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谢保家 《台声》2003,(1):33-34
我是《台声》最忠实的读者;在漳州,在福建,有许多的台商朋友都喜欢这份刊物。欣逢《台声》创刊20周年,让我代表这里的台商朋友们,热烈祝贺《台声》生日快乐。《台声》创刊于1983年,当时两岸还是坚冰一块,有一批人士已经汇聚在《台声》的旗下,致力于两岸同胞的沟通与了解,这是何等的热情和勇气,现在想来,又是何等的智慧和远见。“更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应当说《台声》杂志体现得最为充分。风风雨雨20个春秋,《台声》杂志始终坚持传送两岸信息,沟通海峡两岸亲情,反映台胞心声,在推动两岸关系发展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  相似文献   

2.
阎良编译 《台声》2013,(9):80-81
作为一份以时政为主的综合性刊物,与台湾有关的人和事自然是《台声》报道的重点,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作为台湾百年历史精英人物之一,蒋渭水的名字便经常出现在《台声》上。《台声》创刊不久我就进入了这家刊物,在《台声》杂志工作了近20年。为参加第二届蒋渭水思想研讨会,  相似文献   

3.
叶芳 《台声》2003,(1):25-26
忽然收到《台声》杂志的一封约稿信,一时间有些惊诧,又有些茫然,惊诧的是:仿佛一晃之间,《台声》已走过了长长的20个年头;茫然的是:我一时竟不知道要对这封热情的邀约说些什么,写些什么。正像《台声》的副主编汪舟先生所说,我父亲叶纪东和我与《台声》杂志有着父女两代人的情缘,总该有些要说的,要写的。把它写出来,做个回忆、做个怀念、做个感言,或是其他什么,都算是对《台声》办刊20周年的一种庆贺吧!20年前,台联刚刚成立之时,父亲被在京台胞推选为北京市台联副会长,由于他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做对台湾广播工作己有…  相似文献   

4.
编读往来     
《台声》2013,(4):112-112
【读者来信】 你好!《台声》的老师,我是来自台湾台中的锺恺原,前段时间在台湾的一家书店里看到了《台声》杂志,很高兴能看到一本专门报道两岸新闻的杂志,我想你们的杂志在大陆也是很有影响力的。  相似文献   

5.
陈弘 《台声》2003,(1):18-18
光阴似箭,《台声》杂志已创刊20周年了,我表示衷心祝贺!20年来,神州大地发生了巨大变化,《台声》杂志也取得了显著进步,越办越有特色,愈受海内外读者喜爱,已办成沟通海峡两岸、有声望的民间刊物。20年来,《台声》逐步做到了内容丰富,栏目多彩,图文并茂,印刷精美,版面活泼。我是《台声》创刊以来的忠实读者,目睹了《台声》的发展过程,为它所取得的成绩,感到由衷的高兴!20年来,我从《台声》得到了不少教益。它刊登了大量有关台湾的文章、报道和评论。故乡的秀丽风光,感人的人物和事迹吸引了众多海内外台湾同胞。《…  相似文献   

6.
魏秀堂 《台声》2003,(1):23-23
我搞了一辈子的新闻,而且绝大多数时间是参与办刊物,其中有4年是在《台声》杂志度过的。这4年给我留下了美好的记忆。我与《台声》的缘分,应当说,最早始于1982年。那年的夏天我去北戴河采访台湾同学会的活动,正好后来当选为全国台联副会长并长时间领导《台声》的郑坚同志也在,我们很快就熟悉了。从他口中得知,计划中全国台联将办一本刊物。不久,全国台联成立了,《台声》杂志问世了,从此我开始经常采访台联的重大活动,自然也有机会经常与《台声》的记者编辑接触,彼此建立了友谊。而且,我当时所在的中国建设(即现在的《今…  相似文献   

7.
郭平坦 《台声》2003,(1):15-16
《台声》创刊20周年了。我是1985年被选为全国台联专职副会长的。当时《台声》已经由郑坚等同志创办,初具规模。因工作需要,我分别于1985至1986年、1988至1995年兼任《台声》杂志社社长,先后与《台声》共度10年。《台声》是争取台湾民心的重要阵地《台声》是由在祖国大陆的台湾同胞的民间团体———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主办的杂志,以增进两岸同胞的相互了解、增强乡亲情谊为目的,发挥两岸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当时有“台湾人办给台湾人看”的意见。但我觉得和平统一是全国人民的大事,应动员一切力量,建立一…  相似文献   

8.
刘建国 《台声》2003,(1):32-32
我是《台声》杂志的忠实读者。由于工作的关系也常常和《台声》杂志的编辑人员打交道,我感觉到《台声》杂志的编辑人员就像朋友一样和蔼可亲,而《台声》杂志就像一座桥梁,沟通了两岸人民的心声,加强了两岸人民的联系。感觉之一,可读性强。《台声》杂志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内容涉及海峡两岸关系的方方面面,有权威人士关于两岸焦点问题的评论,有专家学者关于两岸关系的最新话题,有引人注目的特别报道,有台湾社会的观察描绘,有祖国大陆改革开放成就、投资环境以及美丽风光的介绍,还有台商投诉案件的分析,告诉人们如何用法律手段维…  相似文献   

9.
编读往来     
《台声》2011,(2):108-108
浙江袁先生来信:《台声》编辑你好,我也算是台声的老读者了,我有个问题想问一下呀!现在可以个人赴台湾旅游吗?还想了解一下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10.
正为了让我对大陆有更直观的感受与认识,俞柔姐选了几部电影与纪录片让我看,其中我对《空天猎》这部电影印象最深刻。看完《空天猎》后,我浮上心头的第一个感受是:"大陆的空军好强大啊!"在台湾,有许多人尾随西方列强屁股之后宣传"中国威胁论",所以他们会认为,大陆军事能力的提升,对台湾,对亚洲,对世界都是一种威胁。但是,我的想法恰恰与这些人相反。我很乐见大陆的军事能力提升,因为这将是未来统一后,对台湾不受其他列强再次侵犯的一个强大的保障。虽然,两岸现在尚未统一,但我也不会觉得大陆军事实力的提升对台湾是种威胁。因为我来《台声》杂志实习后,  相似文献   

11.
吴彤 《台声》2003,(1):34-35
《台声》杂志创刊20周年之际,当我手捧着印刷精美、内容丰富的杂志时,与别人相比更有一种不同的感受。在新世纪的第一年,中国台湾网站大规模改版后重新开通了,像是披一身朝霞的孩子,面对着精彩的世界。而《台声》杂志此时已是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青年”了。就是在这个时候,《台声》与中国台湾网的手握在了一起———是《台声》的领导们作出了富有远见的决策: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相结合,共同携手发展,让《台声》插上网络的翅膀,在广阔的天地里自由地飞翔!《台声》与中国台湾网进行合作,作为中国台湾网来讲感到由衷高兴。因为…  相似文献   

12.
何大欣 《台声》2003,(1):24-24
冬去春来,不经意间《台声》杂志迎来了20华诞的喜庆日子。说起《台声》杂志与江西的关系,我这位在江西红土地上生活了30余载的台湾乡亲,自然记起了其中的许多故事——  相似文献   

13.
杨和杰 《台声》2003,(1):36-37
时值新年之际,恰逢《台声》杂志创刊20周年,谨致以衷心的祝贺。1999年4月2日,《台声》记者就广大台湾同胞十分关心的在大陆投资的法律问题,对台湾事务法律咨询中心的领导进行了采访,5月号的杂志发表了《从“亲情投资”“长官投资”到依法投资》的专访文章。1999年8月,《台声》聘请台湾事务法律咨询中心为该刊的法律顾问,并在杂志中设立了“法律园地”专栏,由台湾事务法律咨询中心提供稿件,从而合作构筑了《台声》杂志与台胞之间进行法律法规、方针政策、法律实务、相关信息交流的平台。3年多来,在台声杂志社领导、…  相似文献   

14.
梁因 《台声》2003,(1):19-20
回想《台声》走过的20年留下的痕迹,有不少值得思考的问题。每当想起这段经历,便由衷地感到欣慰和自豪。20世纪80年代初期,《台声》是大陆唯一面向台湾同胞的刊物,深受各方的重视和支持。首先对刊物寄希望的是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他们期望《台声》能够成为一本高质量的对台刊物,既能够让台湾同胞听到大陆的声音,也能够反映台湾的民情。所以领导小组着力要帮助我们把刊物办好。廖承志同志就明确地说:“《台声》不只是台联会办的,领导小组要讨论。”从筹备到出刊,领导小组的同志为我们操了许多心。当时,我们缺乏办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王在希 《台声》2003,(1):4-4
《台声》杂志创刊已经20周年了。这20年,是台海风云变幻的20年,是两岸关系从隔绝到开放的20年,也是《台声》杂志从诞生到慢慢长大的20年。在海峡两岸曲折、反复、发展、前进的20年中,《台声》起到了传递两岸信息、促进两岸交流、沟通两岸思想、推动两岸往来的积极作用。对《台声》20年来取得的不断进步和丰硕成果,我作为《台声》的一个老读者和顾问,谨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敬意。我与《台声》建立比较稳定、密切的联系,是从1990年元月《台声》召开的一个座谈会开始的。当时《台声》的记者向我约稿,我写了一篇《…  相似文献   

16.
全国台联成立20周年了,作为全国台联和《台声》杂志多年的朋友,我思绪万千,勾起了许多尘封的往事———记得是1987年的夏天,一个闷热的下午,沦为“政治难民”、寓居加拿大多伦多的我,闲来无事,到市立图书馆“东亚馆”浏览。站在一排期刊架前,我上下观看,寻找中意的读物,赫然看到《台声》在“新到书刊”架上,似在向我微笑、招手。或许你难以想象,对一个长期在海外流浪,满腹乡愁的台湾郎来说,《台声》的“台”字,是多么的显眼,多么的亲切。“台”和“声”两个字连在了一起,像是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冲击着我的身心,我好…  相似文献   

17.
吴钧尧 《台声》2013,(4):66-66
去年十二月,参加《台声》杂志三十周年庆,许多前辈、文友特地跟我致意,“读了你那么多文章,终于见到本人了”。《台声》的读者群广,还有学生表示,《台声》是伴着她长大的。想来,每一个人的一生,都至少有一本读物,在成长时,与她产生了私密的对话。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16,(9)
正4月25日,在台湾中华海峡两岸民间团体交流促进协会协助下,台声杂志社与台湾大车队结盟大会在高雄举行。此次活动,系向台湾大车队赠阅《台声》杂志,免费将每期《台声》放置出租车内,供乘客阅读。当天,台湾大车队来了近30辆车作为代表,在高雄莲池潭集合,与台声杂志社进行结盟。台湾大车队在全台共有1万多辆车。《台声》杂志首批赠阅以台湾南部车辆为主,全台覆盖。  相似文献   

19.
刘建林 《台声》2014,(1):50-51
2013年是我与《台声》杂志结缘的第二个年头。在写了名胜古迹后,突然觉得应该用自己擅长撰写历史人物的方式去诉说台湾。就这样,我开始了用历史人物触摸台湾历史的旅程。  相似文献   

20.
郑坚 《台声》2003,(1):12-12
如同一个人的成长,《台声》杂志正届最具活力的20岁青春花季。作为参与、关怀《台声》成长的热心人,确实感到由衷的兴奋。《台声》的20年,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中国改革开放走向世界的大潮中成长起来的。她作为反映中华儿女独特之一支的台湾人民的心声的刊物,突出地为新中国进入新世纪的三大任务之一的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事业,尽了自己的一份心力。特别是在反映台湾人民的爱国心声,坚持爱国统一旗帜,关怀台湾人民的根本利益等方面,展现了自己的特色,且不断有所创新进步。我想这应当是继续坚持和牢牢把握的经验和方向。在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