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如何在细微中提高法医鉴定质量,减少和杜绝错案的发生,是当前法医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采用法医学立体检验法,能有效提高法医鉴定质量,防止和减少错案的发生。法医学立体检验法是指法医工作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认真操作,根据尸体、结合现场、参考案情,坚持严谨科学的态度,在取证和研判过程必须全面、客观、公正。1充分注重衣着信息发现和解读尸体衣着承载着死者的身份、损伤成因、死亡信息、案件性质信息。如某地一年  相似文献   

2.
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人体损伤是千变万化的,面对各种损伤形态,办案单位或当事人及其家属往往提出各种疑问,如损伤成因不能得到很好的解释,可能使案件的性质难定,也会导致家属投诉、上访等事件。笔者在工作中遇到一例,现报道如下:1案例资料1·1案情2005年7月某晚,张某被一驾驶摩托车的人抢东西,吴某(男,28岁)见状即驾驶自己摩托车乘载张某追赶,在一路口与行人李某相撞,吴某倒地受伤送医院抢救无效于次日凌晨死亡。第一次法医检验确定吴某死于重度颅脑损伤。医院开具的死亡证上有“锐器伤”、“失血性休克”等字样,张某诉说他们右侧身后有一摩…  相似文献   

3.
通过将复杂损伤归类,对损伤机制的辩证分析和推断,总结出一种推断损伤形成工具、机制及成因的检验技术方法,在实践损伤检验鉴定和分析案件性质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4.
结合案例谈谈死因鉴定的有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诉讼程序中的重要证据之一的死因鉴定,对查清案件事实、确定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起着拳足轻重的作用。但目前在死因鉴定中还存在着以下问题:第一,对死因鉴定缺乏规范,鉴定中的一些名词不统一,互相混用,因此结论不一,不利于总结交流,不利于统计分析,不利于分清与死亡有关的各种因素及其责任关系;第二,在存在死因争议(即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死因)的案件中,难以准确把握相互关系,而且缺乏死因量化评价分析,因此不利于法官的定罪量刑和确定相关责任人的损害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5.
交通事故现场常会留下肇事车辆的痕迹,如轮胎印痕、油漆碎片、汽车零件、挡风玻璃碎片,油渍等,这些痕迹对于确定案件性质有很大的帮助。在某些特殊的交通事故中,现场没有留下肇事车辆的任何痕迹,往往需要对死者损伤的成伤机制进行分析,才能准确判断案件性质。  相似文献   

6.
高坠案件在缺乏现场视频监控及目击证人等其它证据支撑的情况下,如何判断自杀还是他杀一直都是难题。介绍了一起典型案例,通过细致的现场勘验与案情分析,确定勘查重点,对疑似部位擦拭提取检材,利用国产GA118-24B遗传分析仪成功检出死者遗留在窗户外边缘的脱落细胞,为判定案件性质提供了有效证据。  相似文献   

7.
法医通过尸体检验获得的信息,结合现场勘查情况,最后确定案件的性质为交通意外。  相似文献   

8.
非正常死亡案件的现场分析依赖于通过调查访问、现场勘查和尸体检验等获取的各方面基础信息,这些分析依据缺一不可。在本文中,笔者通过对一起疑难案件定性过程的分析,阐明了利用综合信息进行现场分析来确定案件性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悬位缢颈后因自救使缢套脱离由高处坠落致死的案例较少报道,本文从现场及损伤方面入手,对行为人的行为特征及案件性质加以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10.
闷死是由于局部环境缺氧所发生的窒息性死亡,闷死多为意外事故,直接用闷死杀人的案件非常少见。本文通过对行李箱内死亡的小男孩进行死因分析,提出案件调查、现场勘查及尸体检验对案件性质分析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11.
系列案件侦查中案情分析时,侦查人员往往面对的案件数量多,面对的痕迹物证多,面对的案件要素多,而且这些案件时间跨度大、空间跨度大、性质各异,侦查人员往往要解决的问题也多,因此,我们有必要将案情分析中的任务、内容、要素分解成不同的层次,进行分层分析,以保证案情分析的有序性和有效性.系列案件中案件分析可以分为:层次一——系列案中的“个案”分析;层次二——系列案中案与案之间“关联点”分析;层次三——系列案件中“行为模式”分析;层次四——犯罪嫌疑人“属性”分析.  相似文献   

12.
法医工作中摔跌损伤的鉴定比较常见,如何从现场勘验、损伤检验等方面来定性摔跌伤,是实践中经常要解决的难题。本文结合实际工作中遇到的2例摔跌致死案例,浅谈该类案件的侦查分析思路与经验,供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13.
无论交通事故、刑事案件还是治安案件,现场勘查是侦查的起始阶段,也是侦查的基础工作,后期工作都将围绕这个基础展开。在现场中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确定案件性质。通过现场勘查,获得大量原始证据,科学的分析案件发生的原因、过程,从而达到这一目的。 在案件现场勘查中,一方面组织人员进行现场调查访问,寻找目击证人;另一方面把专  相似文献   

14.
生熟划分历来是刑事侦查特别是盗窃案件侦查中的一大问题。它是正确确定案件性质,划定侦查范围的前提,直接关系着能否从侦查计划确定的范围和途径中寻找、确认、抓获作案人。因此专家学者颇为重视,将之视为案情分析的重点。然而,实际工作中,时常在案件破获后发现当初划定的案件性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猝死案例比较常见进行分析,通过收集冠心病猝死案例的解剖及病理资料,讨论冠心病猝死案例鉴定时的注意事项。对冠心病猝死案例的法医学鉴定适宜采用排除的逻辑方法,在死因不能以机械性损伤、机械性窒息、中毒等原因解释时,通过现场勘查、尸体解剖和案情调查,综合分析才可作出冠心病猝死结论。  相似文献   

16.
死亡性质的认定对侦查方向至关重要,本文案例通过法医现场勘查、血迹分析及损伤检验,明确死亡方式,直接认定案件性质为自杀,为案件的侦办提供正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刑事技术人员通过对现场全面细致的勘验检查,认真分析研究现场情况,把现场的痕迹、物证和调查情况相互印证,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推理就可以重现、模拟出作案人在现场的活动过程,进而判定案件的真实情况,确定案件性质。本人就成功参与一起当值保安员监守自盗坠楼死亡现场的勘查和分析,现在提供给大家共同研究。1案情简介2005年3月某日凌晨4时左右,我辖区珠江边一栋高层商住楼发生一起当值保安员赵某坠楼身亡事件,我技术员、法医迅速赶往现场进行勘查,经值班保安队长介绍,当日凌晨3时许,一名值班保安巡逻到18楼时,听到1801室内有异常响声,立即…  相似文献   

18.
刑事诉讼制度的工具性价值就是保证查明案件事实,正确适用刑法以惩罚犯罪。从信息学的角度讲,法官依据获取的证据信息及证据外信息对案件做出最终处理。但在诉讼实践中,往往是侦查机关对于案情及证据的把握最为全面,检察院次之,法院再次之。案件信息随着诉讼进程呈不断衰减、畸变的趋势,影响了案件的诉讼质量。解决这个问题,需对我国现行诉讼模式进行深入思考,从制度及实务层面找出主要原因并提出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在涉枪案件现场中提取到的弹头,多数因碰撞、贯穿、侵彻现场客体后遗留下并提取到。这些弹头往往因客体的性质的不同而受到不同程度上的变形或损坏。研究客体对射击弹头造成何种程度的损坏以及确定损坏的弹头痕迹是否仍具备检验价值,是弹头痕迹检验与分析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20.
网上分析判断案情,即利用网络拓展信息资源,以此作为案情分析判断案情的依据,或者利用网络传输有关信息,实施网络在线分析探讨案件情况。网上分析判断案情的优势是实现了分析判断案情的智能性、广泛性、快捷性和整体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