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波 《重庆行政》2014,15(6):84-85
正沙坪坝工业,曾是沙坪坝的骄傲,一度创造工业发展的辉煌,成为重庆工业的"沙老大"。沙坪坝工业,更寄托着沙坪坝的希望,虽遭遇发展转型期的"阵痛",但依然勇担重任、坚定前行。2012年,沙坪坝区第十一次党代会召开,会议就沙坪坝区未来五年发展提出了"经济转型、城市转型、社会转型"的战略目标,工业作为支撑沙坪坝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产业,既是经济转型的主战场,也是城市转型、社会转型的助推器。这一年,作为全  相似文献   

2.
重庆市沙坪坝区地处重庆西部。全区总面积383平方公里,人口64万,下辖13个街道,12个镇和1个经济园区。从周朝的巴国属地至今,已有三千余年的历史。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西迁重庆,大批文化、科研单位迁入区内,学者名流云集,人才荟萃,以"文化区"蜚声中外。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全区人民的努力,该区已成为重庆市科技实力雄厚、文化教育发达的科技文化区。辖区内有重庆大学等15所各类大专院校,60多所科研院所,6  相似文献   

3.
打造西部教育高地,建设重庆大学城,是中共重庆市委、市人民政府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共沙坪坝区委、区人民政府不仅是建设重庆大学城的倡导者,而且更是建设大学城的积极推进者。春节前夕,本刊总编辑前往重庆大学城建设工地,在那里采访了沙坪坝区人民政府区长黄云同志。  相似文献   

4.
重庆市沙坪坝悠久的历史,产生了厚重的文化积淀,融巴渝文化、沙磁文化、抗战文化、红岩文化于一炉,与现代都市文化交相辉映,形成了沙坪坝独特的人文精神.沙坪坝区文广新局始终坚持以文化民生为导向,连续21年保持"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区"荣誉称号,2006年沙坪坝区荣获"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区".区文化馆、区图书馆被国家文化部评为"全国文化系统先进集体"、"国家一级馆",重庆市银河影业有限公司获评"全国农村电影放映工作先进集体(优秀放映队)"、"国产影片优秀放映单位".石井坡街道和平山社区、渝碚路街道沙南街社区被评为"全国先进文化社区";沙坪坝区磁器口古镇被国家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评为"中国历史文化街区";凤凰镇威灵寺村农家书屋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命名为"全国示范农家书屋".青木关镇管家桥村和凤凰镇八字桥村农家书屋被重庆市读书月办公室评为"重庆市百佳农家书屋".  相似文献   

5.
马志忠是重庆保安集团沙坪坝区保安服务公司金融大队保安员,2010年11月入职后,分配到中国银行重庆市分行沙坪坝支行风鸣山储蓄所担任保安员。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他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对工作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对顾客热情服务,耐心周到,踏实的工作作风受到客户单位、银行储户的赞赏。  相似文献   

6.
《公民导刊》2011,(3):4-7
2010年:三大动力助推快速发展2010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间,但它却如此深刻地铭记在沙坪坝人民的心中。2010年,浓墨椽笔在歌乐山下描绘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发展画卷,展示了沙坪坝的勃勃生机。2010年沙坪坝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7.3%,区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50.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8.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  相似文献   

7.
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扩大内需提振经济促进就业的有效途径.所谓服务业是指农业、工业和建筑业以外的其他各行业,即国际通行的产业划分标准的第三产业,其发展水平是衡量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市场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一、现代服务业是引领沙坪坝区未来发展的主引擎 沙坪坝区作为传统的科教文化名区、新兴的物流枢纽城区和高技术产品生产基地,从服务对象上分类看,三类服务业都有涉及,且起点较高.随着重庆主城步人二环时代和沙坪坝区全域城市化的推进,沙坪坝区的第一产业,必然会嫁接三产发展城郊型观光农业;第二产业目前虽规模宏大、效果初现,但多为市级调控项目,非沙坪坝区可塑空间;唯有三产历史基础较好,有条件有能力多头并进、大有作为,成为引领沙坪坝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8.
2005年7月15日上午11时29分,重庆市沙坪坝区台湾事务办公室。当85岁高龄的台胞李农田老先生紧紧握住侄女李家菊的双手时,激动得热泪纵横。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阔别67年后回到故乡重庆寻找亲人的“梦想”,竟在沙坪坝区台办及有关部门的通力合作下,在两个多小时内就神奇地“美梦成真”!  相似文献   

9.
沙坪坝步行街建设起步于市城区行政区划调整的94-95年。当时区里对火车北站前广场(即现在的绿色文化艺术广场)和石桥铺至大坪的渝州路人行道广场进行规划设计,并开始实施渝州路绿化文化长廊工程。从此,沙坪坝区步行街建设全面展开。沙坪坝区作为一个文化大区,各类院校集中,随着各大专院校的不断扩招,学校规模和学生人数急剧扩张,带动了商业、娱乐业、金融业、信息业和房地产业的发展,教育产业化已初露端倪。如何利用好这一有利条件,推动沙区经济发展,成为城市建  相似文献   

10.
《重庆行政》2014,(6):I0021-I0024
正近年来,重庆市沙坪坝区着力调结构、促转型、谋发展,使沙坪坝区工业在量的积累中一步步实现质的提升。面对新形势、新机遇和新任务,沙坪坝区工业战线将紧紧围绕都市功能区建设和打造"沙坪坝区经济升级版",立足实际,发挥优势、挖掘潜力,政企联动,扎实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持续加大有效投入,全力化解发展压力,努力把传统、新兴和创意产业打造成为拉动沙坪坝区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再创沙坪坝工业新辉煌。  相似文献   

11.
吴根友 《新东方》2015,(3):28-31
当代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应当奠定在对自己民族文化特点的重新认知的基础之上。中华民族传统的主流文化特点是在真实的"气机"世界里寻求解决人生与社会问题的方法,具有特殊的"历史意识"与"慎终追远"的未来意识。所谓的传统文化应当包括近现代文化传统,尤其是中国共产党人所建立起来的现代中国文化传统。中华民族应当重省现代西方文明的价值及其两面性,勇敢地探索人类文明的未来新方向。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重庆市沙坪坝区区委、区政府坚持一三产业融合发展理念,积极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努力探索以特色效益农业为核心的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子。一、曾家都市现代农业园区的优势与特色(一)区位优势园区地处沙坪坝区西南隅,毗邻重庆大学城,距离重庆主城仅25公里。东与陈家桥街道毗邻,南与九龙坡区金凤镇为邻,西与璧山县璧城街道、狮子街道接壤,北与虎溪街道相连。有着交通便利、自然风貌独特、消费群体集中、产业支撑良好和党建引领强劲的五大优势。  相似文献   

13.
"主城及周边区县的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在文化建设上,应该多给边远区县一些支持和倾斜……"1月28日,重庆市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在审议计划、财政报告时,这样的发言并不是出现在边远区县的代表团,而是出现在主城区沙坪坝代表团。发言者是市人大代表、沙坪坝区井口镇党委书记黄亚琼。此风甚好!可提倡!在整个大会期间,记者为此特别留意了黄亚琼代表:只要是黄亚琼代表审议发  相似文献   

14.
沙坪坝区位于重庆两江半岛西侧,是主城核心区之一,是国务院批准的重庆科教文化中心,幅员面积39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95322人,其中妇女396746人,18岁以下的103671人。  相似文献   

15.
民族地缘文化安全问题,是指一个民族文化区的文化价值体系,特别是其主流文化价值体系受到来自内部和外部(异文化区)的各种文化因素的侵蚀而产生的问题。当前,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生态移民、国外思潮等内外因素都对甘肃民族聚居区的地缘文化安全带来了负面影响。为了减少和避免当前民族文化安全中所存在的问题,必须大力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加强民族文化产业建设,重视少数民族各类人才的培养,鼓励少数民族学习和使用本民族语言,建立民族文化安全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6.
在沙坪坝联芳村的平顶山上,一座融观景、品味、休闲、娱乐、餐饮为一体的现代化气息浓郁的观景、休闲公园座落在山巅上,公园建设虽然还没完全竣工,但每当夜幕降临,络绎不绝的游人,兴冲冲地登上观景平台,俯瞰重庆主城八区七桥,山城夜景尽收眼底,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涌入心田,在3000多平方米的观景平台上,人们可以东西南北全方位饱览美景。这是一个比鹅岭、比南岸一棵树更绝妙的地方。我想广大读者一定想知道,是谁在这里修建这么好一座公园呢?他就是重庆市著名农民企业家、重庆显丰集团董事长、沙坪坝区联芳园区管委会主任张学忠先生。  相似文献   

17.
文化符号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具有根基性的意义和价值,文化符号承载了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使中华民族具有共同的文化根脉,能够形成民族向心力;文化符号是凝聚中华民族情感认同的纽带,能够唤起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身份认同;文化符号还能够推动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与反思,在新时代历史语境中保持民族文化的创造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从文化符号入手,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原型价值内涵以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根基;通过“元符号性”升级为中国传统文化符号赋予现代价值内涵,从而拓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的价值维度;在互联网兴起的全球传播时代,需要借助互联网平台打造国家文化符号,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以增进国家与民族认同。  相似文献   

18.
重庆市规划局沙坪坝分局成立于1993年12月,是在原沙区城乡建委规划设计室和规划管理科基础上组建而成,前身系重庆市规划局沙坪坝区规划管理办公室,属重庆市规划局派驻机构,干部职工由市规划局统一管理。2001年9月,更名为重庆市规划局沙坪坝区分局,其主要职责是在重庆市规划局的统一领导下,负责辖区内300多平方公里的规划、工程项目的审批和监察管理工作,全局现有干部职工14人,其中党员7人,研究生1人,本科学历9人,大专学历2人。  相似文献   

19.
海南岛和雷州半岛历史上共同形成的琼雷文化区,在热作文化、海洋商业文化、神明崇拜、建筑文化、流寓文化等方面显示它们相对一致的文化特质和风格,足以支持其存在于岭南文化版图。  相似文献   

20.
耿振东 《前沿》2011,(19):179-182
文化是民族的向心力,是民族的灵魂。中华民族要复兴,首先要保持其文化的民族性,同时还要在与时俱进的基础上,实现与现代文化的对接,并实现对现代文化的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