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最近国内大范围的物价上涨,有人认为已经开始出现通货膨胀的苗头,有人认为本轮涨价只是暂时性的,有偶然性和阶段性,也有人认为此次物价上涨是长期以来国内物价偏低所致,是物价的一次理性回归。由于本轮物价上涨涉及到大量关系百姓日常生活的用品,物价问题已成百姓街谈巷议的热点。  相似文献   

2.
湖北跟全国一样,要十分注重研究物价问题,因为它是多种经济矛盾的综合反映。控制物价涨幅,保持市场稳定,关键是要增加有效供给,满足社会需求;同时要加强物价监管,建立正常的价格秩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在新旧体制转换时期,加强宏观调控,抑制通货膨胀,必须充分发挥国有流通部门,特别是粮食、供销等部门在平抑市场物价中的主导作用。对此,我们应该有充分的认识。一、国有流通部门在平抑市场物价中的直要作用和面临的问题马克思曾经说过:“商品生产必须以商品流通为前提。”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必须搞活流通。…  相似文献   

3.
信息超市     
《新疆人大》2010,(11):25-29
阜康市人大督促政府平抑物价为保障民生,平抑物价,近日,阜康市人大常委会成立了监督政府平抑物价工作督导组,定期或不定期对政府及所属部门平抑物价情况进行督导检查。通过督导检查,有效遏制了近期"跟风涨价"的不良风气。据监测结果显示,全市市场没有发现恶意囤积、哄抬物价行为,所监测  相似文献   

4.
1995年的物价仍将维持在高水平上,但物价涨幅逐渐回落,不过这一回落的过程是缓慢的、渐进的。 与1988~1989年的物价上涨相比较来看,那次物价上涨从1988年2月起物价涨幅超过10%以上,以后逐月上升,经过  相似文献   

5.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计委关于当前物价形势和下半年控制物价上涨应采取措施报告的通知国办发[1995]41号(一九九五年七月十日)国务院同意国家计委《关于当前物价形势和下半年控制物价上涨应采取措施的报告》,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今年以来,各地区、...  相似文献   

6.
《人大论坛》2008,(10):16-17
物价是一把双刃剑 物价是一把双刃剑,我们既不能见怪不怪,也不能“谈价色变”,以为中国的物价高得不得了。我们现阶段的物价上涨仍是结构性的,主要体现在食品类、居住类。关于食品类的价格上涨,我认为它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增加农民的货币收入。  相似文献   

7.
物价上扬过猛牵动了千家万户,上至市府要员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为之心颤。北京市市长在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不得不发出感叹:“物价上涨幅度过高”,“市场实际价格上涨幅度超过了价格改革范畴。”这话说得很准确。尽管市政府采取种种措施,平抑物价的努力总是收效甚微,因为我们还没有从总体上驾驭价值规律,物价的每次高涨都使价格改革发生裂变,让人陷入束手无策的惶恐中。自拉开改革的帷幕,有过三次物价狂跃。第一次在1981年,那次尽管涨幅不大,但首次打破30年物价不变的格局,对群众心弦的撞击非同小可。第二次在1988年,物价飞涨引起的抢购风潮至今余惊未息。第三次在1994年5月以后,许多商品几乎每天一个价,老百姓骂娘干脆毫无顾忌了。  相似文献   

8.
一说起上海的价格听证会,老百姓首先想到的便是物价又要上涨了。因为历次听证会“逢听必涨”,老百姓逐渐将听证与物价上涨等同起来,形成了习惯思维,甚至听证会尚未开始,便早早做好物价上涨的应对准备。  相似文献   

9.
1994年物价上涨的主要特点 通货膨胀是货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的实际需要量所引起的货币贬值现象,其结果是物价持续上涨。据有关部门预计,全国物价总水平在1992年、1993年连续两年上涨13%的基础上,1994年达到20%左右,超过1988年下半年出现的18.5%的涨幅,成为改革开放以来物价涨幅最大的年份。物价上涨的主要特点是:  相似文献   

10.
1995年物价治理工作的启示刘宏宇,余国华,吴起华1994年,我国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1.7%、居民消费品价格上涨24.1%,是改革开放以来甚至是建国以来物价上涨幅度最高的一年。正如李鹏总理所指出的:物价上涨幅度过高是我国1994年最突出的问题。概括地...  相似文献   

11.
李小健 《中国人大》2010,(24):10-11
今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物价上涨趋势抬头。到9月份,物价普遍上升。“正是这个时间,不少群众向我反映,许多商品上涨幅度过快,已经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希望代表们能帮助老百姓缓解物价上升的压力。”12月9日,俞雪花代表告诉记者,当时她对物价上升已有所察觉,但不知道对群众的影响有多大。  相似文献   

12.
《创造》1995,(2)
’94经济热点:物价发烧暴利如虎物价上涨,关系着千千万万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如何稳定物价焦灼着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人的心。中南海认为稳定物价就是稳定全国工作的大局。尽管’94物价指数高得惊人,尽管目前的物价水平和1988年比较接近,但随着中共高层出台的...  相似文献   

1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国务院同意全国物价大检查领导小组报来的《全国物价大检查总结报告》,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发展继续保持好的势头,社会稳定、人心安定。但是,通货膨胀的形势依然严峻,物价上涨幅度还比较高,这个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多年来的实践证明,抑制通货膨胀,保持物价的基本稳定,是顺利推进改革和保持国民经  相似文献   

14.
李祖沛 《中国人大》2011,(17):19-20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提出下半年要“继续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说明抓住了主要矛盾。物价上涨有国际输入性通胀影响因素,但老百姓关心的不是物价上涨的原因,而是自己钱袋下瘪的速度越来越快。如果物价长期居高不下,尤其是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品价格上涨,物价水平与民众收入水平长期不适应,就会影响到民众的信心,  相似文献   

15.
李福龙 《前进》2008,(8):25-25
一、当前我省市场价格的运行情况 今年以来,面对物价上涨的形势,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全省物价系统和各部门共同努力,保证了党中央、国务院各项价格政策的贯彻落实,取得了明显效果。但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就物价问题,我简要谈三个方面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6月16日,省政府召开全省物价形势分析会,就当前我省的物价形势和今年下半年的物价走势进行了认真分析。会议认为当前我省物价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从去年10月以来,我省商品零售价格继续上升,波动性明显,地区差别大,涨幅突出的仍然是食品、纺织品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影响今年物价上涨的因素主要是:去年物  相似文献   

17.
1994年,是自1979年以来我国物价上涨幅度最高的一年,1—11月,全国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比1993年同期上升21.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升24%。这次通货膨胀,城乡价格呈同步上升,且出现内地高于沿海,农村高于城市的趋势。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必需品,特别是以粮、油、蛋、菜为主的农副产品的涨幅更猛。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通货膨胀,已不光是需求刺激所引起的,而是需求与成本相互推动的结果。因此,抑制通货膨胀,平抑物价,决不能只靠某一方面的措施,应当力求把握和消除产生通货膨胀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18.
去年,全国物价涨幅过高,我区也不例外,物价的过度上涨给人民群众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成为社会各界反映强烈、关注的焦点问题。我区物价上涨的状况自1993年12月份以来,我区物价上涨出现了明显加快的势头,进入1994年零售市场物价总水平起点高、涨幅大,而且一直在高位运行。元月份零售物价指数、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比上年同期上涨23.5%和23.1%;11  相似文献   

19.
《时事资料手册》2008,(1):50-54
2007年,我们从每天离不开的粮、油、肉的价格上,已经清晰地感受到物价上涨的脚步。物价为什么涨得这么快?要涨到什么时候?我们集纳了国家发改委价格司负责人的谈话等权威资料,编辑了这一组问答,希望帮助读者看清这一轮物价上涨的背景和趋,并了解相关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物价涨幅过大的原因与对策建议曹英耀一、湖北省物价上涨情况与原因分析湖北省物价大幅度上涨已持续两年多了。1993年全省零售物价指数比上年上涨15%,1994年更加严重,零售物价指数比上年又上涨24.6%,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25.3%,为改革以来的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