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浦东新区政策的定位与导向浦东是中国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浦东的开发和开放,凝结着老一辈革命家对上海振兴的重托和期望,倾注着新一代中央领导人的深切关怀和支持,寄托着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追求. 浦东新区的政策定位,对于浦东的发展和上海的振兴极为有利.浦东新区政策归纳起来共二十四条,它不仅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十条政策、特区九条政策,还有浦东新区新有的五条政策.可以说中央给上海的政策是集各地城市改革优惠政策之大成,并另给了一些特殊的政策.浦东新  相似文献   

2.
临近世纪之交,党和人民在注视着处于改革开放“龙头”和“标志”地位的浦东新区:用什么样的姿态跨入21世纪?新区的各级党组织也在思考谋划着一个重大的问题:在为实现跨世纪开发目标所做的诸项准备之中,何事为先?事业兴衰,关键在人,特别是带头人。这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跌宕起伏的历史经验的总结,是党的几代领导人乃至全党已达成的共识,也是浦东开发实践的现实答案。正是给予这样的认识,新区把造就跨世纪领导人才放在开发事业和党的建设的战略地位。浦东开发的宏伟事业迫切需要造成一大批跨世纪领导人才浦东开发对跨世纪领导人才…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浦东新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关于加强上海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意见》、市政府《上海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2013年-2015年行动计划》,现将相关经验总结如下: 一、浦东新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主要做法和成果 1.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一是调研先行.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浦东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将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列为浦东新区重点调研课题.  相似文献   

4.
时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的赵启正,尽管离开浦东已两年多,却依然带着浓厚的“浦东情结”。在北京的办公室里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他手边就放着一沓反映浦东建设成就的剪报,这是他离任后一点点收集起来的。 赵启正于1993年1月1日浦东新区管委会成立就担任主任,直至1998年初调离,亲身经历了浦东开发开放的主要过程,并自称只曾是一个“演奏员”。他说:浦东开发是中国改革开放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事件,它的开发过程和成就,证明了邓小平的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的无比正确性。如果把浦东开发开…  相似文献   

5.
浦东新区是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实行特殊政策、先行改革的开发区,面积为522平方公里。浦东成陆不过700多年,设置川沙县才80多年,属于上海的一块‘“新大陆”。在浦东开发开放之前,熟悉浦东的人并不多,就连本市居民也很少到过这块大上海的“乡下”。但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1990年4月18日,李鹏同志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上海宣布开发开放浦东新区之后,浦东一夜之间成为中国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经过八年多的开发,如今浦东新区作为特定的区域概念而名扬四海。进入八十年代以后,历…  相似文献   

6.
在公务员精神培育和弘扬中,浦东新区组织部、人事局紧密结合浦东开发开放大局,坚持“以一流精神育一流队伍,以一流队伍扬一流精神”,坚持教育为基、实践为本、文化为魂、制度为重,采取多种有效方式,不断深化公务员精神的思想底蕴,夯实公务员精神的实践基础,拓展公务员精神的文化内涵,构建公务员精神的支撑体系,大力培育和弘扬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浦东特质的公务员精神,努力打造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高素质公务员队伍,为浦东在更高起点上实现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7.
自1990年浦东开发开放以来,区委一直重视党建工作理念的创新,每个工作理念背后都有其现实意义,都与当时的发展环境和发展状况密不可分,为引领和推动浦东党建实践乃至浦东开发建设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浦东开发开放以来,社会事业受到高度重视。在发展经济同时,社会发展摆上了重要的位置,强调浦东开发不是单纯的项目开发和土地开发,而是功能开发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浦东新区自1993年建立后,在建立和完善新体制新模式的改革与探索中,推出了一系列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发展的新举措,其中包括理顺管理体制、加大投入、加快硬件建设、提高工作质量效率、完善社会服务等。浦东新区社会事业发展具有四个特点:一是以改革为动力,促进社会事业的发展。尝试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新体制。二是以规划为先导,…  相似文献   

9.
最近,李鹏总理视察上海工作期间,宣布党中央、国务院同意上海加快浦东地区的开发,在浦东实行经济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开发浦东、开放浦东,对于上海和全国都是一件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事情.把开发浦东的事情办好,这是我们上海人民义不容辞的责任.这里,笔者就开发浦东的目标和构想,谈一些初步的看法. 一、开发浦东的基本目标开发浦东地区是上海人、中国人由来已久的夙愿.孙中山先生的《建国方略》就提出过浦东、浦西统一规划建设东方大港的设想.最近五十年来,上海的城市规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大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指出:"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新飞跃".这标志着我国的对外开放已从南部沿海地区向中国最富饶的长江流域地区推进. 浦东新区紧靠基础雄厚的上海老市区,背倚物阜人丰的长江三角洲,面对太平洋及东南亚的发达国家和地区,是一块在东南亚沿海很难找到的开发宝地.上海浦东开发作为长江流域辽阔地带改革开放的龙头,已经举世瞩目. 去年本刊在第一期上曾以《中国最大的跨世纪工程-上海浦东开发》为题,发表署名文章,对浦东开发的蓝图作了概略的介绍.时隔一年,浦东新区开发工程进展如何?在总体规划上有些什么发展?在实践上取得了哪些成就?在政策上又有哪些新招?新年伊始,本刊特发表皇甫东的文章再作介绍.  相似文献   

11.
制定《上海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行动纲要》是今年市委牵头的10项重点工作之一。《行动纲要》力图把中央的精神和上海的实际结合起来,强调要实现“三个转变”:由政策推动向制度建设转变,由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变,由本市范围开发人才向面向世界、服务全国开发人才转变;突出“三个‘力’”:激发人才活力,提升人才能力,形成人才开发合力;明确“四个坚持”:坚持人才开发的大局定位,坚持国际化方向,坚持市场化取向,坚持党管人才原则。  相似文献   

12.
浦东开发开放5周年:形象之外的收获本刊记者谢金虎,张持坚,林晨似乎谁也没有留意,浦东的开发开放已经走过了5个年头。5年前,浦东还是一派田园景象。如今,数以千亿计资金的投入,已使浦东初现都市形象。去年浦东新区完成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91.2亿元,出口创...  相似文献   

13.
自1990年浦东开发开放以来,区委一直重视党建工作理念的创新,每个工作理念背后都有其现实意义,都与当时的发展环境和发展状况密不可分,为引领和推动浦东党建实践乃至浦东开发建设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行政论坛》2022,(3):131-138
区域人才发展环境是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的基础与关键。文章基于文献和实践从“经济社会与文化环境”“政策环境”“人才市场环境”“生活环境”“教育与科技发展环境”等维度出发建构一套区域人才发展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广东省21个地市2015—2019年五年数据为样本,进行评价指标体系的验证和评价指数的计算与排序,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从“制度”“厚度”“用度”“温度”“限度”等方面提出优化建议,以促进区域人才发展环境评价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促进新时代新发展格局下区域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刘昊 《求知》2013,(9):53-55
一、天津滨海新区和上海浦东新区的开发背景与总体环境 (一)开发背景。 1990年4月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了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1992年浦东新区正式成立并作为单独行政区划.2005年国家决定将浦东作为我国第一个综合改革示范区.虽然早在新中国解放时期上海就是全国的经济、金融中心,但是由于计划经济时期对金融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缺乏重视.  相似文献   

16.
在浦东开发的大背景下,众多留学人员来浦东创业,本文反映了浦东留学人员的创业情况与创业方式,在现实分析的基础上,就留学人员创业服务与海外留学人才开发进行了方向性分析。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宁波产业结构升级和企业快速发展对人才资源开发提出的客观要求入手,对企业人才资源开发滞后的现状及主要原因作深入分析,提出人才资源开发重点必须从机关、事业单位转向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上来,引导企业建立健全人才资源开发体系,创新企业人才资源开发机制,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走出一条“政府引导、市场配置、企业开发”的发展之路。建立为企业集聚人才的政策体系;建立多层面的人才信息引导体系;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市场体系;健全企业人才创新创业的环境体系;形成以企业为中心的公共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8.
浦东的开发开放已经走过了八年的历程。八年来浦东开发开放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其中,浦东的文明社区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将在走向新世纪的浦东开发开放事业中,为把浦东建设成为具有世界一流的现代化城区,推进整个城市文明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浦东在创建文明社区方面,从总体上说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其中有许多问题还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要塑造跨世纪的浦东文明社区形象,当前首要的是提高对塑造文明社区形象重要意义的认识。浦东的开发开放是迈向世界现代文明的现实行动。浦东开发,作为世界性的大开发,它的开发力度、…  相似文献   

19.
叶国标 《侨园》2001,(6):30-31
美国《财富》杂志最新的一项调查显示,有92%的跨国公司计划在中国设立地区总部,其中25%首选上海浦东,考虑北京和广东的分别占14%和11%。影响这些公司选择的,主要是长远发展的战略利益,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法制环境、合作效率,特别是与国际规则对接的水平和质量。专家预测,凭借地理区位、基础设施、政策环境、人力资源以及辐射全国、接轨国际的综合优势,10年内,浦东将具备香港、新加坡的功能,成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首选之地。据浦东新区政府经贸局官员陈炜介绍,浦东开发开放11年来,跨国公司抢滩上海高潮迭起。从最初设立生产性投资项目,到开办银行、贸易公司等服务性企业,直至近年来地区总部及其研发机构、销售公司的进驻,跨国公司越来越把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深化对人才问题的研究,保证人才战咯的顺利实施,更好地应对我国加入WTO的挑战和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从4月份开始,在中组部《党建研究》、国家计委《中国人力资源开发》、山东《党员干部之友》、河北《干部党员人才》、河南《领导科学》、内蒙古《党建与人才》和甘肃《组织人事学研究》等7家杂志开设“人才战咯研究’’专栏,刊发有关方面的工作实践和理论文章,希望有关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踊跃来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