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舒航 《当代党员》2007,(12):11-12
“我确实没有想到,一夜之间就变成了城市户口,就像在做梦!”说起户籍改革,垫江县澄溪镇永新居委会50岁的许义洪仍然很激动。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新起点。《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对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总体部署的纲领性文件,回应了社会关切的民生期盼。户籍改革 大小城市“松紧有别” [决定看点]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解读]“不放开不合理,全部放开不现实。户籍政策大门要开,但又要防止—下挤破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欧阳淞说,“‘松紧有别’的落户制度既能满足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增强产业发展、增加活力的需求,也有利于缓解大城市人满为患的现状。”  相似文献   

3.
半个世纪前,我国通过户籍等一系列制度把农民固定在土地上,城乡之间形成壁垒森严的界限。从此,“衣民”成为这一历史中的沉重名词。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户籍政策构筑了“农业户口”与“城市户口”在实际利益上的不平等,两种户口成为差别化分配各种利益的最直接标签。如何使他们公平享有国民待遇,成为改革开放30年后政府制度探索的核心点。  相似文献   

4.
自从上海市长韩正宣布今年2月出台人才居住证转户籍办法,在沪上一家美资公司工作的陈东升就感到自己好事将近。在上海打拼了10年,他第一次感到上海户口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自从他2005年办了居住证之后,每年都会去申请一次上海户口,但都被一一驳回,每次都卡在“大专学历”和“毕业院校非211”。  相似文献   

5.
《当代党员》2011,(3):14-17
“五个重庆”、“唱读讲传”、“打黑除恶”、“民生十条”、“户籍改革”、“房产税”……近几年,越来越多的重庆热词,频频出现在国内外主流媒体上。阔步前进在科学发展道路上的重庆,正成为国内外媒体观察中国变革的重要窗口。“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从本期开始,本刊将陆续刊登《渝外媒体评述重庆热词》,汇聚各方意见,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今年第2期的《南风窗》杂志,刊登了一幅照片。其中一个要求放开"异地高考"的妇女,手里举着一张大纸,上写着:"知识没有力量,沪籍才有重量。"乍一看,很吃惊。现代社会,智者为荣,怎么能说"知识没有力量"?细一想,很悲哀。尤其是在高考这个问题上,知识确实没有户籍有力量。同样一个考生,同样一个分数,在这里可以上清华、北大,到了那里却只能上二本、三本。在户籍面  相似文献   

7.
张春龙 《唯实》2011,(3):88-92
无论是从城乡二元结构根深蒂固的影响来看,还是从农民工规模庞大、城市面临空前压力的现实来看,渐进地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是必然的选择。基于此,从基本权益、社会保障、卫生医疗、子女教育、就业、安居等方面,提出以户籍逐步放开为主轴分“暂住证一居住证一本地户籍”三步骤推行“渐进式”市民化策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成渝户改:各自激起千层浪 与近年来全国某些地方实施的户籍改革相比,2010年重庆、成都两地先后实施的户籍改革犹如一枚“重磅炸弹”,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议。2010年7月12日,重庆市政府审议并通过了《重庆市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意见》及《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配套方案》。  相似文献   

9.
张国峰  王芙蓉 《先锋队》2010,(5):F0002-F0002,I0001
灵石县地处山西省中部,是晋中市的“大门”,素有“秦晋要道,川陕通衢”之称。全县国土面积1206平方公里,户籍人口25万。  相似文献   

10.
张万盈 《当代党员》2014,(10):36-37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这句颇具诗意的话,出自璧山区委书记吴道藩。 在新型城镇化舞台上,璧山一直为梦想而舞。 2013年,璧山常住人口达69-2万,而户籍人口只有63.6万——成为主城外酋个人口净流入区县。 这背后,是璧山“引导人口跟着产业走”的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11.
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一的重庆市,2010年正式全面启动了作为配套改革重要内容的户籍改革新政。城乡二元匡离的户籍制度造成公民权利差异、身份不等和迁移受阻,户籍改革势在必行。但是,户籍改革不是户籍的简单转移,若想户籍改革成功,首先要做的就是剥离捆绑与依附在户籍上的各种"福利包",且更为重要的是要在统筹城乡户籍的条件下建立与完善进城农民社会保障等一系列与之相关的配套机制。  相似文献   

12.
最近,《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显示,91.7%的人认为户籍改革“太有必要了”。而不久前,由国务院组成的6个调研组,分赴全国12个省市进行综合调研后认为,当前进一步深化户籍改革,已经具备了许多有利条件,时机基本成熟。随着许多省、市、区户籍新政的实施,“二元”户籍制度逐渐被打破,“城乡一体化”之门正徐徐向我们开启。  相似文献   

13.
(一)闵行区外来流动人口基本情况 自从2003年以来闵行区户籍人口与流动人口的比例就已达到1:1。截至2006年9月统计数据显示,闵行区外来流动人口总数达1040155人,其中男性576824人,女性463331人,已远远超过本区户籍人口844033人,达到户籍人口与流动人口1:1.23的高比值。  相似文献   

14.
制度障碍影响着公民实现自由迁徙。铜仁地区“户籍新政”,虽不至于敲破“坚冰”,起码搬除了路上的第一根“栅栏”。备受关注、在贵州省率先实施的铜仁地区户籍制度改革,不知不觉已走过了—个多年头。进展如何?  相似文献   

15.
《理论与当代》2007,(12):53-53
奚宇鸣在11月10日的《北京青年报》上报道:2006年1月1日,对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居民,尤其是农民,是个意义非凡的日子。从这一天起,红河州开始全面施行新的户籍管理制度,在全州范围内取消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的“二元”划分,只凭三年期的租房合同就可以在城中落户,废弃《暂住证》、鼓励自由迁徙,按照在实际居住地、就业地登记户口和人户一致的原则.农村人口将与城镇人口享受平等的报考公务员、低保、养老保险、子女教育等待遇。凡在红河州登记落户的人员,统称为“红河州居民户”。红河州率先在全国实行的这一彻底的户籍改革,以其突出的成效被理论界称为“红河模式”。户改后.红河州的经济和城市建设发展明显加快,也促进了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起到了找才引智的作用。“人口流动加速、农业人口大量进城会否导致社会治安状况的下降”通常是人们最为关心的事情,而红河州的户籍制度改革带给人偿的却是一个喜人的结论:户籍制度改革后,全州各类刑事案件立案数同比下降11.3%。”  相似文献   

16.
在许多人看来,户籍警是份比较轻闲的差事,不用像交警那样忍受风吹日晒的辛苦,更不用像刑警那样遭遇出生入死的危险,所以也不会有什么惊心动魄的故事发生。然而,一个文静、内向的弱小女子,一个小小派出所的户籍民警,6年间,用她创造的“网上追逃工作法”,直接抓获上网追捕的在逃人员46名,在全国公安机关的户籍内勤中,  相似文献   

17.
《党员干部之友》2006,(1):10-15
2006年国家公务员招考,许多人注意到那万人争过独木桥的热闹,不少人惊叹每个职位平均49人竞争的残酷,却很少有人发现其中一个重要信息:对招考职位不再设置户籍限制!一本薄薄的户口登记簿,曾经在国人的生活中扮演着多么重要的角色啊!仿佛一道高高的门槛将无数梦想进城的农村人挡在了城镇之外,真是城里城外“两重天”!今天,连官员“入口”都放松了户籍限制,是否意味着“城乡二元结构”将就此终结?  相似文献   

18.
金沙县现有户籍人口673903人,常住人口518309人。县委、县政府围绕控制人口增长,不断创新管理服务模式,从1988年桃园乡实施“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人地挂钩”经验,到1990年实行计划生育承包集团,直至近年来持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基本实现人口、经济、生态的良性循环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左进 《当代党员》2014,(7):24-25
2014年5月3日,星期六,渝中区大阳沟派出所。“我想开一个户籍证明,今天能行吗?”办事窗口前,居民王山试探着问。“当然可以,以后我们所的服务窗口在周末、节假日也向大家开放。”民警冯川说。  相似文献   

20.
《党课》2014,(22):51-51
针对媒体报道“中国可能在两年左右时间后向所有夫妇放开二胎政策”,国家卫生计生委回应称,目前暂无全面放开生育二胎的时间表。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但是,对于全面放开二胎,国家层面仍然持谨慎态度。今年7月10日,国家卫生计生委计划生育指导司司长杨文庄曾表示,如果现在普遍实施二孩政策,就会使中国的生育水平有一个很大的反弹,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也会使国家制定的人口发展目标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