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党课》2009,(9):8-9
当前,我国改革发展的任务繁重,新中国成立60周年在即,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显得尤为重要。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努力营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在经济体制转轨、利益关系调整时期,大量的社会矛盾主要是人民内部矛盾,  相似文献   

2.
高菖 《党建》2013,(4):21-22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强社会管理,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当下,伴随着改革驶入“深水区”和“攻坚区”,中国的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利益多元化和利益分化明显加速,进而导致社会矛盾凸显,社会不稳定隐患增多,社会的“风险性”不断放大,直接影响到了中国未来的发展。因而,如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化解社会矛盾,成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我国改革和发展进入了关键时期,社会利益多元化,必然带来利益上的碰撞和深层性矛盾的暴露。这就要求我们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树立忧患意识,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正确解决各种社会矛盾,确保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4.
第一,正确应对各种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的现实需要。经过20多年改革和发展,我们所面对的社会矛盾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基于生产力水平低下所引起的社会矛盾相对减少,而其他因素引起的社会矛盾相对增多,社会和谐方面表现出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和复杂。不同利益主体、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尤其是利益矛盾大量出现,人民内部的物质利益矛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  相似文献   

5.
《党课》2014,(10):17-18
从历史的角度看,任何社会都有一定的利益格局,它反映不同社会主体在利益分配方面的处境和地位。通过改革打破社会利益固化的藩篱,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需要,还是纠正不良政风和世风的需要。由于利益固化的藩篱首先保护特权,而受到保护的特权必然会失去对社会的责任。一个有特权思想的领导干部,其执政的心态和作风必然是对权力和职位负责,骨子里是对自己的利益负责,而不是对人民和社会负责,于是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便会大行其道。  相似文献   

6.
转型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就是要适应经济利益格局多元的发展现状,从利益分配、利益表达,冲突解决等方面,协调各种利益诉求,不断通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出适应新利益格局的安排调节,充分发挥社会管理的有效作用,进而促进经济社会均衡发展,从根本上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7.
在深化农村改革的新时期,必须进一步健全农民利益的政治表达机制,才能切实维护和保障农民的财产权益,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农村改革才会真正变成巨大的进步动力。健全农民利益的政治表达机制的重点.是要通过法律和制度建设推进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立和发展、保障农民在村民自治中的主体地位和明确农民在权力机关的政治平等权。  相似文献   

8.
我国正处于由“现代化”向“现代性”转变的过渡时期,现实生活中人民内部各种利益矛盾不可避免地引发了各种社会问题。要切实维护民众合法权益,就必须准确把握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实质.通过优化利益协调机制、畅通利益表达机制、健全矛盾调处机制、完善权益保障机制等机制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体系,达到在改革发展中解决矛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促进了公民社会兴起,公民社会兴起要求加强统一战线社会整合。统一战线社会整合内容包括利益整合、价值整合和组织整合。当前统一战线利益整合尚存在各类民间组织利益表达不均、现有利益表达渠道不畅通问题;价值整合存在统战文化建设有待加强、舆论引导滞后问题;组织整合存在党建工作薄弱、基层社区关注不够、统战资源整合乏力问题。因此,创新和优化统一战线社会整合工作,需要构建党委领导、统战牵头、政府负责、社会参与的统一战线社会整合工作体制,优化统一战线利益整合格局和健全利益整合工作机制,构建统一战线价值整合机制,整合统战资源形成社会化"大统战"工作格局,以及创新社区统战工作新机制等。  相似文献   

10.
一、司法公正的积极社会效应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的发展进步,出现利益多元化和思想观念多样化的趋势。通过司法裁判的方式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已经成为人们的首选,司法公正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础性保障。司法公正积极效应表现为: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出现的一些社会矛盾的加剧,比如,体制不完善、权力失衡、机会不均等、规则不合理、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等等,导致了公众心理的失谐,影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所以要实现我国公众心理从失谐到和谐,必须坚持改革,完善和谐社会的体制基础;贯彻机会均等的理念,形成机会均等、规则合理、公平正义的社会;建立健全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践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平衡社会利益关系,形成合理的分配机制和利益格局;加强公众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2.
和谐社会视野下执政党利益整合机制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利益整合是化解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它要求执政党必须建立健全以利益调节为核心的公正的社会整合机制,形成健全畅通的利益表达机制、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廉洁高效的政府责任机制,引导各个社会阶层、社会利益群体和社会成员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和利益矛盾。  相似文献   

13.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为进一步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也不可否认,我们在改革与发展过程中也积攒了一些社会矛盾和问题,有些关键的矛盾和问题,成为我们继续深化改革的主要障碍。值得警惕的是,近年来,一些地方、一些部门把改革当“道具”,以改革的名义谋取地方、部门和个人的利益,拖延改革的最佳时机,挤压改革的有效空间。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改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进一步搞好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是新时期我国深化体制改革的重点。社会组织在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改革中应重新定位;建立社会组织面对公共事务的责任分担与利益共享机制;社会组织在我国政府改革中要承担起责任。  相似文献   

15.
社会公平问题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是政治学和行政管理学历来研究的重要课题。和谐社会背景下完善社会公平问题必须进一步发展社会生产力、注意弱势群体的利益保护、加强社会分配制度改革和公平保障制度建设以及加强相关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16.
马彦  田伟  顾杰善 《奋斗》2005,(7):37-38,54
当代中国正在经历着伟大的社会变革,并把社会矛盾运动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个新的发展阶段中,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最近指出的那样,“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提高并更趋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在这种情况下,认真研究利益协调及其一般规律,统筹协调改革建设中的各种利益关系,正确处理社会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深入探索适当的政策引导、合理的制度设计和有效的法律调节的社会机制,就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17.
李华 《理论与当代》2009,(12):42-45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随着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各种利益关系趋于复杂,农村因此所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更复杂、更突出,势必对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带来不利影响: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正确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农村计会各类矛盾的特点和规律,切实做好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工作,实现农村社会长治久安,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以及政法部门而前的一项紧急而现实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8.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当前正值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深层次矛盾集中凸现的时期,社会利益关系更加复杂,新情况新问题大量涌现。基层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关键在于增进为民情怀,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相似文献   

19.
赵耀 《唯实》2011,(5):14-17
利益整合是执政党的重要功能,贯穿于社会管理之中。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进入转型时期,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执政党社会管理遇到了许多不适应问题。执政党只有调适整合功能,改进社会服务,创新社会管理机制,才能实现社会系统协调运转,实现社会利益关系的和谐,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20.
孙冰 《党史博采》2009,(10):24-25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和谐社会才能和谐。经过30年的改革,我国在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市场经济条件下由单位承担的大量社会服务、社会保障、社会管理的职能不断从企业和政府中剥离出来,单位人逐渐演变为社区人:党的基层工作的传统行政方式发挥作用的空间被大大压缩:社会利益的分化与重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