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川省成都市开始对全市330多个乡镇的镇(乡)长进行集中培训指导,帮助他们理清思路,编制出一套固定的指导发展的“行动纲领”,以治疗“新官上任不问旧事”、“换个新官,就变一套政策”的痼疾。成都市计委负责人说,目前成都一些乡镇发展存在  相似文献   

2.
政绩本来是干部德才素质的综合反映。但是,也有少数领导干部陷入了“政绩误区”,如有的脱离实际,违背经济规律,乱铺摊子,搞“泡沫政绩”;有的信奉“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那一套,玩数字游戏、文字游戏;有的投机取巧,什么工作容易出“政绩”,就干什么。要走出这些误区就必须创新干部政绩考核方法。  相似文献   

3.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践行“三个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政理念的发展,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前提和基础。当前,树立正确的政绩,有三个方面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思考之一:为官应当修德,执政应重德。作为领导干部,欲创政绩,先政德。应该说,政德是领导能力中的础要素,是领导干部的立身之本。当,重政绩轻政德的现象应当引起我们重视。为什么会出现沽名钓誉的“形政绩”、“数字政绩”、“畸形政绩”?到底是政绩道德修养不够。在扭曲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指导下追求绩、创造政绩,必然会违背党和人民意愿,追求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热于为…  相似文献   

4.
政绩观是一个人对政绩的看法。一名干部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就有什么样的工作追求,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能取得什么样的政绩。而建立一套科学的领导干部政绩评价体系,则是促使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的重要因素。笔者以为,建立政绩评价体系应注意抓住以下几个关键环节:在基本内容上应包含“六个反映”:一要反映干部创造政绩的价值取向,看创造政绩的动机是什么,是为谁在创造政绩。二要反映领导干部是否出色完成了本职工作,看其目标责任落实情况。三要反映政绩是否体现了科学的发展观。四要反映班子建设情况,看班子是否团结有力。五要反映执…  相似文献   

5.
《领导干部政绩评价的理论与实践》一书是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数”、“政绩效益”、“政绩校正因子”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有助于解决干部政绩量化考核评价现状的不足。政绩效益理论中区分了“领导效益”和“政绩效益”,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微观和宏观模型及计算方法的基本思路。作者还提出以“一条主线、两根辅线、四个维度”来建立全新的评价内容体系和指标体系。“一条主线”是领导干部的岗位职责和工作目标;“两根辅线”是考核领导干部是否该做的事做好、不该做的事不做,将该“大”的指标“大”起来、将该“小”的指标“小”下去;“四个维度”…  相似文献   

6.
潘昌国 《群众》2006,(4):63-63
新官上任,往往注重烧上“三把火”。“三把火”固有其当烧之理,但有新官上任.还重视端上“三盆水”,用于自己洁身,要求自己清白做官,清明做人,清醒干事。这些领导干部的做法使人颇受启发。  相似文献   

7.
“注重政绩”是我们党选拔、任用干部的一条重要原则。近年来,各级领导干部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取得群众公认的政绩,这是主流。但是,在领导干部创政绩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如,有的脱离实际,违背经济规律,急功近利,乱铺摊子,搞“泡沫政绩”;有的信奉“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那一套,玩数字游戏;有的投机取巧,工作中拈轻怕重,什么工作容易出“政绩”就干什么,等等,引起了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由此看来,解决政绩观问题实际是同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建设紧密相联的。当前,要按照中央的统一部…  相似文献   

8.
政绩考核是政绩评价的基础和前提。因此,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立一套科学的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机制。一是要合理设置考核指标。在考核指标的设计上,按照"五个统筹"、  相似文献   

9.
王小平 《政策》2002,(3):42-42
今年,从中央到省市各级政府,都把确保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作为政府和财政工作的重点,视之为“第一政绩”、“第一要务”。作为县级财政特别是贫困山区县财政,要抓好“第一要务”,树立“第一政绩”,必须在大力发展经济,努力培植财源,致力组织征收,增强财政实力的同时,着重从观念和制度入手,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工资保障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0.
《创造》2009,(11):36-37
10月24日,一网友举报,河南省商丘市睢县和南阳市桐柏县的两个乡镇,在各自的政府网站上,挂出内容几乎完全一致的政绩报道。两个乡镇,不仅土地面积和人口数量一致,就连种植的树苗也完全一样。这个“双胞胎政绩”顿时引发网友炮轰。“政绩造假”、“官场潜规则”……又一次进入了公众的视野。  相似文献   

11.
《法制日报》载文说,时下有些干部为了出“政绩”,不顾当地的财力物力,搞了许多“脸面工程、“形象项目”。人们称这种做法是“政绩透支”行为。 政绩“透支”是一股歪风,有百害而无一益。为什么有人热衷于政绩“透支”而乐此不疲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政绩“透支”者的“官心”、“官欲”、“官念”太重太强,急功近利,通过“透支”政绩来往  相似文献   

12.
“郭通,2001年任支部书记至今,安装路灯1500米,打深机井一眼, 建桥一座……”这是河北省献县商林乡二分村“历任村支书政绩栏”里 的一段话。商林乡22个村今年把解放后历任村支部书记的工作情况,制 成“政绩栏”,悬挂在党员活动室。“历任村支书政绩栏”的展出,在全  相似文献   

13.
烧火与续柴     
现在,各级政府换届选举工作结束,一批年轻有为的同志走上了领导岗位,挑起跨世纪的重担,他们当中有不少人跃跃欲试,一心要在任期内干出一番事业来。在此,很有必要提醒他们,新官上任先缓“烧火”。民间素有“新官上任三把火”之说,其意有褒有贬。褒意是讲新官上任伊...  相似文献   

14.
张春生 《前进》2004,(5):17-18
锦涛同志指出:“真正的政绩应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政绩,是为党和人民踏实工作的实绩,应该经得起群众、实践和历史的检验”。胡锦涛同志有关政绩的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是判断领导干部政绩观正确与否的重要标准。由此可见,正确的政绩观,必然是在正确的世界观和权力观指导下的政绩观,是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的政绩观,是遵循科学规律、可持续发展的政绩观,是人民满意、群众公认的政绩观。一、加强修养是创造政绩的基本前提政绩观是领导干部在政绩问题上表现出来的世界观和权力观。“世界观是总开关”,对于政绩观具有决定性意…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万余群众近日开始对82个省级机关厅局级单位和部分中央部门管理单位进行作风评议。由于群众评议排名靠后的单位及其主要责任人将会受到责罚,所以受评议单位对这次活动都相当重视,并由此发生了一种奇怪现象:一些机关单位开始大量在媒体刊登“政绩广告”,宣传本单位和领导的政绩,刊登“政绩广告”的厅局级单位竟然“排起了队”。政府部门在媒体上刊登“政绩广告”,难免有自卖自夸、涂脂抹粉之嫌,而笔者更为关注的是,由“政绩广告”,能否引起我们对政府工作透明化问题的反思?万余名群众要对82个政府部门做出评议,首先就需要群众对各个政…  相似文献   

16.
利川市政府对举债创“政绩”者说不,并明令收归举债权,严禁各乡镇、各单位今后举债搞“政绩”。这一举措,令人钦佩,发人深思。为官一任,求政绩,创业绩,既必然又必须。但为谁创“政绩”,用什么样的工作创造“政绩”,却因人的“政绩观”不同而大相径庭。时下。在我们周围就有这一种现象:有的干部因“政绩观”错位,为了个人创“政绩”,往往打肿脸充胖子,  相似文献   

17.
新官上任,“就职演说”,施政纲领一二三四,打算甲乙丙丁,头头是道。然而,“离职演说”却鲜有所闻。  相似文献   

18.
树立科学的政绩观首先必须完整准确地理解政绩这一概念的科学内涵。政绩是干部德才素质在工作实践中的综合体现 ,是党的干部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方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今 ,我们需要的政绩是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 ,按照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 ,在财政、民力可以承受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 ,扎扎实实地推进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 ,创造出有发展后劲、人民群众满意的政绩。“凭政绩用干部” ,这一原则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规律 ,符合党的群众路线 ,符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是对干…  相似文献   

19.
“政绩成本”一词近期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领导干部政绩的考核交圾新的标准出台,其中有望第一次引入政绩成本分析。”(见5月24日《北京青年报》) 但这个事情操作起来可不容易。“要看创造政绩的目的以及为谁创造政绩”,没有政绩创造者不说是为了公共利益和子孙万代的;“为取得政绩所付出的投入和代价进行计量”,如果仅仅是经济意义也就是钱财问题,那还好计量,但“代价”这个事不像有的“环境破坏”那样一目了然看得清楚。  相似文献   

20.
每到年终,对每一位领导者,上级领导常常会根据其一年的工作实绩,对他作出一番评价:是政绩突出,还是政绩平平;是政绩显著,还是政绩甚少。作为一个领导者,力图一年一个新政绩本无可厚非,但是怎么创政绩?创什么样的政绩?不同的领导者.有不同的创法。《中国青年报》曾登过一幅漫画,题目叫做《都是政绩》。这幅漫画有两图,图一是在一大片荒芜的土地上,插立着一块木牌,上书“1000亩”,右边一个身着官服的人指着这片土地眉飞色舞地说:“像这样的开发区,我们批了18个!”图二中的“他”说:“像这样的开而未发的开发区我们砍了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