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永州柳子庙     
在永州芝山区的潇水西岸、愚溪之滨,有一座气宇轩昂、巍峨宽宏的庙宇——柳子庙。柳子庙是为纪念唐代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和杰出的政治理论家柳宗元而修建的。柳宗元(公元773—819年),字子厚,山西永济人。唐永贞元年(公元805年)柳宗元被提升为礼部员外郎。因与王叔文、刘禹锡一道共同倡行领导“永贞革新”政治运动,遭失败,被贬为邵州刺史,在被贬途中再贬永州司马。元和十年(公元815年)被远放柳州任刺史。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病卒于柳州,终年四十七岁。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古文学家之一。谪居永州十年,他考察民情,研究经史,写了500余篇文章,…  相似文献   

2.
唐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柳宗、参与改革失败后,先后被贬为永州司马、柳州刺史,被贬永州期间,曾经为兴安作了一篇隽永的散文——《全义县复北门记》。然而,他是否到过兴安灵渠这一问题,一直未有定论,但从他的贬所地理、交游机缘以及辗转历程等史实考察,柳宗元应当到过兴安灵渠。  相似文献   

3.
一 韩愈,字退之,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州市)人,生于唐代大历三年(公元768年),出身于中小地主家庭。由于德宗初期藩镇的叛乱,他家的经济情况受到了打击,迫使他“就食江南”。25岁中进士,29岁以后开始做官。曾屡次上疏指陈时弊。任监察御史时,为了关中灾民请求减免赋役,被贬为阳山令。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又因反对迎拜佛骨,触怒唐宪宗,贬为潮州刺史。后历任国子祭酒、兵部侍郎  相似文献   

4.
正"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回头望长安,只见被浮云隔断的终南山。积雪拥塞蓝田关口,连马也踟蹰不前。那是公元819年(唐元和十四年)正月,唐宪宗将一名高僧的指骨迎入宫廷供奉,要官民敬香礼拜。任刑部侍郎的韩愈劝谏唐宪宗少把精力放在信佛这些对国家无益的事情上,结果触怒君威,被贬为潮州刺史。接到调令当天,韩愈就被要求马上打铺盖卷走人。  相似文献   

5.
高放 《学习导报》2014,(7):60-61
迄今人们大都以为“人民公仆”这个概念是近代中国从西方引进、翻译过来的。其实我国唐朝著名文豪和官员柳宗元(公元773~公元819年)比意大利诗人但丁(1265-1321年)于1311年提出“人民公仆”约早五百年就明确提出了“吏为民役”,用现代语言表述,就是“官员是人民的公仆”。  相似文献   

6.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有过很多被贬的官员。在这些人物当中,唐代的韩愈、柳宗元,清代的林则徐等,尤为人感佩和痛惜。 先说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 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 好收吾骨瘴江边。 这是一首名为《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的诗,诗作者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导者之一韩愈。史载,公元819  相似文献   

7.
唐代官至礼部员外郎的著名思想家和文学家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时所写的寓言《黔之驴》,说的是一位好事者运驴入黔放之山下不派用场不加保护而被山中老虎“断其喉,尽其肉”的故事。子厚先生意在告诉人们,类似驴子这样的“庞然大物”,表面上体大声宏,实质上外强中干,不堪一  相似文献   

8.
斯夫 《党史博览》2003,(8):11-15
毛泽东再次索要他已读完归还的《柳文指要》上部,是为了把上、下部一并送给康生看1963年7月,毛泽东和章士钊(左一)亲切交谈。柳宗元(公元773-819年)是我国唐代的一位著名文学家,也是一位在政治上表现了一定进步倾向的思想家。他所留下的著作,全部收在《河东先生集》中。章士钊作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政协常委、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用了大半生的余暇时间研究了柳宗元的论文集,并在晚年写出了《柳文指要》一书,约一百余万字。《柳文指要》分上、下两部:上部是“体要之部”,按照柳集原文编次,逐篇加以探讨,包括评论、考证等几个方面;下部…  相似文献   

9.
在贿赂公行的封建社会,虽不乏清官廉吏,但像陆贽那样“矫然自拔于污世”,被皇帝批评“清慎太过”并谕其纳贿者,仅陆贽一人而已。陆贽,字敬舆,苏州嘉兴人.生于公元756年,位居唐德宗朝的宰相。据《全唐文》等史书记载,陆贽清廉自守,对四方馈赠,一无所受。陆贽担任华州(今陕西华县)县尉东归省母时,顺道拜望名望显赫的寿州(今安徽寿县)刺史张镒。  相似文献   

10.
薛胄,字绍玄。隋朝河东汾阴 (今山西省万荣县宝鼎村 )人,生卒年月均不详。薛胄出生于一个官僚家庭,其父薛端,北周时曾官至蔡州刺史。北周明帝时,他袭父爵为文城郡公,开始入仕,官至司金大夫和开府等职。隋文帝杨坚于公元 581年取代北周建立隋朝,薛胄入隋被任为鲁州刺史,未及赴任旋改任卢州,不久又迁兖州刺史。他到兖州的第一件事便是决刑狱。他上任后见牢狱人满为患,更因朝代更替,案牍不决,百姓怨愤。所以,他利用旧朝之狱今朝不理为由,仅十多天,便结案数百起,使大多囚犯得以放还,一时刑狱为之空虚。这一举措不仅没有损害隋…  相似文献   

11.
一代女皇武则天是一位很有才干的政治家,她不但治国有方,而且颇有雅量,豁达之中透出其宽宏大量之气度。武则天不仅对忠于她的文武百官厚爱宽容,而且对于反对她的人也能容忍。据史料记载,公元684年,被贬为柳州司马的徐敬业对武则天颇为不满,便在扬州起兵反对其临朝当政。著名文学家、被誉为"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极力追随徐敬业反对武则天。  相似文献   

12.
<正>唐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韩愈贬任潮州刺史。潮州一任不到八个月,他没有因为失意而消沉,反倒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到一系列为民谋利的工作中。他驱除鳄鱼,奖劝农桑,兴办教育,大修水利,延选人才,传播中原先进文明,从而使当时的蛮荒之地潮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潮州百姓永远记住了韩愈,潮州的山水、路堤、亭台,很多都为纪念韩愈而命名,后人因此赞道:"不虚南谪八千里,赢得江山都姓韩。"这份永远的  相似文献   

13.
私恩与公法     
邓忠强 《党课》2014,(10):77-78
唐贞观三年(公元629年),濮州刺史庞相寿犯了贪贿罪,被朝廷“追还解任”(受到免职处分,并追还赃款)。不料庞相寿毫无思过之心,为了保住乌纱帽,竞不知羞耻地向唐太宗上书,哀求太宗念在“故旧”的情分上予以宽恕。  相似文献   

14.
《种树郭橐驼传》是我国唐代著名散文家柳宗元写的一篇取材于下层人物,揭示社会矛盾,具有现实主义精神的优秀传记散文。文章长不足七百字,享誉却超越千年,一直为后人所称颂。柳宗元(公元七七三——八一九年),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二十一岁登进士第,三十一岁为监察御史里行。顺宗即位,王叔文执政,他参  相似文献   

15.
《党课》2009,(7):73-73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哲学家,有“诗豪”之称。刘禹锡祖籍洛阳,他从小就诵读儒家经典,学做诗赋,不到20岁就具备了相当高的文化修养。贞元七年(公元791年),19岁的刘禹锡离开江南到长安,第三年考中进士,官至太子校书,加检校礼部尚书,因为参加过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得罪了当朝的权贵宠臣,被贬至安徽省和州当通判。  相似文献   

16.
曾珺 《党史博览》2018,(5):16-18,22
正点评梁武帝梁武帝萧衍,生于公元464年,卒于公元549年,南兰陵(治今江苏常州西北)人。原为南北朝时齐朝的雍州刺史,镇守襄阳。齐东昏侯萧宝卷凶狂暴虐,杀了萧衍的哥哥萧懿,萧衍愤而起兵征讨,攻陷齐都建康。动乱之中,萧宝卷为身边太监所杀。萧衍迎立萧宝融即位,是为和帝。萧衍也因功封梁  相似文献   

17.
厍(shè,音舍)狄士文是山西原善无县(故城在今山西右玉县境内)人。他出生于鲜卑贵族的家庭,其祖父厍狄干是北齐的开国元勋,被封章武郡王,任左丞相。其父厍狄敬是北齐的武卫将军、肆州刺史。厍狄士文袭祖爵,封章武郡王,任北齐的领军将军。厍狄士文为人孤僻耿直、刚正不阿。建德五年(公元577年)北周武帝灭北齐后,很多官僚士族纷纷归附北周政权,而厍狄士文却不畏强权、闭门守节。北周武帝闻讯后,表示赞赏,授予他开府仪同三司、随州刺史。隋朝建立后,厍狄士文又受到隋文帝的重用,封为湖陂县子,任命为贝州(治今河北清河县…  相似文献   

18.
宋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欧阳修因触怒朝中权贵被贬任滁州太守。在任中,他时常到附近的琅琊山游玩,并因而与山下琅琊寺的智仙和尚结成了好朋友。为便于他游览,智仙和尚带人在山腰盖了座亭子。亭子建  相似文献   

19.
冯婷婷 《前线》2022,(5):82-84
<正>陶侃(公于259―334年),字士行,晋代名将,生活在西晋后期到东晋前期,出生于江西鄱阳郡枭阳县(今江西都昌),后迁居至庐江郡寻阳县(今江西九江),先世无显赫仕宦,其父陶丹,也仅做过吴国的边将。陶侃勤于吏职,初为县吏,永嘉五年(公元311年)任武昌太守,建兴元年(公元313年)任荆州刺史,后任荆、江二州刺史,都督八州军事,曾以“日搬百砖”的方式磨砺意志。晋成帝评价他“经德蕴哲,谋猷弘远”,又因一生清廉勤政,《世说新语》的作者刘义庆赞其“性检厉,勤于事”。  相似文献   

20.
话说“鼠仗人势”大川古来就有"狗仗人势"之说,却不曾听说过"鼠仗人势"。近日读到一篇叫《永某氏之鼠》的古文,为柳宗元老先生所作,说的就是"鼠仗人势"这个事。文章说,永州那个地方有一家人,迷信时曰,忌讳特别多。自己是子年所生,老鼠乃子年之神,于是就特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