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青年群体独有特征,在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日渐成熟的基础上,以微博、微信等青年使用频率较高的社交媒体为代表,形成了"青年网络流行语"。青年网络流行语的形成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单是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青年群体话语表达的迫切需求,也是语言学发展的必然趋势。青年网络流行语是青年寻求自身身份和文化认同的有效方式,同时也是青年用这一群体特有的方式表达对社会不满及进行抗争的话语表达途径,从很大程度上展现出了青年的社会境遇、社会心理和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不仅改变了青年群体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同时也不断影响着青年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体验。本研究以主观幸福感为分析对象,探讨了互联网使用对青年群体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青年群体的互联网使用行为对其幸福感存在正向影响;同时,这种影响存在社会网络的中介效应。具体而言,互联网使用影响了青年群体的社交网络,能够提高网络资源、改变网络结构;并通过网络中蕴含的网络资源和其中的高地位群体提供社会支持,从而影响他们的幸福感受。  相似文献   

3.
满足人的交往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重要价值旨归,青年人只有通过广泛的社会交往才能获得成长成才所必需的身心成熟和社会资本。作为网络热词的“搭子”社交反映出当下广大青年对垂直细分领域的浅层社交关系尤为推崇。从技术、信息、认同和归属四个维度分析,互联网时代交往方式的更新迭代、青年群体对新知的向往以及对自我价值的确认肯定和对建立情感联系的强烈渴求,是“搭子”社交形成的主要原因。为此,要正视青年群体社交新需求,辩证理性看待“搭子”社交,努力为青年营造良好的社交环境,着力提升青年社交能力,不断促进青年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小粉红"是当代青年群体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亚文化群体,是中国迈向现代化进程中社会情境的产物。他们在态度、价值观以及行为方式等方面展现出较为现代的一面,同时也面临着带有全球流行现代症候以及中国青年现实焦虑双重考验的现代化困境。为此,我们应当在推进总体现代化的同时,着重从教育、现代职业经历和大众传播媒体等现代性因素入手帮助"小粉红"青年群体提升个人现代性。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搭子社交”以其精准陪伴、互不打扰的特点成为青年的新型社交趋势。“搭子社交”盛行与宏观社会因素、青年群体社会心态的转变、科学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在享受“搭子社交”带来的温暖和快乐的同时,还需意识到“搭子社交”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警惕社交恐惧及社交陷阱。在当代青年的人际交往中,无论是“搭子”还是传统意义上的朋友,都需要以相互尊重的态度认真对待,才能更好地为青年社交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加深与社会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剧本杀游戏凭借其娱乐性、表演性、互动性以及社交属性,成为当下仅次于看电影、运动健身的最受青年群体喜爱的线下娱乐活动形式,并且形成一种新兴的文化消费业态。深入分析青年群体在剧本杀游戏中的狂欢表征及其形成机制,洞悉青年群体在社会结构变迁中与市场消费过程中的亚文化现象,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当代青年的价值取向、行为特征与代际更替的群体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7.
夏守智 《青年探索》2017,(6):100-110
本研究旨在了解社交媒体使用与台湾青年的政治效能感和政治参与之间有无显著联系。在此目的下,有三个具体研究问题:第一,社交媒体使用会否提升台湾青年线上和线下政治参与的意愿?第二,社交媒体使用是否会提升台湾青年内在和外在政治效能感?第三,内在和外在政治效能感的提升是否会带来更加积极主动的线上和线下政治参与意愿?利用在线问卷网站针对台湾地区20~35岁青年群体发放并回收223份有效问卷,使用SPSS和AMOS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如下结论:首先,青年族群使用社交媒体的政治性目的越强,越热衷于参加线上或线下政治活动。而社交媒体使用环境越宽松,青年群体参与线下政治活动的意愿越低。其次,青年族群使用社交媒体的政治性目的越强,其内在政治效能感也就越强。最后,青年内在政治效能感对其线上政治参与意愿有较为显著的正向影响。归纳而言,影响台湾青年群体内在政治效能感和政治参与的主要因素还是其自身对于政治事务的积极性,即他们在使用社交媒体过程中表现出的政治性目的的强弱。  相似文献   

8.
搭子日渐成为青年群体的重要社交对象,各式各样的搭子关系丰富了当代青年的社交生活。与传统的亲密关系所带来的整全式交往不同,在现代性转型的背景下,搭子之间的社交具有典型的碎片化特征。文章通过典型个案研究考察了这种碎片化社交行动的形成逻辑、基本诉求与关系流变,讨论兼顾了社会结构性因素与个体社交心理因素之间的双向影响。研究发现,在生存结构的完整性消失以后,当代青年改变了自己的社交策略,将碎片化的社会特征作为一种行动工具,通过多维度寻求搭子的方式在碎片化的生活中重新拼凑出一种多元整体性。  相似文献   

9.
开心网以其新鲜的社交方式,迅速成为都市白领社交新宠.本文就此针对120位开心网用户展开调查,发现在"开心每一天"的同时,也出现了对青年社会化的阻碍、深度痴迷网络小游戏、潜在道德滑坡等隐忧问题.对此,本文进行原因分析与对策探讨.  相似文献   

10.
基于2012年"台湾社会变迁基本调查"第六期第三次计划的调查数据,从交往人数、交往层次和频率、互助关系和岛外交往四个方面探讨当代台湾青年社会交往的基本状况。结果显示:青年群体的社交网络较为稳定,家人和朋友的互助关系在社交网络中最为明显,岛外交往较为密切;同时,基于此数据还从志愿服务和社团参与两个方面分析当代台湾青年社会参与的基本状况,结果显示:青年一代的政治参与意识极为薄弱,对社区和社会事务的关注度也显不足,志愿服务精神需要进一步培育和提升。  相似文献   

11.
张娜 《中国青年研究》2015,(4):64-68,63
青年群体在互联网空间中的人际交往方式已经有所变化。本文基于北京某文科高校BBS质性研究发现:(1)互联网拓展了青年群体认识陌生人的渠道,藉由互联网为媒介,人们也可以与陌生人间建立熟悉的关系。(2)熟悉的陌生人有三个特质:建构了网络空间的存在感,与网络中的他人有微弱互动,关系具有时空选择开放的特性。(3)网络的熟悉的陌生人的关系形成过程中,有些只是纯粹的社交,上线登陆网站,与网络的群体闲聊,也会与他人分享个人的隐私事件以及倾诉心中的秘密,在熟悉的陌生人关系间建立了亲密感。熟悉的陌生人关系将如以往现实社会中的"熟人"、"陌生人"一样将存在于个人的日常生活中,也将影响社会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2.
受西方政治体制影响,欧洲政党青年组织在基本属性、组织结构、入会程序和财政经费方面具有许多相同的特征,但因意识形态与竞争策略的差异,欧洲政党与其下属青年组织建立了截然不同的关系模式。在全球化与信息化时代,欧洲青年日渐远离传统政治,更多依赖网络与社交媒体等新型政治参与方式,也更倾向于激进的、非组织化的政治表达。为此,欧洲政党青年组织对其组织机构和工作方式进行了调整,积极推动青年工作的项目化、组织设计的扁平化,并打造坚实的网络阵地。这些举措对我国的青年工作具有借鉴意义。我们应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指引,全面推进青年工作的现代化,打造具有前瞻性、战略性与全局性的青年工作。  相似文献   

13.
青年群体是催生各种网络文化现象和热点事件的弄潮儿.这些现象和事件体现着青年群体独特的社会心态和文化特征.本文主要从屌丝文化、青年娱乐文化、青年意见领袖、青年社交文化和女性热点事件等几个方面入手,分别对这些文化现象和热点事件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为大家提供一个理解社会现实和青年群体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王斌  王萍 《中国青年研究》2012,(3):49-52,78
本文关注青年的新媒体使用行为,分析了他们在社交网站的意见表达现象,认为以社交网站为代表的新媒体具有参与性的文化特征,与青少年的亚文化契合;在社交网站个案中体现出的青年意见多元混杂,反映了其生活中的真实看法;社交网站使用也带来了思维方式碎片化和青少年隐私保护等问题,应引起社会重视。  相似文献   

15.
在过度连接引发社交倦怠、隐私泄露、工作与生活界限模糊等社会问题的背景下,青年群体因为生活深度媒介化以及对数字职场生活中的弱势地位先行反思而成为网络失联的主要践行者,然而目前网络失联研究多遵循功能主义、行为主义、管理研究以及数字文化范式,忽视了青年个体的情境化协商与边界游移工作,未能揭示作为一种过程的网络失联的复杂特征。因此,本研究聚焦青年群体的实践,探究青年网络失联者的动机、策略以及过程特征。研究发现,青年主要出于挽回时间、管理自我呈现以及控制公私边界的动机而失联。青年群体网络失联的过程具有情境化、协商式和仪式化三种缠绕性特征。深入剖析当前青年网民的网络失联行为,强调体现青年能动性的网络失联实践,对提升网民数字幸福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城市青年白领作为青年中一个独特的群体,受社会转型、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影响最为深刻和直接,他们是社会风尚的引领者、时代的弄潮儿,青年群体中的思想前卫者和超前者。研究城市青年白领的思想状况,一方面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这一群体;另一方面,通过剖析其思想状况以及背后的生成根源,反过来又能够更好地认识这个时代和当前社会,为新时代的青年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7.
"社畜"作为青年亚文化现象,其本质反映了青年社会性异化和群体性焦虑及其与之进行抗争的主体性实践。"社畜"是指从事被占据大部分时间的工作,自主性缺失、经济基础脆弱的青年群体,生活方式上表现为:心理上社交意愿的降低和行为上社交活动的减少。"社畜"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其流行具有维系自我认同和构建集体认同的正功能和降低个体身心健康水平及结婚率的负功能。该亚文化现象出现是社会结构和青年群体间互动的过程,应辩证看待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性网络服务(简称SNS)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SNS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特别是SNS对使用者在现实生活中的社交行为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参与式观察、生命史访谈",以30位SNS用户的互联网使用经验为研究对象,展示了中国网民丰富和复杂的SNS使用形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SNS这一新型社交方式对中国青年群体的社交生活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李娜 《青年探索》2016,(6):21-26
青年"晒食"族的经济与社会文化影响日益凸显。现有研究或融"晒食"分析于"晒图"分析中,突出青年群体社会交往中的目的性,或以心理疾病解释"晒食"行为,均无法对"晒图"话语评述的差异性做出说明,亦无法对人们普遍关注的微信"晒食"做出有效解释。从社会互动角度解读青年群体的微信"晒食"行为发现,微信"晒食"并非青年群体的技术求新,微信"晒食"首先是青年群体记录生活、分享生活的日记,兼具隐私性和分享性。时空分延背景下,青年群体同时具有社会交往和保留隐私的双重需求,以微信社交平台为依托,借助食物的可述说性,青年群体在微信朋友圈的互动空间内,借助微信"晒食"这种分享型生活记录满足社会互动的双重需求。微信"晒食"是青年群体应对人际关系变迁所建构的分享型互动。鉴于探索性研究目的的限制,建议未来青年群体的"晒食"研究可从青年群体的社会属性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20.
近30年中国青年失业群体分类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实行以来的30年间,我国青年失业群体内部已经发生了与改革前的青年失业群体完全不同的变化.在户籍和学历的二维划分下,新时期的我国青年失业群体内部可以区分为三个较具有同质性的小群体,即农村青年失业群体、城镇青年失业群体以及大学生青年失业群体.这三类青年失业群体间既有诸多重叠部分,也有各个群体所特有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