生”的大无畏精神,在这里与反动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留下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事迹。以他们中的代表人物为原形创作的长篇小说《红岩》、电影《烈火中永生》和歌剧《江姐》等,曾教育和激励了一代新人。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这里成了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一年四季,前来瞻仰、纪念、参观的人经常不断。1986、1987和1988年,观众分别为58万、77万和90万。从1989年至现在,观众每年平均超过200万。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现代文学巨匠鲁迅先生在1912年到1926年,曾任职民国政府教育部,经历了长逾14年的公务员生涯。在以往的研究中,这段官场岁月被有意或是无意地回避,但从日前解密的档案和陆续出版的名人回忆录中,历史学者希望还原这段真实经历,逐步勾勒出完整的鲁迅人生。  相似文献   

11.
于继增 《各界》2013,(12):44-50
贝利亚是斯大林“大清洗”时代的秘密警察头子,以阴险恐怖、滥杀无辜闻名于世.把康生比作贝利亚的,是俄罗斯当代著名汉学家维克托&#183;乌索夫.他在所著《“中国的贝利亚”康生》这本书中,大量征引解密的共产国际档案,筛选中国国内最新资料,仅附录注释就有539条.有些史料闻所未闻,让我们看到一个像贝利亚一样的“恐怖人物”.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家庭财产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公众的婚姻家庭观念和家庭投资渠道也日趋多元,许多家庭的财富因此快速增长,因投资而产生债务的风险也在不断放大。现实生活中,夫妻双方串通"坑"债权人,或者夫妻一方与债权人串通"坑"另一方等典型案例时有发生。这些因素叠加投射到家庭生活中,使夫妻  相似文献   

13.
杨国选 《各界》2014,(9):81-83
新版电视剧《江姐》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热播,江姐、彭咏梧等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艺术形象,感染着每一个人,让人肃然起敬;国民党大反派人物徐鹏飞的狂傲、阴险、奸诈、毒辣、凶狠、残暴,也渲染得淋漓尽致,让人愤激不已。然而,徐鹏飞的真实原型大特务徐远举的后半生,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5,(3)
从最新的苏联解密档案中可以看出,因为地缘、民族、宗教等原因,在入侵阿富汗的战争中,苏联中亚加盟共和国在政治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种政治作用都是在苏共中央统一指导下完成的,其行为必定会对整个中亚的地缘格局带来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3,(28):2+211
<正>2013年年初以来,哈尔滨市档案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国家档案局、黑龙江省档案局的指导和支持下,继续坚持"超越自我,服务大局,开拓创新,争创一流"的档案工作主题,全面实施"档案服务能力提升年"主题活动,凝心聚力,躬身实干,开拓创新,勇于承重,不断推进全市档案事业科学发展新跨越。(一)围绕"重点"促发展。坚持"档案服务新战略新跨越"的工作主线,积极服务全市重点建设项  相似文献   

16.
花之兰 《侨园》2011,(7):35
从某种意义上说,夫妻之间关系的好坏决定着人生的幸福与否.有情之人结成眷属后,都希望相亲相爱,白头偕老.然而,婚姻生活也经常出现问题,许多年轻人结成伉俪不久便产生了矛盾,夫妻情感随之出现裂痕,于是发出"结婚是恋爱的坟墓"之类的叹息.  相似文献   

17.
傅欣荣 《学理论》2013,(14):207-208
随着各国部分档案解密、各类研究材料增多,世界近代史的研究逐渐开始走向新的航线,譬如各大陆革命性事件的重新探究、单个国家在全球史中的角色,以及各国各地区共同创造全球史等新鲜而有价值的研究命题越来越多,这样的风气、思潮推动了以往"被定性事件"的新研究。对十月革命而言,在过去只是被看作政治史的一个点来考量,并未有研究将其置于全球史的大框架下,为此,应在简单梳理十月革命前后俄国的历史剪影的基础上,重新探讨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8.
胡乔木,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乔冠华,叱咤风云的外交官.但这两位著名人士却打过一场"争名官司". 胡乔木,原名胡鼎新,笔名乔木,据说是取之《诗经·小雅·伐木》中"出自幽谷,迁于乔木".胡夫人名唤谷羽,就是根据这句诗经的谐言而来的.夫妻一体,可谓"珠连璧合".胡乔木从1941年2月起担任毛泽东的政治秘书,发表了一系列犀利、精彩的佳作,被后人誉为"中共中央一枝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5,(33)
近几年随着美国在西藏问题上有关档案的不断解密,学者对西藏问题的研究也日益深入。将目前美国媒体关于西藏问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美国媒体在报道中呈现出的特点进行分析、汇总,最后简述美国媒体的政治倾向性以及反思应如何更好地应对美国媒体对我国造成的舆论压力。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6,(9)
二战结束初期,美国调查日本细菌战情况,并进行了秘密交易,美国以豁免七三一部队负责人的罪行来换取日本细菌战实验资料。日军七三一部队成员、翻译官龟井贯一郎在诺伯特·费尔调查期间对美日初步交易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国国家档案馆、国会图书馆分批分次解密了相关交易档案,其中就包括七三一部队成员龟井贯一郎的供述等资料。通过对此档案的梳理与研究,不仅进一步印证了史实的客观存在,同时也丰富了日军七三一部队侵华的史料,进而揭示和批判了美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中的双重标准和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