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这段论述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出来.具有重大的思想理论意义和战略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刘东 《北京党史》2012,(6):22-24
正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马克思主义创立的基本出发点。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社会公平正义的理论和实践贯穿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从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的设计,到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纳入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之中;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强调要把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3.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和重大任务。党的十七大将社会公平正义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并进一步强调坚持改革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实现公平正义的前提。公正思想是建构理想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和原则,在人类社会发展演进中起着重要作用,"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美好社会的永恒主题,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价值取向。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全社会民主法治意识的增强,人民群众对维护和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期待越来越多,对促进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公平正义是我们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过程中进行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的重要依据,是协调社会各阶层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是增强社会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重要旗帜。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社会公正问题日益凸显,已经引起党和国家高层的高度关注。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实现社会公正的若干关系,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需要,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根本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要求。对公平正义应当多维度的认识,体现在经济、政治、社会、道德诸领域之中。处理公平正义要有政治和道德导向。没有公平正义就不能实现科学发展。公平正义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是对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反思。要认识推进公平事业的全面性和紧迫性,可以把分配问题当做突破口,应当重视社会政治领域的公平正义,抓好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风尚。  相似文献   

7.
实现社会体制改革目标的着力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元竹 《前线》2011,(1):14-15
当前,我国正在制定“十二五”规划,社会建设被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站在全面推进体制改革的战略高度,提出加快社会体制改革。这是继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之后,又一次重申社会体制改革问题。为了实现科学发展,必须综合考虑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和社会体制的改革。过去五年我国社会发展成就斐然,社会建设实践中,党对于社会发展和社会体制问题认识也不断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目标的着力点如何确定,现在真正需要我们冷静下来,认真考虑,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从一定意义上说,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也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路径。党的十八大以来,公平正义、人民福祉作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被空前地凸显出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届党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无一例外地都在向着"公平"发力,为促进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而不懈努力。主要从提升经济质量、促进公平分配、保障民生权益、促进社会和谐四个维度大力实施改革措施,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不断向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9.
社会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也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一个长期的奋斗过程,它需要把加强制度建设作为保障,需要把提高人的素质作为根本,关键还需要领导干部发挥好表率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公平正义是衡量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发展的标准,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之一。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实现公平正义对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胡锦涛同志曾经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推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整体的、全面的和谐,政治权利平等,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正确处理,社会制度和秩序合理的社会。坚持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的正义思想是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不正义的基础上形成的,现实性、历史性和辩证性是其正义思想的三个特征。立足于现实,通过发展生产力,调整生产关系,不断使所有社会成员得到全面发展,从而实现真正的公平正义,这是马克思公平正义思想的特质。其正义思想为实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提供了方法论指导。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只有在现实基础上发展生产力,不断变革不合理的生产关系,调整不同阶层的利益,注重维护多数人的利益,才能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12.
, 《理论导报》2013,(3):59-59
答题思路:1.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理念。这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首要前提。要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把我们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穿到行政体制改革各方面和全过程,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大限度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促进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大限度地体现人民政府为人民。  相似文献   

13.
社会公正与以人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个不同向度的价值取向。社会公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的价值取向和制度属性,没有公平正义就没有社会主义。以人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为核心的价值理念,是评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兴衰成败的根本准则。以人为本内在要求实现社会公正,只有公正的社会才能为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提供保障。社会公正的根本价值取向在于以人为本,尊重人的历史主体地位,调节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促进人与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二者相互规定、相互制约,共同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14.
路不平,有人铲;事不平,有人管。广为流传的俗语,表达着千百年来人们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期待。行侠仗义、执法如山、扶弱济贫的人物,被人们视为公平正义的化身,世代传颂。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起,就将公平正义作为追求的社会理想。党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路线、纲领体现着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始终把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作为崇高的目标。党的十  相似文献   

15.
《党课》2014,(5):21-22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平正义创造了根本条件。但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具体制度还需要逐步健全和完善。因此,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  相似文献   

16.
颜宏阳 《奋斗》2013,(8):22-23
正社会公平正义是人类的美好追求,也是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召开部分省市负责人座谈会时,就深化改革问题再次强调要"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通过制度安排更好保障人民群众各方面权益。"这一论述再次向我们展示了我们党和政府坚持为每一个人创造全面发展机会的坚定决心。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通过制度安排,依法保障人民权益,让全体人民依法平等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在全省市厅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省委书记郭庚茂提出,让人民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这表明,在当前改革开放进人攻坚阶段和关键时期,社会领域改革的核心取向是公平正义。实现公平正义,保障和改善民生是重要基础,创新社会治理是重要保障,调整社会结构是重要依托,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李远方 《世纪桥》2009,(13):69-69,8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促进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要正确认识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要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目标。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相似文献   

19.
王宇 《奋斗》2007,(1):11-1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全面部署,其中,明确指出社会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的基本条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就要依法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制度体系,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大之后,以胡锦涛、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新时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指导思想、价值取向、阶段性目标和实现路径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丰富和发展了党的共同富裕思想。其贡献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科学发展观为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指导思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必须以社会公平正义为基本价值取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阶段性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