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存在为数不少的二流子,他们不仅耗费了大量社会财富,而且威胁到边区社会的稳定。为了将二流子转化为劳动大军,并进行社会改造和社会动员,边区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对其进行改造,如组织二流子参加生产劳动,帮助其解决生产生活困难,由劳动英雄和积极分子带动其转变,代为保存粮食及劳动报酬,对二流子进行思想和精神生活的改造等。边区通过对二流子群体的改造,增加了社会财富,稳定了社会秩序,而且把大量二流子转变成勤劳守法的劳动者,积累了社会改造和社会治理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在整理晋绥革命根据地文献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抗日战争期间在华北各抗日根据地普遍流行的一种小册子。小册子名《绘图新三字经》,图15幅,900字,宣传内容分抗日时期政治;政权组织形式;大生产运动;思想改造(改造二流子);互助合作;破除迷信讲究科学;军民互爱保卫边区;讲卫生学文化;建设一种新的丰衣足食的社会等。第一图人民救星毛泽东陕甘宁、边区好,共产党、来领导,咱领袖、毛主席,能救国、能抗日,新民主、三三制,谋团结、讲自治,组织起、搞生产,办教育、助抗战,男人耕、女人织,又丰衣、又足食。第二图婆姨送饭我老…  相似文献   

3.
有关抗日战争时期中共改造二流子运动方面的研究,虽成果显著,但研究者往往忽略或者甚少关注这一改造背后真正的理论逻辑基础和实践动因,相反更注重技术层面相关学科理论的借鉴与分析。事实上,典范教育引导下的二流子改造运动,不仅使得"旧人"质变为新人,在帮助中共解决现实生存难题和完成革命任务的同时,也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基层社会的领导权。抗战时期延安边区开展的二流子改造运动,从本质上讲,就是中共为新生社会准备合格公民,在新意识形态领域成功开展的一场教化与普及性的政治社会化运动。  相似文献   

4.
陕甘宁边区地处偏僻落后的广大乡村,许多地方温饱都难以解决,尤其处在民族危机的抗战时期,边区面临严重的经济窘境。为了发动广大传统女性加入生产,中共将民族解放与性别解放结合起来,积极倡导女性生产运动,尤其在发动与改造女性二流子运动上,赢得了广大农村女性的支持,从而成功整合了边区农村女性社会的生产力量,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抗战胜利的后勤保障。  相似文献   

5.
正陕甘宁边区的新名词——"二流子"如果说游民在每个历史时期都存在的话,那么"二流子"则是在延安大生产运动中诞生出来的。1950年代春明出版社出版的《新名词词典》中,"二流子"特指旧社会中受反动统治阶级压迫和剥削,失去了土地和职业的一部分人。这些人"大都是破产的农民和失业的手工业者,常常以不正当的活动(如偷盗、欺骗、恐吓等)谋生。在乡村特指  相似文献   

6.
这件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太行山革命根据地。那时八路军总部机关驻在山西省武乡县的王家峪村。一天上午,时任八路军副参谋长的左权将军,同警卫员一起到村公所去办事。突然,左权发现有两个抗日自卫队员急匆匆走出门来,手里还拿着一根麻绳,便赶忙问道:“老乡,什么事这么急呀?”其中一个队员认识左权,忙立正回答:“报告左副参谋长,我们要去抓一个‘二流子’!”“去抓‘二流子’?”左权听到这句话,立刻停住脚步,关切地又问:“谁让去抓的?为什么要抓他?”“是村长让我们去的。他偷了咱部队的铺草,部队六连的管理员还在村公…  相似文献   

7.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发动的土地革命、减租减息和土地改革运动对根据地民众的心理变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谋求社会公正合理,改变被压迫、被剥削的命运是根据地民众投身革命的直接政治心理动因。在剧烈的社会大变动中,经过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和鼓动,广大农民的阶级意识大为增强,通过参加实际斗争,其阶级情感和阶级心理特征进一步凸显。根据地民众政治心理之变化集中体现在政治参与意识觉醒。此外,根据地的妇女在政治上和社会上获得了以往所不曾有过的权利和地位,人们树立起新的家庭道德和婚姻观念,在人际关系方面表现为和睦相处,生产互助,均体现了根据地民众道德心理的变迁。  相似文献   

8.
陕甘宁边区的新名词——“二流子”上世纪50年代春明出版社出版的《新名词词典》中,对“二流子”的解释是:特指旧社会中受反动统治阶级压迫和剥削,失去了土地和职业的一部分人。这些人“大都是破产的农民和失业的手工业者,常常以不正当的活动(如偷盗、欺骗、恐吓等)谋生。在乡村特指脱离生产、游手好闲、好吃不做的懒汉”,延安的老百姓将这些人统称为地痞、流氓、“爬鬼”、“二流答瓜”等。  相似文献   

9.
社会教育是抗战时期中共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实施的一项重要社会政策。其目标是在实现扫盲教育的同时,对民众灌输民族意识、国家意识及中共所主张的意识形态和道德观念,激励民众参与政治的热情,其终极目的是要民众对中共政权以及各项政策的最大限度的认可。因此,抗日根据地的社会教育既是群众性的扫盲运动,又是中共在根据地进行的一场全面的政治动员,而后者显得更突出、更重要。民众在接受社会教育的过程中,逐步接受了中共政权为他们设计的政治行为模式、生产组织模式、社会组织和生活模式等,民众也逐渐脱离了旧权威的势力范围。因此,社会教育提高了民众和中共政权之间的亲和力,使中共逐步实现了对根据地乡村社会资源的全面控制。  相似文献   

10.
改造了“二流子”是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的一大成果。烟鬼、赌徒、小偷、土娼以及不劳而食、不务正业、有好吃懒做、游手好闲、飘风浪荡、宣扬迷信、挑拨是非、偷糜盗谷、偷驴盗马等行为的人,边区群众把他们称之谓“二流子”。当时这种人在边区有相当的数量。边区政府认为如能改造好他们,发动他们参加生产,将是一支不小的劳动大军。为了严格区分“二流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为发展农业生产和治理水害,中国共产党在华北地区成立林业机构,制定和颁布植林、护林条例和办法,发动农民植树造林,确定林权,科学经营管理并采取多种措施保护林木,取得了显著成就,对新中国初期的林业建设和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抗日根据地初创时期,共产党领导的游击武装就已经在华中部分地区征收田赋和田亩捐。随着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田赋征收在华中抗日根据地全面展开。在田赋征收过程中,各根据地较好地贯彻了"量能纳税"的原则。令人关注的是,抗日民主政府还采取了田赋征粮、清查田亩、废除册书制度、整顿征收秩序等重要举措,实现了华中田赋征收史上的重大变革。华中根据地田赋征收取得了良好的业绩,为新四军坚持华中抗战提供了稳定的经费来源。  相似文献   

13.
成功的政治动员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原因。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对华北乡村春节文娱进行改造,并用群众运动的方式推广,这有力地配合了抗战动员工作。随着战争形势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春节文娱不再是单纯地娱乐,而是民众生活斗争、自身教育的反映,是民众寻求政治意愿表达的重要途径。这种新变化不仅是中共政治动员有效性的体现,也是包括春节文娱在内的民俗文化在新的时代环境下得到继承和发展的体现。  相似文献   

14.
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延揽和优待科技人才政策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十分重视延揽和优待科技人才。早在土地革命时期,苏区就发布了相关政策,但还不完整,具有一定的临时性;抗战时期,这一政策走向成熟,形成一个具有丰富内容的系统;解放战争时期,这一政策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同时也变得更为稳固、深刻和具有针对性。中共的科技人才政策成效显著,意义重大,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奠定了人才基础。  相似文献   

15.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一表述的生成可以理解为由模糊的动议发展成中共具有特定政治意涵的概念生成史。在中共话语内,团结抗战的主张由人民阵线、民族战线、联合战线、统一战线等多词混杂的状态,最终稳定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个具有排他性的规范表述。在此过程中,中共既坚守自身理念,又因应时势,与多方互动博弈,调适自身意识形态,最终谋定抗战方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经确立便开始生长,对巩固中共在抗战时期的合法地位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疫病流行,造成边区军民的大量人员伤亡。中国共产党和边区政府把疫病预防与控制当做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采取成立防疫领导机构、开展卫生宣传、加强医疗机构建设、建立防疫机制、增强人民群众体质等一系列科学疫病防治举措,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疫病的流行和蔓延,并积累了丰富的防疫经验。  相似文献   

17.
边区国防科学社由董纯才等人创办于1938年2月。虽然规模很小,存在时间不长,但它是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最早的科技社团之一。文章以原始报刊、文献为史料基础,对边区国防科学社的沿革以及主要人物、活动进行了梳理分析,指出以其为代表的科技社团这一组织形态在延安边区的出现,其意义在于开创了一种在落后地区中从事科技启蒙活动的组织模式,聚集和训练了一批日后成为中共重要科技干部的人才,同时也为中共科学技术观的逐步确立,为中共科技政策思想的逐步成熟提供了最初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8.
翻译与传播马列著作,是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前提。抗战时期是马列经典著作翻译史上最有成效的时期,该时期对马列著作的翻译和传播超过以往任何历史时期。该文主要探讨在当时历史条件下马列著作翻译与传播的主要机构、基本类别及其重要特点,分析该时期翻译与传播马列著作所产生的主要社会影响等,以期对当今我们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工程建设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9.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党委和政府为确保军粮供应,进行了多方面的积极探索。从军事物流系统构建的角度考察,大体经过了初创、改进和完善三个阶段,逐步实现了军粮供应的有序规划和正常供应,并积累了诸多成功经验。这些经验对于今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军粮供应系统的建设和做好军队后勤保障工作,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意识到领水主权的重要性,将维护领水主权作为自己的任务。此后至抗战胜利,中共对领水主权问题逐渐具有比较深入的认识,把废除不平等条约作为解决领水主权问题的前提条件,同时把反对外国军舰驻华制度作为维护中国领水主权斗争的主要目标。解放战争时期,中共维护领水主权的斗争形式发生了变化。历史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才收回了被列强侵占的领水主权,中国的领水主权完整才得以维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