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李立 《统一论坛》2012,(5):8-10
"九二共识",就是1992年11月祖国大陆的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的海峡交流基金会,就解决"两会"事务性商谈中如何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所形成的以口头方式表达的"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那么,共识究竟是什么?它是怎样形成的?历史的真实又是什么?让我们对"九二共识"形成的前前后后作一探析。事务性商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1987年底,长达30多年的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后,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等  相似文献   

2.
李立 《台声》2008,(4):46-47
民进党当局的“大陆委员会”发布新闻稿,杜撰所谓“2005年共识”,企图误导台湾民众。对此,国务院台办新闻发言人在例行发布会上明确指出:台“陆委会”新闻稿否定“九二共识”,攻击一个中国原则,却妄称唯有以它杜撰的所谓“2005年共识”为基础,“才能逐步建构两岸互信、互惠,稳健推进两岸和平发展进程”,为民进党在两岸协商、谈判问题上寻找出路。这无疑是自欺欺人,是根本办不到的。那么,“九二共识”的来龙去脉是怎样的?民进党当局为何要杜撰“2005年共识”?笔者以为,面对两岸同胞和国际舆论,确有必要还原历史,澄清事实,以供各方辨析。  相似文献   

3.
蔡宏明 《台声》2011,(4):46-46
两岸关系永续和平发展,唯有加强共识才能推进,这是为什么民进党8年执政期间,两岸协商无法进行的原因,也是为什么国民党重新执政后,两岸协商能够恢复的原因。换句话说,2008年以来,两岸之所以能够复谈,是因为国民党一直维持1992年两岸讨论“一个中国”时所达成的共识,即“九二共识”,而过去民进党因否定“九二共识”,所以无法进行两岸协商。  相似文献   

4.
台湾海峡两岸的统独之争,是一个中国还是“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之争。归根结底,是要不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问题。 一个中国原则与两岸关系 台湾从两蒋时代到李登辉时代,差不多整整50个年头。其中两蒋时期38年,主要矛盾是制度和意识形态之争。在一个中国的问题上,两岸有着不成文的“共识”,故而无论是前期的武装对峙,还是后期的和平对峙,都未曾发生过较大的紧张较劲局面。李登辉主政期间12年,情况就不同了,主要矛盾已不再是制度和意识形态之争,而是统独之争,是一个中国还是“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之争了。两岸间…  相似文献   

5.
《台声》2015,(2)
<正>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记忆与精神家园,体现着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反映着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两岸同胞一家亲,根植于我们共同的血脉和精神,扎根于我们共同的历史和文化。两岸同胞血浓于水,增进文化认同是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一个重要层面。增进文化认同,需要正视两岸文化差异。过去海峡两岸长期的分隔与对峙,造成两岸同胞彼此陌生、疏离、猜忌,意识形态差距颇大。尽管两岸经贸交流扮演了化解敌  相似文献   

6.
《台声》2011,(9):57-57
8月23日,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发表“十年政纲”中的两岸经贸篇,在回答记者“九二共识”问题时,她说:“因此如果它(“九二共识”)是一个不存在的东西,就没有承认、不承认,接受、不接受的问题。”可见蔡主席认为“九二共识”不存在。  相似文献   

7.
20年前即1992年,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在推进两岸协商过程中,就一个中国原则问题达成重要共识,即两岸“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这就是所谓的“九二共识”。这一重要共识的达成,排除了两会接触和协商以来所遇到的重要障碍,为签署相关协议创造了政治条件,也揭开了两岸关系发展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8.
从1949年—1988年,两岸虽然处于尖锐的对立状态,但仍然存在某些默契和共识.蒋介石在世时,两岸最大的共识是都主张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国只能有一个中央政府.蒋经国在其生命的最后几年间,致力于再添加一项共识,即两岸的和解、和平符合双方利益,两岸经由交流、合作迈向统一是双方共同追求的目标.李登辉上台以后的一段时间内,由于原有的共识仍发挥惯性作用,加上两岸各自发展经济的利益  相似文献   

9.
8月23日,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在其“十年政纲”两岸政策记者会上宣称,“九二共识是一个不存在的东西”,因而没有“承认或不承认、接受或不接受的问题”。对此,国民党方面连日来重手回击,反复强调“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基石和保障。  相似文献   

10.
王毅 《黄埔》2013,(1):4-6
同志们、朋友们: 今年是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20周年。回顾20年来两岸关系走过的曲折历程和近4年多取得的重大进展,我们深切地感受到,1992年“两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对于两岸建立基本互信、开展对话协商、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九二共识”形成的宝贵经验和凝聚的政治智慧,至今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台声》2016,(3)
正两岸关系的定海神针是"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如果蔡英文只表示理解和尊重"九二会谈"的历史事实,不对是否接受"九二共识"进行明确表态,那么两岸关系依然充满变数。不能用一个模棱两可的回答,把"九二共识"说成是"求同存异"。这样概念就不一样了。1992年,海协会和台湾海基会达成了重要共识,就是"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两岸只能用口头的办法达成两岸同属一中协议,不涉  相似文献   

12.
《时事资料手册》2009,(3):76-76
双方一致认为,目前两岸关系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为促进两岸双向直接投资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尤其是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对两岸经济的影响和冲击,双方应秉持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的原则。积极鼓励并推动大陆企业赴台考察、投资.以利于加强和深化两岸产业合作,实现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和制度化。  相似文献   

13.
江水 《台声》2001,(1):10-11
近一时期来,人所共知的“92共识”,在台湾新当局政要口中竟然变成了“92精神”,声称:“92共识”是大陆“创造出来的东西”、“虚拟的共识”(5月28日台湾“陆委会”副主委陈明通语,6月9日吕秀莲语);“确定当年两岸并没有书面文字”(10月19日陈水扁语);“‘一个中国,各自表述’只是我方描述此一过程的用语,两岸从来没有就‘一个中国的原则’有共识”(6月27日蔡英文语);“92共识”是“有讨论没有共识,没有共识的共识是现阶段最好的共识”,“一个中国是未来的议题”(6月20日陈水扁语);“92共识”只是“对话、交流及搁置争…  相似文献   

14.
笔者认为,在和平发展主题日益深入人心、两岸合作领域日益扩展的今天,为促进两岸和平统一大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除做足做好“合作发展、共谋福祉以收水到渠成之效”功课的同时,还应高度重视以“倡统遏独”为中心的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王亮 《两岸关系》2011,(12):41-41
12月14日,国务院台办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杨毅回答了记者提问。九二共识"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不容否认在回答台湾记者提问时,杨毅重申,我们不会介入台湾的选举,这是我们一贯的立场。至于说提到"台湾共识",我们不了解它的内容是什么。我们也多次讲过,"九二共识"是两岸授权团体达成的共识,它不是国共两党达成的,代表的是两岸的共识,  相似文献   

16.
正香港《大公报》5月23日发表评论指出,台湾当局新领导人"5·20"就职演讲中的两岸政策令人失望。在两岸同胞最关切的两岸关系性质这一根本问题上,台湾当局新领导人仍然采取模糊态度,没有明确承认"九二共识"和认同其"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核心意涵,拒不承认"九二共识",两岸关系势必发生变  相似文献   

17.
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毅周 《台声》2009,(7):10-11
随着两岸关系发展的逐步深入,两岸文化交流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下一个重点目标。以往四届的国共论坛,都把经贸做为唯一重点,到了今年7月召开的国共论坛,两岸文化教育交流也将成为了重点之一。它反映的是两岸同胞推动两岸关系循序渐进的一个过程,也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个客观的必然趋势,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16,(17)
正近日,台湾曹兴诚扣响了攻击"九二共识"扳机,其在台湾《中国时报》的文章,透露了他对于"九二共识"的误解,到了扭曲地步,有必要理论一番。"九二共识"不是像曹兴诚所说的两岸各自表述,而是具有高度共识,"九二共识"的共同版得到两岸领导人直接公开的确认。2015年11月7日马英九当着习近平、全世界媒体的面表述:两岸两会在1992年就一个中国原则达成了"九二共识"。其核心要义界定了两岸关系是一个国家的内部关系,而非国际关系。如今蔡英文不仅仅是拒绝  相似文献   

19.
正慎终追远,语出《论语·学而》,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后人以之指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虔诚地祭祀远代祖先,追念前贤。清明节作为两岸同胞共同纪念祖先的中华传统节日,其展现的中华文化是两岸共同追求的传统价值。清明节源于"寒食节",是民间为纪念一代名士介子推而设,是中国形成历史最早、流传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传统节日,也是两岸人民共同分享的记忆。  相似文献   

20.
《两岸关系》2007,(1):15-15
2006年12月15日,由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与中国国民党青年团共同主办的两岸青年论坛15日在北京举行,与会的两岸青年代表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在闭幕时发表了《两岸青年论坛共识》。《两岸青年论坛共识》指出,去年4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就促进两岸关系改善和发展的重大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取得广泛而重要的共识,对于维护两岸同胞的利益和福祉、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实现两岸双赢和共同繁荣,有着重大意义。论坛积极评价了多年来两岸青年交流事业取得的成效,并就新形势下汇聚两岸青年力量,深化两岸青年交流与合作,促进两岸共同繁荣,达成以下共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