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遭遇重创,却为中俄能源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机。2009年4月21日,两国共同签署了《中俄石油领域合作政府间协议》,标志着两国能源合作实现重大突破。然而,中俄在能源合作领域取得的进展不能掩盖其存在的问题,在实际合作运作中,仍然存在着各种复杂的问题,这也使人们认识到中俄能源合作的艰巨性。在肯定机遇、认识困难的同时,仍要坚信随着两国睦邻友好合作关系的加强和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不断深化,中俄能源合作必然会继续向前发展,不断获得互利双赢的成果。  相似文献   

2.
在中俄建交70周年之际,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共同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发展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将两国关系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在新的形势下对双边关系做出的新定位,赋予了双边关系新内涵,确立了双边关系守望相助、深度融通、开拓创新、普惠共赢的新目标和新方向,提出了发展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新举措。展望未来,在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引下、在中俄两国元首外交的共同引领下,秉持《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的原则和精神,中俄两国关系必将朝着更加扎实、稳健和自信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能源合作既是中俄两国经贸合作与投资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充实与发展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领域.中俄能源合作走过了十多年的风雨历程,尽管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并有良好的合作前景,但中俄能源博弈并没有结束,而是开启了新的棋局,依旧存在诸多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4.
为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中国外交创造性地构建起全球伙伴关系网络。在这一伙伴关系网络中,中俄关系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作为全面战略协作伙伴,中俄两国在双边、地区和全球层次上开展多领域、全方位的合作,特别是在周边地区加强协调,推动了网状伙伴外交的顺利开展。这不仅有利于中俄关系的健康发展,也超越了旧式的传统国际关系规则。中俄两国将走出一条结伴而不结盟的新路。  相似文献   

5.
正2015年是中俄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面临机遇和挑战的一年。两国在各自重大利益问题上的战略协作愈加默契,在战略互信、军事、高科技、金融、人文交流等方面合作都有了新进展。虽然两国保持着较快的发展势头,但其中仍面临一些挑战。2015年,中俄两国都程度不同地继续面临地缘政治和经济形势的巨大压力。中国的战略安全状况虽缓犹紧,经济增速放慢,产业结构升级换代进入攻坚克难阶段。俄罗斯受自苏联解体以来西方最严重战略挤压和油价持续走低的沉重打击,其金融经  相似文献   

6.
从苏联解体至今,中俄关系一直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两国关系不断深入发展.1996年4月中俄建立平等信任、面向2l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既是根据对双边关系历史和当今世界现实的深刻思考,也是基于就国际形势发展和两国合作前景所达成的共识.中俄两国建立战略协作关系不是结盟,也不针对任何第三国,而是在两国相互关系中摒弃对抗,并为双方在各个领域进行最广泛的平等互利合作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7.
欧颢 《当代世界》2009,(12):66-68
中俄关系的发展在经历了睦邻友好关系、面向2世纪建设性伙伴关系后进入了21世纪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阶段。发展中俄关系不仅成为两国外交关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对于世界的稳定和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未来两国关系发展的道路走向何方将取决于影响两国关系问题的变化和发展,谋求发展、协调发展、和平发展是中俄两国最大的共同战略利益和互利共赢的持续性保障,是中俄战略关系第二个10年关键期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初冬梅 《当代世界》2015,(12):33-36
<正>中俄关系进入新的阶段乌克兰危机发生以来,大国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随着俄罗斯和西方关系的疏远,俄罗斯对外交政策进行了一系列调整,融入亚太一体化进程的决心和步伐进一步加大。与此同时,中俄关系表现得更加紧密。从签署《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新阶段的联合声明》到两国国家发展战  相似文献   

9.
正2015年11月30日和12月1日,由中国共产党和俄罗斯统一俄罗斯党共同举办的第四届中俄政党论坛和中俄执政党对话机制第五次会议分别在北京举行。两党两国领导人分别致贺,两党高层领导人出席,凸显中俄执政党交往对推动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发展的重要作用。中俄执政党对话机制会议和中俄政党论坛是中国共产党与统俄党机制化交往的重要内容。中俄执政党对话机制会议是两国执政党就两党两国关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的投资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6年4月,中俄双方宣布建立"平等信任、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确定了中俄稳定的政治关系.此外,中俄两国地理位置相邻,经济上有很大的互补性,使中俄两国间经济合作潜力巨大,区域投资合作的空间尚待开发.两国广阔的土地和众多的人口造就了有巨大潜力的市场,这一地区油气、森林、矿藏等自然资源储量居世界前列,人力资源丰富,高新技术研发能力强,农牧业基础好,有利于深度开发.以上客观优势构成了中俄间开展投资合作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中俄两国不仅决定将"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还以此为基础,共同推动欧亚全面伙伴关系,重塑欧亚地区秩序.与中俄两国相邻的中亚地区,面临"内外结合、多领域共生"的安全挑战,仅靠中亚国家自身能力难以应对.而有关国家在中亚的一体化方案,又具有相互竞争的特点,不仅无益于中亚的可持续发展,反而会引发地区局势紧张.中俄两国可以联合国颁布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以下称"2030年议程")为导向,通过重振可持续发展的全球伙伴关系,为所有相关方在中亚地区开展合作提供共同的发展目标与合作平台.  相似文献   

12.
高层声音     
赵义 《南风窗》2010,(21):10-10
<正>胡锦涛:巩固和加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9月27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举行会谈。胡锦涛强调,中俄双方要进一步发挥两国战略安全磋商机制的作用,深化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战略协作,在涉及各自国家核心利益的重大问题上继续相互坚定支持,维护国际战略平衡与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全面复苏和健康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13.
重笔谱写中俄关系新篇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年中国举办"俄罗斯年",明年将在俄罗斯举办"中国年",目的在于增进友好,加强互信,推动合作,巩固两国睦邻友好合作的社会基础.在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建立十周年、中国举办"俄罗斯年"之际,普京总统应胡锦涛主席的邀请,于今年3月21日至22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元首发表了意义深远的联合声明.鉴此,业已成熟的中俄关系将进一步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国际等领域,以浓重的笔墨谱写令人鼓舞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4.
揭开新世纪中俄关系发展新篇章 中俄两国在20世纪既有过结盟的关系,也有过对抗的矛盾.冷战结束后,中俄两国领导人根据国际局势的发展变化,从各自国家建设的战略需要和致力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共同愿望出发,决定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新型的国家关系.在建立新型国家关系的方针和原则的指导下,中俄关系过去十多年来取得了重大进展.两国确立了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各个领域加强了互利合作,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两国建立了高层领导人定期会晤机制,各层次的交流和人员往来日益频繁.两国在维护各自国家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方面相互支持.两国基本上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双方在经贸、科技、文教等各个领域的合作与交流也不断扩大.中俄在国际领域的合作不断加强,在促进世界多极化、维护全球和平与稳定发展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战略协作.近年来,两国高层领导人的互访有力地推动了两国关系的深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2016年是中俄关系承上启下的重要年份。双方以庆祝《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15周年和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20周年为契机,携手应对来自于严峻而复杂的国际地缘环境和国内经济形势的诸多挑战,推动双边关系及各领域合作取得新的重大成果。  相似文献   

16.
构建伙伴关系是中国外交的鲜明特点,中国已逐步构建起以本国为中心的全球伙伴关系网络。如何在地区层次上构建伙伴关系,有效连接双边伙伴关系与全球伙伴关系网络是中国外交深耕伙伴关系战略的发展方向。而俄罗斯的"大欧亚伙伴关系"是一种构建地区性伙伴关系的倡议,有其自身的战略意图,并具有继承性和独特性。结合欧亚地区当前的合作形势,中国抓住契机,对俄罗斯予以积极回应。两国通过协商合作,确定了共同构建"欧亚经济伙伴关系"的目标,这既适应俄罗斯的需要,也能够发挥中国的优势,有助于推动欧亚地区的合作进程。当前,中俄合作在多个层次上全面展开,并在不同层面上有所侧重,今后一段时期,中俄在地区层次上的合作将以构建欧亚经济伙伴关系为目标,着重经济合作,并以此塑造地区秩序。  相似文献   

17.
中俄两国已是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但双边政治与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对接"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形成地区命运共同体,对发展两国经济关系、巩固两国政治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二者对接的实现需要相关国家的基础设施合作以提供物质保证,建立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自贸区是重要的经济基础。中国应利用已有的多边合作机制和人文交流机制,减少欧亚经济联盟国家对中国的疑虑,夯实民意基础。中国稳健的经济活力是实现二者对接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8.
高飞  于游 《当代世界》2021,(4):11-17
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肆虐加剧全球治理赤字,加快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演化进程.在大变局下,俄罗斯与西方关系持续紧张,周边局势动荡,国家和社会治理面临考验.近年来,俄罗斯以大国复兴为目标,在加强国内政权建设的同时,不断调整对外战略,推进全球战略布局,着重发展对华互利合作.作为彼此最大、最重要和最可倚重的战略伙伴,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稳定发展,双边经贸合作水平不断提高,人文交流成效日益显现,共同塑造了新型大国关系的典范.继续发展中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符合中俄两国的利益,也符合世界人民的共同期待.  相似文献   

19.
“冷战”结束之后,大国关系的调整一直在不停地进行,呈现出错综复杂的不确定态势,但人们注意到,进入1996年以来,各大国之间调整战略关系的行动更趋加快。其中,今年4月24日至27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一行应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的邀请对中国进行为期3天的国事访问尤为举世瞩目:25日,两国首脑就建立和发展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及不断扩大两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的问题是,从1989年中苏边界谈判开始的上海五国为什么会转变为一个全面安全合作组织?本文把上海合作组织的形成分为三个阶段,并提出信任、主导国和共同安全利益三个动因以解释这种合作发展进程。在边界谈判时期,中国与俄罗斯、中国与哈、吉、塔形成重要互信。这两种信任关系成为以后产生中俄合作以及使中亚国家加入中俄主导的安全合作组织的基础。中俄逐渐建立的信任关系催生了合作产生的第二个动因,即中俄主导。随着非传统安全威胁变得明显,上海五国提出多边合作并发展成安全会议机制。从1998年至2001年,共同和互补的安全利益更加深化,从而推动上海五国提升为上海合作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