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过冬季运动会,已接近期末,为了使学生能静下心来搞好学习,各班老师都限制了学生的体育锻炼。与前一段时间操场上热火朝天的体育锻炼相比,校园内明显地安静了许多。可是,还是有些学生“闲不住”,玩起了打珠儿的游戏。这项游戏被体育老师林老师发现了。  相似文献   

2.
吴群 《党建文汇》2008,(6):54-54
“王老师,你考上公务员花了不少钱吧?” “考试很公正,不用花钱的。” “不花钱?你上面肯定有人!”  相似文献   

3.
钓鱼     
张学伟 《党课》2011,(10):71-71
廖老师在河边钓鱼,来了三个学生。仅仅小半天功夫,廖老师就钓上了半篓鱼。廖老师钓鱼却不吃鱼,要将篓里的鱼分给三个学生。谁知,有两个学生摇摇头,不要鱼。结果,半篓鱼让另外—个学生全部带走了。见岸上的两个学生不走,廖老师问:“你俩不要鱼,那要什么?”其中一个学生不客气地回答:“我想要你手中的宝贝——高级钓竿。”廖老师惊诧地问:“你要钓竿做什么?”学生答:“那篓鱼虽然多,可很快就会吃完的。我要是有您这宝贝钓竿,我就可以自己钓鱼了,  相似文献   

4.
祝福新年     
朱局长借去省城出差之机大肆挥霍,一夜之间就在歌厅花掉了两千元钱,这笔钱当然不能由自己兜着,总得想个法子报销。但要怎样报销才能名正言顺地不露马脚呢?  相似文献   

5.
《党建》2010,(9):40-40
2010年8月12日,带着中宣部《党建》杂志社的深情厚意,在安徽省文明办、滁州市、定远县和藕塘镇有关领导的陪同下,《党建》杂志社记者王锦慧、姬长根冒着高温来到沈锡美家里,送上杂志社全体工作人员自发捐助的10400元钱。沈锡美激动得热泪直流,她说:“你们辛苦了!谢谢《党建》杂志社的同志们,我还从来没有数过这么多钱!”  相似文献   

6.
靠山吃山     
和田家窝铺村的于学忠不同,西杖子村的郑海深没有手艺也没有钱。 1997年,在乡政府做杂活的郑海深下岗了。他说他那个时候很难。家里地不多,收入还不够两个孩子上学的。没有手艺就赚不到额外的钱,想做点小生意吧,又没有资金。那年他35岁,生活总是要继续下去的。 1999年,村里招标承包荒山。郑海深认准了这是一条致富的路,东挪西借,凑足了28520元钱,在10月10日那天,与村里签了承包小西沟子3000亩荒山的合同,承包期为50年。  相似文献   

7.
“代写毕业论文。本科80元/千字,专科50元/千字。博士、高校老师撰写。如果你导师不满意,免费修改。”大四学生郑海(化名)盯着淘宝网上一家名为“金牌论文”的店铺,鼠标指针已然固定在了“购买”键上。  相似文献   

8.
家访作为班主任了解学生情况的重要途径,可以解决教师许多在校无法解决的问题,捕捉到新的教育契机,取得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记得我曾经教过一个叫“小龚”的学生,他是学校里一个“重病号”,上课不认真听讲,有时老师批评他,他还会顶嘴,甚至还动手打老师,人称“稀泥巴”。接手这个班后,我找他谈了几次心,可他依然我行我素,置之不理。无奈之余,我决定去家访。到了他家后,我才知道造成他性格的原因:他父母正在闹离婚,父亲脾气暴躁,对儿子经常非打即骂。那天,我委婉地批评了他的父母。第二天,我再找这位同学谈心,首先对他的…  相似文献   

9.
领导视窗     
小王当财务科长纯属笑谈。小王去年财经学院毕业,应聘到局机关办公室工作。初出茅庐,不谙世事。一次李局长带小王去市里办事,办完事局长和小王一起逛商店,走到工艺品柜台,局长看中了一匹玉雕小马,问老板多少钱,老板说200元。局长说:“我拿一个。”局长摸了一会兜,说:“小王,我早上换衣服忘带钱了,你先付了吧。”局长可能真的没带钱,也可能……因为局长以往买东西,都是随从人员主动付钱,小王不明白。小王替局长付了200元钱,局长买了一匹小玉马,回到家里,局长没还小王钱。一个星期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局长还是没有还钱,小王有点心慌,把这事和…  相似文献   

10.
《北京支部生活》2006,(3):66-66
一个朋友做生意资金紧张,从我这里借款3.3万元,说好了一个月后偿还。到了还钱的日子他没有还上,给我打了一张欠条。他一直没有还我钱,我们闹翻了。我打算告他,可拿出那张欠条一看傻眼了,上面把我的名字错写成了“李和”。对方还借机说不认识我,欠条上的“李和”不是我,也不知道欠条怎么在我手上。对方胡搅蛮缠,我该怎么办啊,我还能告得赢吗?  相似文献   

11.
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十分体恤民情,有一次去外地出差,中午随同人员准备花50元钱安排一桌饭菜,孔繁森知道后生气地说:“不行,这与贫困的阿里地区人民生活相比简直太奢侈了!”最后,他们选择了啃烧饼就咸莱。  相似文献   

12.
正反鉴     
《先锋队》1999,(8)
支部书记一身正气受称赞武乡县涌泉乡神前村党支部书记李海文同志,心系集体,一身正气,面对不正当回扣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优秀品德和高尚情操,受到群众的赞扬。4月16日,某林场来人找李海文同志,要求购买神前村的4000棵刺槐树苗。商量价格时,买主见李海文不肯降价,略一算计,便掏出500元钱要“意思,意思”,要求李海文给个“合适”的价钱。李海文同志见状一手从桌子上抓起钱扔到了地下,义正辞严地说:“好多事都是让你们这些人搞坏的。我当支书只想为乡亲们办点事情,可不是为了发财。”乡亲们事…  相似文献   

13.
远离诱惑     
最近,杨澜采访崔永元的时候问:“你曾经遇到过的最大诱惑是什么?”崔永元直截了当地回答:“钱,走穴。有人让我给楼盘剪彩,最高价开到了一剪子50万元。”  相似文献   

14.
崔鹤同 《当代党员》2006,(12):45-45
在《里根自传》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1984年春,里根访问中国。他的夫人南希在西安一个小姑娘的售货点买了几件小礼品,价值人民币5元。里根给了小姑娘一张10元的人民币,可是小姑娘一时没零钱找,窘迫地四处张望。里根就说:“收下这钱吧。”但是他们刚往前走了一会,小姑娘就追了上来,把该找的5元钱给了里根。  相似文献   

15.
楷模──记西安市劳模、西安市第一医院眼二科主任刘景堂屈昌民一位患者在送给刘景堂的感谢信中说:“刘主任是一位不爱钱、不怕累、不要命的好医生!”的确,凡是让他看过病的患者都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去年六月的一天,曾在眼科住院的临潼患者李某,拿着150元钱来找刘...  相似文献   

16.
近日,一位从教的友人讲了这样一件事。某小学五年级一个班竟有20多名学生向班长送礼,为的是和“权力很大”的班长搞好关系。背不出课文、完不成作业的同学,给班长送过文具、玩具、水果,甚至还有数额在百元以上的红包。老师发现后,对这些送礼的同学提出了批评,可孩子们却不以为然地说:“现在的大人办事,不也都是送礼走后门吗?”听罢此等怪事,着实令人深思。眼下,十多岁的小学生,也深知办事要“送礼走后门”,甚至在同学之间,“游戏”起这套“关系学”,这的确是一件让人痛心的事情!孩子们不以为然的反问,难道不是对成人世界种…  相似文献   

17.
我借一个朋友5万元钱,他给我写了两张欠条,一张2万元,另一张3万元。他不想还钱,便将欠条从我家偷走,我发现后报了警。请问,他是否构成盗窃罪?  相似文献   

18.
张丽珊 《党课》2012,(12):93-94
俗话说:“家里一本账,穷家也好当。”据一颂不完全调查统计,超过七成的被调查者根本记不起三天前买了什么东西,花了多少钱。因此,只有家庭账本,才能帮助人们解决回忆“钱花哪去了”的难题。立马f光然大悟:原来钱没攒下,也许不能光怨赚得少,还因为“跑冒滴漏”太多了。面对物价上涨带来的生活压力,今年不少家庭纷纷重拾“记账”这个传统“武器”,从“账客”那儿,我们或许能学到些什么。  相似文献   

19.
这几年“钱”字大为风光,不知不觉间从“粪土”的地位跃升为“至尊”地位,这种变化来之迅猛,不得不令人惊叹!于是乎,有些人在金钱的冲击之下,便发烧发热乃至发昏了,除了一个“钱”字,其它什么都看不见了。下列种种现象,各类报刊常有披露,你看:缺德商以次充好、短斤缺两、漫天要价、强买强卖,甚至给鸡、猪“注水”,为的只是一个“钱”字;不法商人,枉法“法人”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图的只是一个“钱”字;无耻文人制造“黄色染缸”,毒害社会与民众,图的只是一个“钱”字;某些医院、医生坑骗病员、收受“红包”,为的只是一个“钱”字;有的酒店不顾国格,搞“跪式服务”,为的只是一个“钱”字。“三陪”女以色相为商品做皮肉生意,为的只是一个“钱”字;身居官位以权谋私、收受贿赂,甚至贪赃枉法,为的只是一个“钱”字。此等皆为“要钱不要脸”之举。有的人见危难不救,以给钱多少作条件,“钱”当头,这是“要钱不要义”。更有甚者,一些亡命之徒则“要钱不要命”,上海电视台不久前报道的一个民工为了18元钱毒死同伴的案例,便是诸多“要钱不要命”恶劣行径的事例之一。  相似文献   

20.
一位商人向一位法官借了10万元钱不还,法官无奈之下,威胁要打官司。按照常理,这种官司的结果可想而知,抛却一方当事人的法官身份不谈,仅从“欠债还钱”这最基本的常理而言,商人便将必输无疑。然而,现实却是法官被送上了被告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