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不久,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四自”,是对领导干部严以自律的时代要求。要做到“四自”,关键在于“慎独”。“慎”者,谨慎、小心也;“独”者,独自也。所谓“慎独”,就是在独自活动时谨慎、小心,在无人监督时仍能以正确的政治观念和道德信念来规范自己,自觉做到不出格,不越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确有一些领导干部只“慎众”,不“慎独”,他们说一套做一套,明一套暗一套,众一套独一套,一但“气候”和“土壤”适宜,即刻露出了  相似文献   

2.
“慎独”语出《礼记》:“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品行高尚的人在其独自一人无人监督时,也总是非常小心谨慎,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人前人后一个样”。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多次提到共产党员在进行道德修养时要讲“慎独”,主张共产党员应做到事无不可对人言,“即使在他个人独立工作,无人  相似文献   

3.
文起 《实践》2006,(5):47-48
古往今来,慎独作为一种修身养性的重要方法,被人们推崇备至, 警示人们在独处或无人监督之时, 更要慎于思,慎于行,谨慎不苟,这样,才能始终把握好自己,避免在人生之路上走歪道。这是颇有道理的。但是,依我之见,既要慎独,也要慎聚。  相似文献   

4.
党员领导干部要加强党性修养,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能够经受住各种各样的考验,就要努力做到“四慎”,即“慎独,慎微,慎始,慎终。”“慎独”就是慎重独处,谨防自我放纵。党员领导干部位高权重,在无人敢管无人能管的时候,要能自己管住自己,做到廉洁自律。这需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在增强党性修养上下功夫。党员领导干部蜕化变质都是从不注重党性修养开始的。透视这些人犯错误的深刻教训,无非是两条轨迹:一条是从政治上打开缺口;另一条是从经济、生活上打开缺口。两条轨迹的起点都是党性修养发…  相似文献   

5.
一个干部要做到在权钱名利诱惑面前不动心,用好人民所给予的权力,经受住各种考验,除了组织上经常性的帮助教育外,关键是自己要不断提高党性修养,强化自律意识,廉洁奉公。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四慎”:慎独、慎微、慎初、慎终。慎独,就是不但在有人监督的情况下,遵纪守法,兢兢业业工作,而且在没有人监督,或在制度约束之外,也能洁身自好,不越党纪国法雷池半步。在别人的监督下,能够勤政廉政,这不难做到,难就难在无人监督或监督机制不健全情况下,也能够把握住自己。正因为其难,现实中才不乏这样的人,有人监督与无人监督两…  相似文献   

6.
说“慎独”     
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告诫党员:"即使在他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他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今天重温关于"慎独"的教诲仍然十分必要。当一个人在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之下,在大庭广众之中,遵纪守法,不干坏事,是比较容易做到的。而在独处的时候,一些潜伏着的不健康的思想,往往容易泛起、发作;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也往往利用这种机会施放糖衣炮弹。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干坏事、犯错误的可能性大。一个人独处时的所作所为最能真实地反映其品德、情操和风格。共产党员是无产阶级的先进分子…  相似文献   

7.
常存“慎独”之心王广尧所谓“慎独”,就是在个人独处无人监督时,能够谨慎不苟,遵守道德法规,不干任何坏事。《札记·中庸》中说:“道者也,不可须大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慎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是故君子慎其独也。”刘少奇同志...  相似文献   

8.
陈鲁民 《唯实》2002,(11):80-80
孟子说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禽兽行事 ,无论交配还是杀戮 ,都在众目睽睽之下 ,不知隐蔽遮丑 ;而人多是讲面子的 ,如果要干些不太光彩的事 ,一般都在背后无人时 ,即所谓“风高月黑夜” ,这便是“几希”之一。有鉴于此 ,古人特别看重“慎独”的道德修养方法 ,说是在闲居独处无人监督之时 ,更须谨慎从事 ,自觉遵守各种道德准则。“慎独”很难 ,真正能做到者不多 ,所以尤显其难能可贵。还有一种修养是“慎黑” ,人在黑暗中 ,不见庐山真面目 ,行善无人赏识 ,作恶也难受惩罚 ,此时此刻 ,也须谨慎安分 ,自觉遵纪守法。战国时 ,有一次楚庄…  相似文献   

9.
齐铁志 《新长征》2008,(2):47-48
最早提出“慎独”思想的是《礼记·中庸》。它的本质精神应解读为,当一个人在单独活动、无人监督、有做某种坏事的可能,并且可能不会被人发觉的情况下,仍然能坚持道德信念,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原则去行动,而不做任何坏事。“慎独”精神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道德教育的重要思想。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将人类带人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在为人类带来进步的同时,也为社会带来许多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慎独”,谓在无人监督的个人独处时,其行为也要自觉遵守道德准则、谨慎不苟。《礼记·中庸》日:“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是故君子慎其独也”。这里的“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是对“慎独”的基本要求,即是说要从“隐”和“微”两方面着手,在他人看不见、听不到的情况下,即使在很微小的事情上,也不要放组自己,要防微杜渐。“慎独”是我国古代儒家所倡导的一种十分重要的个人修养之道和“为宫”之本。笔者认为,在大刀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干部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1.
话“慎独”     
话“慎独”张述华"慎独"其意是指在独处无人时,自己行为必须谨慎而不苟。语出《礼记.中庸》:"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郑玄为此作注说:"慎独者,慎其闲居之所为也。"宋明理学家即以慎独为重要的修养方法之一。古往今来人们注重"慎独",是因为它...  相似文献   

12.
“慎独”,本是我国古代的正人君子“修身”“养性”的一种有效方法,并为历代思想家们所提倡.“慎独”二字,源自《中庸》:“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这是告诫正人君子:只要内心有了不好的念头,尽管很隐蔽,很细微,但总会表现出来的.所以,当“君子”独身自处时,所想所为必须十分谨慎,坚持自已的道德信念.可见,所谓“慎独”,就是在独处活动、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并且不会被人发觉的时候,仍然能够坚持自己正确的政治与道德信念,自觉地持正确的政治和道德准则去行动,而不超越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13.
邱祥吉 《廉政瞭望》2008,(10):56-57
欺骗一个人容易,欺骗一群人很难,而欺骗民众那就难上加难,但是陈水扁做到了,至少在过去几年内他做得很“成功”。不过臧克家早就写诗道:“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套用此话就是:向公众吹牛皮的,公众戳破他的牛皮。  相似文献   

14.
古人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只有修身好,才能齐好家。有齐家之能,方可具备治国平天下的本领,这是一个递进的量质互为因果的规律。我们要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把个人修养与党的事业结合起来,个人修养中努力强化思想道德修养,增强廉洁从政意识,这就必须做到“五慎”。   一是做到“慎独”   据史书记载,清初,山东巡抚曹鼐曾捕获一绝色女盗,那女盗屡以色相诱之,曹鼐不为所动,并把“曹鼐不可”贴于墙上。曹鼐的慎独精神受到当时朝野的赞佩。“慎独”精神不仅为我们古代贤人志士所追求,对新时期共产党人尤为重要。古…  相似文献   

15.
《当代贵州》2013,(23):61
《礼记》有云:"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党员干部要"慎独"。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手中往往掌握一定的权力,不仅要主动接受组织、制度的监督,而且还要不断加强自律,做到台上台下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尤其是在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更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就将"慎独"作为党性修养的有效形式和最高境界加以提倡,他说:"即使在他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他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  相似文献   

16.
“慎独”一词,始见于《礼记·中庸》。其文曰:“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说,在最隐蔽的言行上能够看出一个人的思想,在最细微的事情上能够显示一个人的品质。而品德高尚、有修养的人往往能够严于律己、表里如一,即使在一个人独处时也能做到谨言慎行、不做坏事。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慎独”的优良传统,曾经出现许多能够“慎独”自律的清官。东汉时期杨震在赴荆州任刺史途中,经过昌邑县。县令王密得知,深夜“怀金十斤以遗震”,欲以厚礼报答杨震当年举荐之恩。他说,这事别人不知道,请收下。杨震拒收,严肃地说:“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杨震以“四知”自警自律,同时训诫下级,拒受厚礼,是“慎独”的典范。  相似文献   

17.
“慎独”,在伦理道德中是一种极高的境界,是指一个人在无人监督、单独处事的时候,能谨慎从事,遵守道德原则,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自我约束,自我规范,不使任何行为违规逾矩,越轨犯科。对我们党的领导干部来说,“慎独”的要求则更高,要求有坚定的政治立场、高度的政治敏锐性、牢固的宗旨观念和坚强的党性,要时时刻刻按照党的纪律和政治要求,严格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  相似文献   

18.
职业道德修养贵在“慎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芳 《理论研究》2004,(12):F003-F003,48
“慎独”是职业道德修养的一种方法和境界,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平和思想品质的试金石。达到“慎独”的境界,并非易事,需要较高的思想素质和坚定的道德信念。为此,要做到慎欲、慎省、慎微。  相似文献   

19.
慎独是儒家的重要思想,也是儒家自我修养的重要手段。人们一般把慎独理解为“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或“在独处时能谨慎不苟”。其实,慎独,关键是一个“独”字。“独”,有三种不同的理解:一是郑玄的“闲居”之说;二是朱熹“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也”;三是《五行》传文“独立性(个性)”,即“舍体”,内心的意志、意念。笔者倾向于第三种。  相似文献   

20.
我下去采访,常常碰到这样的事情,就是一些基层工会干部工作虽然做得不错,却不愿意让宣传。究其原因:一是认为只要把工作做好了,就用不着去说;二是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三是认为工会工作目前因多种因素很难做到完美无缺,因此不愿去宣传。 “做到说到”,也就是把工会工作鲜活的经验、推进民主建设的成果,在社会主义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